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科創大賽,又名:科研第二春接棒親子大賽

2020-08-28 南京朗通

六年級小學生涉嫌學術造假?

都怪這個拼爹的時代

事情是這樣的開始的

7月12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六年級學生陳同學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而獲獎的消息,引發爭議。

一開始網友們覺得:

「現在的小學生真的不得了,從小就接觸這麼高精尖的東西!」

「又一個神童來了,666」

但是,有網友就扒出了這位陳同學是花了僅僅4天時間,就從不懂基因到能進行研究

據報導,相關實驗記錄是這樣的:

2018年1月6日,陳同學在指導老師,盤龍小區教師呂冬梅的帶領下(這麼秀咋不叫馬冬梅呢?),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陳老師和楊老師商量開展參與研究工作」。

同年1月9日,「老師們給了我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

1月10日,「(我)還是不太了解基因。」

1月13日,「了解PCR技術的原理,知道。。。。。概念,大概了解為何通過螢光強弱的比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達的水平。。。。」

有網友質疑,根據陳同學的實驗記錄,剛開始連基因是什麼都不清楚,連基因是什麼都還沒弄清楚的小朋友,怎麼可能明白基因片段和癌症的直接關係?

也有相關領域的專家稱,這種課題的研究實驗,基本上需要醫學碩士甚至博士才能開展

所以,有很大的可能,這裡面有貓膩

說時遲那時快,官方回應也是很「迅速」的

據人民網報導,7月1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就「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的質疑發布聲明稱,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學生陳某某,是該所研究員之子,目前研究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並將及時反饋相關調查結果。

既然陳同學的爸爸是研究員,之中的彎彎繞就很耐人尋味了~

很多網友認為是陳同學的爸爸把自己研究成果拿來給孩子參賽,獲得了獎項。以換取高考升學加分甚至保送

然而,今年1月13日,教育部已經印發意見,明確從今年開始高校自主招生正式取消,青創賽已經不能為高考加分

於是又有網友分析,陳同學的家長也可能是在考慮為孩子將來申請留學做準備

而這個猜測也可以從另一個網友爆料的細節中得到印證:該男童為美國國籍,其父母遠赴美國生下的他

可能陳同學的研究課題只是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中更顯眼的那一個,如果你有看過今年的獲獎名單,你估計會覺得:

後浪?這怕是來的是海嘯吧!!!!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你認為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經初評,終評和公示等環節,確定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58項,二等獎133項,三等獎183項。其中深圳中學學生徐以琛的基於響應型納米粒用於抗癌藥物的選擇性釋放獲得一等獎,上文中的陳同學獲三等獎。。。。。

網上甚至有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在看了部分獲獎名單後,直言「以我的水平只能看懂小學組,完全看不懂中學組。」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看看部分名單。大家看完不要驚訝,小吳也看不懂,估計我就只能看懂進口挖掘機修理和手扶拖拉機駕駛了

《小學組一等獎名單》

《中學組一等獎獲獎名單》




名單上的那幫學生平時都在接觸神馬?

抗癌藥物?

改善帕金森患者,多模態腦機制?

哈希算法,區塊鏈?

CH4吸收通量?

社區R2R資源流轉系統?

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

相比而言

何止是輸在起跑線了

起跑線在哪都沒找到,人家都到終點了。。。。

最後來看一下知乎上的網友對這件事的討論,畢竟知乎可是學術大佬聚集地嘛,科研大佬(or科研民工)們怎麼看?

「中學生申請到了在職科研人員才有資格申請的豪華設備!」

「生環化材料課題的學生,你們的作品是在打中國99.99%在讀研究生的臉嗎?」

「比賽應該和全國中老年創新指導大賽」或「科研第二春接棒親子大賽」共同評選

「是什麼使這些實驗和設備供中小學使用?」

「親情和金錢!」

「搞不懂,為什麼普遍喜歡霍霍生化環材這些本來就很勸退的專業?」有很多項目,我一看到標題,就仿佛看到了一群苦逼的研究生整天泡在實驗室嘔心瀝血的樣子。

有什麼想不開的呢?

真正生化環材的科研「民工」

天天勸退迷途少年

後記:小吳其實想說,我自己是一個80後,在我們小學的時候,家長有學問的,是在小孩3-4年級給孩子普及初中電路知識,讓孩子自己動手接電路。也沒有說像這樣的,青少年階段就接觸這種高精尖的國家級項目。孩子現在是否能理解這些深奧的理論以及操作?科普的過程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接觸這些有用嗎?是糊弄你們家長還是糊弄國家呢?還是所謂的為了一個獎而去得獎?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為了孩子能出人頭地,每個家長都在嘔心瀝血,希望自己孩子出類拔萃。但優秀不等於抄襲,不等於用別人十幾乃至幾十年的心血換做自己的一個獎項。有這個時間,教教孩子如何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好嗎?

