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門時,我對兒子說:「保溫杯裡我給你裝點熱水,下課的時候你接點涼水兌一下,溫的好喝。」
沒想到孩子的情緒很激動,嘟囔著說:「現在哪有課間,早讀沒有,老師又老是拖堂,昨天你給我裝的水就燙,根本沒時間去接水,下午涼了才喝的。」
這我就很納悶了,孩子已經不是第一次說沒有課間了,他一般最多去下廁所,其他時候喜歡在座位上看書。
他所說的衛生間,離他們班只有一個教室的距離,應該是很近了。畢竟現在學校的教學樓條件都很好,每層都配有兩到三個衛生間,無論你從樓層的哪裡走,都是比較近的。
那這是為什麼呢?他說是因為老師總是拖堂,要不就是老師會提前來準備上課,搞的大家出去還沒有活動一下下,就要回教室,索性根本不出去了。
我記得自己上學那會兒,為了拖堂老師慣用的話有兩句。
第一句:
第二句:
但往往是下一科老師都出現了,他還在講臺上。
當時我們的教室都是平房,廁所一般都在操場的某個角落裡,離教室有一段路,經常有同學因為老師拖堂在去廁所的路上折回來,再憋一節課。
現在看來,時代進步了,可是老師們拖堂的傳統還是在延續,沒有老師不愛學生的,老師們無非是想讓孩子們儘量多接受一些知識。
可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必要的休息也是不可缺少的,
一來換換思路。語文數學英語畢竟不是一門課,孩子們也無法做到無縫連接,脫離上節課的思路,進入一下下節課的狀態,是有必要的。
二來緩解一下視疲勞。本來班裡已經有不少「小眼鏡」了,就不要再過度用眼了。據說現在中考視力不合格都要扣分的。
三者活動一下身體,對孩子們的生長發育也有好處。如果沒有課間,孩子們一口氣最少坐兩個小時,對孩子的脊柱發育也有影響,適當的活動,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
希望老師們也能夠回憶一下自己當年被拖堂時的感受,把課間還給孩子們,這樣也更能拉近孩子和老師的關係,有利於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