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面授改線上 專家:可免責但須退還學費差價

2020-12-25 環球網

近期,廣大中小學生迎來了「史上最長的寒假」。目前,學校正式開學的日期尚未確定,但一些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已經按捺不住,紛紛啟動了春季課程——原來線下面授的課程基本都改為線上課。對此,許多家長表示難以接受。

培訓機構單方面改變授課方式是否構成違約?在這種情況下,不退差價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消費者的權利該如何保障,如果不接受線上課,是否只能選擇退課?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春季課程開班在即 家長面臨艱難抉擇

北京李女士(化名)的孩子目前就讀小學三年級。經過一番考量,她在春季班開課前的最後一刻,「忍痛」把某校外輔導班的課程退掉了。

幾天前,李女士接到培訓機構的通知,被告知受疫情影響,所有春季課程都轉到了線上,但依舊是線下面授課的價格,如果感覺不合適可以選擇退班。隨後,李女士又接到通知,在線課程改為在某App上實時聽講。此外,教材也沒能按時寄到,只能自行在網上下載列印。

「我們報的這個語文班,老師算是業界名師,當初報名的時候非常不容易。而且價格不低,一個小時就要200多元,一次課兩個半小時近600元,學費要一次性交一年,費用近3萬元。」李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上課半年來,老師現場授課的效果確實不錯,所以還是感覺很值得,「但現在就像是花高價買了現場票,結果只能去App上聽課。」

儘管培訓機構承諾,轉為線上課後教學品質不會改變,並將提供更周到的服務,甚至還會安排5個至9個老師針對一個孩子進行輔導。但李女士對此並不看好,最終選擇了退課。

「我本身不太會輔導孩子,花錢報班也是想讓自己輕鬆一些。線下課的時候,有專門的老師負責收集作業,我只需要知道自己孩子的情況就行了。現在轉為線上課,老師會在微信群裡布置各種打卡作業,這樣家長要跟著付出很多額外的精力,徒增了不少壓力。」

跟李女士有著同樣煩惱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但也有部分家長出於各種原因的考慮,並沒有選擇退課。

「因為要『佔坑』,不想讓孩子『失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家長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自己孩子在學校成績很好,甚至覺得有些「吃不飽」,於是在外面報了奧數培訓班。由於孩子表現出色,還被選拔到了相對難度較大的高級班。但這種班不僅名額有限,還有淘汰機制。一旦退班,很有可能會給後續的學習帶來不便。

「我們也覺得授課方式改變肯定會影響授課效果,而且網課一次要3個小時,對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視力也會有影響。但好不容易考上了這個班,老師也不錯,一旦退課了想再報上名,恐怕不容易,只能堅持上下去。」這位家長無奈地說。

採訪中,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疫情確實給教育培訓機構帶來了損失,但這種風險應當主要由企業來承擔,而不是全部轉嫁給消費者。

面授課改為線上課 培訓機構不退差價

以往,在線課程的價格一直都很便宜,大約只是線下班費用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據了解,寒假期間已經有不少機構將寒假班由線下轉為線上,但都配合推出了額外贈課或者返學費等優惠活動,甚至還開了不少免費的網絡課程。

而春季課程由線下轉為線上,很多機構並未退還差額,並且優惠活動也明顯減少,大多是幾百元不等的優惠返現等活動。返現的金額會轉到報名帳戶裡,僅供續費時使用,並不能直接提現。即便是有贈課,也是一些娛樂性較強的內容。因此,有些家長並不買帳。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按照慣例,培訓機構在寒假期間一般都會有各種優惠活動,但更多的是一種促銷行為,目的是為春季招生吸引生源。因此,正式的春季班課程本身優惠力度就會變小。

談及為何不再退還春季班線上課和線下課的差價,這位業內人士表示:「從機構的角度來說,師資沒變,班額大小沒變。此外,房租也照常付,工資正常發,而且還增加了線上課的設備成本,所以機構為了生存也只能作出這樣的決定。」

《法制日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明確表示不退差價的,主要是一些市場佔有率較高的較大培訓機構。與這些「有底氣」的大機構形成對比的是,一些中小機構則繼續採取大幅度優惠的手段,以期靠好口碑來扛住此次疫情帶來的衝擊。

2016年年底,閆娜在北京創辦了一家以數學課和英語課為主的校外培訓機構,規模較小,員工不到100人。其中,全職教師57名,學生達數千人。受疫情影響,此前寒假班在春節前就已轉為線上。

閆娜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我們機構的特色是擁有平均教齡7年的優秀教師團隊,以及課堂上很高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後者在轉為線上課後效果會有影響,尤其是小學階段孩子自制力有限,對網課吸收效果也差。我們經過全員表決同意,疫情期間授課老師只拿基本工資。不但寒假所有課程免費,春季班也繼續進行優惠。」

「目前按照要求先收了5次課的費用,但疫情期間不劃課時費,而且家長可以隨時退費。如果疫情結束願意接著上,則把課轉為線下,並開始劃課時費。」閆娜坦言,作出這一決定對小機構來說並不容易,「我們目前場地房租大概100萬元左右,加上人員的基本工資,真是挺困難的,現在只能等到扛不住了再說」。

但讓閆娜頗感欣慰的是,疫情期間免學費等舉動,不但為自己的機構留住了老的生源,還帶來了不少新的生源。對於線下轉線上的春季課,不少家長甚至主動表示願意按原價繳費,希望以此能支持該培訓機構繼續存活下去。

授課方式被迫改變 違約一方可以免責

線下課變線上課,該不該退差價?

