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豐制種基地建設助推種業經濟

2020-12-23 上海熱線

  「往年幹活全靠人工,我們夫妻倆累死累活也種不了多少田,一年忙到頭,收入也有限得很。」江蘇鹽城大豐區稻麥原種場農戶嚴忠進告訴筆者,「今年,區裡推廣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鼓勵制種企業給我們技術指導。現在我一個人基本就可以搞定200畝田,一畝田比往年還能多賺個400元左右。」

  今年以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主動策應大循環、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主攻種業經濟,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豐區地處江蘇中部,全國絕大部分雜交稻可在本地制種,所繁的常規稻麥,可種植南到上海、浙江一線,西到安徽、河南一線,北到山東一線,基地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程度高,在國內具有較強的區域特色優勢。2015年、2019年兩次享受國家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項目扶持,全區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4萬畝左右。

  近年來,大豐充分發揮基地作用,雜交水稻制種、常規稻麥繁種、蔬菜花卉種苗、林木種苗、水產種苗等發展較為穩健。

  全區種業年總產值達40.49億元,境內種業企業具有較為完善的研發、生產、加工、物流、營銷區域品牌等產業要素,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持證種業企業達23家。其中,農作物持證種子企業8家,自主育成的雜交稻品種1個,常規稻品種2個,小麥品種2個,玉米品種1個。持證種畜禽場7家,種豬場6家、存欄種豬2.82萬頭;種禽場1家、存欄種禽14萬羽。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制種基地建設要全國上下「一盤棋」
    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同樣在甘肅省臨澤縣流轉了1.8萬畝制種田,他們採用了農場式的管理方式,從村委會入手,由村幹部牽頭組織農戶進行土地流轉。在四川等田塊分散的地區,很多種企呼籲國家出臺相應鼓勵政策,引導有經濟能力的農戶因地制宜地開展溼度規模經營,中種集團在四川省眉山地區也流轉土地並開展了規模化制種嘗試。
  • 盤點 | 2013—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 · 種業那些事兒
    ● 積極推進種業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改革試點,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繼續實施種子工程,推進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建設。深入推進種業領域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權益分享、轉移轉化和科研人員分類管理機制。實施現代種業建設工程和種業自主創新重大工程。全面推進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培育和推廣適應機械化生產、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加快主要糧食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加快推進海南、甘肅、四川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強化企業育種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種業企業。
  • 海南自貿港種業發展論壇三亞開幕 共話種業發展大計
    在農業領域,種業被稱為農業的「晶片」,如何發揮這張「晶片」的作用,讓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10月30日,海南自由貿易港種業發展論壇在三亞召開,戴景瑞、胡培松、鄒學校等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應邀參會,並與來自國內外的種業專家齊聚鹿城,圍繞「世界種業發展與創新」「海南自貿港建設助推南繁產業發展」等話題展開論劍交鋒。
  • 登海種業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開展自控生產基地建設,強化質量控制,全面提升種子質量管理水平。2017年,公司開展自控基地建設試點,積極探索生產基地制種新模式,即通過"公司加承包"生產模式,由公司和承包人共同參與當地土地流轉,然後公司對承包人就制種產量等指標實行經濟承包,以降低生產成本,從源頭上保障種子及親本的安全。
  • 唱響旅遊經濟「大豐模式」 江蘇大豐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 (記者梅源 通訊員張帆)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大豐榜上有名,鹽城市唯一。大豐,這座黃海之濱小城正彰顯獨特的迷人魅力,開啟旅遊經濟新篇章。
  • 瀘縣海潮鎮:水稻制種趕花 無人機來幫忙
    瀘縣海潮鎮紅合村水稻制種基地一派繁忙。村民們正抓住晴好天氣,兩一組用繩子,或者一人用竹杆、用鋼管「趕花」。「再不趕,花期就過了。」紅合村1組組長劉玉華說,他種植了水稻制種已經10多年了,「活路雖然多些,收入是要高些。」他一家種植了5畝,入了農業保險,保底收入2300元,遇到好年景,畝收入在3000元以上。11點過,水稻制種公司給紅合村派來了無人植保機,幫助村民趕花來了。
  • 青島:平度蓼蘭鎮建成種業博覽館,良種之鄉一年銷售過億
    原標題:青島:平度蓼蘭鎮建成種業博覽館,良種之鄉一年銷售過億齊魯晚報訊 日前,平度蓼蘭鎮種業科技博覽館完成竣工建設,這在國內鄉鎮級尚屬首家。項目內設天下金糧倉、良種發展史、種業創新、華夏農耕文化、農創孵化等六大板塊,將有效帶動周邊種業發展。據了解,全國「良種之鄉」廖蘭鎮目前良種銷售一年增加經濟收入1.5億多元。
  • 袁隆平率「種業天團」前來助陣,嶽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到底什麼來頭?
    為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示精神,夯實基礎性、戰略性核心產業,保障國家種業安全和糧食安全,發揮湖南「魚米之鄉」種業創新資源富集的優勢,由湖南省政府和中信集團合作,集聚產學研優勢單位,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共同建設嶽麓山種業創新中心。
  • 青島和豐種業有限公司
    原標題:青島和豐種業有限公司 青島和豐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玉米、小麥及大白菜等蔬菜作物育、繁、推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現代化種子企業。公司註冊資金3008萬元,現有員工126人,佔地面積200餘畝,分為綜合辦公中心、加工倉儲中心、蔬菜育種中心、省農作物新品種區域試驗站四個園區,並在海南三亞建有360畝玉米南繁試驗站,大白菜制種基地15000畝。現常年建有大白菜雜交制種基地15000畝左右,在山東省大白菜種生產企業中位居前列。
