實地探訪|西單商圈垃圾分類臺前幕後

2020-12-20 北京商報

五月四日上午九點,西單商圈尚未打開忙碌模式,西單購物中心樓下的一家星巴克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垃圾分類工作:自取紙巾、吸管、糖奶的高臺上,吸管變了樣、單一的垃圾筒也換了位置。自今年4月1日起,星巴克西單華威購物中心店已經開始實施垃圾分類。

與星巴克一街之隔的海底撈也已經開始了準備工作。上午11點,伴隨食客陸續的開餐與翻臺,後廚工作人員也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垃圾分類。5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實地探訪西單商圈,揭開餐飲企業垃圾分類的「幕後工作」。

星巴克:分類+減量

「咖啡渣、茶葉渣屬於廚餘垃圾;紙吸管、熱杯、茶包袋、紙巾屬於其他垃圾;洗淨的塑料瓶、牛奶盒是可回收物;電池、燈泡屬於有害垃圾。」一談起垃圾分類, 店經理馬駿脫口而出。

與其它門店不同,星巴克西單華威購物中心店自取臺邊的垃圾投放區域「獨立」了出來,也由一個桶擴充為了三個桶:貼有藍色標籤的圓形投放口主要投放清潔的塑料杯、杯蓋、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貼有綠色標籤的投放口主要投放食物殘渣等廚餘垃圾;貼有灰色標籤的垃圾桶則用於投放紙巾、紙杯、紙吸管等其他垃圾。

「不同顏色的桶會套上響應顏色的垃圾袋,代表不同的垃圾類型,之後放入垃圾房中,每天下午統一清運走。」馬駿介紹稱。此外,垃圾房內設有監控,收集容器按照品類擺放。如果發現錯誤投放的商戶,則可以根據錄像追根溯源。

在引導顧客進行垃圾分類之外,通過減量降低垃圾的產生,才是倡導全社會進行垃圾分類的初衷。使用紙質吸管,甚至使用直飲杯蓋、不用吸管也是星巴克踐行環保減排的舉措之一。

自取臺上,星巴克標誌性的綠色塑料吸管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盒淺亞麻色的紙吸管。「從今年1月1日起,星巴克北京市場所有門店已全面使用紙 質吸管和特別研發的直飲杯蓋,取代了塑料吸管並且材料更為環境友好,以切實行動響應 從源頭減塑號召。」馬駿表示。

「餐飲企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作為北京市垃圾分類條例中的一項,目前已經在很多餐飲企業得到落實。

「過去,顧客如果點了蛋糕、沙拉等餐食,我們會提供塑料或木頭的的刀叉、勺子。現在除非顧客主動索取,我們不會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賣也已經同步,不會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若顧客需要,需額外進行勾選。」馬駿解釋稱。

此外,可降解餐盒、用再生環保材料製成的隨行杯、筆記本等一系列用品業也已經上市。馬駿表示:「這些再生環保材料都是由星巴克門店回收的咖啡渣再造而成的,材料中的咖啡渣含量超過30%。」

海底撈:分類+水油分離

對於餐企來說,垃圾分類則是另一番景象。上午11點,西單商圈的海底撈已經忙碌了起來。伴隨食客陸續的開餐與翻臺,後廚工作人員也開始了一天的垃圾分類工作:餐具放入旁邊的餐具籃內;紙巾投入其他垃圾桶;可樂罐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鍋底和剩菜則倒入餐車大小的特殊裝置「油水分離器」內進行處理。

火鍋餐企作為廚餘垃圾處理的「重災區」,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垃圾分類,如何將厚重的廢棄油脂從廢水中分離出尤為重要。

海底撈後廚,一個個紅油鍋底被工作人員端入洗鍋間,倒入水油分離器之中。

半人高的水油分離器仿佛一個巨大的鐵桶,檯面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圓孔。工作人員將剩下的火鍋鍋底倒在檯面上後,裝入篩子的臺面會進行第一層過濾,大塊食物殘渣留在了檯面上,湯底進入分離器內部。隨後,工作人員會使用鐵鏟對檯面上的食物進行擠壓,餐食中的水分和油脂,源源不斷從小孔漏入油水分離器底部,而剩菜渣子則將被鏟進廚餘垃圾桶。

