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經驗貼·北大光華」跨考不是問題,XD學長一戰上岸

2020-09-05 金融431備考指南

本經驗貼選自:

《2020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項目初試經驗帖合集》

本經驗貼已獲得原作者授權,本文打賞金歸原作者XD所有

原作者······XD


同時再次感謝XD學長對2020北大光華金融碩士(MF&BA)專業課真題回憶版整理工作的貢獻~


·一·個人簡介

學弟學妹你們好,我是 XD,本科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信息技術與儀器專業。一戰光華金專 MF 方向初試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微觀+統計)成績分別為 72、79、135、133,綜合排名第七,金融方向第四。複試成績為 73 分,初試複試綜合成績排名第 20,金融方向第 11。


·二·初試

我希望可以結合自己的一些想法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但是經驗貼也只是一個大致的參考框架,只有自己摸索並且走過彎路才能試探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我親身體驗是最開始看經驗貼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很大的幫助,但是越往後面複習越能對學長學姐的一些體驗有所感觸,希望大家可以在不同的階段都翻出經驗貼看看,每次看都會有新感覺。

下面的內容並不是具有客觀性質的評價,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1·政治

我的政治複習節奏非常非常亂套,從七月左右就開始天天看徐濤的課程,花了很長時間看得很開心什麼都沒記住。這裡因人而異吧,這麼聽了一圈發現我還是適合仔仔細細背書。1000 題我做了一些棄了,感覺跟考研題型完全不一樣。後來肖八出來了,我做了幾套選擇都是 30 來分,這才開始慌了,因為 19 年總分過線但政治不及格的同學很多,我很怕政治不及格,考前一周也基本上其他三科都扔掉了,天天背肖四和模擬卷選擇題,好在今年政治選擇題難度適中,就是肖四幾乎完全沒壓中罷了。

說了這麼多我提煉出幾點經驗教訓,一是儘量早一點開始政治,不然後期手忙腳亂地很搞心態,現在是五月末,我認為可以開始了,不要聽別人總說暑假開甚至九月開就趕趟;二是大題在平時複習中一定要有一點積累,從今年肖四翻車可以看出,命題組也許是開始有意識地反押題的,沒有什麼準備只能像我一樣通篇抄材料;三是選擇題在後期多背選擇題選項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做法,並且做多選題有一定技巧,就是每年的二選、四選、錯誤選項的個數分別在一個固定區間浮動,三選佔大多數。考試的時候我的多選題有幾個選項拿不準,用這個方法推了一下,最後多選題全對了。


·2·英語

我的英語很差,一直沒有什麼好好學習英語的意識,考研前六級都還沒過,但是考研的過程中英語還是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的。

整個過程差不多就是一直在弄閱讀。首先得能讀懂文章,開始嘗試著手譯真題的全文,後來感覺太麻煩了,因為會有一些沒什麼用的句子,建議大家只挑一些結構複雜很難讀懂的句子翻譯,並且記在筆記上,多看幾遍。緊接著就是題目,最開始我總結了一些針對題型的技巧,後來發現所有題型實際上都可以認為是主旨題。之後做閱讀我把全文主旨和段落主旨先提前畫出來再做的題。並且記住幾乎所有題目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很明確的對應,既不能找一個比較不明確的對應然後靠自己理解加工選出來的答案,也不能選靠自己理解歸納出來的答案。

閱讀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讀真題,我忘了在哪裡看到的這個方法,然後就在七樓走廊裡每天飯後朗讀真題文章,長期堅持對於提升語感以及讀順長難句非常有幫助,之後差不多碰到長難句哪怕一下子沒弄明白結構也差不多可以靠感覺把意思順下來。完型這幾年很簡單,我就沒有多準備,萬萬沒想到今年完型很搞心態,我先做的完型,空了 10 道題。新題型準備得也不好,所幸今年考的小標題,這裡大家借鑑別人的經驗貼吧。我最後的分數是閱讀錯 2 個完型錯 4 個新題型全對。

