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大學學位服起源於神父袍?漲知識

2021-03-03 祈禱網

一般認為,大學學術服裝起源於中世紀大學的學袍,而大學教師和學生的學袍都由中世紀修士袍發展而來的,這與天主教對大學的影響密不可分。

13世紀初,法國巴黎大學首創學位制度,分博士、碩士和學士三個等級。為了能在學位授予典禮上體現出標誌不同學識的各級學位,服裝設計師應巴黎大學校長的請求,設計出統一規範的學位服。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和套頭三角兜形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大學學位禮服是怎麼來的呢?

不同學位之間的禮服又有什麼不同呢?要追尋它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紀的西歐。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蕩然無存,羅馬天主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天主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

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的學習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本世紀初,國外的學位服已分成兩派:一派以歐洲的義大利、英國為代表,是所謂的「歐派」;一派以美國為代表,為所謂的「美派」,也有稱其為「新派」。

美國耶魯大學2016年畢業典禮

英國劍橋大學2016年畢業典禮

| 眼花繚亂的盛會 |

美國高校穿著學位服是從殖民時期開始,現在相比於「歐派」的高校,美國高校的學位服已經有不少新穎的嘗試。

美國各個高校有自己學校的代表色,對此還有「紅藍族」的說法,因為一眾學校十分偏愛紅藍兩色,譬如:哈佛大學為深紅色,史丹福大學是鮮紅色,而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是藍色……至於紅色與紅色、藍色與藍色的差別,大約就是口紅粉色系、橘色系、紅色系之間的微妙差異吧。

哈佛大學標誌的深紅色

美國的學位服以不同的垂布顏色代表不同的學科,顏色代表和我國有所不同,如:文學—白色,理學—金黃色,神學—猩紅色,法學—紫色,學位服兜帽襯裡的顏色會有就是學校的代表色。因此,美國高校的畢業典禮色彩紛呈,加上學校的代表色,就更讓人眼花繚亂了。

不同顏色代表的學科

| 舶來品和傳統文化的碰撞 |

我國很早就開始了教育活動,但是學位服對我國來說,是一個舶來品。現行學位服,是20世紀初葉由西方傳教士引進。20世紀初,各種學科和文化湧入中國,由教會資助的大學成立,這些學校完全按西方的教育方法和學位制度來辦,所以在本世紀初的中國出現了身穿學位服的畢業生。

福建協和大學是創建於1915年的的一所教會大學,第一屆畢業生就身穿從國外引進的學位服

到了現在,我國的學位服已經和國際上的普遍樣式沒有多少差別。

學位帽統一為書本式方形,黑色。

學位帽

在畢業典禮上,畢業生們要參加撥穗禮,就是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把流蘇從右邊換到左邊的動作,撥穗禮象徵著畢業生已經學有所成。流蘇是不同學位的重要區別,具體如下圖。

學位帽上的流蘇

學位服垂布的飾邊顏色是學科專業的重要標識物,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專業,分別為粉、灰、黃、綠、白和紅色。

學位服垂布的飾邊

身著學位服的年輕人們成了六、七月裡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就像六、七月的天氣一樣,熱情似火,充滿激情。

 

 

