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數學物理,就無法更好地研究理論作曲

2021-03-01 音樂周報

文 | 徐麗梅

11月7日至8日,2020年高等學校理論作曲學術研討會在江西師範大學舉行。全國五十多所高等院校的兩百名專家、學者、專業師生匯聚南昌,通過高端學術講座、作曲師生專業論文宣講、原創作品展演專場音樂會等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活動展開了積極的交流與熱烈的討論,為理論作曲學科建設發展獻計獻策。

探討作曲學科上下遊發展

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秘書長莫蘊慧表示,音樂教育分會每年在不同學校舉辦理論作曲學術研討會,旨在加強高等學校理論作曲學科建設,促進各院校間學術交流,推動高校理論作曲課程與教學改革。今年在江西師大舉辦的此次研討會,有兩個重要議題:高等學校理論作曲學科教學與研究、傳統理論作曲學科在新形勢下中小學音樂教師教育中的創新應用與發展策略。

「作為一所有80年深厚人文歷史積澱的高校,江西師大厚積薄發,近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發展迅速。」江西師範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周利生表示,在今年特殊的大環境下,200位知名專家以及各兄弟院校專業教師、學生到現場參會,體現出對音樂教育事業的火熱情懷。他介紹,本次活動收到了全國高校作曲專業師生的近百篇論文以及原創室內樂、藝術歌曲作品,遴選出31篇在研討會期間宣講,從入圍的58首藝術歌曲、21首室內樂作品中遴選出部分作品在專場音樂會上展演。

「去年,我院音樂學專業入選全國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及教育部美育浸潤計劃,學科建設呈現良好的上升態勢。」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熊小玉介紹,近5年,該院獲批部級、國家級項目8項,獲得省市教學優秀成果獎12項,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項;優秀在校生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增加,發表的高水平論文與獲獎數量明顯增長;專業教師出版專著、教材近二十部;師生的原創作品獲得多個省部級以上獎項。音樂學院研究生每年的就業率在95%以上,近20名畢業生在國內外知名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今年新設置《本土音樂創編》《中國音樂創作專題研究》等多門與作曲專業相關的線下新課程。

理論作曲專業要跨學科融合

上海市作曲理論研究學科團隊首席教授張巍指出,在當今多學科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理論作曲需要知識體系的革新,專業師生需要拓展知識的疆界,掌握多門相關學科,例如,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就不懂集合,不懂集合的概念就不懂其對音樂結構的作用,那就搞不懂無調性音樂;如果不懂物理學、音響學,對電子音樂就無從下手分析;如果不了解一些幾何學知識,就不能把音樂這種時間的藝術從平面拓展到立體空間去了解它的建構規律,而不了解規律就不知道它未來的發展趨向。

「不同類型的高校要根據新時代多學科融合的要求來設定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蔡夢把不同類型高校培養的音樂人才分為三大類,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設置不同的課程群。例如,獨立建制的音樂專業院校主要培養音樂表演、作曲專業的「專攻型」人才;高等師範院校主要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以及美育教師,需要設置技能綜合結構、教育教學綜合能力的課程群;綜合性大學主要培養「素質型」人才,需要在音樂專業知識、技能、美育等綜合能力方面有機融合發展,這種兼具寬厚的文化視野與多種藝術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多半在畢業後從事文化藝術、編輯出版、美育工作。

教學內容需與時俱進

「我們中國社會幾十年來變化很大,但是在音樂學院的課堂上,時光好像停滯了——不少老師教授的內容和他們的導師所教的內容完全一樣,沒有反映時代變化的新內容。究其原因,有些老師是不敢突破、照本宣科,而有些老師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曲式與作品分析教研室主任向民表示,要根據本科到博士各個階段不同的學習目標以及社會的現實需求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課程內容必須與時俱進,否則學生就無法適應當今社會。

張巍總結,專業院校的作曲系,作曲課程是主科,搭配和聲、復調、曲式、配器等課程,本科期間如此,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階段仍然沿用這樣的課程設置,顯然不合理。他呼籲,要積極改變現狀,發掘新的可替代課程、淘汰已經過時的課程。

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王桂升認為,目前國內高校使用的和聲與作品分析、復調等相關的教材也存在缺陷及滯後,例如,常用的復調教材,其中的對位法都沒有明確標示是文藝復興時期還是巴洛克時期,抑或是中國五聲調式,甚或二十世紀對位,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如果不能靈活運用相關知識做出明確的說明與解釋,學生會感到非常困惑。