對於翻譯,看了一點唐靜的視頻,聽他說翻譯的詞彙基本都是真題復現,我就把 98 年到 19 年的真題都翻譯了一遍,我嫌手寫太慢了,就全用 pad 打字,然後批改,並且把寫錯的部分、不懂的詞彙短語以及我認為有價值的長難句記到一個本子上,之後反覆看了幾遍。最後翻譯得了 7 分。

作文是我最最最頭疼的,一直都沒太好好準備,後來買了知乎見山學長的作文模版(不是廣告),客觀來講中規中矩,但是對我這種菜雞來說,太花哨的寫不出,只能靠背模版來湊數了,今年考的 Notice 完全沒準備到是自己現寫的,最後作文得了 18 分。有趣的是我背的一篇大作文在 12 月份六級也用上了,最後六級也考了 500多分。


·3·數學

數學這門學科我真的是又愛又恨,感覺付出了不少,但是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前期看了一點李永樂全書,做了一些 660,之後感覺全書過於雜亂,660 太鑽概念,於是就都棄了,開始做 1000 題,到七八月份這樣子 1000 題做完了一遍,高數跟著高崑崙的課聽的,他講得很好,不知道今年還講不講了。但是做完這一遍之後就沒有回頭鞏固了,感覺 1000 題做的就比較失敗,建議大家做了題之後一定要回頭再做,哪怕看一看也好。緊接著就是實習完開始暑假,在學校做完了張宇的閉關修煉,不得不說這本書確實不錯,總結的非常全面,基本常見的題型和知識點都在裡面(但也有遺漏),我開倍速聽完了網課,感覺收穫很大,體系也建立起來了。之後又做了清華大學出版社那本黃皮的數學競賽習題精講,對考研幫助很大。

後期的複習基本就是每天一套模擬題,上午三小時連做題帶批改,把錯的題標在卷子上回頭看,覺得很重要或者很難想的題我會在 a4 紙上記錄下我的思考過程。我做題很愛馬虎,到後期我意識到這樣不行,於是我把我平時做錯題的原因都記在一個本子上,比如說是計算失誤還是題目哪裡看錯了什麼的,時不時看看自己易犯的錯誤可以避免考試的時候再出現類似的錯誤。但是最後考試的時候還是馬虎很多小地方,最終填選全對,大題扣了 15 分。


·4·專業課(微觀+統計)

·a·微觀

微觀實際上很好學,他只有兩種思考方式,最優化和均衡,最優化諸如效大化、利潤最大化、社會最優等,均衡諸如市場均衡、納什均衡、一般均衡這些,總的來說就是讓目標個體都在最優的狀態,並且市場達到穩定。

微觀的書我七七八八地看了很多,比如範裡安、尼科爾森、平新喬、蔣殿春之類的,有關範平尼的評價大家應該看到很多了,尼科爾森我建議看一些例題並挑一些課後習題來做。平新喬課後習題也是要做的,有些題和光華的風格非常像。範裡安這本書建議最後再看,或者開始看一遍最後再看一遍,之前也有學長提到過,這本書寫的很好,但是在沒有對微觀經濟學有一定理解的時候看這本書是看不出他的好的。所以我建議沒有基礎的可以先看範裡安打一打基礎,有興趣的話最後可以再翻出範裡安看看,基礎好點的話可以直接看平新喬,平新喬裡面的數理推導和證明很大一部分都可以捨棄掉,光華的考試差不多都是有應用背景的,證明幾乎不會考。

蔣殿春雖然是高微,但是也有看的價值,裡面有關市場結構、一般均衡的部分講得都很不錯,08 年出過的不確定下的一般均衡就出自這本書,軟微 20 年考過的激勵相容原理也在這本書上有詳細的講解,這本書課後題我也基本上都挑著做了,有興趣的可以做做。

