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我們經歷過無數次考試,我們上過無數節課。這些教育教會了我們如何在考試中取得第一名,如何考上理想的大學。但很少會有一節課教會我們如何面對我們的人生,如何處理我們與社會、身邊人的關係。
就在9月28日,國慶節與中秋節的前三天,湖北仙桃某高中發生了一起慘案。三個高中學生無法與家人團圓,其中兩名高中生將與家人陰陽兩隔......
根據湖北仙桃公安局公布的通報顯示:28日早7點一名男學生持刀將一名曾經跟自己發生過口角的女生和另外一名勸架的女生刺死!
據悉,行兇者是仙桃市某中學高三年級的一名學生,事情起因是因為早上進行垃圾分類的時候,男生沒有做好,一名負責分類的女生進行督促,與該男生發生衝突,另一名女同學過來勸架,隨後男生行兇將兩名女生殺害。
事發後據知情人士爆料,男生帶了兩把武士刀,藏在雨傘中帶進學校。事發前雙方曾多次發生爭執。不久前,該名男生還在班級微信群裡說:「要周一結總帳。」並且有該校的同學發現,這名男生在行兇的前一天夜裡,已經有行兇的前兆,在QQ空間發表2次說說:先是發了一條,「夢作夠了,我也該醒了.......」
之後在凌晨2點多又發了一條:「後事交代完畢......」
事情發生後網友在網絡上爭議不斷,有人說:「這名學生一定是精神出了問題。」也有人說:「禍從嘴出,女孩子說話肯定傷了男孩自尊心。」
但未成年人犯罪,不是一句「精神有問題、心理有問題」就能解釋帶過的,他們一定是在成長、教育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這是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反思的。
教育是教知識還是教做人?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性發生變化,一切的知識的學習、專業技能的學習都要從人性出發,知識技能應該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的,它們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任何知識、技能的學習,都不能以人性的缺失為前提。這應成為孩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走出社會後的一條鐵律。
而目前部分學校為了成績的達標忽視了這條鐵律,使人性教育被弱化或有名無實。這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在部分學生身上,缺少基本的「人性」。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當年的藥家鑫案。案件的起初只是一場交通肇事案,可他並沒有及時施救,由於受到網絡上「撞殘不如撞死」的謬論影響,又連捅八刀最終導致被撞者死亡!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收穫很多知識,但學習好並不意味著他一定會獲得判斷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部分家長平時以工作忙為由,缺少對孩子的基本陪伴與交流,其結果就是孩子進入學校後性格自卑、內向,缺少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更是有部分家長唯恐孩子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吃虧,總是有意無意地向孩子灌輸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或行為。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缺少批評,導致孩子內心脆弱,心理承受力較弱,在學校遇到一點批評和挫折就承受不了,採取各種極端行為;還有的家庭家長之間教育觀念不一致,導致孩子形成多面人格等等。凡此種種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愈加嚴重,並且年齡逐漸年輕化。
2015年,湖南邵陽3名中小學生搶劫小學宿舍樓,持木棒毆打52歲女教師,並用布條堵嘴巴最終致其死亡,後將屍體藏至床底,他們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11歲。
2016年5月19日晚,李潔16歲的女兒姚某在北京昌平新東方外國語學校失聯。次日清晨,姚某的屍體在該校教學樓601教室被發現;同日,姚某的同學——17歲的王某投案自首。據王某交代,19日21點左右,在教室強行和姚某發生關係後,因為恐懼其會告知家長老師,扼其脖頸致其窒息死亡。
2019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企圖性侵10歲女童,在女孩的奮力反抗下,男孩用尖刀連刺女孩數下,隨後拋屍小區灌木叢。
作為家長,總想著給孩子留下財富、知識、資源,殊不知教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三觀和與社會和平相處的能力才是最首要的!最後,京譽君也希望學生們能夠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希望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共同努力,減少、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找好老師,來京譽!我是京譽君,與您一起見證初、高中孩子成長路上的點滴!
關於此次的湖北仙桃慘案和近年來頻發的未成年人犯罪案,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