幫助學生培養核心能力

向民多年來擔任一些專業學術期刊的編委,他發現,很多理論作曲方面的論文存在一些通病,例如,有些文章開頭有一個高大上的理論的帽子,但是實際的論述和這個理論並沒有任何關聯;有些分析音樂作品的文章羅列出很多現象,但是並沒有闡明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有些作者把自己的觀念前置,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從作品中隨便找出一些零碎的材料進行斷章取義式的分析……向民從歷屆的招生考試中發現,不少理論作曲專業考生滿腦子曲式的名稱,但並不懂這些名詞的音樂內涵;學生們學了很多理論,但是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並不會應用,總是亂套理論。

他分析,上述這些問題映射出,目前高校理論作曲教學方面存在重要缺陷——學生學的理論很多,卻沒有培養出最核心的音樂分析能力。

向民的觀點引起了與會專家、教師們的強烈共鳴。不少專家表示,曲式分析課程的目標不在於教會學生多少種理論,而是啟發學生如何讀懂樂譜、學會了解一部音樂作品的構成元素、看懂一部作品的邏輯。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分析方法,以便其準確描述音樂作品的運行規律。理論作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專業能力與核心素養。

- THE END -

 熱門文章精選 

張國勇:一家民營交響樂團的自強之路

孩子鋼琴彈不好,是家長自己沒努力!

劉沙:時代變了,不能讓大眾再認為民樂「土」 | 人物

西方媒體給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都打了多少分?

為中國合唱擠一擠「泡沫」,理一理亂象

鋼琴「基本練習」:練什麼、如何練?

第12所音樂學院來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8月開建

亞健康!中國歌劇之現狀

好的合唱團,好在哪裡?

