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等於「出暑」嗎?如果二者同義,為何不說「出暑」?

2020-12-11 農民的小幫手

明日就是處暑節氣了,在生活中,我們習慣上把「處暑」稱之為「出暑」,那麼,為什麼不直接說「出暑」節氣呢?

關於上述問題,筆者在查詢資料時,發現有不少朋友有同樣的疑問,下面說說為什麼用「處」而不是「出」。

「處」的含義有很多,比如有居住、交往、置身在、處置、處罰等含義,但是,它還有一個含義,就是停止的意思,而處暑裡面的處,用的就是停止的意思,處暑意思是即將停止暑熱。

處暑節氣以後,代表炎熱的天氣進入尾聲,即將停止暑熱,但不代表後續沒有了炎熱的天氣,一方面今年的「三伏天」還未過去,另外一方面,受「秋老虎」的影響,處暑之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天氣,不過早晚的溫度已有所降低,只是中午時候,還有30度以上的高溫。

而「出」的含義,最直觀的意思就是出去,如果說「出暑」,則代表炎熱的天氣已停止,今年剩餘的時間已無高溫天氣,這種說法和實際的天氣情況有出入。因此,從這點角度來看,說「處暑」而不說「出暑」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有些網友對此有其他的看法,看到有網友說,用「處」這個字,並沒有特別的含義,只不過當時寫的時候,寫成了「處」,然後就一直流傳到了現在,也有網友說,如果當時「處」、「出」都不用,而用其他的字,是不是就該解釋為何用其他字了?網友們各抒己見,觀點不一樣,這也是正常的。

撇開「字」的爭論,在民間,關於處暑,不同區域也有不同的習俗,比如在廣東、廣西等地,有煲藥茶的習俗,因為,處暑過後還會持續悶熱,通過煲藥茶來解暑熱;對於生活在沿海地區的區域來說,會有「開漁節」的習俗,因為處暑以後,是禁漁期的結束,漁民們會開船出海捕魚;另外還有「出遊迎秋」的習俗活動,處暑以後,秋意漸濃,是迎秋賞景的好季節,區域不同,習俗活動也存在一定的區別。

而從農業種植角度分析,關於處暑也有很多的農諺,比如「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收黍,白露收谷」、「 處暑移白菜,猛鋤蹲苗曬」等等,該管理的要及時管理,該收穫的要及時收穫,不要誤了農時。

以上就是關於為什麼是「處暑」而不是「出暑」的相關內容,最後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除了上述說法外,關於此,你還有其他的觀點嗎?為什麼用「處」而不用「出」呢?

