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隋唐皇室:楊堅為何叫普六茹堅,李淵為何叫大野淵?

2020-12-19 騰訊網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強盛的時期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可是,楊隋、李唐的皇室卻留下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秘密。比如說,隋文帝楊堅在稱帝前,並不叫楊堅,而是被稱作普六茹堅,唐高祖在少年時也不叫李淵,而是被稱為大野淵。那麼隋唐兩朝的開國皇帝,為何會有這麼奇怪的姓名?

北宋初年,當時的人們編著了一本有關姓氏的書籍,名為《百家姓》,可是裡面並沒有普六茹、大野兩個姓氏。關於楊堅、李淵的姓氏問題,我們還要從西魏說起,因為楊堅的父親楊忠是西魏的開府大將軍,而李淵的祖父李虎則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楊、李兩家之所以改姓,與西魏的權臣、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有關!

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兩個政權。東魏的權臣是高歡,佔據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地,實力十分雄厚,而西魏的宇文泰只佔有關中一隅之地,兵力財力都很有限。無論是東魏,還是西魏,都面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內部的胡漢矛盾十分尖銳。高歡還好一點,畢竟手下兵多將廣,而宇文泰僅依靠鮮卑人,根本無法守住關中。

在這種情況下,身為鮮卑人的宇文泰,他必須將關中的漢人與鮮卑人融為一體,才能增強凝聚力,一致對外。雖然宇文泰生前沒有明說,但他的兒子曾下過一道詔書,非常清楚地解釋了這個問題,「朕於群公,同姓者如弟兄,異姓者如甥舅。冀此一心,平定宇內,各令子孫,享祀百世。」

為實現胡漢的融合,宇文泰推行賜姓、複姓的制度,只要是西魏境內的官員,都採用鮮卑姓氏,已經改姓的鮮卑人恢復鮮卑姓氏,那些漢人將領也賜予鮮卑姓氏。李淵的祖父名叫李虎,在西魏地位很高,與宇文泰並列八柱國。雖然關於他的出身說法很多,有的說本來就是鮮卑人,也有的說出自趙郡李氏的旁支。在這次賜姓、複姓的過程中,李虎被授予大野的姓氏。

楊堅的父親楊忠也是西魏的大將,地位僅次於八柱國,他被授予普六茹的姓氏。與此同時,還有不少達官顯貴都改姓鮮卑姓氏,其中還有不少人被授予宇文的姓氏。人們往往覺得宇文泰的行為是一種倒退,但事實證明,宇文泰的改革是成功的,他通過改姓氏這種行為,將關中的漢人與鮮卑人融為一體,一個新的政治集團就此產生。

這就是著名的關隴貴族集團!用史學家陳寅恪先生的話來說,「但關隴一隅之財富、兵力遠不如東魏與梁朝。在這種情況下,必別覓一途徑,集其所割據關隴區域內之鮮卑六鎮,及土著漢人士族為一不可分離之集團,匪獨物資上應處同一利害之環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淵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薰習,始能內安反側,外御強鄰。」

改姓、複姓是宇文泰實現「關中本位政策」的一項內容,後來的歷史證明,他成功了!無論是楊隋,還是李唐,他們都出自關隴貴族集團,終結了數百年的分裂,實現了天下的統治。普六茹堅在稱帝前,下令恢復原來的漢姓,而此時關隴集團的胡漢差異幾乎完全消失,融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鮮卑族也徹底融入漢民族之中。