「餐食中的油脂會沉積到桶內單獨設置的油脂儲存層,桶內分離出的水分,會沿著桶身接出的水管,流進物業專門設置的隔油池中,進行二次脫油。」海底撈門店經理王丹丹介紹稱,每天晚上結束工作後,工作人員會講水油分離器中的油閥打開,將分離後的油脂稱重、運走。

實際上,水油分離器並非新事物,「我們在西單開店的這麼多年,一直都在進行水油分離,現在,北京每一家海底撈門店的垃圾排放也都實現了水油分離。」王丹丹表示。

據介紹,中餐廚餘垃圾中的水分有時能佔比超過總重量的一半以上,脫油脫水後再進行清運,有時比連湯帶水混裝混勻能垃圾減量近半。「每天差不多能運走油脂100公斤,運走廚餘垃圾360升左右。」王丹丹說。

西單商圈:300家餐飲企業垃圾分類達標

西城區城市管理委主任嶽立介紹稱,目前,西城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垃圾分類全面開展,包括中直機關、國管局、駐京部隊等98家和區級黨政機關84家已全面實施垃圾分類;餐廚垃圾企業4274家已全部規範收運且開展了垃圾分類;學校193所,醫療機構612家,規模以上的商超106家,旅遊景點21處,其他單位41個等正在實施垃圾分類。

「到2020年底,西城區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的街道將達到100%,公共機構全面開展強制分類,餐廚垃圾規範收運率100%。」嶽立說。

西單商圈作為西城區的商業地標,備受關注。據悉,西單商圈由13家大型商超企業和3600餘家各類中小商戶組成,包括餐飲單位312家,其中10家大型零售企業的經營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

對於西單商圈垃圾分類的情況,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辦公室科長金仁海介紹稱,西單商圈的零售企業已全部建立了垃圾分類臺帳,超過300家餐飲企業在物業公司管理下,各項垃圾分類符合標準規範。

據介紹,西單商圈大型商場的美食城和餐飲檔口交由物業管理公司統一管理,各家餐飲企業後廚標準容器和標識配備齊全,各類垃圾按分類標準堆放於垃圾房,並配置油水分離裝置,分離收集產生的含油廢水。

零售企業的垃圾分類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營業面積為12000平米的西單明珠商場,日均產生生活垃圾約2.6噸。經過新條例實施與工作宣講培訓後,垃圾分類分流處理措施成效顯著,實現日均收集廚餘垃圾約1.5噸、可回收物約0.2噸,日均僅收集其他垃圾約0.9噸,實現垃圾減量率達到65%。」金仁海說。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常蕾