相關焦點

  • 學位袍,其實來自天主教傳統!
    | 從神父袍到學位服 |一般認為,大學學術服裝起源於中世紀大學的學袍
  • 大學畢業穿的「學位袍」你知道多少?
    大學畢業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時,需要舉辦一個隆重的授予學位儀式。在這個儀式上,最重要的就是穿著自己的學位袍、學位帽,由校領導、導師或是系主任把自己學位帽上的帽穗,從右邊撥到左邊,即為撥穗,象徵著你已學有所成,可以畢業了,然後才給你發學位證。
  • 解密學位服,教你打領帶、穿學位袍,快來看!
    美出天際的你們,是否了解中大學位服的正確穿法呢?中山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高級禮儀師徐紅老師將一一為你揭秘,並帶領學子們在美麗的校園秀出學位服的別樣風採!面料選擇要求質地好、重量足、垂感佳;主體色彩方面,學位委員會主席袍、導師袍分別為大紅色、深紅色;博士袍、碩士袍、學士袍分別為棗紅色、深藍色、黑色。  「深翠綠」成為設計中的一道亮點。綠色作為中山大學的代表色,從學士服到導師服,正前方均有兩道縱向的綠色條帶,垂布向內翻開,也可見一片「深翠綠」。
  • 【乾貨】學位服,你真的知道嗎?
    然而關於學位服,正在畢業的、早已畢業的、將要畢業的你們,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讓校會君來為大家普及一下學位服的相關知識吧。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通過了新中國自己的學位服樣式,並作出決定:作為統一規範的學位服,向全國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其他樣式的學位服一律廢止。
  • 畢業季啦,你還不知道那些關於學位服的事兒?
    大家都知道,那時歐洲很多大學都是由教會主辦,教士也承擔著教師的角色,於是,這種大長袍便被教師們所認可。這種大長袍也逐漸成為了學者們的象徵服飾。到了13世紀,大學制度發展漸漸成熟。這個時候呢,法國巴黎大學便率先創立了學位制度,將學位分博士、碩士和學士三個等級,學位服的基本樣式被確立了下來。而直到20世紀中期,這股潮流才傳到中國。
  • 畢業典禮上,校長為啥要穿紅色的學位袍?
    其實,中國的學位服與西方的傳教士服裝關聯很大。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後,希臘和羅馬古典文化被摧殘, 各種教育機構蕩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 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 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
  • 學位服的歷史變遷:為什麼學位服的顏色五花八門呢?
    到了1321年,科英布拉大學要求學生都要穿純色長袍。到了都鐸王朝(1485~1603),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有了標準的學位服。後來為了舒適度,厚重的外套逐步被擯棄,而長袍還是被保留了下來,顏色上則保持純色,基本上就是黑的。一直到19世紀晚期,才開始用特定顏色來代表不同學術領域,而顏色的標準也在幾百年以來被不同大學改了又改。
  • 這些學位服秘密你知道嗎?
    畢業季即將拉開帷幕,各式各樣的學位服將為生機盎然的校園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關於學位服,你了解多少?跟隨小編一起了解,揭開學位服的「秘密」。好期待,穿上學士服,拍攝自己的畢業照,參加自己的畢業典禮!屬於你們的畢業季,一定讓你成為最美畢業生!一學位服「秘密」——為啥穿中國的學位服出現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或更早一些。隨著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不斷發展,中國建立了適合於中國高等教育的學位制度。同時,與之相匹配的學位服飾也提到了日程安排上來。
  • 學位服與學位授予儀式
    一、學位服的來由學位服飾的起源要追溯到12世紀,那時正在形成大學。學者的日常服飾與牧師的服飾相同。中世紀的學者幾乎沒有等級之分。在英格蘭亨利八世,牛津和劍橋首先開始規範了有明確定義的學位服飾並且使它成為大學所嚴格管理的大事。自1636年哈佛大學成立後,大學禮服開始在美國流行。
  • 大學畢業生學位服解析全攻略
    畢業時節,學位服紛紛登臺亮相,成為吉大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細看之下,校園中隨處可見的學位服其實各有不同。有黑色、紅色、還有藍色的,領子有粉色、黃色、灰色的還有白色的。記者隨機採訪了20餘位穿著不同學位服的畢業生,但是多數同學並不是十分清楚學位服顏色、領子顏色所代表的意義,有的同學只是粗略地知道學位服領子的顏色和所學專業類別有關。