最後,小吳想對這個家長說:你做個人吧!

相關焦點

  • 「拼爹科研」「默契腐敗」,科創大賽背後隱藏的利益江湖……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下稱科創大賽)又被曝出連續3年獲獎的學生涉嫌「拼爹科研」,科創大賽「神娃」是如何出現的?科創大賽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利益江湖?《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對此展開深度追蹤。 科創大賽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9部門共同主辦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競賽,初衷是在孩子年少時深植科學、科研意識,帶動孩子發展創新、創造能力,培養一批具有科研潛質和創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自1982年舉辦以來,科創大賽已舉辦34屆,今年7月20~26日舉辦第35屆。
  • 全國居家親子幼兒體育挑戰大賽,「雲」挑戰第二季等你接招
    由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新華網客戶端、浙江省體育局、浙江省體育總會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居家親子幼兒體育挑戰大賽(第二季)正式開賽了,相比第一季賽事,本季賽事玩法更多,只等你家萌娃來接招挑戰!據組委會表示,在5月1日至5月15日第二季賽事期間,全國各地幼兒園、青少年活動中心、俱樂部等社會機構以及個人家庭均可報名參賽,所有不滿7周歲的小朋友可以約上爸媽,來一場居家親子體育「雲」比賽。
  • 青少年科創大賽一等獎被取消,科創「神童」秒變流星,誰之責?
    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雲南昆明一小學六年級「神童」,竟然在結直腸癌方面研究出成果,寫出論文《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研究報告,獲得大賽一等獎,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對這樣高水平的科創成果,紛紛提出質疑。
  • 2020年全國居家親子幼兒體育挑戰通訊大賽啟動
    由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浙江省體育局、浙江省體育總會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居家親子幼兒體育挑戰通訊大賽正擂響戰鼓,只等你家萌娃來挑戰!據了解,在3月25日至4月10日期間,全國各地幼兒園、青少年活動中心、俱樂部等社會機構以及個人均可報名參賽,所有學齡前的小朋友可以牽手家長們,在家來一場全國性的線上體育大比拼!
  • 該徹底清理青少年科創大賽亂象了
    該徹底清理青少年科創大賽亂象了!》的評論。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憑藉《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科研項目,在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三等獎一事引發輿論熱議。公眾質疑,究竟孩子是「神童」?還是父母的「神通」,存在「父母搞研究,兒子拿成果」的造假嫌疑?
  • 為科創加速 2020北航全球科創大賽隆重啟動
    北航全球科創大賽充分體現了北航致力於深化政、產、學、沿、用深度互動和合作的關鍵環節,也是中關村創新生態的核心內容。希望大賽所形成的經驗能夠分享到中關村、北京科創中心甚至全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項目通過這個大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表態地方黨委政府會全力支持北航的科技創新活動,攜手探索高校與地方政府共同構建富有活力創新生態的新路徑,我相信這些活動也會支撐地方的發展。
  • 第二屆STEAM科創大賽各賽項報名通道正式開啟!
    2019年4月1日,第二屆重慶市青少年STEAM科創大賽各賽項報名通道正式開啟!廣大中小學生、科技輔導員可登錄官網(www.cqsteam.com.cn)進行報名。各賽項報名時間:(一)創意編程賽:2019年4月1日-5月31日(二)科技輔導員教學案例比賽:2019年4月1日-5月31日(三)智能硬體科創賽常規賽:2019年4月1日-5月31日(四)中英STEAM國際創新大賽:2019年4月1日-5月15日(五)科幻文學賽:2019年4月1日-
  • 青少年科創大賽成「瓜田」,「造假」過關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秘書處7月16日發布通報:根據大賽規則,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收回獎牌和證書。該研究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同時,該項目獲得第33屆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 【競賽資訊】第三屆「交通·未來」大學生科創作品大賽通知
    「交通·未來」大學生科創作品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舉辦的全國性大學生科技創新賽事。大賽旨在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及實踐能力,加強各高校學生之間科技文化交流,助推智能交通領域創新發展。
  • 2018重慶市青少年STEAM科創大賽落幕
    12月9日晚,2018重慶市青少年STEAM(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科創大賽中學組決賽暨大賽頒獎儀式在渝北中學舉行。本屆大賽是重慶首次舉辦青少年STEAM科創大賽,賽程歷時3個月,吸引到全市25個區縣875所學校的10712名師生參賽。
