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前,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沒有選擇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2020-12-23 文史公開課

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晚清百姓的文章,以滿地瘡痍的現狀,去供養滿清皇室奢靡的花銷與屈辱的賠款,硬生生將晚清財政收入推上了整個封建王朝之最,百姓們受到的苦難可想而知,這個時候是華夏大陸最為黑暗的一段時期。

想反抗嗎?想;想救助自己的同胞嗎?想;但是光想卻沒有用。自新航路開闢後,西方社會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之後又通過蒸汽機進入工業時代,直接領先了我們兩個大時代,想要追趕無疑是困難重重。

但實際上我們卻可以發現,這三四百年的歷史差距,卻被我們用短短幾十年給彌補上了。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展速度不斷騰飛,靠著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了大國的行列。

為何我國能夠發展如此迅速?因為那一批批不服輸,不放棄,勢要發展祖國的有志之士,他們為祖國的發展盡心盡力,所以才有了現在中國的繁華盛世。在我國的無數熱血青年中有這麼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楊國祥,本身只是一位普通的飛行員,但他卻用一個臨時決定,挽救了無數性命。

楊國祥出生於19世紀20年代末期,從小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是一路吃苦長大的,楊國祥也不例外,他在苦難中磨練出了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想要儘自己的一份力為國家做出貢獻。

做貢獻不是一句空話,是要落到實處,當時我國最缺乏的就是各個新興領域的定檢人員,因此大學的時候他報考了航空學校。當時我國航空事業剛剛起步,優秀的飛行員比飛機本身更珍貴。

一個普通飛行員的身份已經足夠讓他獲得眾人的認可,但楊國祥並沒有因此滿足,他還想要變的更好。於是他經常反覆練習老師教的基礎操作,深夜舍友們在睡覺的時候他也悄悄在被子裡打著手電筒,默背理論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綜合成績中,楊國祥牢牢佔據第一名的寶座。

那個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為了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專門招收了一大批優秀的飛行員組成一個隊伍,在學校表現優異的楊國祥自然而然的被學校推薦加入了這個隊伍。當時中國的航空條件還十分差勁,沒有強大的科技和理論支持,並且實驗用的都是二戰以後的二手飛機和國軍的訓練用機。

可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楊國祥也沒有什麼怨言,他認真執行自己的每一項任務,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看到中國航空事業的輝煌。正是楊國祥這種踏實好學的性格,讓他在高手如雲的飛行隊也萬分出眾,被領導們看在眼裡。

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研發並試爆成功,這一種比原子彈更具威脅力的強大武器,是國家實力的保證。經過重重考察,楊國祥脫穎而出,在接近200次的模擬投擲中,他都表現的十分出色,成為了國家選派的氫彈投擲員。

這原本是項了不起的榮譽,最後卻差點要了他的命。到了正式投擲的這一天,楊國祥像往常一樣按動投擲卡條,卻發現氫彈怎麼也投擲不出去,機器出故障了!

現在擺在楊國祥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就是捨棄飛機和氫彈自己跳傘逃生,第二個就是強行帶著氫彈著陸,不過這樣的話,人會有生命危險,因為沒有人嘗試過帶著一個強大的核武器強行著陸。

生與死的抉擇,其實是個人與群體的抉擇,如果放任氫彈在飛機上,失控的飛機會飛向何處無人得知,縱使實驗地點是在地廣人稀的沙漠中,但萬一炸到了研究所,或者損毀了當地的綠洲,後果難以承擔。

因此楊國祥選擇了後者,他要跟氫彈共存亡!幸好事情沒有發生最糟糕的情況,氫彈雖然沒有投擲出,但也比較穩定,楊國祥依靠自己強大的基礎功底和冷靜的判斷力,成功的著陸,保護了自己和氫彈的安全。

