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線下轉線上」 能退部分費用嗎?

2020-12-17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培訓機構「線下轉線上」,可以退部分費用嗎?連日來,不少孩子家長反映,疫情期間,鄭州一些培訓機構都不能開展線下教學,線上課程便應運而生。可是效果卻不容樂觀,交著線下的錢上直播網課,家長們覺得很「冤枉」。那麼,可以退部分費用嗎?教育部門是何態度?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線下課轉線上,學習效果不明顯

8月5日上午,家住鄭州中原區的李女士向記者吐槽,為提高孩子的綜合學習成績,去年秋季,她給11歲的女兒報了語文、數學、英語、繪畫4個培訓班。每個培訓班費用均在5000元左右,這樣下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本想讓女兒好好學習,提高各科成績的。不料春節期間,突然出現了疫情,培訓課被叫停。期間,除了繪畫未扣學時,無法線上教學外,其他全部線上進行直播授課。

「線上授課效果不行,感覺花這個錢不值得。」李女士坦言,據她所知線上報名費用不一樣,更便宜,一節課才幾十元,而線下一節課則收200元左右。不僅如此,線下一般每個培訓班二三十個人,有場地,有老師面對面教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和老師溝通交流。

家長都去上班了,家中留下老人照看孩子,上網課電子產品多了,依賴度大了,不能和老師面對面互動,導致孩子自律性弱一點。

和李女士情況一樣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花6000多元給兒子報的語文培訓班,只上了沒幾節線下課,其餘全是網課,孩子確實沒學到多少知識。

多名家長在受訪時表示,培訓班拿著線下的錢,上著線上的課,雖然線上老師也付出不少辛苦,但他們覺得不值,錢花的很「冤枉」,還是希望培訓機構能退一部分費用,這樣也讓家長心裡有個平衡。

網課也有成本,相關費用無法退

記者採訪中發現,關於培訓班一事,孩子家長主要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改為線上培訓,授課效果不同等原因,家長不滿培訓質量,收費標準引爭議。家長要求降低收費標準,經營者卻實收價款。

對於部分家長的訴求,作為培訓機構能退一部分錢嗎?他們對此如何解釋?記者也採訪了鄭州幾家培訓機構。

8月6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平行線凱旋門校區,該校李老師稱,因為疫情原因,轉成線上課是因為不可抗力,被迫上的線上,當初沒有線上部門的,所有孩子都全部上的線上課,針對線上課,後期給了一定補償,孩子後期報名可以直接減去,還送了幾次免費的線下課程。老師上課,備課期間,付出是同樣多的,所以不會退費。

「我們並非強制性,家長可以自行選擇。」東方作文凱旋門校區一名工作人員稱,對於網上課程,家長可以選擇上,也可以不選擇上,此前已經和每個家長溝通過,上了會扣除課時,不上會暫停。

三聯教育英語的關老師在受訪時稱,因為疫情總不能給孩子停課,如果家長認為達不到效果,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到校免費進行補課,達到滿意為止。「正常上課計課時,是不會退費的。」

花園路附近一家培訓機構相關負責人王先生表示,線上網課也是有成本的,老師需要提前進行備課,準備教學資料,雖然是線上教課,但和線下學習內容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途徑不同而已,他們是履行合同的,所以相關費用無法退還。

未按照面授教學,就當及時溝通

8月6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鄭州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中小學培訓機構需要諮詢各區教育部門。對此,中原區教育局民辦教育科一名工作人員稱,沒接到過文件,他們也不清楚,需要給領導進行匯報。

金水區教育局負責民辦的工作人員稱,線下線上授課沒有標準,家長只能和培訓機構進行協調。

記者了解到,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3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對此,河南英泰律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鈺濤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時稱,線上教育是以網絡為主,一般是直播和錄播;線下面授是需要學生到教室裡面,與老師進行面對面教學。從效果來說,前者的效果相對差一點,後者效果相對好一點,便於老師和學生充分交流溝通。從費用相比,前者的學費相對較低,後者成本較高,所以學費會貴一些。

合同籤訂後,雙方均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充分的履行合同。從雙方籤訂合同的條款來看,雙方約定的是面授,教育機構就應該按照合同約定進行面授方式教學。

趙律師表示,如果因疫情原因,造成不能按照約定舉辦面授教學,就應當及時溝通,協商後改變教學方式,對於因此而降低成本形成的差價,應及時核算退給消費者,以示公平。如果因教育機構擅自改變,屬違約行為,消費者可選擇退款,若教育機構拒絕退款,可向教育主管機構或者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思龍

