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鄒安音:百牛渡江

2020-12-22 封面新聞

文/鄒安音

每個夏天的清晨,都是嘉陵江上最空靈的時候,尤其是在四川蓬安縣一個叫太陽島的地方。

江水淼淼,綠波蕩漾。晨曦微露,幾隻水鳥迫不及待地飛出嘉陵江畔的溼地公園,在江面上巡視一圈,然後飛落於江心的太陽島,等待大地的甦醒。

溼地公園的名字叫相如。是的,發源於秦嶺的嘉陵江流到這裡,便穿過了漢代辭賦大家司馬相如的故鄉,然後去往遠方。

瞧,溼地之上,幾棵古樹盤曲虯枝,遮天蔽日,那裡就是司馬相如的出生地,今尚遺存有長卿祠。「鳳兮鳳兮歸故鄉……」歷史的音跡仿佛破空而來,那一曲情真意切的《鳳求凰》,你們聽見一代才子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了嗎?

與長卿祠隔江相望的是周子古鎮,墨染了許多的書香氣韻。周子古鎮因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於此講學,後又寫成《愛蓮說》而得名,人們特修建濂溪祠以示紀念。「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猶如翩鴻驚雷,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呈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美。

山水空濛,文脈相承。唐代畫聖吳道子遊歷至此,不禁心醉,歸後沉靜作畫,便有這裡的三百裡嘉陵江風光圖驚現世人。

清晨,沿周子古鎮攀援而上,至牛角山頂,在畫聖吳道子的雕像下佇望,可見嘉陵江水一路逶迤而來,至此徘徊躑躅,欲走還繞,把一段秀美的身姿留於此。不禁感嘆:江山如畫!

而那流傳千古的司馬相如長卿祠、周子古鎮濂溪祠,則理所當然地構成了這一方山水豐美的身姿,供人景仰。

漸漸地,江面上的霧嵐散盡,陽光穿破雲層,猶如萬千縷金絲,從長卿祠那邊纏繞過來,又繞過周子古鎮,繡花一般打扮了其下的油坊溝村。

太陽島笑了,它已經做好了準備,欣欣然地看著對面的村子,等待著一場盛事的上演。小草上的露珠兒也似乎感受到了震顫,一不小心就滾落進了泥土中。

油坊溝村完全甦醒了。雞鳴聲、牛叫聲……聲聲入耳。不,滿耳的是「哞哞」的牛喚聲。上百頭水牛,踏著激昂的步子,從各家各戶魚貫而出,擁向江邊。

江邊有一個狹長的水溝,牛們齊聚在一起,「哞哞哞」不停地叫著,互相打著招呼。此時,江中的太陽島像一個玉盤,盛滿了佳餚珍饈,輕盈地擱置於水央,碧油油地閃著色澤,讓牛們瞪大了眼睛,吊足了它們的胃口。

江水不興,如練如綢。情至深處,它竟然又在太陽島之下挽系了一個美麗的結,名為月亮島,圓滿而馨香。太陽島和月亮島就這樣互相守望,傾訴衷腸。結心深處的青草和淺淺的水灣,怎能不吸引這一群生靈們的目光,牽扯它們的思緒。

看吧。牛們踏芳而來,就只為等待朝陽的噴薄而出。剎那間,頭牛嘶鳴,數百名疆場勇士般激情噴發,力破江中漩渦,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奏凱歌,直抵太陽島。

百牛渡江,一種罕見的中國生態奇觀華美上演,震撼世人。

水之上,春天成長起來的鴨們和鷗們興奮極了,它們忽而淺翔低唱,忽而繞頸輕語,等著這一時刻的到來。

前面的牛們已經奔上島子,撒蹄狂歡。一頭母牛剛剛上岸,神情安詳。它本想悠閒踱步,輕嗅花香,驀然回首,卻驚見剛出生幾天的犢兒正在對岸「哞哞」叫喚。

母牛瞬間發狂,毫不猶豫捨棄身邊的無限誘惑,「撲通」一聲重返江中,奮力拼搏,朝對岸那雙期盼的眼神努力接近。

岸邊人驚呆了。牛犢兒安寧了。不一會兒,它溫順地匍匐於媽媽厚實的背脊上,在岸邊人淚光盈盈的迎送下,在嘉陵江水輕柔的撫摸下,在太陽島的熱情擁抱下,完成了一個美麗的心結。