說起氫彈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兩彈一星工程,而說到兩彈一星工程,勢必離不開錢學森。錢學森,當之無愧的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不顧層層險阻堅定回國,以一己之力將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錢老的故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細細品讀,這本《錢學森傳》就詳細介紹了錢老的這一生,包括他的留學生涯,他如何掙扎回國,又在兩彈一星與載人航天事業中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原價188,現在筆者給大家爭取到了108的超低折扣價,你一定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彝族雄鷹」楊國祥:唯一攜帶實戰氫彈,駕駛戰鬥機著陸的飛行員
    兩彈一星許多人知道,就是原子彈,氫彈和衛星的研製和發射。 在1971年的時候,我國就有這樣一位優秀的飛行員,在進行投擲氫彈的演習中,他所駕駛的戰機因意外而未能完成對氫彈的投擲,但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帶著必死的決心,毅然決然帶著氫彈著陸。那麼,這位飛行員究竟是誰?他的名字叫楊國祥!
  • 48年前之今日,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實戰氫彈,引起全世界震動
    這次氫彈試驗,是利用強-5甲型飛機進行空投的,飛行員叫楊國祥。而在七天前,即1971年12月30日,楊國祥曾經過實戰氫彈沒有爆炸的驚險歷程,當天兩次空投都沒有投出去,最後飛機的燃油不多了,楊國祥接到指揮部跳傘的命令,但他想到的是如果跳傘棄機,飛行員保住了,而機毀彈毀將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萬一飛機落入居民區,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 五千萬噸當量的氫彈重量為27噸,那麼1克的氫彈,威力有多大?
    導語:五千萬噸當量的氫彈重量為27噸,那麼1克的氫彈,威力有多大?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首次使用核武器之後,開啟了核時代的篇章,越來越多的國家打造核武器,對人類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為了防止出現濫用的想像,聯合國推出了《核不擴散》條約,限制了核武器的發展,假如沒有公約的存在,估計每個國家都手握著核武器,一旦發生矛盾,那麻煩就大了。現在除了聯合國五常國家之外,還有4個國家非法擁有核武器,只不過有些並不承認,拿它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 1967年中國首顆氫彈爆炸:大膽採用轟炸機空投
    又例如:原來的飛機沒有會受到放射性汙染的問題,現在執行這個任務,轟炸機就需要改裝,必須防止人員和飛機在投擲氫彈以後,絕對保證不受到放射性汙染。想當年,當轟炸機投擲完氫彈返回基地後,駕駛員、領航員、機務人員列隊向聶榮臻報告:「任務已完成!」聶榮臻問他們:「你們是否按照規定的程序操作投下這顆氫彈?」飛行人員回答說:「是!」他們回答時是那麼嚴肅卻又興奮,自信而又靦腆。
  • 緬懷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鄧稼先|原子彈|于敏
    2年前的今天  2019年1月16日  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  與世長辭    隱姓埋名28年  填補中國原子核理論空白  1961年的一天,錢三強找到于敏,告訴他,組織上希望他「轉行」到「輕核理論組」,參加氫彈理論的預研工作。同時,也告訴他,搞氫彈是很難的事情,它牽扯科學、技術、工程各個方面多個學科,並且不太符合他的興趣,問他願不願意?
  • 「氫彈之父」與世長辭:他的名字曾是絕密,他的功績史冊長存
    他是誰,他就是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他的一生目前為止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勳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他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因為他,如今的我們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了世界上擁有氫彈的五個國家之一。
  • 為何只有五常有技術能造氫彈 研製到底有多難?
    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第一枚原子彈「小男孩」即為槍式起爆的鈾彈。而投擲在長崎的「胖子」則為內爆式起爆的鈽彈。   而增強型原子彈又稱為助爆型裂變武器,是一種添加少量熱核材料,以提高裂變裝料的利用效率、增加裂變威力的原子彈,又稱助爆型原子彈。1951年5月25日,美國進行的「項目」核試驗是第一個助爆型裂變武器,其威力達到45.5千噸,是非助爆型核武器威力的兩倍。
  • 氫彈威力是原子彈的多少倍?理論上只有八倍,實際上相差百倍
    原子彈與氫彈的威力對比是沒有一個絕對數值的!但是從實際出發,原子彈的威力實際上比氫彈差的何止是八倍!人類歷史上製造過的威力最大的原子彈為1952年美國在常春藤行動中製造的一枚名叫「KING」的原子彈,其TNT當量約為50萬噸。而地球上爆炸過的威力最大的氫彈為1961年前蘇聯在新地島試驗的「沙皇炸彈」,其當量為5000萬噸,僅僅對比威力,兩者相差了整整100倍!
  • 如果能將氫彈的體積縮小到10克,那麼它的威力有多大?