對於習題的話大家可以用聖才的資料,這裡推薦聖才的平新喬課後習題解答以及聖才的範裡安高微習題解答,高微題學有餘力可以做,很多人都說推薦高微就是心懷叵測,實際上書(除了蔣殿春)是沒有必要看的,但是題可以挑著做做,18 年那道 10 分的一般均衡題就是範裡安高微課後原題。吳漢洪的高微習題集裡面的題目可以挑著做做,有一些市場均衡的題目和公共品外部性的題目比較不錯。汪浩的產組講義可以在網上找一找,做一下前幾章,這裡弄完產組基本就沒問題了。

對於博弈論這裡不推薦張維迎那本書,對於初學博弈論的人來講看完這本書可能還是不會做題,甚至很多東西都還很懵,而且這本書沒有課後題答案。這裡推薦李光久的博弈論習題解答,裡面習題和例題都非常多,而且有很多題非常貼合光華考察的要點,這本書做透基本上博弈論部分的題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裡面完全信息靜態和動態部分的題可以都做(除了有一些非重點,可以自己甄別一下),光華18 年那道廠商博弈的題幾乎就是這上面的原題,還有將動態博弈轉化為矩陣的形式,上面講得也很詳細,這也是考察的重點。不完全信息靜態可以稍微看一下不完全信息的古諾均衡這種,不是很難,也有考的可能,以及拍賣也可以看一下。不完全信息動態不想看的話可以放棄,真出來的話可以放棄先做其他的題了。

總的來說 20 年微觀非常簡單,老師甚至都怕你不知道什麼是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還一步一步引導著寫。最後我應該只有保險那題計算失誤結果算錯了。21 年其實很不好講了,之前幾年的真題風格大致可以看出來光華出題應該是兩年一個老師(僅僅是猜測,因為每兩年風格類似),大家還是不要覺得今年簡單明年也會簡單,儘量準備得充分點。


·b·統計

統計我和別人看的書都差不多,茆詩松的概統和數統、伍德裡奇、李子奈。這裡概統除了貝葉斯和充分統計量那些知識點都看了,並且做了課後題,課後題和例題都是要好好看的,這本書好在有很詳細的習題解答,而且光華之前有很多題在這本書上都找得到原型。這裡不多贅述,大家邊看邊體會就好。然後重點推薦一下茆詩松的數統,今年統計第一題說用卡方檢驗,我基本是想都沒想就給了一套列連表檢驗(因為去年也出了列連表檢驗,以前也出過,這個模型挺重要的),而且計算非常繁瑣,考完問了很多同學也是按照列連表檢驗做的。我做到第二題的時候就很放不下第一題,到最後留了一頁紙,把第一題劃掉在最後重寫了一遍,用的是分布等同性檢驗,其實原理上都是檢驗是否擬合,但是要擬合的目標不一樣,這個模型只在數統上有,概統上是沒有的。第三題和去年的一個題寫法非常像,結果也是差不多的。最後我大概是第一題自由度寫錯了,第二題有一問不會,第三題少寫一個協方差。

今年相當於說沒有考計量(如果硬要說第三題是計量的話那就是有一道),伍德裡奇我看了前八章,看得很細緻,裡面有一寫東西寫得非常好,比如遺漏變量的偏誤,比如一致性這些,都是光華以前的考察重點。李子奈的總結性質比較強,並且可以做做題目,李子奈的題目風格跟光華考題很接近。

統計計量總的來說題目不多,可以反覆做幾次,最重要的就是反覆總結,把知識點都總結到一起,並且反覆多總結幾輪。


·三·雜談

1.大家在初試備考的過程中可以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我很幸運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經常討論一下題目,並且他們最後也都考上了。我很喜歡給別人講題,感覺給別人講的時候自己的提升是最快的。

2.不管是哪一科,建議第一遍學習的時候都不要把筆記做得太細吧,第一遍筆記做太細會進度很慢很慢,打消一些積極性,並且第一遍學習的時候理解根本就不透徹,看見什麼都像重點,記筆記就有種抄書的感覺。可以淺學幾輪之後再去針對一些比較艱深的地方記筆記。

