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防止作弊有妙招,進考場之前要洗澡

2020-12-13 歷史侃

中國古代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歷經了三千多年,三千多年間經歷了無數的朝代更迭和交替,三千多年間也見證眾多寒門弟子,金殿登科,一舉封侯拜相!

今明兩天是眾多學子非常重要的日子,高考!各個考場屏蔽儀器一開,手機各種信號不好,這也是為了促進公平,防止考生高科技作弊,那麼你知道在古代,又是怎麼防止考生作弊的麼?

要想防止作弊,就要先了解有哪些作弊的方法。最直接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賄賂考官。但是一般考生不會只賄賂一個,要賄賂就所有的考官一起賄賂。但是朝廷也想到這一層了,規定所有的紙卷全部有專人謄寫,字跡都一樣,也是怕考官根據字跡辨人給成績。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有錢賄賂考官的,科舉畢竟還是為寒門子弟提供的機會。所以就有人通過夾帶這種方式作弊。在衣服上寫滿小抄,或者將小抄什麼的放進鞋襪裡面。對此呢,考場也有辦法,就是考之前要求統一洗澡,然後換上統一的衣服。

但是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些人就直接不去考了,反而是去找槍手代考。唐朝的詩人溫庭筠就是一個歷史上著名的槍手,曾經一場考試幫八個人完成試卷。放心,對於槍手,考場也有應對的方法。

考生在考試之前,需要提供詳細的體貌特徵的履歷、準考證。進考場的前,考官根據履歷、證件驗明考生的身份,然後考生持證進入考場號舍,對號入座。

而且,朝廷也針對考場作弊,制定了嚴格的懲罰制度。凡臨場槍手、冒籍、頂替、夾帶、抄襲、傳遞、不坐本號者立即由監考官吏帶上枷鎖在考棚外示眾。如果情節嚴重的,直接被發配充軍。

高考也好,科舉也好,都是萬千學子證明自己的時候,這個時候靠自己的能力,不覺得更有成就感嗎?

