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上大學,為什麼孩子畢業後的差距會這麼大?

2020-09-05 濟寧九城升學老師

開學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大學開學三個月,

決定你大學四年如何度過!

全國各省份本科批次填報已接近尾聲,學生即將進入心儀的大學。千萬不要放鬆——在許多人眼裡,只要考上大學就好像應該萬事大吉了,但是專家提醒,大學只是人生的開始!

大學四年畢業後,有的同學可以直接保研或考研進入更好的大學;有的同學可以拿到高薪offer找個好工作;但是有的同學卻工作難找、四處碰壁;甚至有的同學因缺乏目標頻頻掛科被勸退,或是走上畢業即失業的歧路!

大學四年,差距 證明形成在哪?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大學畢業幾年之後,原本非常相似的同學們有了天差地別差距。優秀的人可能已經財富自由,而混的差的人可能差到難以想像。

按理來說,大家能考進同一所大學,智商應該都相差不多,是什麼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了這麼大的差別呢?

圖片來源於清華大學校園官網

(1)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讀書期間,孩子們往往缺少選擇,一切的一切都有人幫他們安排好了,他們只需要努力學習即可。

但來到社會之後,他們就需要自己做選擇了,去哪個城市,去哪個行業,進哪個公司都是需要自己選擇的。而很多人,其實缺乏做出正確,恰當選擇的能力。

但社會中,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各種「捷徑」也層出不窮。不懂得選擇,不懂得抓住機會的人,自然很難成功。


但「選擇眼光」和「選擇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們蘊含在大學四年日復一日的學習和生活中,大學裡的每一次機會,無論大小,都可能成為影響孩子未來生涯的轉折點。而在機會中得到鍛造的,往往就是選擇的能力。很多孩子之所以畢業後不懂得選擇,是因為在大學期間沒有意識去主動把握這樣的機會。

進了大學並不意味著終於可以放鬆玩樂,也不盡然全部以分數作為努力程度的衡量標準,更多的是對於知識的渴望以及主動去獲取知識的行動力。而這些,如果不能夠在入學前就明確方向,四年的時間將會很容易就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畢業後也將面臨工作難找、泯然眾人的窘境。

(2)自我設限,越來越差

「我不行」,「我不能」,「我做不到」。這樣的話,可能沒有多少人會說出來,但大多數人心底都是這麼「想的」。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麼:看到一個好的姑娘,認為競爭者多,就嘗試也不願意嘗試看到一個好工作,認為自己難以達到這樣的標準,就連簡歷都不願投。

在大學期間,自我設限的危害還看不出來,但在社會,差別就非常的明顯了。大學裡的誘惑太多,活動也太多,很多同學沒有定位好,最終顧此失彼。

所以進入大學之前,首先就要對自己樹立一個明確的認知,以便在大學四年中做好規劃,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的閱歷眼界,彌補短板,找到各種機遇和方式發揮自己的長處,有意識地打破思維界限,培養自己各種各樣的能力。

只有做好自我定位和提前規劃,在踏入社會的時候才不至於手忙腳亂,面對各種各樣的機會,不至於落入「無法捉住」、「不敢捉住」的困境中。

(3)本身差距就大,自己還認識不到

在學校中,所有的人都被「規範化」了。有一些同學智力超群,但是看上去只是考試成績好一點;有一些同學擅長交際,但是看上去只是比較活躍……

但來到社會以後,每個人都被「解放」了,有背景的利用背景,有頭腦的用頭腦,每個人的「特殊本領」都有了用武之地。

看似差異不大,實際上天差地別。更可怕的是自己認識不到這點,還虛度時光,自然混的比別人差。


上了大學才會知道,大學學習真的太自由了,很多孩子因為得到了所謂高中壓力的釋放,自己玩心又重,學習定力不夠。有人躺在床上玩電腦,也有人還在圖書館學習,還有人在打工、嘗試創業擴大人際圈……這就是差距產生的根源。

差異,是一點點變化的,在你的選擇和行動中。或許,剛開始,你不會察覺,但是,四年後,你會發現你與那些努力的人真的差很多。

做好規劃 才能擁有未來藍圖!

含辛茹苦12年

千萬別輸在大學的開端上!

大學開學三個月

決定你大學四年如何度過!

我們不能一味相信高三老師口中的上了大學就輕鬆,相反,真正在上大學的人一點都不輕鬆~如果真的把大學當成休息的驛站,那你的青春時光也在慢慢的無所作為中消耗殆盡!

