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驚現清嘉慶族譜 詳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2020-12-14 長沙新聞網

尖山李氏部分族人齊聚谷山鵝公嶺下。(資料圖片)星辰記者 李勇攝

尖山李氏部分族人齊聚谷山鵝公嶺下商量修譜事宜。(資料圖片)星辰記者 李勇攝

尖山李氏部分族人在祖寢地合影。(資料圖片)星辰記者 李勇攝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1月15日訊(記者 李勇)望城區月亮島街道李克明、李自恆兄弟倆近日在整理舊櫃時,無意發現一套刻印於清嘉慶年間的《尖山李氏宗譜》。他們仔細翻閱了這套祖上傳下來的線裝家譜,共23冊,雖然紙張泛黃幾近破爛,但字跡清晰可辨。李克明向記者介紹,「譜載我尖山李氏始祖思榮公,字定昌,明洪武七年隨父從江西湖茫遷瀏陽,後遷長沙河西尖山。」湖南圖書館文獻研究所所長尋霖介紹,據可考資料證實,尖山李氏出自江西湖茫,湖茫李氏出自李唐皇室。目前,尖山李氏族人分布省內外及全球,後裔近百萬人。

  宗譜祖寢展今朝子孫繁盛

  族譜,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流淌著割捨不斷的血緣關係,是炎黃子孫根脈相連、生生不息的歷史見證。這套嘉慶八年的《尖山李氏宗譜》,載錄了這族人的緣始與榮光。「尖山距湘江十數裡許,如笏如圭秀出天表,為長沙省會文明之應星,而吾族環居其旁,故號尖山李氏。溯自初祖思榮公明初由豫章徙居於茲垂三百餘年矣。」這套《尖山李氏宗譜》完成於嘉慶八年(1803年)七月,裡面詳細記敘了尖山李氏的發源、遷徙、分布等方面的信息。

  據李自恆、李克明發現的家譜記載,尖山李氏始祖思榮公(李定昌),系「唐高祖皇帝三十二傳苗裔也原籍隴西」,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於江西樂安縣藥師衝,始遷湖南瀏陽(與金竹衝李氏、膏田李氏、拍荊李氏同出一宗);後徙長沙河西竹子衝。思榮公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正月初二去世,葬屋門首;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葬馬公塘(現雷鋒大道旁)。谷山寺千年香桂浸潤,丁字灣萬年麻石託鋪。2012年初,李家祖寢之地面臨城市開發,族人移遷祖墓至祖山望城區星城鎮金甲村(現月亮島街道戴公廟村)谷山茅塘衝鵝公嶺之陽乾山巽向。

  踏上谷山的二百多級臺階,就到了尖山李氏祖寢佳地。這裡,安臥著自思榮公及其後的11代先祖。立於旁邊的石刻記錄了此次遷移及族人捐資修建事宜。

  尖山李氏族人中,出類拔萃者不少,其中近者以李篁仙聞名。李篁仙(1825-1894)原名壽蓉,字夢瑩,號天影庵居士,望城縣杉木橋人,系譚嗣同嶽父,為曾國藩幕僚。清鹹豐丙辰(1856年)進士,授戶部主事,轉江漢關道及蕪湖道,封榮祿大夫。他善詩文,尤工聯語,被譽為「長沙才子」,是清末湖南六大聯語家之一,著有《天影庵詩集》、《天影庵聯語》、《離騷音韻》。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次革命或戰爭中,尖山李氏同樣名人輩出。