  • 冠豐種業:自主創新打造種業旗艦
    2011年,依託北京金冠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是充分發揮北京的人才、技術、信息等多方面的優勢,以提高冠豐種業主要農作物生物育種的自主研發能力。目前,冠豐種業已投資2000多萬元打造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硬體設施和研發條件。
  • 玉米種子吉祥一號被違規複製 敦煌種業等在列
    「吉祥一號」品種權人告訴記者,「中國種子集團張掖分公司和敦煌種業下屬子公司參與了「吉祥一號」種子的套牌。其中,敦煌種業一家子公司侵權繁制1萬-2萬畝,中國種子集團張掖分公司侵權繁制5000-6000畝。」該品種權人表示,除了這兩家企業,其他企業也有制種7000-8000畝,在河西制種的企業都有制種。
  • 春旱加秋澇,西昌制種農民為何收入沒大減?
    西昌市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雜交玉米制種基地,多年制種面積保持在5至7萬畝之間,基地不但為全國提供玉米種子,也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途徑。今年,制種農民遇到春旱加秋澇,致使玉米大面積減產。減產就減收,這是常理,但為什麼像謝朝忠這樣的西昌制種農民卻在大災之年,實現了收入不大減?「主要得益於今年當地首次推出的特色農業保險。」
  • 現代農業產業園助推海南農業發展
    現代農業產業園助推海南農業發展。從2015年開始,海南省啟動了百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行動,至今已成功創建3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86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海南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海南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在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切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 陳聖偉委員:建立獎勵機制 助推種業企業改革
    市政協委員陳聖偉(右)接受大眾網記者採訪   大眾網濱州1月13日訊(記者 紀學敏 陳帥)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國務院提出了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在這場種業改革的浪潮中,濱州種業實力弱、資源有限,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此,濱州市政協委員、山東農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科研部主任陳聖偉建議,政府應加大資金、政策傾斜,並建立獎勵制度,激勵企業科技創新。  陳聖偉介紹,濱州市惠民縣作為全國雜交制種一個典範,在這場種業改革的浪潮中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水稻制種無人機授粉,一個機手輕鬆搞定百畝稻田
    本文轉自【四川在線】;四川在線消息(何紀虹 記者 張紅霞)7月19日,在成都崇州市白頭鎮覺皇村,近500畝「蜀優217」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稻花飄香。黑石 攝以前水稻制種靠人工用竹竿或繩子趕粉,1名工人每天能趕3至6畝,速度慢、費用高。雜交水稻授粉花期短,現行勞動力短缺的現狀已無法高質量完成此項工作。水稻趕花粉。 黑石 攝無人機趕花授粉,則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省人工等優點。
  • 我市成為廣西最大甘蔗制種基地
    陸威 攝    本報訊(記者 陸威 實習生 陸冰琳)記者日前在北海市農機局採訪時了解到,在該局及市農業局等相關部門扶持下,我市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已發展成為全區最大的甘蔗制種基地。該項目是通過與銀海區興農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在銀海區福成鎮海陸村委上廟村甘蔗機械化生產示範基地合作進行甘蔗生產機械化種植示範推廣100畝,項目示範區內甘蔗機械化種植率達100%。同時,項目結合「雙高」基地建設,採用1.2米以上的等行距標準化種植,以便機械化收穫。此外,這一項目還在推廣深耕深松、地膜覆蓋等先進、適用種植技術,在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 阿克蘇地區「四個百萬畝」制種工程已建良種田71.69萬畝
    玉蘇甫·玉山說,「棉花用種很重要,2020年我家的增收全得益於採用優質棉種和良種田建設。」優質的種子是確保農作物豐產豐收的前提。新疆阿克蘇地區通過大力推廣農作物良種種植及建設良種田,提高農民收入。2020年12月28日,記者從地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0年地區啟動實施的「四個百萬畝」制種工程進展順利,無論是良種田建設還是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都刷新紀錄。
  • 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報告及年報摘要更正公告
    修訂後:2015年,在種子生產基地玉米授粉期受到持續高溫、導致制種減產的嚴重影響,套牌假冒侵權種子衝擊種子市場,行業產能過剩庫存奇高的嚴峻形勢下,公司全體員工凝心聚力,務實拼搏,保持了營業總收入地持續增長。其中,實現營業總收入153,077.33萬元,比上年增長 3.4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36,838.75萬元,比上年下降3.15%。
  • 江蘇大豐新豐鎮:智能製造業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大豐區新豐鎮堅持高端導向,突出智能引領,主攻新一代電子信息及智能終端、汽車零部件等新興產業,精心打造創客園、汽配產業園等載體,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為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目前,創客園已建成12萬平方米,成功落戶芯豐微電、聚潤矽谷、凡高科技、海創微電4個億元項目,正致力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半導體集成晶片製造中心。
  • 華能力度①丨向海爭鋒——華能大豐一期海上風電建設紀實
    尚品牌   2019年9月28日17點,大豐一期海上風電場全部併網前一天,江蘇鹽城毛竹沙海域,大豐項目部負責人朱亞波帶著工程管理員顧騰飛、徐琪,坐著交通船抵達1號風機,他們麻利地爬上風筒,鑽進風機,拿出手電、打開電腦,開始送電前的最後檢查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