最後,祝廣大學子認真考試,每個人都能超常發揮,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相關焦點

  • 古代高考前,考生為何要洗澡?不是為了求好運
    說到考試的話題,不能不提起作弊。作弊是考試的頑疾,現代考生的神級作弊技能令人咂舌,殊不知,老祖宗們也不安分,總有人在古代的高考——科舉考試中出貓。因此古代考場一樣嚴陣以待,奇招盡出防範作弊。古代考生進考場之前,要先經過安檢這一關,每一處考場都會安排差役,對考生進行搜身檢查。
  • 古代高考考場(科舉考試)中考生是怎麼作弊的?
    談到科舉制度,我們就不能不談科舉考試,也就是過去的全國性高考,談高考就又不得不談考場紀律,一談考場紀律那就自然涉及到作弊,那麼我們看看古代高考考場內的作弊有哪些方式?攜帶夾帶——古人叫懷藏古代的攜帶夾帶叫懷藏。懷藏,顧名思義就是將小抄夾帶帶進考場。
  • 古人「高考」也作弊,古代是如何防止科舉舞弊的呢?
    一說到高考,想必大家都會聯想到古代的科舉考試,畢竟我國幾千年來的科舉入仕傳統與如今的高考制度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寒窗苦讀數十載,皆在此一舉」,所以保證高考的公平公正至關重要。但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考場舞弊一直都是一個令人很頭疼的問題。古人的科舉考試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與現在每年一次的高考相比,那時候的考試更為難得。所以,總是會有人想要作弊。但十分令人不解的是在技術和信息手段都極其落後的古代,科舉考生們幾乎不可能作弊,也更加不敢舞弊。
  • 古代科舉考試也作弊?怎樣處罰作弊者
    試中往往有心懷僥倖心理的學生會鋌而走險作弊參考。最近幾年國家也是加大了對作弊人員的處罰,對考試作弊人員進行禁考、開出學籍,更有甚者別處以法律責任。那麼在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如果發現考試作弊的會怎樣呢?
  • 如今作弊都是靠高科技,那麼古代時候人們作弊是怎麼作弊呢?
    高考作為我國憲法人才的重要措施,就像過獨木橋一樣,有的人掉入了深淵,有的人則是走過獨木橋,通往陽光大道,但是有規則的地方,雖然也就有人嘗試會打破規矩,考試作弊似乎伴隨考試以來變存在了,在如今。有人想在高考作弊那麼後果可是相當嚴重,高考中如果有人高考作弊,那麼將會直接判處考生0分,並且以後不得參加高考,被記入檔案,有了汙點,嚴重的將會判刑。
  • 頂替、夾帶、替考…科舉考場的作弊手法繁多,看古人如何預防作弊
    導語近期,苟晶高考被頂替事件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在過去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在陰暗處有人違規操作,發生了學生被冒名頂替的事件。讓我們回到千年之前的科舉考場,看看帶著自己準考證是否會被惡意頂替?這篇文章將通過分析古代科舉預防作弊的措施,來看看對當下的考試有哪些啟示。
  • 古代科舉考試防作弊手段,第3招真是太聰明了
    2020年高考即將拉開帷幕,寒窗苦讀的學子將迎來人生大考。因為陳春秀、苟晶事件,高考作弊成為熱搜話題。這裡,不妨來梳理一下古代的作弊與反作弊手段,也是相當有趣的。科舉考試從隋唐延續到大清,持續1300多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選拔人才渠道。作弊與反作弊鬥智鬥勇伴隨了科舉考試的全程。讀書人為了一躍龍門,作弊手段一點也不輸今天的人們。為了防止作弊同樣絞盡腦子,想到的手段同樣讓人驚嘆。
  • 古代科舉是怎樣作弊的?防止作弊措施又是怎樣一步一步完善的呢
    隨著它的發展和進步,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也步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此重要的科舉制度難道就沒有人作弊?其實歷史上有著太多太多的科場案,最為人熟知的應該要數唐伯虎參加的弘治十二年會試科場案。他的好友徐經科場舞弊連累了他,從此寄情於山水,無意官場。我們失去了一位清正廉潔的好官,卻得到了一位名滿天下的才子。
  • 進考場禁戴表?今年是「作弊入刑」後首次高考
    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帶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媒體都將今年的考場紀律稱為「史上最嚴」。
  • 揭秘古代科舉考試:才子唐伯虎曾「作弊」?(1)
    唐伯虎像     每年的高考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嚴格,現代高考更是為了防止層出不窮的「高科技」作弊手段,其實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臨大敵。    貢院考生「裝備」大全    根據南京地方志資料顯示,古代高考的考生們有「標準裝備」:手提燈籠、書箱、食品等,胸前掛著一個卷袋,用來放置試卷筆墨。卷袋一般是用藍布製成。    檔案顯示,古代考生「裝備」也大有講究。
