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人的一天時間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充足的睡眠能使我們的精力更加充沛大腦更加清醒,同時也能保證我們身體的健康。充足的睡眠對於成年人來說都如此重要,更別說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的孩子們了。但是有孩子的父母們都知道,孩子們的精力充沛,每天到了睡覺的時間總是不願意乖乖地去睡覺,哄睡成了家長們的一大難題。於是,有些家長就放手不管由著孩子玩,等到孩子玩累了自己就趴在那睡著了,省去了哄睡的麻煩,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
小王的兒子波波今年三歲了,對於小王來說兒子就是上天賜給自己的一個小天使,從小就特別懂得體貼人,不哭不鬧特別乖巧,所以在哄孩子的問題上小王根本就沒有多費過心思。特別是看到有些寶媽在微信群裡討論每天使勁渾身解數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小王總是會驕傲地說:「我家波波可省心了,睡覺從來都不用哄,讓他自己在那玩累了直接就睡了,根本不用擔心。像你們這樣越是哄孩子越會撒嬌不睡覺,孩子玩高興了身體累了自然就睡了,哪有這麼費勁啊!」
但是事情並沒有小王預想的那麼美好。波波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小王和其他家長一樣給孩子選擇了一個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的幼兒園。上了幼兒園之後,老師一直跟小王反映說,波波上課總是無精打採,反應總是比其他孩子慢半拍,並且還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一互動。老師建議小王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出於對孩子的擔心,於是小王第二天就帶著孩子到了當地的兒童醫院做了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醫生說孩子的身體並沒有什麼異常,就是大腦比同齡的孩子發育要遲緩一些。聽完醫生的話小王很是疑惑,自己平時很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而且自己和丈夫都是大學本科畢業,無論從營養還是遺傳上都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但是當醫生了解完孩子的生活方式之後,非常嚴肅地說:「問題就出在你哄孩子睡覺的方式上。你採取的這種不聞不問讓孩子自己玩累了就睡覺的睡眠方式叫做「崩潰式睡眠」,就是經常能看到的上一秒孩子還在鬧騰,下一秒就睡著了的情況,其實這是一種不健康的睡眠方式。等到孩子自己玩累了再睡覺,也就意味著他的大腦承受到了極限,沒有合理規律地安排時間,孩子的睡眠的時間就得不到保證,從而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只有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孩子的身體發育才能有保證,記憶力也會提升。」
青媽有話說: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在生活中都要合理安排睡眠時間,要懂得節制自律。家長們要明白,雖然哄睡麻煩,但是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智力提升,安全感的建立都有積極的作用。做為家長我們要認識到:正確地哄睡不是在給孩子慣成壞毛病,而是在給孩子養成好習慣。
家長們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幫助孩建立一個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固定的時間睡覺起床,有利於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同時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睡眠環境,保證孩子的房間整潔乾淨、安靜舒適,每天睡前家長可以陪孩子聊聊天,回憶一下當天發生的事情,給孩子講一個童話故事,或者調暗燈光放一些舒緩的音樂,這些都能使孩子的心情放鬆,從而快速進入睡眠狀態;
對於那些精力特別充沛的孩子,家長平時可以在白天給孩子增加一些體育運動,孩子白天身體疲憊了自然晚上就會睡得香甜了。
本文由青媽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