相關焦點

  • 培訓班線下課轉線上 能退些費用嗎
    培訓機構「線下轉線上」,可以退部分費用嗎?連日來,不少孩子家長反映,疫情期間,鄭州一些培訓機構都不能開展線下教學,線上課程便應運而生。可是效果卻不容樂觀,交著線下的錢上直播網課,家長們覺得很「冤枉」。那麼,可以退部分費用嗎?教育部門是何態度?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美容院倒閉、健身房停業、線下培訓轉線上,你的預付消費卡陣亡了嗎
    疫情影響下,消費市場受到很大衝擊,旅行社、餐館、健身房、理髮店、水果超市、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等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有的甚至直接倒閉了…… 這些地方
  • 線下教培機構轉戰線上 線上線下結合是未來風向嗎?
    諸多線下教培機構在緊急關頭選擇線上,或藉助外力合作,或自主研發探索,進行轉型,踏入了自己原本不熟悉的線上培訓領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條別無選擇的路,卻能帶來新的希望。在這過程中,線上線下融合逐漸成為一部分業內人士的共識,或許,也將成為下一個新風向。
  • 上海部分教育培訓機構將線下課程轉到線上,家長進退兩難
    幾經糾結,陳女士最終拒絕了轉線上,繼續等待線下課程恢復。陳女士的遭遇,近期已成為眾多上海家長們的難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持續多日的採訪中發現,受疫情影響,上海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根據相關規定,暫緩開展線下教育。在恢復線下培訓仍沒有時間表的情況下,不少培訓機構開始將原先的線下課程轉為線上。
  • 校外培訓機構強行把線下培訓變網課,該如何收費更合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教育部門陸續發文,要求暫停線下培訓活動,並鼓勵儘可能利用網際網路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一時間,原本主打線下培訓的諸多校外培訓機構開始轉戰線上。其中,有部分機構推出免費課程,但也不乏有機構將線下課程轉線上課程後,依然按照線下課時費的價格收費。
  • 培訓機構如何過難關?已著手部署線下複課準備工作
    自從新冠疫情發生後,線下培訓機構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自二月份起,出現了一波培訓機構關閉潮。3月2日,北京率先在全國出臺民辦教育機構疫情期間專項扶持政策。疫情對培訓機構的具體影響在哪裡?廣州的線下培訓機構如何度過難關?南都記者3月3日獲悉,廣州將開始部署培訓機構線下複課準備工作。
  • 線下培訓機構又要轉線上了?!一定要看完這五位大佬的建議…
    線下轉線上以及熟悉線上運營,幾乎成為每一個教培機構的必修課。 那麼,線下機構該如何轉型線上?成為OMO企業? 線下教培機構要花大量的時間用來培養老師,適應線上系統,改變互動方式,熟悉授課平臺,以及對應在線體系重新進行適合線上交互的磨課、練課、備課。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未來(學而思)本身有線上教育也有線下教育。疫情期間,所有的線下課都轉到線上了。但大家可能不清楚,他們在初二,就開始讓原來的在線教育老師給線下面授老師做培訓了。
  • 強行轉線上無視差價,疫情之下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多
    這場疫情,給培訓機構的線下課程按下「暫停鍵」。在各大平臺紛紛從線下轉戰線上的過程中,許多家長發現擺在面前的是一場不等價交換。而洶湧襲來的海量網課中,也有一些違規苗頭正趁亂滋長。強行轉到線上 無視其中差價「原來報的線下課不僅不打招呼就全都轉線上,而且一節線下課只能兌換一節線上課,這就是變相漲價啊!」家住海澱區的陳瑩最近被孩子所在的菲爾德國際少兒英語金源中心校區氣得不輕。
  • 校外培訓機構面授改線上 專家:可免責但須退還學費差價
    幾天前,李女士接到培訓機構的通知,被告知受疫情影響,所有春季課程都轉到了線上,但依舊是線下面授課的價格,如果感覺不合適可以選擇退班。隨後,李女士又接到通知,在線課程改為在某App上實時聽講。此外,教材也沒能按時寄到,只能自行在網上下載列印。「我們報的這個語文班,老師算是業界名師,當初報名的時候非常不容易。
  • 未經協商一致,培訓機構線下課程直接轉網課,違約!
    禁令之下,各大培訓機構原有的線下課程,也只得被動變成了網絡授課。據家長反映,部分培訓機構把線下課程轉為線上課程時,並沒有事先與家長溝通,只是單方面通知將課程轉移到線上授課。那麼,培訓機構的這種行為是否合適?培訓機構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授課「每天在家監督孩子上網課,上完學校課程,還要上培訓機構的課程,心累!」
  • 線下轉線上,這5個坑一定不能踩
    沒想到,一年後的今天,教培機構需要再次「渡線下課向線上課轉移這個劫」。可對大部分線下教培機構來說,僅有過一次匆忙轉線上的經歷,不是不夠規範,就是認為轉線上只是暫時無奈之舉,並未形成線下轉線上的標準化流程。但時間不等人,寒假在即、突然轉線上,這個時候再談標準化流程多多少少有些晚了,倒不如規避掉線下課轉線上課的「坑」來的實際。
  • 疫情期間「線下轉線上」,如何做到最好的上課體驗?