聲樂老師,你的聲樂理論從哪裡來?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相關焦點

  • 《自然-物理》:運用數學紐結理論研究物理網絡3D布局的新型框架
    科學家最近引入了一種稱為網絡同痕的理論結構,該結構可以幫助科學家區分物理網絡。網絡同痕提供了一種分類工具,概述了3D網絡布局的類別,這些類別可以在沒有連結交叉的情況下相互轉換。該最新研究結果論文,題為:「物理網絡的同痕和能量」,發表在《自然-物理》雜誌上。
  • 反思理論物理——論數學與物理學的關係
    今天理論物理的理論和模型完全是數學方程或模型,最近理論工作者常常發現,新的物理理論的數學語言並不是最恰當的描述和認知;這一點並不奇怪,表現在各種場理論,引力理論,天體物理,粒子物理等領域,其背景場只是形式問題,不是本質問題;只是保證方程可以建立和求解。
  • 關於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最新介紹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並具備較全面的音樂創作知識、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能在有關文藝單位、藝術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的創作、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藝術學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今天給小夥伴們介紹的是藝術學門類中,音樂與舞蹈學類下設的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從名字便可得知它是一門學習音樂創作的專業,不可否認作曲是音樂表演的基礎和靈魂。對於一篇歌詞來說,它譜成曲子並不難,重點在與通過曲子將歌詞的思想內容表現得更生動準確和深刻。
  • 全國高校招生專業介紹: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學科:文學   門類:藝術類   專業名稱: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並具備較全面的音樂創作知識、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能在有關文藝單位、藝術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的創作、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中科院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會議現場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KITPC)/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SKLTP)拓展項目研討會」在理論物理研究所召開。14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理論物理所、中科院研究生院、晨興數學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所的代表和27位來自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等十五所中學以及來自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東城區科技館的老師們參加了研討會。大家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研討會由理論物理所副所長陳曉松主持。
  • [新東方]南京藝術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介紹-高考院校庫
    專業代碼:130203       專業名稱: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培養目標: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培養學生具備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的基本知識,具有紮實的作曲技能和成熟的創作能力,掌握對作曲技術理論進行分析與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基礎教育學校、基礎文化單位、廣播影視部門等從事作曲創作
  •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理論物理研究中心簡介
    理論物理中心是由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吳式樞院士親手創建的。幾十年來,為我國理論物理領域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些知名的海內外物理學家,正活躍在各領域的前沿。理論物理專業博士點是國家首批博士授予權單位,吉林省重點學科。理論物理中心是我校的處級研究單位。
  • 【物理數學】數學和物理的區別到底在哪?
    物理系:這個理論不錯,因為它能用數學系:這個理論不錯,因為它自洽今天,超模君想跟大家說說一場物理界和數學界永遠不能停下的爭論
  • 「數學與人文」系列演講:物理激發的數學
    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IHES),位於法國巴黎郊外的一個從事數學和理論物理的基礎研究的私立研究機構。
  • 2014-2015年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是我國高等院校中第一個綜合性的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是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評價諮詢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中介性實體機構。中心由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圖書情報研究所、數學與統計學院等單位有關學科的研究人員組建而成,是一個文理交叉的跨學科重點研究基地。
  • 物理世界的數學奇蹟:全新的數學之路
    許多物理學家則驚嘆,自己研究領域內如此艱深的一大難題竟然可以被聯繫了拓撲學和微積分的數學定理如此輕易地解決。阿蒂亞後來告訴我,他在和辛格發展這個定理的時候,「從沒想過我們的數學成果會和現實世界產生聯繫」。他還遺憾地補充說,他倆在研究這個定理時,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在整個抽象幾何推演過程中——這個過程和現實世界毫無干係——突然跳出了狄拉克方程中描述電子狀態的數學算子。
  • 物理世界的數學奇蹟:全新的數學之路
    規範理論和現代幾何學不僅彼此相容,還可以互相促進。規範理論方面的研究得出了深刻的幾何學新洞見,而幾何學領域的一些最新發現也提供了研究規範理論的新視角——再多的實驗數據都提供不了這樣的視角。赫爾曼·外爾近當代所有促進了物理和數學間聯繫的思想家中,最有創造力的當屬規範理論的先驅赫爾曼·外爾。
  • 基於文獻計量的凝聚態物理理論重要研究機構分析
    DOE阿貢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部凝聚態物質理論研究組的核心科學家9人(1名團隊負責人、8名研究人員);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凝聚態物質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理論研究組隸屬於物理系的凝聚態物質物理和材料科學實驗室,有10位核心科學家,上述兩個機構的核心科學家的專業包含了物理和數學。
  • 第一屆國際作曲技術理論專題交流季舉行
    2018年3月17日,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及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承辦的「中國音樂學院教學實踐公開課暨第一屆國際作曲技術理論專題交流季」活動在中國音樂學院拉開帷幕。    作為中國音樂學院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改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系列活動的目的在於梳理並解決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改革中的重要理論問題。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奧地利、芬蘭、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將在21世紀作曲技術理論教學、作曲技術理論的傳承與發展以及作曲技術理論在不同音樂文化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活動的成果將對中國作曲技術理論體系的建立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孫昌璞:理論物理的六個趨勢
    利用科學實驗方法,通過對自然界的主動觀測,輔以理論模型或哲學上思考,先提出初步的科學理論假設,然後藉助進一步的實驗對此進行判定性檢驗。最後,據此用嚴格的數學語言精確、定量表達一般的科學規律,並由此預言更多新的、可以被實驗再檢驗的物理效應。當現有的理論無法解釋一批新的實驗發現,物理學就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有可能產生重大突破、誕生的新理論。
  • 楊振寧講(經典)數學笑話兼論數學和物理的關係
    他感嘆地說:「現今的數學和19世紀的數學完全不同, 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數學家不懂物理。然而有許許多多的物理概念, 要求數學的靈感, 新的數學公式, 新的數學觀念。」二.楊武之教授是楊振寧的父親, 又是中國數學前輩,早年任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多年, 五十年代後則在復旦大學任教授, 所以楊振寧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請。但是他不能像楊福家校長要求的那樣做20次演講, 只準備講三次。順著這一話題, 楊振寧先生又談了理論物理和數學的一些關係。楊先生說:「理論物理的工作是『猜』, 而數學講究的是『證』。
  • 2020年浙江音樂學院碩士招生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初試難不難?
    據悉,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是掌握音樂創作、教學、研究的作曲技巧,能熟練地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音樂分析、研究和創作。主要培養能在有關文藝單位、藝術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音樂創作、教學、研究、編輯等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人才。
  • 2016考研專業:理論物理專業
    它既是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又與物理學乃至自然科學其它領域的很多重大基礎和前沿研究密切相關。其研究領域涉及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宇宙學等,幾乎包括物理學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論問題,它將推動整個物理學乃至自然科學向前發展。
  • 伽羅瓦理論:滲透現代數學、物理和計算機方方面面的神級之作
    在 19 世紀之前,解方程一直是代數學的中心問題,早在古巴比倫時代,人們就會解二次方程,但是自覺地、系統地研究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並得到解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