真正努力過的大學和消耗過的大學是不一樣的,要想先與他人或變得優秀,你需要給大學四年做好規劃!

相關焦點

  • 同樣是一克拉,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當前求婚、結婚,鑽戒是繞不過的一個選項,但當你去挑選的時候,比如我們以一克拉來舉例,為什麼售價相差很大?
  • 同樣是報考國網招聘考試,為什麼分數差距會這麼大?
    其實國網招聘考試本身的難度並不大,難度大就大在他的競爭是在是太激烈了,部分地區報錄比甚至可以達到40:1,如此激烈的競爭下,每一分都顯得彌足珍貴。同樣是報考國網招聘考試,為什麼分數差而同樣是報考國網招聘考試,為什麼有的同學可以拿到80以上的高分,而有的同學就只能在60分左右徘徊呢?難道是付出的努力不一樣嗎?
  • 同樣是學英語,為什麼孩子之間的差距這麼大?
    同樣年齡大的孩子,同樣是學英語,可最終孩子的英語水平卻相差懸殊,最近A的媽媽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有一天,班裡英語老師給每個孩子布置了一個作業,讓孩子回家之後閱讀一篇英語課文,然後由家長把音頻發到群裡以備檢查。很快,就有兩個孩子家長把音頻發到群裡了,A媽媽聽了之後非常吃驚,因為依照自己對A的了解,要完整的讀完這篇課文是很費勁的,而且很明顯別人家孩子的發音要更標準。A媽媽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跟班上同齡的孩子有差距了。
  • 二本大學畢業後,會與一本大學的同學產生差距嗎?回答很現實
    求職時的區別對於相同或者相似的專業,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之間仍然存在區別如,在師範類以及醫學類的一本和二本的聘用認可度上可能會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在專業不同的情況下,有些差的一本可能沒有二本的優勢。例如,如果您在普通的一本大學裡學習偏門專業,那麼可能你的就業前景與二本大學中比較受歡迎的專業(例如計算機和大數據)相比較是沒有優勢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考上了一本的考生會去選擇讀一個好的二本的原因。在同一專業的情況下,雖然一本畢業的學生可以獲得的就就業優勢比二本畢業生要大很多。
  • 同樣是編制內教師,工資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經常會有人問小香同樣都是在編教師為什麼有的人工資過萬有的人兩三千?工資的差距怎麼會這麼大呢?今天小香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教師工資與地方財政掛鈎,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教師工資越高,經濟發展遲緩的地區,教師工資一般就比較低。
  • 同樣是孩子,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可能和父母的這幾個說話習慣有關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從零開始。成長以後孩子有的本性純善、明辨是非,有的卻性格惡劣、不得人心,有的是膽小怕事懦弱無能?同樣是孩子,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這個就要父母自己回顧一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己是如何教育和引導的。
  • 你月薪3K別人年薪200萬,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
    就如同你拿著3000的工資,卻不明白為什麼別人年薪200萬。最近,一則華為內部郵件在網上傳開:華為將對八位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最低年薪為 89.6萬元,最高達 201萬元,其中年薪最高的兩位人才均屬於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要說2020年哪個行業最火爆?唯屬IT網際網路。哪個崗位最有前景?唯屬大數據人工智慧。
  • 同樣是大學宿舍,可是「差距」怎麼這麼大呢?網友:別人家的宿舍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 大一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相信各位大一新生的手機朋友圈裡面都已經被充斥滿了各種各樣曬大學宿舍的照片了吧。
  • 畢業後才知道,本科與專科差距原來這麼大,可惜都晚了
    每年的高考都是很多同學改變命運的絕佳機會,有的同學如願以償考入知名大學,但是也有的同學只能選擇專科。可能會有人說:專科和本科其實沒什麼區別,本質上不都是一個大學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為什麼人們都拼命努力去本科大學呢?如果在本質上都是大學,那麼為什麼還要區分本科與專科呢?
  • 同樣是讀博,你和別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在經典小品《賣拐》中,範偉說:「同樣是兩口子,做人差距咋就這麼大呢!」而讀博亦是如此,同樣是讀博,有的人發表多篇SCI/SSCI ,並順利畢業,找到理想的工作,最終名利雙收;有的人連一篇核心論文都沒發表,學術拖沓,延畢延畢再延畢,甚至拿不到學位證,最終一敗塗地。
  • 同樣是大學本科,一本和二本畢業後,擇業與就業差距有多大?