  • 你知道畢業時候的學位服是從哪裡來的嗎?畢業生表示不知道
    說起學位袍的歷史,就要追溯到中世紀的歐洲,那個時期宗教盛行,學習教義是他們的日常工作,而不少神職人員會幫助主教管理教區,而這些人也被成為doctor(博士),隨著大學的發展,這種教學與上學的文化也被運用到其中。
  • 掃盲|畢業為什麼要穿學位服?
    又是一年畢業季,時間進入六月底,各大高校也開始了各種形式的畢業典禮,但無論哪種形式,都少不了穿上學位服撥穗、拍照留念這個儀式。那麼為什麼畢業要穿學位服戴學位帽呢?其實學位服和學位帽是舶來品,最早要追溯到中世紀的歐洲,也就是大學剛剛興起的時候。
  • 高校「畢業生的學位服」,在歷史上是怎麼由來的?背後原因是這樣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經歷讀書時期的畢業,而畢業時總是會讓人依依不捨,而其中在大學或者高中,更會讓人印象深刻,而我們不管在讀大學或者博士、研究生師畢業都對穿一種特殊的服飾,而這種服飾則標誌著你即將畢業,踏上社會之路,而這種特殊服飾就叫做學位服。
  • 組圖:「你的專屬畢業學位服到了!」
    穿上專屬畢業學位服,你就是「最美畢業生」。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  「叮咚!快遞已到,這是來自母校的禮物。」畢業季來臨,近日,中央美術院師生的朋友圈被一份快遞「買家秀」刷屏了,那是一個印有「中央美術學院」的快遞盒子,裡面裝的是中央美術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設計的專屬學位服。「收到了奇怪的東西」一位中央美術學院本屆畢業生,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畢業學位服時還不忘調侃一句。
  • 【中大畢業季】中山大學學位授予儀式與學位服簡介
    對於儀式的舉辦,時任校長黃達人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以前他只為博士頒授學位,但是通過走訪了解到應該關心更多的畢業生,因此今年學校決定舉行全校性的學位授予儀式。他還表示,中山大學要構建大學禮儀文化,弘揚大學精神,就要重視各種『禮儀』制度的重建與規範,學位授予儀式就是一個嘗試。 學校當時特意為所有畢業生訂製了全新的學位服。
  • 畢業穿學位服的傳統是哪來的? 學位服的顏色透露著什麼信息?
    學位服的起源可追溯至12世紀的歐洲。其時神職人員多在戶外或沒有暖氣設施的教堂上課,出於禦寒需要,穿上了一種叫cappa clausa的大長披肩。在1222年,史蒂芬·蘭頓坎特伯雷大主教(Stephen Cardinal Langton)把這套服飾定為神職人員的專用著裝。
  • 學位服的由來
    學位制度是由法國巴黎大學於13世紀初首創,學位分博士、碩士和學士三個等級。  為了能在學位授予典禮上體現出各級學位的區別,巴黎大學校長請服裝設計師設計出統一規範並且能區分等級的學位服。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和套頭三角兜形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 學位服的由來、歷史變遷
    每套學位服由學士帽、流蘇、學位袍、垂布四部分組成;垂布按文(含文、法、哲、史、教)——粉色、理(含經、管、理)——灰色、工——黃色、農——綠色、醫——白色、軍事——紅色六大類,採用不同的六種飾邊顏色區分。學位帽為方形黑色,帽子正中綴有黑色流蘇。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形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
  • 學位服的穿搭文化你了解嗎?
    多少畢業生,穿著學位服,在校門前、操場上、教室裡定格屬於自己的青春記憶。不過,你了解過學位服嗎?你的學位服穿對了嗎?今天小蘭以學士服為例,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學位服的小知識及穿搭攻略,同學們別忘了記小本本上哦!
  • 學位授予儀式不識學位服 學位帽流蘇朝後惡搞
    不僅不會穿學位服,很多學生也根本不知道學位服的區別和含義。「袍子大家都一樣,就是上面的飄帶顏色不同,我的是粉色的,別的學院的同學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一樣。」北京林業大學的小磨說。幼兒園娃娃也穿博士服雖然國務院學位辦有明確的規定,但依然有部分學校不按規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