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調查》探訪這些小區,看上海垃圾分類現狀→

2020-12-20 上海熱線

  上海垃圾分類實施一年後,這座有著24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垃圾分類是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與質量,但法規的「剛」與人情的「柔」如何平衡?

  在垃圾分類的施行與管理中,存在哪些困難?又該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法規約束該如何轉化為居民內心的認同,從「要我分」變成「我要分」?

  央視《新聞調查》欄目記者分別於2019年7月、2020年7月兩度來到上海實地探訪,聚焦上海垃圾分類工作成效。一起來看報導↓↓

  垃圾分類一年後上海小區現狀

  過去二十多年時間裡,全國上下都先後開展過各種形式的垃圾分類試點。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個被評價為「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立法在啟用的頭一個月,《新聞調查》便前往上海,製作播出了《上海垃圾戰爭》。

  今年,在上海垃圾分類依法實施一周年之際,《新聞調查》再度來到上海。一年時間,這個有著24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節目將關注目光聚焦在上海市中心徐匯區的虹梅街道,選取了三個有代表性的小區進行觀察。

  華悅家園

  華悅家園是虹梅街道最大的生活社區,僅一期就有3002戶。因其交通便利,緊鄰漕河涇高新技術開發區,也圍繞著不少的創業園區,周邊上班的年輕人很多。

  華悅家園有住宅樓28棟,目前有四處垃圾投放點。記者在上班高峰期時,專門在其中兩個點位放置了攝像頭,試圖記錄大家投扔垃圾的真實情況。

  兩個鏡頭的記錄下,在華悅家園早高峰投扔垃圾的一個半小時內,兩個垃圾站點共有45起違規投放垃圾,這些不按規定投扔垃圾的大多是年輕人。

  不僅如此,通過觀察發現,年輕人投扔的垃圾以外賣和快遞居多,不僅體積大,投扔的一瞬間志願者也很難肉眼辨識分類情況。

  2019年7月1日,垃圾分類實施之初,華悅家園每天共有300個垃圾桶輪流運轉,28位保潔員不停清運,還有64位志願者早晚兩次,每天6個小時輪流在垃圾桶邊值守,才保障了前端垃圾的純淨度。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綠色上海 作者: 責任編輯:姚衛斌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部分小區垃圾分類推進遇尷尬
    不過,記者在調查採訪中也發現,對於一些小區來說,儘管配備了完善的垃圾分類裝置,但很少有人按照垃圾分類標準進行投放,「一袋裝」「一包丟」等現象仍然是常態,有顯眼標識的分類桶顯得十分尷尬。  分類垃圾桶成了擺設  11月19日一早,在城區利民路附近的一小區內,不少業主在上班前都順道把自家的生活垃圾投放進了樓下的垃圾桶內。
  • 直擊青島垃圾分類現狀 列入2019年市辦實事之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7月2日實地調查了市南區、市北區和嶗山區部分居民區和大學校園發現,青島生活垃圾桶分布較多,但是垃圾分類現狀不樂觀,居民即使按餐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進行分類投放,但是最終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處理仍需加把力。
  • 南通市關於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現狀調查問卷反饋報告
    南通市關於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現狀調查問卷反饋報告 發布日期:2019-12-31 22:50 來源:南通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城市經濟的發展必然造成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長當前,全國垃圾分類如火如荼,為更好地了解南通市垃圾分類的進展及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南通市政府網站於2019年11月25日至2019年12月25日開展了此次問卷調查,現將本次調查結果反饋如下:一、調查結果本次調查共有135人參與,關於垃圾分類好的建議或者看法, 對於此問題,南通市民積極建言獻策,總結如下:(1)學習日本等做得好的國家的經驗,分階段,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好
  • 垃圾分類懲罰制度你接受嗎?北京發布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北京市統計局4月28日發布城鄉居民垃圾分類現狀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九成以上被訪者支持並願意進行垃圾分類。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實施前,北京市統計局對全市16區300個居(村)委會的3000位城鄉居民進行隨機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以上被訪者表示知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近九成被訪小區(村)設置2種及以上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意識方面,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被訪者認為大多數人有分類意識,能按指示投放。
  • 新聞調查丨上海垃圾分類,前端的努力如何不被浪費?後端怎麼處理?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部被評為「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立法至今已實施一年。一年來,上海垃圾分類前端成績顯著,這些被努力分類的不同垃圾,在後端又將如何處理呢?破袋後的溼垃圾究竟去了哪裡?被分類的可回收物如何形成有效的閉環收運?又如何找到穩定的銷售路徑?強制垃圾分類,強制了前端老百姓垃圾的產出方式,但後端的情況究竟如何?
  • 探訪|部分景區垃圾分類設施尚未升級、垃圾錯投現象普遍
    新京報訊(記者 周依 吳為)北京垃圾分類新規5月實施,根據要求,城區等級旅遊景區「五一」前應爭取完成垃圾分類設施升級改造。記者近日探訪團結湖、日壇公園等多家等級景區發現,部分景區垃圾設施尚未升級,遊客垃圾投放錯誤情況較為常見。對此,一些公園通過設置簡筆畫小貼士、說明牌、「透明垃圾桶」等方式引導遊客進行垃圾分類,正確投放垃圾。