相關焦點

  • 明日處暑,「處暑出大日,秋旱曬死魚」啥意思?出太陽好不好呢
    今天是8月21號,農曆的七月初三,明天就是8月22號,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節氣,屬於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這個時候太陽到達黃經150°的時候。處暑處暑,是出暑的意思。處暑節氣的到來,炎熱酷暑也要慢慢離去了,於是有處暑將出暑的說法。但是,處暑節氣只是說氣溫會慢慢有所變動,這個變動主要體現在早晚溫度上,這也說明進入秋季之後白天與晚上溫差越來越大,人們身體感覺到溫差也越大了,在下雨的秋後晚上,微風吹來就要穿上秋衣了,要預防秋季感冒了。
  • 處暑之後,別讓寶寶患上「秋季病」!
    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是公曆的8月23日。處暑這個節氣就是「出暑」的意思,意味著夏天已經結束了,而秋天就要到來了。因此,在這個節氣當中,天氣會逐漸轉涼,溫差會逐漸變大,抵抗力比較弱的寶寶在處暑之後很容易患上「秋季病」。那麼媽媽們應該如何預防,才能避免寶寶生病的情況出現呢?別的不說,這5點媽媽們就要格外注意。
  • 100句處暑文案,與夏天告別
    4.暑氣漸消,熱度不止5.再見夏天,快來「出暑」6.白酒新篘進玉壺,水亭深處暑全無。7.暑氣將止,靈感已至;飲杯葡萄,等秋來到。8.暑夏止步於此,熱愛滿載而來9.新涼直萬金,處暑無三日10.盛夏終有尾聲,經典回味不絕11.暑氣止於此,勞作不止於此12.暑去涼來,秋風送爽13.暑氣止,忌貪涼14.處暑「露」秋,宜飲熱露露。
  • 2020年處暑到,未來天氣還熱嗎,處暑要注意這些才能健康
    隨著時間的推移,24節氣也已迎來了立秋後的第一個節氣——處暑節氣。可能很多朋友會疑惑,既然立秋了為何還要帶"暑"字的節氣?其實處暑即為"出暑",也就說進入處暑也就表明夏天逐漸離開了。在農村隨著處暑到來,田裡的莊稼一天比一天飽滿,園子裡的水果也開始慢慢成熟了。
  • 今日處暑,告別三伏;天氣轉涼,暑氣漸消!
    今日處暑。處暑,意為「出暑」。今天早上是否感受到了涼風?處暑節氣,驕陽不再,涼風清爽,讓人心生愉悅。@HMJJ:夏天走了 秋天來了 大家保重@學科英語孟老師:處暑到了 中秋還會遠嗎?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處暑:處暑之後秋意濃,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150°時,約在立秋節氣之後15天,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8月下旬,2018年8月23日為今年處暑節氣。處暑節氣處暑節氣是一個氣象學意義上反應氣溫變化的節氣,處暑即為「出暑」的意思,也就是說一年中最為炎熱的季節即將過去,處暑節氣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開始逐漸下降。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處暑:處暑之後秋意濃,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150°時,約在立秋節氣之後15天,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8月下旬,2018年8月23日為今年處暑節氣。處暑節氣處暑節氣是一個氣象學意義上反應氣溫變化的節氣,處暑即為「出暑」的意思,也就是說一年中最為炎熱的季節即將過去
  • 處暑| 離離暑雲散 嫋嫋涼風起
    處暑 | 離離暑雲散 嫋嫋涼風起 2020-08-22 08:42
  • 處暑即「出暑」 老北京吃鴨賞秋正當時
    一晃眼,我們即將迎來2020年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暑氣漸消,炎熱的夏天就要過去了。不過由於我國地理位置的緣故,我們還會在處暑節氣過後迎來短暫的「秋老虎」,即立秋後的氣溫短期回熱現象,所以,雖然夏天漸漸遠去,但還是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哦。
  • 【二十四節氣天文民俗大觀】之處暑
    天文 處暑,位於黃經150°,這天的太陽直射點位於N11°31′。北半球接收到太陽的能量已進入快速衰減期,前期累積的熱能將在此刻消耗殆盡,白天接收到的熱能在黑夜已有足夠的時間去消散,氣溫高開低走,炎熱的夏天即將結束,所以處暑也為「出暑」。 處暑過後,高緯地區空氣逐步冷卻,西風帶開始南擴,副熱帶高壓也開始南退東縮,夏季大氣環流逐步向秋季大氣環流過渡。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五彩斑斕的處暑原來這麼美!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五彩斑斕的處暑原來這麼美!2020年8月22日農曆七月初四處暑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經歷了漫長的潮溼和悶熱終於到了秋高氣爽的季節「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 今日處暑!寶寶防秋燥,原來還有這麼多學問
    / 二 / 十 / 四 / 節 / 氣 /處暑,不是「處於暑氣之中」,而是「出暑」的意思。"處"有停止、終止和躲藏的意思,代表著炎熱夏季的結束,也意味著秋意漸濃,涼意漸生。秋天為何會「燥」?對寶寶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如何防秋燥?01 處暑防秋燥的意義秋天為什麼會燥?夏天炎熱多雨潮溼,而秋天吹的多是偏北風,北風通常更幹,人們自然會感覺燥。再者,夏季汗液會散發,而秋天毛孔收斂,人體體表會感覺乾燥。這都是在這個季節人體正常的反應。
  • 處暑丨中元祭祖,出遊,開漁節,放河燈,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處暑,即為「出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一句話:天氣慢慢變涼了;讓人聒噪的知了也會慢慢停止它們的「大合唱」。處暑至,身邊的事物到底有哪些變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走進「處暑」。14個節氣,「處暑」至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氣溫逐漸下降。
  • 廣報晨匯 | 今日處暑,天氣逐漸轉涼?廣州這幾天還是「燜煮+雷雨...
    >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白晝長度逐漸縮短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不要太開心~只是部分地區而已~)處暑三候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
  • 二十四節氣丨今日「出暑」 多飲水防秋燥 常鍛鍊護心肺
    圖/視覺中國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處暑,即為「出暑」,意味著炎熱即將離開,天氣逐漸轉涼。處暑後,「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氣候特徵也日漸明顯。因此,北京中關村醫院中醫綜合科主治醫師陳捷提醒,該時節的養生重點為防燥、保暖、適度鍛鍊等。
  • 這6支雪糕承包了90後的童年,如果冰箱裡各剩一支,你會選哪個
    然而,處暑已過,意味著我們已經「出暑」了。難耐的高溫天看似要暫別一個段落,但氣溫依然持續在30℃以上,很多人家裡還囤著滿冰箱的雪糕,正等著消耗……不過,家長們尤其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入秋後就不允許遊泳,也不允許吃雪糕了。那麼,加入冰箱裡還剩6支雪糕,你會選哪一種?
  • 秉周和他的朋友們:處暑同題詩歌之寒詩報(2020)卷
    處暑,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為150°;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