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蚱蜢
簡介:8年網際網路營銷實戰經驗,樂於為大家分享實戰經驗。尋找網際網路營銷同行交流經驗提升自我。精力有限,不賣課程,不付費學習,單純以網際網路交流為主,所有文章純屬本人實戰及見解,歡迎大家留言互相學習。
小蚱蜢認為一個社群,應該包括五個要素,分別是同好、結構、輸出、運營及複製。本文章給大家介紹「同好」。那麼什麼是社群的同好呢?我們社群構成的第一要素就是同好,所謂同好能就是對某件事物的共同認可或者是行為,或者是共同的價值觀。一群人聚集起來可能是烏合之眾,也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最重要是什麼?和什麼人一起幹什麼事情。任何事物沒有價值呢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社群同樣也是一樣,群員是為了什麼而聚在一起。
作為一個社群必須先有一個同好,創建社群的人,新群員的加入,加入的時候就已經很清楚自己加入的社群是幹嘛的。如果一個進群的人問這個群是幹嗎的?則這個群的同好定位就存在某個問題。這些同類可以因為什麼聚在一起呢?可以是基於某一個產品,比如平板,耳機等等。也可以基於某一個行為,比如愛戶外的,愛遊戲的;可以基於某一個標籤,比如八卦,購物;也可以基於某一個空間,比如生活小區的業主;也可以基於某一個情感,比如校友會;也可以基於某一個三觀,比如二次元等等。
我們看看哪些社群更有黏性的同好,怎樣的同好才能讓社群長期的存在。我們的結果是群員藉助群裡同好連結找到這個情感的互動。我們線上線下團購,或者是活動建立起來的群,能不能形成一個社群呢?正常情況下來講是不可能。因為不滿足上面的同好存在。只不過變成一個後期推廣,轉化率比較差或者變成一個廣告群。
有人會問有一些產品可不可以建社群的呢?比如高端用戶財產可能需要一個隱私性,只能是一對一的,但是可以進他們的高端俱樂部社群發展我們的用戶。那麼有人會問,圍繞廚房,小家電能不能做社群呢?這個相對而言比較難做,因為這類產品不是經常採購的,很難分享廚房小家電的心得,也很難了解廚房小家電的情感連接,除非是你們專業的分析廚房小家電群,相對來講社群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