    導語:如果能將氫彈的體積縮小到10克,那麼它的威力有多大?氫彈是原子彈的升級版,破壞力更加誇張,而且最主要是,氫彈需要原子彈作為引子才能引爆,過程相對比較複雜。除此之外,氫彈的打造還有保存,花費都遠遠超過一核武器,這也是為何各國都主動銷毀掉氫彈的原因,之所以咱們能夠一直擁有,還得感謝于敏構型,它的出現讓氫彈的維護費用減少一大半,截至目前位置,世界上未來最大的氫彈屬於沙皇大戰,達到5000萬噸TNT當量,本來是想造一億噸的,但生怕造成的破壞力太誇張,因此直接減半,但即便如此沙皇炸彈仍舊是個大殺器,有滅絕生物的能力。
  • 科技日曆|52年前,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元勳」為國隱身近...
    科技日曆|52年前,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元勳」為國隱身近30年  olivia chan • 2019-06-17
  • 「非著名科學家」于敏逝世 他從不以「中國氫彈之父」自居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這裡面並沒有「中國氫彈之父」——儘管這一說法流傳甚廣,就在今天于敏去世時,它也是媒體引用、朋友圈傳播最多的詞之一。1961年,于敏在原子核理論領域的研究漸入佳境,但在與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一次談話後,開始轉入氫彈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製。
  • 何祚庥憶于敏:當之無愧的氫彈構型最主要發明者
    視頻截圖50年前「如煙」的于敏往事,現在只能做片段的追憶。而再過5年或10年,恐怕就再沒有人能說出于敏是怎樣研究出氫彈理論的全過程了。我的這段追憶,其實也僅限於1964年10月以前發生的事情。蘇聯人認為中國的原子彈是他們給我們的。實際的情況是,他們給我們的只是原子彈的一個教學模型的框圖。
  • 氫彈威力有多大?蘇聯人差點將300萬㎡炸成廢墟,中國氫彈如何?
    之後美國又研製出了更具威力的氫彈,氫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氫彈又被稱作聚變彈、熱核彈。氫彈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原子彈裂變反應釋放的能量四倍,原子彈存在臨界狀態,到達一定的質量後就會自動爆炸,而氫彈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氫彈的當量可以無限大。
  • 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氫彈的爆炸原理與原子彈是不一樣的,原子彈的因為其材料存在臨界質量,因此裝藥結構比較複雜,而且在被炸散前參與裂變的有效質量比較有限,因此原子彈基本上會有一個當量的上限,一般其很少會超過30-50萬噸!但氫彈沒有這個限制,不過氫彈需要由原子彈引爆來提供這個氫的同位素氚和氘的聚變條件,大約是5千萬到一億度,並且儘量將這個聚變時的超壓保持足夠時間,以便讓更多的氚氘元素參與聚變!
  • 他隱姓埋名28載,為氫彈突破作出...
    他28載隱姓埋名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為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他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崇高榮譽盛名之下保持一顆初心:"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 還相信「于敏構型氫彈永不過期」,「只有中國有氫彈」?那你該看看這篇科普
    當然,這都是廢話……今天這篇,就留給各位有心人,如果以後再看到把金燦榮老師講座上的隨口笑談(所謂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現役氫彈,于敏構型可以超長期保存說法的來源)當真,認真的說,世界上只有中國有氫彈,「與敏構型」氫彈可以「永葆青春」的讀者,你們就複製黏貼下面這段給他看吧……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氫彈。
  • 中國首顆氫彈爆炸成功40年:青春熱血創奇蹟
    但是氫彈的研製,在理論和製造技術上比原子彈更為複雜。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各國對氫彈的技術嚴加保密。原核工業部辦公廳主任李鷹翔看到過,美國曾有一個記者在一個科普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講到了氫彈的問題,結果那個記者受到美國當局的審查,認為他洩露了氫彈的秘密。實際上文章引用的資料全部來自公開出版物。
  • 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手機百度
    今天最重磅的新聞莫過於「朝鮮氫彈試驗成功」的消息了。小悶不跟大家討論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也不討論三胖會怎樣威脅地球安全,也不討論為什麼老美非要打壓三胖,只想從技術角度解析下,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在說氫彈之前,先說說原子彈。原子彈和氫彈一樣,都是核武器,不過原子彈是第一代,氫彈是第二代。其原理就不多說了,百度一下都可以知道。
  • 為什麼氫彈一點就炸,太陽的核聚變卻如此穩定?
    氫彈 氫彈就是人類所實現的不可控的核聚變,因此從本質上來書點燃氫彈的過程就是一個核聚變的過程。氫彈主要利用的是氘和氚(氫的同位素)來實現核聚變並且釋放能量。 它的熱核反應為 (氘+氚氦+中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