「面授模式下,付費水準和服務是相對應的。現在改成線上授課,家長們願意無條件接受當然是好事。但是,商家也要尊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不能不當得利。」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作為消費者,家長有權要求退還差價,如果培訓機構不退款,則有權解除合同,不承擔違約責任。

劉俊海說,從合同法角度來看,培訓機構因暴發疫情而將線下課轉為線上課,雖構成違約行為,但可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違約責任。首先,家長與培訓機構之間籤訂合同,雙方均要弘揚和嚴守自由公平的契約精神,嚴格守約踐諾。其次,倘若突發的疫情導致原合同約定的面授方式無法履行,包括法律上履行不能以及事實上履行不能,違約方是可以免責的。也就是說,教育培訓機構不再舉行面授,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培訓機構不再進行面授雖然不承擔違約責任,但按照公平原則,與之相應的學費差價則應退還家長。這既是公平原則的要求,也是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劉俊海說,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角度來看,學生以及家長是消費者,課外教育培訓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者,所以必須尊重與保護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這也有助於提升課外教育培訓行業的公信力與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將線下課程轉移「線上」,校外培訓機構「曲線救國」能否實現困境...
    無論房租,還是師資,它們投資的都比較大,在班額沒變,房租、工資等沒變的情況下,開設線上課程又增加了設備成本等費用,這都逼迫這些大型機構還得防備退費擠兌行為,為了生存也只能強行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課程了,更別說退還差價了。
  • 「面授」和「網課」身價等同嗎?
    校方認為應該按面授課的課時和費用來扣費,丁先生則認為網課成本比面授課低,且學習效果不如面授課,不能按照面授課的費用來扣費。丁先生的遭遇不是個例。受疫情影響,很多校外培訓機構的課程計劃都受到影響,不少培訓機構選擇將線下課堂搬到線上,減少疫情對培訓機構的影響。
  • 寧波試點校外培訓機構學員預付學費信用保險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繼給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上綜合保險後,寧波昨起又推出一項全國首創——校外培訓機構學員預付學費信用險,最高單科可獲5000元賠償。 該險種適用於在正規培訓機構就讀,並籤訂正規合同,明確課時、培訓期限等信息,且有正規預付費票據。
  • 校外培訓機構強行把線下培訓變網課,該如何收費更合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教育部門陸續發文,要求暫停線下培訓活動,並鼓勵儘可能利用網際網路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一時間,原本主打線下培訓的諸多校外培訓機構開始轉戰線上。其中,有部分機構推出免費課程,但也不乏有機構將線下課程轉線上課程後,依然按照線下課時費的價格收費。
  • 寧波推行校外培訓機構學費險保障學員權益
    新華社寧波1月14日電(記者顧小立)記者從寧波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寧波將推行校外培訓機構學員預付學費信用保險,學員及家長在給校外培訓機構預付學費時,可自願選擇是否購買學費險,如遇事故造成培訓機構無法按照法律法規或培訓服務合同約定退還剩餘預付學費,最高單科或可獲得5000元賠償。
  • 培訓機構「線下轉線上」 能退部分費用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培訓機構「線下轉線上」,可以退部分費用嗎?連日來,不少孩子家長反映,疫情期間,鄭州一些培訓機構都不能開展線下教學,線上課程便應運而生。可是效果卻不容樂觀,交著線下的錢上直播網課,家長們覺得很「冤枉」。那麼,可以退部分費用嗎?教育部門是何態度?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廣東部分教育機構面授課程轉線上,學生拒絕可退費
    此前,廣東省教育廳要求停止校內外培訓、研討、研學等聚集性教育教學活動。假期延長後,學生在家如何學習?記者採訪了解到,學生們在家並未鬆懈學習,通過線上課程等形式自習。停止線下培訓後,部分教育機構啟用線上授課形式,並做好相關退費工作。
  • 強行轉線上無視差價,疫情之下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多
    強行轉到線上 無視其中差價「原來報的線下課不僅不打招呼就全都轉線上,而且一節線下課只能兌換一節線上課,這就是變相漲價啊!」家住海澱區的陳瑩最近被孩子所在的菲爾德國際少兒英語金源中心校區氣得不輕。「為了讓孩子儘可能晚點接觸電子產品,我們一家線上課程都沒有報過,你現在隨便給我們改線上……」「市面上的英語線上課程,比我們線下課的收費可是低很多的,直接兌換可不合適……」「我們不著急恢復學習,還是等疫情結束再複課吧!」
  • 寧波試點校外培訓機構學員預付學費信用保險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繼給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上綜合保險後,寧波昨起又推出一項全國首創——校外培訓機構學員預付學費信用險,最高單科可獲5000元賠償。    該險種適用於在正規培訓機構就讀,並籤訂正規合同,明確課時、培訓期限等信息,且有正規預付費票據。
  • 校外培訓機構學費六七萬須一年躉交 中途跑路了咋辦?
