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擺渡人》導演:沈嚴
今年2月份的時候,呂總跟我說《在一起》這個項目,問我願不願意來,我說當然願意。因為這個項目最打動我的點是「普通人發出的善意」,這種善意值得其他的普通人表示敬意,「其他的普通人」中就包括我。
但是,也會有顧慮。我和編劇在討論劇本的階段,看到了有人把疫情期間微博上的發的武漢相關的視頻剪成了一個18分鐘的短片,看完之後特別頹,因為真實的力量太強大了,我要怎麼拍才能打動觀眾?我不想有不真實的地方,希望實事求是;再有就是,不想煽情,從開始就想好了要收斂和克制,越克制會越讓人心疼。
定下真實、克制的基調後,就是如何通過心理、行為等細節來表現這個外賣小哥的故事。這個人物有多麼了不起嗎?並沒有。只是當大環境發生了改變,他還在堅持做些什麼的話,他就很了不起。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普通人,都沒有那麼地高大全,有時候會為自己考慮,有小算盤、有斤斤計較的地方,但底色都是善良的。當災難來臨的時候,誰都會害怕,外賣小哥也會害怕,甚至考慮過要臨陣脫逃,但是善良把他留住了。他們並沒有做出多大的犧牲,只是他人在需要幫助的剎那,他們停留了腳步,我覺得這個是特別珍貴的地方。
我們所有演員的完成度非常高。雷佳音在表演時一直強調要去「性格化」、去「戲劇化」,完全把自己沉到了角色裡;倪妮演護士平小安,第一天就拍情緒最激烈的戲份,她非常緊張,壓力很大,早早就各種準備,在現場一直跟醫護人員交流,希望呈現出最專業的一面;我和張靜初、蔣欣都是第一次合作,之前不怎麼了解,她們在非常有限的人物塑造空間裡做足了功夫。比如張靜初前一天會去看第二天要拍的主場景,會幫著美術和道具一起布置房間,討論如何擺放道具更真實,真的很敬業。蔣欣有場戲是被倪妮問, 「師傅,你不害怕嗎?」,我們在對詞的時候,蔣欣說「我當然怕,但誰不怕,如果我現在跟你一樣跑了,那裡面的病人怎麼辦?」我當時跟蔣欣說,要不要試試不要說出來「我不怕?誰不怕!」這6個字,要演出來。當我回到監視器的時候,看到這段真的是演出來的,演出了一個普通人的膽怯和恐懼;但是善良和責任又告訴她這時候不能擅離職守。
這次的拍攝過程非常難,要克服很多平時想不到的困難。拍攝的時候是在三月份,考慮到安全問題,我們沒有武漢實地取景,這也是創作的遺憾吧。但我們幾乎避開了拍攝取景地所有的地標性元素,希望能夠還原出武漢的感覺。劇組還從武漢專門調了三輛計程車供拍攝使用,還有天氣,我們也查了故事發生時間真實的武漢天氣的狀況。肯定會掛一漏萬的,希望看到這個故事的人能諒解吧。
《在一起》馬上就要播了,《擺渡人》的故事如果能夠激發出更多普通人的善意,讓這種善意得到更多的敬意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