相關焦點

  • 西單商圈超300家餐企垃圾分類達標,咖啡館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刀叉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全市垃圾分類迎「大考」,全市各商圈準備好了嗎?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單商圈的零售企業已全部建立了垃圾分類臺帳,超過300家餐飲企業各項垃圾分類「達標」。此外,包括石景山在內的多個地區,也開始試行綜合商場「不分類、不收運」的新政。
  • 老百貨轉型重拾人氣 西單商圈依然年輕
    探訪北京消費地標系列報導之一:老百貨轉型重拾人氣 新商業綜合體引領潮流西單商圈依然年輕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直接需要,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面對消費方式新變化、消費升級新趨勢,北京新老商圈是如何應對的?傳統業態是如何調整的?消費活力怎樣釋放?消費潛力如何更好地激活?今日起,北京日報推出《探訪北京消費地標》和《北京消費活力潛力透視》系列報導,就這些問題在實地採訪中進行觀察和思考。入夜後的西單商業街人流如織,氣氛較白天有過之無不及。
  • 南京強制分類在即,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將如何做?
    中國江蘇網訊 離《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還有10多天,為讓垃圾分類意識深入人心,讓市民懂得分類,南京在很多廣場啟動了宣傳活動。10月18日上午,南京新街口核心商圈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 實地探訪|雙綜合體,託起汕頭一個新興商圈的發展!
    說起汕頭的商圈,首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長平路商圈和星湖城商圈這兩個老牌商圈。但隨著汕頭的商業發展的需要,汕頭的商業格局不斷向外發展,一些區域代表性的商圈也已逐步形成。如今汕頭的北區,西區都有多個新興商圈正在迅速的崛起。近日,小編實地探訪汕頭新興商圈的代表之一的黃河東商圈,在探訪中發現黃河東商圈已初具雛形,以泰安御景江南周邊商鋪為例,目前已經吸引了中國建設銀行,番客便利店,上海醫藥、標體健身等商家入駐。
  • 北京三裡屯欲與西單王府井商圈齊名
    朝陽區規劃,讓三裡屯這條只有3公裡長的商街聚集各方資本,努力形成「與西單、王府井並列的主流商圈」。  規化  引資高端商業 欲與西單王府井齊名  歷史上,三裡屯因距離北京城門3裡地而得名。  但是,與西單、王府井、崇文門等核心商圈相比,三裡屯在消費者傳統印象中,由於業態不豐富,並非購物者的第一選擇。以西單商圈為例,在商業街兩側,布局了西單商場、中友百貨、君太百貨等多家知名百貨店。同時,西單大悅城的出現填補了該商圈購物中心業態的空白。在這家商場中,不僅有眾多品牌可供消費者選擇,商場還有餐飲、娛樂休閒等各種娛樂業態。
  • 南京垃圾分類再提速 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也要垃圾分類了
    作為中華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商戶、寫字樓眾多,垃圾產生量較大。5月20日,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正式成立。這也意味著,新街口商圈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加速推進中。當天在新百商場看到,商場每一層樓都配備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類垃圾桶,還能看到垃圾分類的宣傳標語。不過,在部分垃圾桶中存在著分類不正確的情況。南京新百物業服務中心綜合管理部副經理宋立新介紹,目前,新百商場共設置了48個分類垃圾桶,確實存在顧客沒有正確分類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保潔員會在清潔、巡檢的時候進行二次分類。
  • 南京新街口商圈成立垃圾分類自治聯盟
    5月20日,南京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成立,探索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資源共享,近2000家商戶從此有了自己的垃圾分類組織。新街口金融商務區管委會工委書記徐曙光介紹,佔地0.37平方公裡的南京新街口商圈,擁有中央、新百、金鷹等集餐飲、百貨、休閒為代表的商業綜合體及商家近2000戶,日均人流量約30萬人次。近年來,新街口管委會在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的同時,狠抓垃圾分類落實推進,「目前,商圈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已基本形成。」
  • 央視《新聞調查》探訪這些小區,看上海垃圾分類現狀→
    上海垃圾分類實施一年後,這座有著24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垃圾分類是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與質量,但法規的「剛」與人情的「柔」如何平衡?  在垃圾分類的施行與管理中,存在哪些困難?又該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法規約束該如何轉化為居民內心的認同,從「要我分」變成「我要分」?  央視《新聞調查》欄目記者分別於2019年7月、2020年7月兩度來到上海實地探訪,聚焦上海垃圾分類工作成效。一起來看報導↓↓
  • 「77街」加入西單商圈
    本報訊(記者竇紅梅)強勁的快節奏音樂、文身店、美甲店、日韓風格的銀飾、水晶、色彩鮮豔的超短裙、吊帶、抹胸和運動休閒服飾……昨天上午,在商業零售界被譽為「新加坡第一時尚品牌」的77街集團在西單文化廣場地下商區正式開出了國內第一家店,這也是北京首個宣稱只把目標顧客定位在14歲至29歲之間的購物廣場。
  • 北京西單商圈觀察:五大成長難題考驗操盤手智慧