3.建議初試之前都不要考慮自己複試穩不穩的問題,安心準備初試,我身邊就有人覺得自己的研很好考(工科只有 300 來分),然後一直在水各種比賽想著複試更穩一些,結果初試都沒有過,這一點上大家一定要分清主次。

4.考研過程確實是比較辛苦的,但是大家只要再多堅持一下下,慢慢就會成為慣性,就不會感覺到辛苦了。


·四·小結

不管這幾天有多麼心驚膽戰,也都過去了。感謝 LBN、LLW 兩位老哥一直以來備考的陪伴,感謝 MFin 複試群的小夥伴們一起整理真題和熱點,感謝 BXF 學姐、CS 學長對我 PS 的耐心指點,感謝我的女朋友 YQY 一直默默支持我。考研的過程並不是為了學到多少東西,僅僅是為了拿一張門票罷了,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與大家共勉!

相關焦點

  • 「2020經驗貼·北大光華」穩紮穩打,Sander學長422分高分上岸
    本經驗帖選自:《2020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項目初試經驗帖合集》本經驗帖已獲得原作者授權,本文打賞金歸原作者Sander所有原作者·Sander受疫情影響,本屆錄取比以往晚了兩個月,時間緊迫建議4到6個考頂尖金融院校的研友一起備戰。我和本院其他4名考清北金融碩士的同學一起在學院南路圖書館四樓考研聖地學習,每天都會探討遇到的問題,學習方法和進度等,相互鼓勵和監督。b·主動與考上的學長學姐聯繫。我非常幸運的得到wc、hts等學長的幫助,學長們提供了很多寶貴資源和信息,指出了我的不足。建議學弟學妹們多方搜集信息,針對自身情況制定計劃。
  • 2020經驗貼·北大光華從中財到光華,THR學長418高分上岸經驗分享
    本經驗貼選自:《2020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項目初試經驗帖合集》本經驗貼已獲得原作者授權,本文打賞金歸原作者THR所有原作者·THR在此之後我們將陸續更新北大經院和北大滙豐的經驗帖·4·專業課(微觀+統計)·a·微觀我主要用的教材是平新喬老師的十八講和課後習題,範裡安微觀經濟學,以及光華歷年微觀真題。平新喬老師的教材偏數理,比較貼合光華出題風格,建議同學們好好做一下課後題,會有不少收穫。範裡安的書數理較少,以文字論述為主,注重培養經濟學直覺。
  • 「經驗帖·北大經院」選擇比努力重要,WZK學長轉國商一戰上岸
    一·^個人情況本科就讀於廈大經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上岸的是北大經院國際商務專業,屬於本專業考研。跟其他同學不太一樣,我是工作後辭職考研的,之前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後來想轉行,萌生了讀研的念頭。本科期間主要精力在學生工作方面,所以成績比較拉跨,大一還掛過高數,其他數學相關基本就是飄過及格線,本科總績點2.5/4.0,穩穩的一枚學渣,但其實我本人數學的學習能力還是不差的,所以敢在一開始選擇需要考數學和計量時序的金融專業(更改專業的原因見標題3)二·^為什麼選擇北大經院?
  • 經驗貼丨北大軟微20 CAT雙非二戰跨考:夸父逐日般的勇氣
    小蘇邀請一批「高分學霸」分享經驗,希望同學們借鑑成功上岸學長學姐經歷以勉勵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越來越多人能夠和我們一起,發揮自己的餘熱。歡迎每一位獨特的你來分享經歷或經驗。有一分熱,發一份光。
  • 雙非一戰跨考人大,上岸第一的經驗在這裡
    上周六,今年上岸人大的學長張廣存給大家做了一場分享,乾貨滿滿,很多同學都反映收穫頗多。(跨學校,跨專業,跨地區)。但是我一戰成功上岸了,並且屬於高分上岸,總分413分,政英數專分別為69,70,134,140。
  • 一戰慘敗,二戰跨考上岸985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專碩!