    我讀的211大學一本,老婆讀的普通大學二本,學校對我的重視程度明顯比對老婆高的多,上班第一年就讓我擔任高一備課組長,負責老婆在內的四位老師的教學教研;其他兩位老師比我們要早畢業兩年,心中自然非常不服氣,就因為他們也是普通大學二本畢業,可是在後來的實際教育教學教研中,我用實力和成績說話,徹底折服了他們:我不僅在評教中被學生評選為最受歡迎的老師,而且期中與期末考試成績都是全縣排名第一,並且有兩篇教育教學論文榮獲市級一等獎
  • 大學畢業後,是什麼讓畢業三四年之後,同學之間的差距拉大?
    大學畢業後,是什麼讓畢業三四年之後,同學之間的差距拉大?一、大學努力程度.當初班上的那批學生通過高考的方式考入了某所大學的某個專業,和你成了同一個班級的同學,當時你們是處於同一個起跑線的,在這個起跑線上的學生經過大學四年的磨礪,有的人在大學畢業以後很厲害,而有的人在大學畢業後還是碌碌無為,這主要就是大學生在大學裡面該如何去做。
  • 同樣的大學生,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和城市裡的區別這麼大?
    最近匠心看到了這麼一個問題:同樣是大學生,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比不上城市出來的大學生?這個問題如果放在我剛讀大學的時候,我肯定會來這一句話「既然我考上大學了,那麼我們的起點都一樣,剩下的就是看自己這麼操作了」但是現在的我就不會這麼說了,農村大學生和城市大學生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 畢業後,為什麼大家差距越來越大?答案在這裡
    最近各大高校開始發放錄取通知書,有一批新生即將進入大學,在同一個校園甚至同一間教室裡度過大學四年。雖然起點差不多,但是畢業十年後,同學之間就會產生明顯的差別。有的,甚至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為什麼畢業十年,大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呢?
  • 985大學、211大學、普通三本大學,畢業10年後差距明顯嗎
    眾所周知,一般來說以清華、北大為首的985大學大學生畢業之後相對來說更容易找工作,其次就是211大學。那麼,985大學、211大學、普通三本大學,畢業10年後差距明顯嗎?明顯,為什麼這麼說呢?匠人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力都差不多,為什麼畢業後差距卻很大?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力都差不多,為什麼畢業後差距卻很大?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國內的頂尖學生,能力可以說不相上下,差距並不會很大,可是,為什麼在大學畢業後他們之間的差距會很大呢?首先,學生的成績和畢業後的發展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比如說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很好,不一定畢業進入了社會就會混得很好,這是沒有直接聯繫的,就比如說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雖然成績可能是班裡的第一,但是,不一定除了社會就能很好的生存,畢竟走向工作崗位不僅僅需要個人能力,還需要一個人的情商,如果只是智商高不懂得和別人怎麼去交流和合作,依然不能很好的生存,相反,可能這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怎麼好
  • 大學畢業五年,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差距有多大?
    有很多人,僅僅是為了過上最普通的生活,就要用上全身的力氣。尤其是,那些只身前往城市,只想過上好一點生活的農村大學生。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他們,因為學習足夠用功的緣故終於在高三畢業那年帶著一腔抱負離開了家鄉,為了求學去往了更大更好更遠的城市。
  • 畢業後才明白,本科生和專科生的差距原來有這麼大,可惜為時已晚
    每年都有無數考生通過高考圓夢大學,也有考生因分數較低無緣本科,只能報考專科,有人說本科和專科沒有什麼差別,畢竟都是大學而已,只是畢業證上不同罷了,若是如此,為何還有考生拼命考高分報考名校呢?若是如此,還分什麼本科專科呢?本科與專科之間不僅有差距,而且這差距可大了!
  • 畢業十年後,那些讀哈佛和讀清華的人,差距竟然這麼大!
    畢業十年後,那些讀哈佛和讀清華的人,差距竟然這麼大!我們知道哈佛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學,清華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大學,兩所大學在世界排名和國際認可度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錄用難度幾乎相同,能考上這兩所大學的人,智商幾乎處於同一水平。那麼,問題來了,大家的智商差不多的時候,這兩個不同的學校對學生有什麼影響?他們的人生有什麼差別?
  • 上了名牌大學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原來能這麼大
    總有一派言論,說著好學校無用論,北大還有人賣豬肉,清華畢業照樣給人當保安,說這話的人,自己可能就沒處於過名校之中。有時候只有上了名校,從周圍的氛圍和圈子中,才會發現,名校的經歷不止給了自己一張入場券,還讓你發現了階層之間的距離!今天就給大家來講講,為什麼要上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