相關焦點

  • 李敖家譜《李氏族譜》驚現山東濰坊 待李敖確認
    本報記者丁春麗、通訊員劉鐵飛、賈春毅濟南九日電 山東濰坊寒亭區李傳德收藏的一本《李氏族譜》中出現了李敖爺爺「李鳳亭」的名字,經專家證實,該族譜確為李敖家族族譜。收藏者表示將保存好族譜,等待李敖與李文回故鄉時複製一本送給他們。    《李氏族譜》為手抄本,封面為紅色絹布製成,上有題籤:李氏族譜。題籤下方蓋一印章:民國辛未。
  • 李氏家譜文獻最全版,李家人請收藏備用!
    所圖書館 人民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吉林大學 日本美國(清)李長申重修清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一冊全國·李氏近房宗譜不分卷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清)李延強修李氏大宗祠霸氣全景!)刊本二冊山東·樓霞名宦文毅夫子李氏族譜二卷藏地:山東樓霞縣揚礎鄉邢家莊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鈔本山東樓霞·重修李氏家譜一卷藏地:山東樓霞縣揚礎鄉(清)李黌儒重修清嘉慶八年(1803)鈔本山東樓霞·李氏家譜一卷藏地:山東樓霞縣臧家莊鎮東南莊(清)李若蘭 李啟璐續修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
  • 如果武則天將皇位傳給武姓子侄,李唐還有機會翻盤嗎?
    會,李唐翻盤幾乎是必然的。若武則天選擇傳位武氏子侄,李唐的江山,要麼毀掉,要麼重回李氏血脈,不可能被武氏血脈所有。 李氏男丁也不遑多讓,他們有皇室血脈的天然優勢。李重茂、李顯活著時,支持李氏的勢力,致力捧他們上位,狄仁傑、張九齡等大臣和世家都是李唐支持者。李顯父子死後,這股勢力轉而支持李隆基。 對比之下,被武則天轟出去打擂臺的武氏家族,就很弱小了。
  • ...關於為2018全球李氏懇親大會暨李氏文化園、李曇墓、唐祖陵建設...
    捐款10萬元以上的企業享受企業名人錄待遇,趙郡李氏宗親會和李唐故裡文化研究會將結合招商服務中心製作精美宣傳畫冊,名額50個左右。>為匯集各方力量,加快推進李氏祖庭、李曇墓、唐祖陵建設,以嶄新的面貌迎接2018年全球李氏懇親大會召開,隆堯縣趙郡李氏宗親聯誼會、隆堯縣李唐故裡文化研究會聯合倡議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等有關政策和各級有關規定,制定本捐贈辦法。
  • 湖北麻城李氏宗親來河南固始李氏宗親李店鄉尋親與家譜對接
    10月30日上午十點,由湖北省麻城市政協常委、四級調研員鍾世武先生帶領下,湖北省麻城市文史專員、武漢市武職院教授李成海宗親,湖北省麻城市李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少卿宗親,湖北省麻城市李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成楚宗親來到河南省固始縣李氏文化研究會李店鄉李氏分會尋親和家譜對接。
  • 從梅縣塘頭下李氏家族存契看客家在梅州(二)——族譜的考證 ——李氏文化
    「李」,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全球李氏群」,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李氏大家庭二 族譜的考證  李姓在中國是第一大姓,據考最興旺是盛唐時期。 因姓氏大,人口多,不可能修撰全國統一的族譜,故各地李姓均有各種不同淵源的譜牒。據我到福建省上杭縣「客家譜牒館」考察,光是客家李姓就有上百種版本的族譜,全國就無法統計有多少種版本了。  雖然版本不同,但如果不是恩賜的李姓,其淵源基本相同,始祖基本上認定是公元前25世紀時舜帝的理刑官皋陶公。
  • 《四川省仁壽縣李氏簡介》
    清嘉慶16年(公元1811年),我族傳道公(井研人,和井研四傑李道傳沒有關係)修譜。考證出復宸公乃仁壽,井研,簡州三地十三支李氏上溯肇祖。十三支李氏如下:    01、文禹公,仁邑應學溝。    02、應乾公,仁邑豔陽溝。    03、旺亨公,仁邑柏林並李家溝。    04、洪周公,仁邑王疤子林並梁家營。
  • 全國各地李氏小淵源——李氏文化
    遼東這一派遷徙的時間大約在清同治年間,遼東一房剛遷不久,綏德派又從西迂迴浙江,這一房的源流記載最詳。山東高密李氏    其開基始祖為漢代名將李廣,同治十年(1871)李敦芳等編《高密李氏家譜》載:今山東高密李氏,出自漢將李廣之後,是當時西京的名門。李廣的後人有一支從隴西遷徙至山東高密,並且世世代代定居在這裡,成為高密人。
  • 諸城劉氏族譜序(高密逄哥莊宰相劉羅鍋家族族譜序)
    清代諸城氏也稱為東武劉氏,族譜也稱為東武劉氏族譜,每個族譜都要有譜序,諸城東武劉氏族譜序為嘉慶時期太子少保、江西巡撫兼提督阮元撰寫。東武劉氏族譜序禹貢曰:「海岱惟有青州諸城在,漢為琅琊都,今為青州府」。故乾隆丙子年宰相劉文清公,方以翰林視學,安徽賜詩有云:海岱高門第也。
  • 現今皇室後代最美的大唐公主 李豔冰家族史大揭秘
    近日,演員李豔冰在微博後援會上發文:「我想我的奶奶了,大唐的第51代公主」,並配文其奶奶的照片和家族宗譜,微博一發便引發眾多網友圍觀,原來李豔冰的奶奶是大唐李氏第51代皇室後代,擱以前就是大唐公主;其宗譜乃「尖山李氏宗譜」,從始祖建唐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到高祖次子二世祖唐太宗李世民
  • 個人專刊:李朝書李氏總祠楹聯集
    ·唐德宗御製圖像煙閣詔文》載:「……宇宙即清,日月即貞,王業即成,太階即平,乃圖厥容,列於斯閣,懋昭績效,式彪儀型,一以不忘朝夕,一以永垂後裔。自此,紫雲庵香火熾盛,香花樹李氏後裔人丁興旺,瓜瓞綿綿。    下聯講的是汝傑公後裔李維學。《李氏族譜·清康熙帝賜李維學寶劍傳略》載: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維學祖科中武魁,八月受欽面駕,授封忠理王,賜劍入川,任潼綿郡太守。