這樣美麗的故事,在這裡上演了一次又一次。

清晨,已近耄耋之年的王元國老人牽著自家牛兒,慢悠悠地走在通往江邊的村道上。

村道很寬,水泥柏油路,一頭連著嘉陵江,一頭通往縣城的高速路入口。現在的春夏季節,每天總是有很多的人從四面八方開車過來,擁進油坊溝村,觀看百牛渡江的壯觀景象。

在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依託此地原有的人文風貌,百牛渡江已經成了中國鄉村旅遊的一個品牌,是蓬安縣相如故裡的又一道特別風景線。從2011年4月的最後一個周末舉辦「嘉陵江放牛節」開始,至2020年5月初舉辦的「嘉陵江放牛季」,小小的油坊溝村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刻。

曾經是荒灘溝村的村子一下變漂亮了。兩邊的山地種滿了果樹,金燦燦的「錦橙一百號」成為蜀地著名商標;稻田裡荷葉飄香,蜻蜓在其間翩然飛翔;一畦畦的菜地邊,是裝飾一新的各式農家樂,靜靜等待著遠方客人的造訪。

歲月流逝,年華遠去,但王元國老人是村子成長曆程不折不扣的見證人。今天的太陽島和月亮島曾是陸地的一部分,1990年代初,因嘉陵江上修建電站,蓬安嘉陵江段水位上升,露出水面的土堆部分,形似太陽和月亮,人們故予以其名。

嘉陵江上漲的水位,淹沒了油坊溝村的大部分土地,以及通往縣城的4.8公裡山路。曾經靠土地謀生的村民們一時手足無措,有的人離開了村子,有的人卻看到了希望。

正在外面跑運輸的王元國回到家鄉,被選舉為村支書。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通到縣城的公路,普通黨員一人捐資200元,村幹部每人捐資1000元。從2003年開始,用了兩三年時間,油坊溝村重新進入人們視野。

土地沒有了,但每家每戶留下耕地的水牛還在,只要春夏季節,它們每天早上會遊過嘉陵江,到太陽島或月亮島去吃青草,日暮時分再遊回岸邊,返回村子。

根據這一生態現象,王元國突然想起在周子古鎮看到當年紅軍過境留下的那些激情口號,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開發生態旅遊,全村有276戶人家,把每家每戶的牛兒集中起來過江,題目就叫「百牛渡江」,甩掉貧困村的帽子!這就是今天「百牛渡江」的起源和緣由。

倦鳥知故鄉。因為「百牛渡江」這個生態旅遊品牌,各地來的遊客們,像一股巨大的磁場,把在外打工的遊子們紛紛吸引回了村子。油坊溝村人口猛烈增加,今天已經有370多戶了。

除了各式各樣的農家樂,富裕起來的人們尤其重視耕讀傳家這樣的中華優秀文化式樣。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村子又修建了書墨田園博物館,以傳承本地文化,提升村民們的知識和文化涵養。

走進書墨田園,在一把把鋤頭、一副副耕犁、一個個簸箕等農用工具面前,仔細回味油坊溝村的過去,這是凝固的歷史;在牆上飛揚的《子虛賦》《愛蓮說》等書法字體面前,靜靜感受墨韻書香的因襲和芳香,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在這一刻傳承至心。

