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無為」者自律
「無為」者,即清心寡欲,安身靜坐,心息相依,自然而然。身心之內一任先天自動自運,自演自化。有病灶會逐漸消除,無病灶則元氣日益壯旺,身心處於一片太平景象。
「無為」者不妄惹因果
「無為」,即無自私之為,以遵循自然客觀而為。因自然而公,因自然而正,因自然而和,因自然而利萬物生生不息。所以道看似自然無為,而成就的則是萬物生生不息的無不為。
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每一次歸返都是回頭。
佛家講究因果輪迴,無論物轉星移、飛沙走石,有一天都會煙消雲散、俱靜歸塵。無論前方的路有多遠,消除我執,此後風餐露飲,海天雲闊,都是歸屬。川流熙攘,凡塵榮辱,其實都只是一場戲。
萬物既是因緣而生,亦會因緣而滅。如茶,融匯了萬物的精魂,倒入杯盞中,鍾情一色,澄澈醒透。
茶者,修心,修「無為」
《心經》云:「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
茶有佛性,尤如碧雲淨水,幾盞下腹,心頭便了無閒事。品茶可以讓人在杯盞中得到平和。
喝茶,要一顆清淡的心。
茶水洗心,看雲林綠野,落雁平沙,心如明鏡。
所謂雲水禪心,就是在一盞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榮者必枯的真意。靜水深流,簡單的人其內心清和,將一杯苦茶喝到無味,這就是禪的境界。
人生應該刪繁留簡,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安靜綻放。就如同萬千溪澗,終究要匯入河流,潺潺清明,簡靜安寧。
一個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別無常世界。意亂情迷時,大可不必慌亂。靜心坐禪,明天會如約而至。春花依舊那樣美,秋月還是那麼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