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對於湖北武漢江夏區一初三學生張某一家來說是個悲劇的日子。本該享受花季年華的學生,卻因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趕來配合學校管教的母親在五樓走廊扇了兩耳光,乘人不備從樓上跳下。當晚9時,在醫院離世。可憐的孩子,扛過了新冠疫情,卻沒有躲過母親的一巴掌,多麼令人痛心與惋惜!
衝動真是魔鬼!如果這位母親能忍一忍心頭的怒火,選擇口頭批評而不是扇耳光這種粗暴的方式,如果這位學生能單獨冷靜一會,哪怕躲在無人角落哭一場,不至於有這樣的結果。可悲的是,這種悲劇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事件經常見諸於報端。被父母批評幾句,跳樓;經常名列前茅,一次落後,跳樓;手機被老師沒收,跳樓。是現在的青少年心理素質特別差,承受不了一點心理壓力? 是父母生活壓力特別大、望子成龍心切?還是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作為一名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曾為教育孩子而煩惱,幸運的是,孩子很懂事,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班長,學習基本不用管,生活也比較獨立。印象中在孩子小時候身體不適拒絕服藥打過一次屁股,及孩子丟了銀行卡罵過一次孩子。現在回想起來,都是自己方法不對、情緒衝動,一直愧疚於孩子。關於子女教育,每個父母的方法不一樣,教育專家們也不盡相同,有的說不能總是鼓勵,一天到晚都是讚美孩子,打打罵罵的孩子反而成長得很好。如果打罵管用,孩子為什麼還選擇輕生?
初中階段是人的一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和生活方式。進入青春期後,由於身體的迅速發育,生理上的變化發生得過於突然,使他們有一種惶惑感覺,自我意識更強,內心世界越發豐富。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能用一個成年人的視角來對待孩子。老師在孩子眼裡代表了權威,被老師批評後幾天都緩不過勁來。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公司被老闆訓話了都要消化好久,何況一個心智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孩子放學回家後就將自己的房門反鎖,不允許父母進自己的房間,也很少和父母交流。記得有一次孩子心情高興,無意中說出不和父母交流的原因,本來學習任務重,每晚做作業到深夜,在學校被老師批評或與同學關係沒有處理好,想回來和我們交流,但每次我們都是以教訓的口氣和她說話,而且理由一大堆,總認為孩子都是不對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再交流了。孩子也有尊嚴,也需要得到尊重和愛。大多數孩子都認為,父母生了她們,也愛她們,但卻不知怎麼去愛和教育她們。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該好好反思?
相信大多數孩子也理解不了父母的心情。絕大多數父母都經歷過學生時代,像70年代及以前的學生,老師還經常體罰學生,一想到老師拿著教鞭上課都發抖。這種恐懼至今還支配著很多成年人,見到老師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當站在老師面前的那一刻,家長瞬間被拉回到學生時代,產生心理投射,好像做錯事的是自己,被老師教訓也是自己。所以,經常有家長見完老師回來後,會有一種複雜的心情,有羞愧,有恐懼,有煩躁,有失望。父母都是家庭支柱,生活壓力本來就非常大,當壓力無處發洩時,將孩子當成出氣筒,就將所有情緒都發洩在孩子身上。當下意識地否定孩子的時候,自己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感,受傷的卻是孩子。可怕的是,當這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想改都改不過來。當長期打罵或否定孩子,孩子的心理會越來越脆弱,當某一天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責罵或無意識地打孩子的動作,都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子女是債,或討債,或還債,有債方來,不管討債或還債,請善待您的孩子,不要放下那根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