    在十裡堡附近的一家機器人編程培訓機構,前臺工作人員對一位前來交費的家長表示,學費不能分期付。在眾多的培訓機構中,預付費方式普遍存在。一些培訓機構的預付費高昂,少則幾千,多則數萬元。然而,培訓機構關門、跑路現象時有發生。8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其中規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 長春市校外培訓機構滿足這些條件可復工
    經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在民政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校外培訓機構,在完成開班前準備工作後,可向屬地教育行政部門申請恢復線下課程。明確管理和主體責任此次線下複課的原則要求各地各校外培訓機構要深入全面細緻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風險得不到控制不複課、防控條件不具備不複課、安全得不到保障不複課的總體要求,審慎穩妥有序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恢復線下課程,確保場所安全和師生生命安全、身體健康。
  • 線下課改線上,應不應該給退差價?濟南新東方超期收費遭質疑
    2019年10月,濟南一家培訓機構正在推銷新東方的課程。(受訪者供圖)年前給孩子交了三萬多元的線下培訓費,但受疫情影響,線下課程全被轉至線上。線上課與線下課的費用是否等值,應不應該給退差價?近日,濟南新東方培訓學校的多位高三藝考生家長對此提出疑問,他們在年初預付了高考前六個月的學費,現在隨著高考延期至7月份,他們又被告知要交6月份的費用。
  • 杭州監管校外培訓機構學費
    【杭州市教育局等6部門發布最新文件:#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額學費#】今天下午,杭州市教育局等6部門發布最新文件——《關於加強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的通知》。文件中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應嚴格按照所公示的收費項目和標準進行收費,嚴格執行「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的收費要求。
  • 門可羅雀:校外培訓機構的現狀
    一家輔導機構的LED屏幕上滾動顯示著對於戰勝疫情的期待。已過5月中旬,沒有疫情時,正是中、高考考生的最後衝刺階段,校外輔導機構、自習室正是學員爆滿的時期。培訓機構的門上,張貼了四張不同日期的開放培訓的通知,時間一延再延。根據教育部4月發出的通知要求,面向高考復讀生及藝考生學習的培訓機構可優先開班。
  • 重慶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可申請開展線下培訓
    關於重慶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可申請開展線下培訓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重慶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可申請開展線下培訓,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培訓班線下課轉線上 能退些費用嗎
    培訓機構「線下轉線上」,可以退部分費用嗎?連日來,不少孩子家長反映,疫情期間,鄭州一些培訓機構都不能開展線下教學,線上課程便應運而生。可是效果卻不容樂觀,交著線下的錢上直播網課,家長們覺得很「冤枉」。那麼,可以退部分費用嗎?教育部門是何態度?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英語培訓機構一般多少錢學費?家長不可不關注的三個現象!
    我覺得在挑選英語培訓班、英語學習規劃建議方面,我是比較推薦大家去百度一下《皮哥有料測評》,是最近非常火的英語機構測評和學習規劃指導專家。 皮哥做了八年的英語機構測評,體驗過上百家主流英語機構的課程,對於每個機構的課程、老師、收費都很清楚,而且能給出英語學習方面的很多意見,不論是報班選課防坑,還是英語學習點撥,確實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 這些培訓機構接連「跑路」,交給培訓機構的錢還安全嗎?
    但我蘇特報記者通過走訪後發現,不少培訓機構仍在預收長時間的培訓費用。那麼,交給培訓機構的錢還安全嗎?為避免消費者利益受損,省消保委和法學專家又提出了哪些建議?據了解,去年,就有近百位家長們在這家英語培訓機構預交了長時間的培訓費用,人均萬元左右。通過與芝麻街英語總部聯繫,對方向我蘇特報記者回應稱原百家湖店學員可以轉到7公裡外的江寧創藝工場中心校區上完剩下的課程,但對於退還預付學費的要求,對方則表示百家湖店是加盟性質,總部只能幫忙協調。
  • 培訓機構搬遷學生上課不便 被判給學生退還學費
    由於培訓機構上課地點搬遷,新地點學生上課不便,學費能退嗎?  2015年2月,李某某在一家英語培訓中心報名參加英語培訓,就上課地點、時間、上課內容和學費與培訓機構有明確約定,交納了學費15010元。同年2月14日,李某某開始在北大街授課地點上課,但只上了7次課後培訓中心就關閉了該上課地點,李某某要上課就需要去高新區。
  • 濱州市教育局發通知:緊急停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教學!
    關於停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教學的緊急通知各縣市區教體局、市屬開發區教育管理機構,市直各學校: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統一部署和我市工作要求,現就停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教學緊急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