    為阻斷疫情繼續蔓延,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大中小學校春季延期開學,教育機構也要取消各類線下的課程。但是延期開學後,學習這件最平常不過的事情變得不一樣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這是各地教育部門提出的新舉措。不能面對面上課,那我們就利用雲平臺在線直播,讓同學們在家也能學習。
  • 消費者服務Ⅱ線上K12系列專題:如何看待線下小班轉線上?
    機構:長江證券報告要點 周專題:如何看待 K12 線下小班轉線上?2020 年寒假,新冠疫情影響全國,K12 教培機構響應號召,暫停線下培訓課程, 原線下小班培訓轉至線上平臺。本文將基於這一最新變化,探討在線 K12 教培 行業大班模式和小班模式在產品、財務模型、核心壁壘方面的差別,以辨來勢。
  • 線上授課會是少兒舞蹈培訓機構的未來嗎?
    根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早前針對全國31個省市校外培訓機構的調查,79%的機構表示帳上資金僅能維持3個月以內,有8%表示帳上資金僅能維持半月。為什麼?我們來算一筆帳。下一季度招生要怎麼辦?這都是疫情期間少兒舞蹈機構面臨的問題。 要怎麼解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轉線上呀。抖音雲上大課堂都有157.8億次播放了,咱也應該緊跟時代潮流是不是? 但嚴重依賴線下場景教育和專業指導的舞蹈培訓真的能成功轉型線上嗎?
  • 將線下課程轉移「線上」,校外培訓機構「曲線救國」能否實現困境...
    各培訓機構要按要求取消各類線下課程。禁令之下,不少培訓機構強行將線下課程轉移到線上,且不退差價。這種行為是否合適?其能否實現「曲線救國」?僅就語文而言,每節課收費180元,培訓班老師只是說轉到線上上課,但同類的線上課只有幾十元。而英語,則因培訓機構內訌,年內把培訓費用退給了家長;年後他們矛盾解決了,因為疫情直接開了線上課,不過比線下課便宜了四五十元。而其女兒的奧數課,轉移到線上時也是沒提差價問題。這個班不太好上,學生需要選拔才能進入,沒有家長會因為差價而退班的。
  • 疫情下的中小培訓機構突圍:硬著頭皮轉線上,最怕這一點
    但在在線教育的狂歡之下,還有一群對線上教學頗為陌生的中小機構,他們紮根在三四線小城市,由於缺乏資源和系統,相較頭部玩家,顯得尤為脆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面向全國31個省市的校外培訓機構,組織開展的疫情對培訓機構的影響的在線問卷調研也顯示,超過90%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目前機構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
  • 關於「線下轉線上」的想法:別讓老師做事倍功半的事
    1 作為家長,最近常聽的兩個短句就是「停課不停學」「線下轉線上」。 畢竟,線上和線下,很難互相取代。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線上機構,主打的都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少。例如一對六,但無論如何不能再往上加了。 為什麼?再朝上,老師沒辦法留意到每個學生,無法確認每個學生都在聽課;每個學生的發言互動時間不足,可能一堂課都回答不了一個問題,更容易走神。所以哪怕一對多更能盈利,大家也不做,怕差評。 線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 疫情加速在線教育滲透率提升 線下機構如何快速轉線上?
    4月16日,聲網Agora教育行業產品經理錢奮做客芥末堆旗下的教育產品甄選平臺「校魚」,進行了「疫情下的教育行業冰火兩重天」的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聲網Agora的教育全場景方案如何賦能國內外在線教育平臺,保障線上課堂的實時音視頻教學質量,更圍繞線下教育機構如何成功轉型線上,分享了自己的建議。
  • 疫情當前有培訓機構強行轉網課卻拒退差價!家長需注意哪些事項?
    此外,還有多家校外培訓機構將寒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課程。然而,並非所有機構都能給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對於寒假線下班的調整,家長希望不要「一刀切」,而是提供多種選擇,方便大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安排。……」在給兒子所報寒假線下培訓班的微信群裡,蘇女士收到機構主管老師發來的消息,但其中的說法讓她難以認同,「市教委在通知裡要求的是暫停各類校外培訓機構所有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並沒有要求所有機構寒假線下課必須轉成網課,這樣過度解讀、盲目跟風的做法未必妥當。」
  • 藍象資本周爽:教育機構盲目轉線上只有死路一條
    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認為,線下教育轉線上並不是唯一出路,從長期看,線下教育的交付場景是不可替代的。她建議企業不要盲目地轉線上,而是應該盤點手裡的核心資源,制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能夠幫助企業度過寒冬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