  • 視點 | 青少年科創大賽要補上「誠信」這一課
    近日,昆明市一名小學生憑藉《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項,引起公眾熱議。有網友指出,該研究遠超小學生能力範圍,「或涉嫌學術腐敗」。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 「仲夏夜之夢」第三屆親子嘉年華暨第二屆親子閱讀大賽楊浦濱江...
    2020年6月25日,由楊浦區婦女聯合會、楊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楊浦區商務委、定海路街道和楊浦區早期教育指導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親子嘉年華暨第二屆「智繪陪伴·為愛守護」親子閱讀大賽在地處楊浦濱江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順利啟動。親子嘉年華持續整個端午節假日,廣大親子家庭體驗到了豐富多彩一站式的全天候親子活動。
  • 2018全球少兒Fashion New Star大賽冠軍劉秋言當選韋博青少英語...
    來源:中華網8月29日,2018全球少兒Fashion New Star大賽總決賽圓滿結束。本次大賽的總冠軍、最佳才藝獎獲得者劉秋言同時當選韋博青少英語形象大使。當晚,李沁頤小朋友也榮獲最佳晚禮服獎和開心豆活力寶貝(韋博教育集團旗下開心豆少兒英語頒發)。
  • 全國居家親子幼兒體育挑戰賽再度來襲,第二季玩法更多了
    趁著五一假期來臨之際,由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新華網客戶端、浙江省體育局、浙江省體育總會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居家親子幼兒體育挑戰大賽(第二季)即將開賽。5月1日啟動比第一季玩法更多了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在5月1日至5月15日第二季賽事期間,全國各地幼兒園、青少年活動中心、俱樂部等社會機構以及個人家庭均可報名參賽,所有不滿7周歲的小朋友可以約上爸媽,來一場居家親子體育「雲」比賽。相比第一季,本季賽事玩法更多,共設4個規定項目和自選親子運動項目(可二選一,也可參加兩項)。
  • 全國青少年爹媽科技創新大賽
    他當時告訴乃悟,拼爹這個話題在知乎上牽出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黑幕討論。這個大獎賽裡,中國青少年們的創造力令人嘆為觀止,上到抗癌藥物研發,下到馬尿便利收集,比仝卓改改學籍不知高到哪裡去了。對比一下一同參加大賽的小學組作品,有的小朋友竟然僅僅依靠發掘抗戰精神就獲得了一等獎,我楊乃悟第一個不服!好奇的網友們紛紛來到大賽官網圍觀靈石小朋友的科研成果,大家發現了靈石小朋友的日記。在做這個研究之前,靈石小朋友連什麼是基因都不知道。然而在幾天後,這位小朋友已經知道了PCR技術的原理,擴增mRNA底物和螢光基因的概念。
  • 從科技創業者到科創企業家,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為硬科技創業...
    能通過百創大賽接觸到全世界最頂尖的商科院校,也是吸引參賽者的重要原因。硬科技從基礎科研到產業化,除了擁有硬實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具備商業思維的商界領袖和管理型人才也必不可缺。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就具備這一最強大的優勢:為硬科技創業者進行商業賦能。
  • STEAM科創大賽、市青創賽接連獲獎,秘訣是什麼?
    回顧第一屆重慶市青少年STEAM科創大賽,中學組共有2808人以團隊形式提交項目762個;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共有70餘萬名中小學生參與,收到參賽作品1648項。憑什麼這10個作品可以突出重圍斬獲STEAM科創大賽大獎?又憑什麼能在高手如林的重慶市青創賽中獲得不凡成績呢?逗哥經過整理發現,這些作品原來都有著這些閃光點!
  •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又出么蛾子
    這不,這件事兒還沒有過去,就又來了疑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造假問題。但據筆者看來,雖然都屬於造假問題範疇,但這次這個瓜恐怕要比上次那個瓜要大得多!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估計包括你我在內的全國人民知道的不多,更遑論廣大的家長。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奧數賽,也知道因為某種原因而被取消了。可誰知道現在竟然還有這麼一檔子賽事。
  • 青少年科創大賽又一獲獎作品遭質疑,重慶科協:研究角度不同
    該項目名字是《二氫楊梅素調節肝臟脂代謝及細胞外基質生成的作用研究》,2018年獲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澎湃新聞注意到,13日,針對該大賽三等獎一項作品被質疑造假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賽方辦公室工作人員曾作出類似表態。
  • 芯耀輝科技摘得第二屆中國橫琴科技創業大賽桂冠
    經過現場長達6個多小時的激烈比拼,最終18個項目決出名次,芯耀輝科技有限公司榮獲大賽特等獎,珠海極海半導體有限公司榮獲一等獎,珠海市一微半導體有限公司和珠海橫樂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榮獲二等獎。摘得第二屆橫琴科創大賽桂冠後,芯耀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執行長曾克強很是興奮,他表示,目前芯耀輝在澳門有近40位核心研發骨幹,計劃未來五年在橫琴有超過100人的研發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