參考資料:1.《周書》;2.《舊唐書》;3.《隋書》

相關焦點

  • 大野淵與紇豆陵氏生的孩子成了李世民,純血統漢人比熊貓還稀少
    唐朝皇室的血統,按照《新唐書》的記載,他們的開國皇帝叫「李淵」。李淵的爸爸,叫李昺(音:bing),李昺的爸爸叫李虎。這些只是在隋朝建國的時候的叫法,在隋朝建國之前的北周時期,李淵的官方叫法是「大野淵」,李昺的官方叫法叫「大野昺」,這一切都是由於李虎的名字「大野虎」。
  • 楊堅夢見洪水淹城,誓要殺盡天下姓李之人,李淵躲過,誰來背鍋?
    這是《隋唐演義》裡一個故事,是渲染李唐代隋是天命使然。而李淵在正史裡,他可是孤獨皇后的親外甥,楊堅也很喜歡他,即使楊堅想殺他,也過不了獨孤後這一關。李淵我又把《隋唐演義》前幾回看了一遍,居然很精彩,就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你們,並說說自己看法。有一夜,楊堅騰雲駕霧在京城半空,俯身一看,看到城上三株大樹,樹頭結果纍纍。
  • 你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和隋文帝楊堅是什麼關係嗎?
    獨孤信是北周大臣,他一生有七個女兒,其中有三個女兒嫁給了皇室成員,分別是北周、隋朝、唐朝。長女獨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諡號明敬皇后。四女獨孤氏,唐高祖李淵之母,追封元貞皇后。七女獨孤伽羅,隋文帝楊堅皇后,諡號文獻皇后。
  • 李世民有四分之三鮮卑血統,為何還被正史認為是柱下子孫?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身上也有一半的鮮卑血統。李淵的爸爸,名叫李昺。古代的時候,昺與通用,所以李昺又叫李。李昺自稱是李廣的後代,有《冊府元龜》《新舊兩唐書》等一系列史料可以證明,李昺是隴西李氏出身。
  • 揭秘隋煬帝殺「二李」,為何漏過了李淵,神漢預言背後有故事
    李穆因為助楊堅稱帝有功,被封為申國公、上柱國,一步跨入門閥集團的高層圓桌會議。按規定,李穆可以將他的特權傳給嫡長子李惇,可惜李惇早逝,沒幾年,嫡長孫李筠又去世了。嫡系斷絕,李穆就得從其他兒子中選擇繼承人,於是他的小兒子李渾心思活動開了。李渾在隋朝建立過程中,也是立下了大功的,此時已經被冊封為郡公。郡公與國公,一個是「地級」,一個是「國級」,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 影響了北朝、隋唐三代的關隴貴族,究竟是怎樣的一方勢力
    提到隋唐兩代的崛起,似乎都與一個強大的貴族勢力扯不開關係,那就是關隴貴族,這是自北朝北魏時期便開始崛起的一支強大勢力。要知道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的皇帝都是出自關隴貴族,其強大的影響了延續了數百年。在整個唐代雖然說一直在壓制關隴集團,但是其影響力依舊是未曾衰竭。
  • 身為李昞最幼子的李淵,為何最後承襲了唐國公爵位?
    而獨孤信長女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七女則嫁給了柱國大將軍、隨國公楊忠的嫡子楊堅。因此,李昞和北周皇室、及權勢相當的隨國公家族都有著親密關係,這層關係對於他在仕途上的發展有著非同一般的助力,是非常重要的依仗。李昞有四個兒子:李澄、李湛、李洪、李淵,除了李淵可以明確為唐國公嫡妻獨孤氏所出外,其餘三人都沒有註明生母是誰,或者在有的史料中被一概記載為獨孤氏所生。
  • 為何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
    漢朝、唐朝、宋朝和明朝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朝代,可是,當我們分別說到它們的建立者,劉邦、李淵、趙匡胤和朱元璋時,會發現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廟號。顧名思義,廟號就是在宗廟裡使用的名號,是後人供奉先帝時的尊稱。早在商朝,重視祭祀的商人就給那些受人愛戴的先王設置了廟號,用來紀念先王的功績。
  • 「長安」為何改名叫西安?「長治久安」寓意不好?誰取名西安的?
    可能很多人都比較困惑,為何長安這個名字很好,後來人們改成西安了呢?誰改的?如果現如今西安還叫長安,筆者覺得遊客會更多,特別是外國遊客。古代人在取名字的時候,一般都是政治考量多一些,不會和現代人一樣考慮「旅遊問題」。
  • 明星綽號揭秘:凱蒂·佩裡為何叫"水果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明星英語>正文明星綽號揭秘:凱蒂·佩裡為何叫"水果姐"?
  • 隋唐時期重要歷史事件