    西單商圈歷史上一直都以零售業的發達而著稱,西單孕育於明清至建國前後,明清之際西長安街附近聚集了大多數衙署的採辦,推動了西單商業的源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單商業區零售業、餐飲業、服務業繁榮,與王府井、前門構成了京城的三大市級商業中心,到1974年,「西單百貨商場」、「西單服裝店」新樓落成,標誌著西單商圈開始成形。
  • 西單商圈大變臉 漢光、大悅城等全面升級
    繼大悅城入市掀起市場波瀾之後,時隔八年,西單商圈再迎新一輪「變臉」。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西單商圈百貨、購物中心兩大支柱品牌漢光、大悅城,都投入巨資進行形象、品牌及業態等方面的全方位升級。北京的城市發展,讓大型商業從核心商圈開枝散葉到社區。這種新趨勢也讓西單商業的經營者從競爭變為抱團。
  • 以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為代表的西單商圈如何逆勢發展?
    西單商圈南起宣武門內大街,北至靈境胡同西口,東至西單橫二條東側,西至華遠街西側。地理位置位於城市中心,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直是北京首屈一指的購物場所,是北京的傳統商業中心之一。如今隨著人口外遷,城市商圈去中心化已成定局,以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為代表的西單商圈正在進行自我革命,找準自身定位,突出自身優勢。
  • 北京西單商圈謀求轉型發展 漢光百貨等當變革先鋒
    多方入手做創新文章   近年來,針對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對消費者購物習慣帶來的變化以及實體零售競爭壓力大、面臨商品同質化挑戰等問題,北京西單商圈瞄準年輕消費者作創新文章,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品牌美譽度。   據介紹,北京西單商圈從2008年起加大了升級改造力度。
  • 公共場所如何垃圾分類?且看通州商圈工地寫字樓的硬核「分類經」
    北苑萬達廣場,通州著名商圈所在地。正午時分,各家餐館食客盈門。記者隨機走進一家餐館,是慶豐包子萬達店。只見大堂入口處擺放了一組分類垃圾桶,「我們這兒產生的主要是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一小部分可回收垃圾,擺在大堂能方便顧客投放。」店內負責人劉巧麗說。
  •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漢光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小雨:西單商圈...
    原標題:西單商圈品質提升 重在升級存量商業   北京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 趙述評)作為西城區的標誌性商圈,西單商圈的品質提升工作一直在持續。1月24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漢光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小雨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將西單商圈中的存量商業升級是提升西單商圈品質的關鍵,同時,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西單商圈的品質提升。   王小雨表示,在西單商圈有著大量的存量商業,例如西單明珠商場、西單華威大廈等,這些存量商業的升級轉型是西單商圈提升整體品質的關鍵。
  • 北京西單、王府井、崇文門三大商圈之不完全點評
    北京西單、王府井、崇文門三大商圈之不完全點評  商圈是有生命周期的。  而一個商圈的發展和衰落同所處地的歷史背景、人文環境不無關係。儘管每年都有多家零售業店在北京「遍地開花」,以他們為集聚地的商圈名稱不斷冒出,可多數不是曇花一現,就是尚未成形。
  • 海口瓊山區:垃圾分類進商圈 在玩中學長知識
    十二月十二日,海口市瓊山區有關部門在日月廣場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趙靜毅 攝垃圾分類不但不麻煩,反而可以很好玩!12月12日下午,海口市瓊山區有關部門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在日月廣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商圈、進廣場」主題宣傳活動。
  • 探訪|部分景區垃圾分類設施尚未升級、垃圾錯投現象普遍
    新京報訊(記者 周依 吳為)北京垃圾分類新規5月實施,根據要求,城區等級旅遊景區「五一」前應爭取完成垃圾分類設施升級改造。記者近日探訪團結湖、日壇公園等多家等級景區發現,部分景區垃圾設施尚未升級,遊客垃圾投放錯誤情況較為常見。對此,一些公園通過設置簡筆畫小貼士、說明牌、「透明垃圾桶」等方式引導遊客進行垃圾分類,正確投放垃圾。
  • 垃圾混放無標識,西單商場萬方店超市被立案調查
    近期,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市城管執法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第四波次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對全市各行各業的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今天(18日)上午,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聯動西城城管執法局和月壇街道綜合執法隊,檢查月壇轄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情況。
  • 相愛相殺十五年,君太、漢光論劍西單
    坐落在北京西單北大街的漢光百貨和君太百貨隔條馬路和天橋,一藍一紅兩個大招牌甚是顯眼。以促銷打折為吸客利器的百貨業態,經常在各個銷售節點狹路相逢,而漢光和君太這兩家做了十幾年「鄰居」的好朋友,不僅是門對門,而且同屬西單商圈重量級大型商廈,難免戰個硝煙瀰漫、勝負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