    這是1名二戰跨考計算機專碩,最後被985高校錄取的案例,2考經歷過挫折、焦慮、猶豫,最終重新鼓起勇氣背水一戰,二戰終於上岸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學!他的經歷和經驗給2021考研的考生,尤其是跨考考生很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
  • 一戰上岸,初試第二名--2019暨南大學英語筆譯考研經驗貼
    經驗貼和真題是考研的重要指引,能夠幫助大家少走彎路,鼓舞大家堅持走到最後,雖然備考方式各一,但只要認真堅持,愛上學習,那麼最終都會殊途同歸。希望大家能夠從這篇經驗貼中找到自己的堅持。 2019暨南大學英語筆譯一戰成功經驗貼我相信每個考過研的孩子都知道考研的不易,考研就像在黑暗中奔跑,你不知道自己還要跑多久才能跑到終點,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跑錯了方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奮力奔跑能不能收穫結果,唯一能做的只有鼓起勇氣不斷向前
  • 跨專業考研有多難?工科學長跨考設計學,上岸經驗乾貨來襲!
    但是跨專業考研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門類相差很大的兩個專業更是難上加難!但望而止步卻大可不必!每年還是有不少成功案例擺在我們面前。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工科學長跨專業考設計學的上岸經歷!上岸學長簡介:學長本科就讀一個「稀有的」工科專業,因專業限制,不得不進行艱苦的跨考之路。因本科專業和設計學專業稍有關係,所以學長就果斷報考了藝術類的設計學。你以為學長的考研之路必定坎坷異常,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 初試第七,複試第四--2020廣外高翻英語口譯考研經驗貼
    跨考,一戰上岸--2020上外高翻英語口譯考研經驗貼雙非跨考二戰,六級470,翻譯零基礎--2020上外MTI 英語筆譯考研經驗貼保研失敗,奮力考研,讓人生不留遺憾--2020上外MTI法語口譯考研經驗貼二筆高口P2,二戰複試第二--2020南京大學MTI超五千字考研經驗貼雙非,少幹--2020上外MTI 英語筆譯3500字考研經驗貼
  • 雙非六級470,翻譯零基礎,二戰上岸--2020上外高翻英語筆譯考研經驗分享
    >【2020考研帖匯總】一戰高分敗複試,二戰上岸,心態很重要--2020上外高翻英語口譯學姐考研貼【精】專四三筆--2020南京大學MTI英語筆譯超5500字學姐經驗分享二戰工作黨--2020上外高翻MTI英語筆譯考研經驗貼專四優秀,過二筆--2020上外高翻MTI英語口譯考研經驗貼
  • 經驗貼丨北大軟微20電通雙非一本二戰三跨考研:一戰英語沒過線
    小蘇邀請一批「高分學霸」分享經驗,希望同學們借鑑成功上岸學長學姐經歷以勉勵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越來越多人能夠和我們一起,發揮自己的餘熱。歡迎每一位獨特的你來分享經歷或經驗。 有一分熱,發一份光。
  • 經驗帖 | 跨專業一戰上岸人大金融,考研要明確自己的目標
    於是,我的選擇範圍就包括北大光華、清華五道口、人大財金、上交高金等等。雖然我的成績是有機會保研的,但是我本科學校保研北大光華、清華五道口的難度真的很大很大,所以我就放棄保研了。我認為我們選擇考研目標時,要對自己的實力有一個準確清醒的認知,這點真的真的很重要。選擇的目標不要太難,不然真的是浪費時間。我建議應該選擇一個距離自己現在的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是自己努努力還是能實現的目標。
  • 考研學長勵志貼:安徽普通本科考上北大金融科技專業
    今年一戰北大軟微金融科技專業總分376 僥倖上岸。談一談自己的經驗,不過更多的是教訓與體會,希望後來人能避免我走過的坑。二、為什麼考研我就讀於一所省重點高中,高考前一直班級前三水平,年級30名左右,高考班級倒數,沒有選擇復讀,當大學給我帶來的新鮮感逝去之後,我迷茫了很久,並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麼。