  • 分類處理變廢為寶 北京一小區垃圾分類「嘗甜頭」
    原標題:小區垃圾分類從「難推行」到「嘗甜頭」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對該小區進行了探訪。小區北門進門處,有一個小金屬架,架子上有兩個白色危險廢棄物管理桶,一個桶身上貼著「過期藥品」,另一個桶身上貼著「廢節能燈和廢舊電池」。這只是該小區其中一個家庭危廢品收集點。
  • 從垃圾分類金點子到小區調查 三年級小記者寫了1500字報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小記者們在小區對市民進行調查。&nbsp&nbsp&nbsp&nbsp本月起,《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 調查|生活垃圾分類探路前行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實施強制垃圾分類,並劃定了包括石家莊在內的46個城市,在2020年要實現生活垃圾回收率35%。這是一個怎樣的目標?現實中的生活垃圾分類進行得如何?近日,記者對石家莊的垃圾分類試點進行了探訪。
  • 走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主要幹什麼?垃圾分類後...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實習生 易建旭/文 李化 /圖據市城市管理局數據,截至6月底,主城區已啟動43個街鎮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後,小區居民在幹什麼,小區有哪些變化,與試點有關的工作人員又在做些什麼?
  • 廚餘垃圾不分類環保公司難覓蹤跡 垃圾分類拒絕「走過場」!
    垃圾分類拒絕"走過場",昨天荔枝新聞報導了負責南京秦淮區部分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宣傳、推廣工作的南京興聖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弄虛作假。(早前新聞相關連結:一輛車包攬四類生活垃圾 垃圾分類拒絕「走過場」!)那麼,這家環保公司負責的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到底有什麼樣的問題?南京興聖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又是一家什麼樣的環保企業呢?
  • 福田區首創小區紅藍黑排行榜!正向激勵垃圾分類見實效
    專題為進一步推進福田區垃圾分類工作見實效,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準確性,福田區在全市首創垃圾分類紅藍黑榜,該榜以是否完善分類投放點建設、是否按照要求開展督導工作、是否定時定點投放廚餘垃圾,小區廚餘垃圾分類量日均是否連續一個月達0.1kg/人等作為評價標準。
  • 探訪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實施首日,市民這樣扔垃圾
    從今天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施行。垃圾分類動真格了,市民們都準備好了嗎?扔投垃圾的情況有沒有變化?本報記者分別對市區遊覽景點、黨政機關辦公場所、居民小區進行了探訪。垃圾分類4色LOGO首次亮相■地點:朝陽區呼家樓北裡社區從今天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施行。本市的「生活垃圾分類LOGO」首次亮相、垃圾轉運車重新噴塗「換新裝」、垃圾分類宣傳來到居民家門口、「四桶」齊全的垃圾分類投放點逐漸在小區中鋪開。
  • 「北京日報問卷調查分析」什麼在影響居民垃圾分類熱情?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5月1日全面實施至今已兩個多月了。居民生活垃圾是否順利分類?還有哪些因素影響?最近,北京日報客戶端設計並投放問卷進行調查,記者結合居民反映的問題進行現場探訪,發現目前仍有廚餘垃圾破袋投放麻煩、垃圾分類冷熱不均以及定時投放不合理等三大因素影響著居民垃圾分類的熱情。
  • 通州區部分小區推廣垃圾分類服務驛站 設專人值守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倒計時」。記者從通州區城管委獲悉,通州部分居住小區將設專人值守分類驛站。驛站按照城區不低於70米一個、鄉村建成區不低於100米一個的原則設置,採取定時值守和長期值守相結合模式,引導居民自覺分類投放並積分,幫居民養成分類習慣,確保其準確分類。
  • 垃圾分類要有規矩也要有溫度,上海這些小區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有...
    圖說:「洋太太」們通過一系列遊戲道具,模擬各類不同垃圾投放,從而進一步了解和融入垃圾分類新時尚 楊建正 攝「996上班族如何扔垃圾?」這兩天,這個話題成了上海熱議的焦點。在上海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的過程中,要求小區實行「定時定點」扔垃圾,而當垃圾桶每天早晚「限時」開放後,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卻總是錯過投放時段。
  • 高校垃圾分類回收現狀
    校園垃圾處理現狀調查此次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統計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贊同在垃圾分類回收中垃圾排放者應發揮最大作用。而垃圾投放群體中會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學生僅佔32.5%,想要這樣做但不會分類的佔10%。這就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有意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
  • 超前規劃,高新區這個小區垃圾分類先行一步
    超前規劃,高新區這個小區垃圾分類先行一步 2020-11-17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智能化,快到這個小區學一學
    垃圾分類智能化,快到這個小區學一學 2020-12-12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新安裝的垃圾桶引起居民們的好奇,原來,新垃圾桶很智能,不但有刷卡裝置、智能蓋子、稱重系統和封閉措施,甚至還可以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智能垃圾桶到底有多智能?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