  • 考生刷臉進考場 偵測阻斷防作弊 ——標準化考點為江蘇高考保駕護航
    新華網南京6月5日電 題:考生刷臉進考場 偵測阻斷防作弊——標準化考點為江蘇高考保駕護航  記者王子銘、凌軍輝  刷臉驗身份、監測無盲區、精準防作弊......2018年江蘇高考將啟用新建成的標準化考點,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保證考試陽光透明。  記者實地探訪考場,感受標準化考點新變化。
  • 古代「高考」懲戒舞弊頂替有多嚴?魯迅都曾被牽連
    但在防止科考舞弊頂替的路上,這些還遠遠不夠。古代沒有徵信的說法,所以除了前面提到的「政審」和「人臉識別」外,在符合報考條件的情況下,還需要一名有影響力的人物來做擔保人才能完全有資格進入考場。那這豈不是給了別人結黨營私的機會?確實有這個可能,但考試擔保就像投資,高回報必然對應高風險,一旦被擔保人舞弊行為被查實,擔保人也將一併獲罪。
  • 2020高考將開始刷臉驗身份!古人怎麼鑑別考試作弊呢?
    所以每次和高考相關的新政策,都會引發眾人的關注。2020年的廣東高考,考場將進行設備更新,全部推行考生入場人臉識別技術,從而實現「刷臉」驗證身份,防止替考舞弊等違紀違法行為。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的有關領導、專家為了防止高考作弊行為也是煞費苦心。那麼在那些科技還不那麼發達的時代裡,如何才能防止考試作弊呢?
  • 現代高考對標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漫談考場違紀處罰與防作弊措施
    文/ 空山導語:延續千年的科舉考試在中國古代是一件大事。中國從隋朝開始確立的科舉考試制度雖然已經廢除,但這種通過統一考試甄選人才的方法依然是現代社會最有效的遴選模式。當今社會面對人才競爭和高考壓力的巨大衝擊,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公交墜湖、考場撕卷等心理侵害及舉止失衡事件。那麼,縱觀古代歷史上的科舉考試,與現代高考有那些相似相通之處?
  • 你知道高考座位是如何排的嗎?又是怎麼防止學生作弊的呢?
    你知道高考座位是如何排的嗎?又是怎麼防止學生作弊的呢?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臨近了,不知道大家在高考時有沒有關注過一個問題,那就是考試的座位是如何安排的,又是怎麼防止學生作弊的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來揭秘一下高考中的小秘密。
  • 科舉考試和高考一樣有人作弊替考,處罰力度重,依然有人以身犯險
    自從隋文帝楊堅發明科舉考試以來,科舉考試作弊和冒名頂替的事情就經常發生,古代作弊的手段絲毫不亞於如今的高考作弊和篡改志願冒名頂替。作弊的方法很多,主要分為三大類:夾帶、替考和賄賂考官。夾帶就是考試帶小抄,科舉考試跟今天不一樣,今天的高考兩天時間就結束了,古代科舉考試的時間很長,前後要考九天,而且九天裡面,不管是答卷還是生活起居都在一個很小的隔間裡,連上廁所都在裡面解決,門口還有士兵把守,一步也不能離開。
  • 為什麼古代高考偏偏用最不靠譜的鬍子來辨認考生?
    古代高考有多難?原來明朝考生也要狂「刷題」你見過古代文人的筆墨紙硯嗎?因為上面這些奇奇怪怪的考場規矩,經常會在考場內傳出不少鬧劇:比如有考生在高考前不小心剃了鬍子,最後喪失了高考資格;考生的家鄉口音不純正,被「誤判」為冒考。(要知道在明清時期,朝廷對作弊的處罰非常重,冒名頂替還有可能面臨被處決斬首的風險)。
  • 在古代「高考」你需要完成幾步?細說古代科舉制度流程
    今天的考生為一場高考準備了十多年,報考到入場時間卻很短,即使是考試過程也只有三天,並不複雜。但是,在古代,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不僅要寒窗苦讀十年,而且入場過程也極其複雜漫長,難度不亞於考試本身,考試過程更是對身心的雙重考驗。
  • 科舉考試作弊花樣繁多,夾帶、代考、做記號,套路太深
    想想現在大大小小的考試,都把人整得心力交瘁,一年一度的高考也總有人運用各種高科技以身試險,卻最終逃不過監考老師和監控的法眼,這些學生罔顧了法律,最後只能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其實在古代三年一度的科考中,也會有考生耍小聰明,企圖通過作弊考取功名,在科技也不是很發達的古代,心懷鬼胎的考生們會使出什麼招數來應對考試呢?
  • 科舉考試作弊花樣繁多,夾帶、代考、做記號,套路太深
    想想現在大大小小的考試,都把人整得心力交瘁,一年一度的高考也總有人運用各種高科技以身試險,卻最終逃不過監考老師和監控的法眼,這些學生罔顧了法律,最後只能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其實在古代三年一度的科考中,也會有考生耍小聰明,企圖通過作弊考取功名,在科技也不是很發達的古代,心懷鬼胎的考生們會使出什麼招數來應對考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