  • 2020重慶師範大學日語語言文學成功上岸經驗帖——跨考加二戰
    原創梅馨予2020重慶師範大學日語語言文學成功上岸經驗帖——跨考 + 二戰作為一個考研總用時接近兩年的人,真的很榮幸能考上重慶師範大學,並受炸雞老師邀請寫下這篇經驗帖。2020年,疫情導致複試推遲了一個多月,我也順理成章地很晚才把炸雞老師的複試課完全消化,很晚才寫好自我介紹,預約糾音、模擬面試。重師一直是很晚才複試的學校,往年都是3月底,今年是5月15號開始。二、備考經驗:專業課作為一個跨考的菜狗,專業課上讓我分享經驗倒有些班門弄斧的感覺。
  • 「狀元的血淚史」2019PKU信科ee跨考cs經驗貼
    機試4個,複試之後總排名計應第一,順利被北大計算所錄取。考研期間研芝士社區以及各位學長學姐群友給了我很大幫助,在此表示感謝。所以寫個經驗貼希望對學弟學妹們有所幫助。,在此推薦想跨考CS的考生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先看看網易雲課堂的這個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的視頻,裡面包含了計算機專業四年的所有課程,可以挑一些核心課程看看。
  • 「經驗分享-41期」2020考研復旦計算機專碩392經驗貼
    之前立flag上岸要寫經驗貼的,誰知今年複試時間跟初試一樣長了,想說的都忘了。。但還是寫一份吧每個人情況都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只希望在你焦慮的(我是這樣的)看完這些經驗貼後,能夠放平心態,多思考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時間規劃,順利上岸
  • 經驗貼 | 三跨三戰上岸,萬字青春築夢.
    小 編 前 言今天為大家奉上的是來自上外金專三跨三戰同學的萬字經驗貼,說實在的,小編看完以後非常感動,為什麼呢?二戰的時候鬥志滿滿,因為一戰差的分數不多,所以非常努力想考高分。這個時候認識了K學長,2018年初複試雙第一,我覺得蠻幸運遇到小老師的。因為從信息閉塞開始有了學長知道和更加了解內部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其實人真的有動力的時候,那些負面情緒完全可以打敗。記得每天從圖書館回家,看到天上的星星,每天都非常開心,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離夢想學校又近了一步,每天都充實感滿滿。
  • 2020貿大日語口譯一戰上岸經驗
    我出身校雖為普通二本,但仍然能成功上岸貿大,所以志願衝這所學校的同學無須太在意「我出身不好能上211,985嗎」此類的問題。之前好幾屆學長學姐中也有不少雙非出身的,甚至還有跨考的前輩成功上岸的。本科院校已經成為過去,她成就了現在的你,未來還是要靠自己把握,當下腳踏實地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實力也並不強,大三上半學期才過的N1,分數也不太高。
  • 2020年醫學生三跨考北外日研上岸經驗貼
    原創Zach012020年醫學生三跨考北外日研上岸經驗貼因喜歡日語,跨考日語研究生(北外日研中心/教育方向)。在輔導複試的過程中,一起談了很多有關專業方面的東西,能夠感受到其對教育的喜愛與熱情。好きこそ物の上手なれ,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希望小哥哥經驗能夠幫助到各位跨考的同學,祝願大家考試一切順利。
  • 經驗告訴你,為什麼一戰考研很難取得高分?別太自以為是了!
    詢問學長學姐經驗,不能考慮到每一個細節每年成功考研上岸的同學可能會收到下一屆同學諮詢,問得最多的不過是,各科目如何學,怎麼準備,買哪些資料書之類的問題,當你問完這些概括性的問題,大部分人都不在好意思一直追問下去了吧,畢竟學姐能和你說這麼多已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