    隋朝:楊堅稱帝→開皇之治→煬帝暴政,開科舉,修運河→農民起義→煬帝被弒。楊堅(隋文帝):北周人士,篡奪北周皇位,平南陳,得天下,建立隋朝,是一位好皇帝,史稱開皇之治。都城:長安。楊堅認為漢長安城破舊,後新建長安城,即大興城(即隋唐的長安城)。楊廣(隋煬帝):毀譽參半。他開科舉,正式確立進士科;修運河(後人傳說是為欣賞瓊花);對外窮兵黷武,喜歡打仗,激發農民起(如瓦崗寨起義),後被宇文化及所弒。楊廣遷都:從新建的長安城遷都至洛陽。
  • 中國歷代都城-隋唐五代十國(九)
    隋唐五代十國隋朝,從長安到洛陽公元581年,北周權臣楊堅(541-604)取得政權,建立隋朝,隨後南下滅陳,統一了中國,史稱隋文帝。楊堅選擇定都長安,不過他認為漢長安城歷時已久,城市規模有限,供排水不暢,決定在東南不遠處興建一座新城,取名大興城。
  • 揭秘:酒店床尾的凳子有什麼用途?為何古代叫「春凳」
    揭秘:酒店床尾的凳子有什麼用途?為何古代叫「春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住過情侶酒店呢?去過情侶酒店的你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情侶酒店床尾都有一個凳子呢?或許你會疑惑酒店床位的這個凳子有什麼用途?難道僅僅是為了裝飾一下嗎?或者是留著放東西或者給人坐的?
  • 那是你不了解隋唐時期的這些悍婦們
    雖然在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一些平民成為皇后的例子,不過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時期都是權貴之女和皇家的結合,而到了隋唐時期的皇后們,不僅家庭顯赫,他們的性格也真是比男人還男人,兇悍無比。隋唐時期的女子妝容權臣獨孤之女,為兒子鋪平道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知母獨孤氏本是西魏權臣獨孤信的是女兒,而且還是隋文帝楊堅的親姐姐
  • 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是什麼關係?可不僅是姨表兄弟那麼簡單
    說到這兩個人,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父親是隋文帝楊堅,楊廣生於開皇元年(581年),被父親楊堅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從上述可以看出,李淵的祖上是靠軍功發跡的,後來通過和北周皇室以及隋朝的姻親鞏固家世顯貴。從上述所知,唐高祖李淵的母親獨孤氏和隋煬帝的母親獨孤氏是親姐妹,只不過是同父異母的關係,獨孤信的第二個妻子郭氏生的李淵的母親,獨孤信的第三個妻子生的隋煬帝楊廣的母親,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親姨表兄弟關係。
  • 李世民殺兄娶嫂,為何不敢殺李淵?太宗聰明、李淵也不傻
    公元617年,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晉陽宮監,獨掌一方軍政大權。在《三字經》中有「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李淵在太原審時度勢,積蓄力量,謀划起兵大計。 當時太原地理位置特殊,謹慎的李淵決定在起兵之前安撫北方的突厥可汗,信中李淵的口吻非常謙卑,甚至達到卑躬屈膝的程度,最後李淵確實換來後方穩定安全。
  • 為何又叫東京、北京和汴梁?
    在水滸中,開封還可以叫「東京」「汴梁」,這也是符合歷史的。畢竟是當時的大都市,所以開封文化相當豐富,就是紅樓女子,也有李師師這樣的花魁,連宋徽宗都為之痴情。不過,開封為何取名叫開封,代表什麼意思?為何又叫「東京」和「汴梁」呢?今天就來簡單說說這些問題。
  • 李世民當了太子有了兵權,不會再逼李淵了,為何李淵主動退位
    玄武門之變後的第二天,李淵便主動退位,將王位讓給了李世民。現在看來,李淵並不需要把王位讓給李世民。不管怎樣,李世民敢於發動政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卻不敢殺他們。而李世民想要的是太子,想要的是兵權。並且,在「玄武門之變」之後,尉遲敬德以保護李淵的名義,衝進宮中,向李淵要兵權。
  • 史上最帥的嶽父大人,三個女兒都嫁給皇帝,李世民要叫他一句祖父
    第二個皇帝宇文毓得管他叫親家,第三個皇帝宇文邕因為兒子娶了人家的外孫女所以叫句伯父也應該,第四個皇帝宇文贇叫他外公,第五個皇帝宇文闡(雖然就當了一個月皇帝)叫他外曾祖父。然後北周亡了,沒事,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也娶了他的女兒。獨孤信最小的女兒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最做妻子,號文獻皇后。生下了楊麗華、楊勇、楊廣、楊俊、楊秀、楊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