  • 仙居縣李宅村——李唐皇族後裔,鐵面冰心御史故裡
    仙居縣田市鎮李宅村,是仙居李氏大族之一,據村民保存的《樂安赤石李氏宗譜》記載,李宅村先祖李樸(號盤谷)在南宋時期(約1127年),因為遼邦侵犯中原,溫州一帶民不聊生,李樸帶領妻子兄弟從永嘉縣蒼坡村避亂至此,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至今已經有900年的歷史。
  • 列朝皇室姓氏的郡望及其主要族源!
    南朝齊、梁的皇室皆出自於蘭陵郡。在隋唐時期,蘭陵蕭氏仍是當時的望族,隋煬帝的蕭皇后、唐高宗的蕭淑妃皆是蘭陵蕭氏。南朝陳、潁川郡、汝南郡等。陳姓為我國的第五大姓,分布很廣,故其郡望也特別多。陳氏最主要的族源為春秋時期的媯姓陳國,為舜的後裔。南朝陳的開國皇帝陳霸先,其祖籍為潁川郡。
  • 揭秘隋唐皇室:楊堅為何叫普六茹堅,李淵為何叫大野淵?
    可是,楊隋、李唐的皇室卻留下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秘密。比如說,隋文帝楊堅在稱帝前,並不叫楊堅,而是被稱作普六茹堅,唐高祖在少年時也不叫李淵,而是被稱為大野淵。那麼隋唐兩朝的開國皇帝,為何會有這麼奇怪的姓名? 北宋初年,當時的人們編著了一本有關姓氏的書籍,名為《百家姓》,可是裡面並沒有普六茹、大野兩個姓氏。
  • 湖北有一個村年年都要祭拜,發現後族譜,祖先是一代帝皇李世民
    在湖北有這樣一個地方,村裡的人和往年一樣去祭拜自己的先祖,這次祭拜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他們發現了一本族譜,按理來說族譜只要有家族就一定會有的,在百家姓中只要是大姓就會有族譜這個東西,他們在打開族譜發現他們的祖先是李世民的第五個兒子,這麼算下來他們也就是有著皇室血脈的人。
  • 李氏家譜大全,李姓家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郡望+遷徙】
    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有一些是近現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續修、再修等版本。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並對宗族成員進行「尊尊親親之道」的倫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強宗族團結,明確怎樣為人處事。李氏宗親點擊加入全球李氏群族譜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李姓世系(即世代相傳的統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後記祠堂、祖塋、輩分、族規、家訓等。
  • 嚴氏族譜大全,姓嚴的人都來看看
    江蘇鎮江京江嚴氏宗譜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嚴玉湘等重修,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青海湟中嚴氏族譜二卷,(清)嚴大倫、嚴大猷續纂,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介祺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 《鄧李氏》
    鄧李"氏主要是從李氏分派出來的,他的本姓氏和鄧姓有關,形成時間大概3、4百年,主要分布在廣西合浦閘口鎮的幾個村莊。中文名    鄧李姓源自       嬴姓原始       南唐李從鎰之子李衡的後裔派別       從李氏分派出來的基本介紹鄧李[鄧李,讀音作dèng lǐ(ㄉㄥˋ ㄌㄧˇ)]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自嬴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南唐政權王族李衡,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 李氏家譜大全,李家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郡望+遷徙】
    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有一些是近現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續修、再修等版本。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並對宗族成員進行「尊尊親親之道」的倫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強宗族團結,明確怎樣為人處事。族譜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李姓世系(即世代相傳的統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後記祠堂、祖塋、輩分、族規、家訓等。
  • 全國許氏族譜目錄141種匯集
    1.許氏宗譜:二十卷:[丹徒]┋(清)許世元等纂修┋版本:清同治9年(1870),木活字本┋居地:江蘇丹徒┋堂號:不詳 2.許賢李氏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