此時,外面陽光正好,山也清朗,水也碧綠。在蓬安司馬相如的故鄉,在迂迴曲折的嘉陵江畔,在周子古鎮上,300裡嘉陵江風光圖,又被今人繪上了濃濃的一筆。

相關焦點

  • 觀百牛渡江 遊山水南充
    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和嘉賓齊聚在蓬安縣百牛渡江景區。情景歌舞《蓬安天地》、音舞詩畫《牛眼看蓬安》和歌舞《百牛爭豔》等文藝演出拉開了活動帷幕。活動上,相關負責人發布了南充市「五一」系列活動和精品旅遊路線,推介了蓬安文旅資源產品和精品線路。
  • 桑榆散文:牛年說牛
    牛的一生牛是對人類貢獻最大的動物之一。
  • 無錫近百名27軍後人重走父輩渡江戰役路
    那一年著名的渡江戰役,吹響了解放全中國的號角。昨天,剛沿著父輩們投身渡江戰役的線路走了一圈的孟先生表示,在這次重溫之旅中,他們還遇到了一名90後姑娘,希望能找到爺爺的戰友。   近百名27軍後人相約重走渡江戰役路   「4月19日出發,先到合肥集中」,孟先生是27軍軍人的後代。
  • 《渡江偵察記》原型回憶 渡江前後鬥智鬥勇(圖)
    核心提示:說到渡江戰役,不能不提電影《渡江偵察記》。影片中,孫道臨飾演的李連長,率偵察班深入江南敵軍江防要塞,並及時向江北送回情報。他就是60年前的渡江某部隊偵察排排長曹興德!昨天,在南京軍區政治部的幫助下,記者找到了住在南京第三幹休所的曹興德。今年86歲的曹老精神矍鑠,「渡江偵察記電影裡的事基本是真實的,要說我是原型,不如說每個偵察兵都是原型。」
  • 渡江戰役紀念館
    今天上午,實踐團成員提前查詢去往渡江戰役紀念館的路線,規劃好實踐路線後,準備河南理工大學的標示牌、口罩、實踐地接收證明等活動必須品。實踐團成員於今日下午一點鐘,迎著驕陽踏上了去往渡江戰役紀念館的路上,由於天氣炎熱,去往實踐地的路途中並沒有碰到很多行人,但實踐隊成員不畏炎熱,依然熱情高漲,滿懷對紅色精神的敬畏開始前往紅色之旅的第二站——渡江戰役紀念館。
  • 電影《渡江偵察記》
    電影《渡江偵察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0日 15:58 來源: >《渡江偵察記》   1949年,窮途末路的蔣介石螳臂擋車,妄圖依靠長江天險阻擋我人民解放軍南下。
  • 真實版的「渡江偵察記」(上)
    這是一段真實歷史的再現,取材於渡江戰役發起前,我華野二十七軍先遣渡江大隊強渡長江天險,活躍在江南敵佔區,並策應大軍順利過江的過程。電影只是藝術地再現了這段驚心動魄的戰鬥經歷,但它畢竟受故事片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完成這一過程的全記錄,先遣渡江大隊在江南的15天,所處的鬥爭環境,則如龍潭虎穴,一髮千鈞。
  • 創造上億票房收入的《渡江偵察記》
    小編聽一檔歷史文化的節目,恰巧那期介紹的是經典紅色影片《渡江偵察記》的一些幕後花絮和當時真實的歷史情節。《渡江偵察記》在1954年登上大屏幕,當時每張電影票價格是1毛錢,而《渡江偵察記》賺了1億元的票房,當時中國是5億人口,相當於全國觀眾都反覆看了兩遍。
  • 瞻仰「渡江偵察記」原型——劉四姐烈士墓
    小時候看過一部《渡江偵察記》電影,說大軍渡江前夕,一群偵察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渡江偵察,為了獲得寶貴的情報和敵人展開了緊張激烈的周旋。他們面對的是敵人設下的重重陷阱與嚴密的圍追堵截,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以及自身的智慧和勇氣,在敵後遊擊隊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幫助下,出色的完成了偵察任務,為我解放大軍順利渡江,最終取得整個「渡江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2021牛轉乾坤(百牛圖)
    牛對中國人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生產、習俗方面,更體現在對中華民族內在精神的塑造上。古人以牛為榜樣,學習牛的精神,形成了中國獨有的牛文化及勤勞、踏實、沉穩的民族個性。牛精神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牛對中國人影響不僅表現在生產、習俗方面,更體現在對中華民族內在精神塑造上,所以畫家畫牛既表現出牛動作和神態,又表現出牛品性和精神,賦予牛人格化魅力。
  • 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中的火車站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讀者朋友們上中學時都學過現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這篇飽含父子之情的回憶性散文講述的是朱自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時,他的父親在浦口火車站為他送行,照顧他,並替他買橘子的事情。南京浦口火車站也因朱自清的這篇散文被許多人記住。那麼本文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浦口火車站的前世今生。浦口火車站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火車站,它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佔地面積20公頃,是中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
  • 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命名由來 一路向南問天闊_黎母
    南渡江在澄邁境內被稱作「新安江」。海南也有一條「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向北入海的長河,但不叫北渡江而叫南渡江?對此,海南詩人徵軍吟詠「靜靜的南渡江的波流呀,蘊藏著父母們的淚雨……」為什麼它「蘊藏著父母們的淚雨」?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海口江東新區,於是,南渡江東岸掀起了大開發大建設的新熱潮。
  • 【散文專題複習】—— 《漢書》及東漢散文
    從總趨勢看,東漢散文向駢儷化方向發展;同時不少語體散文作家也著意追求通俗易懂、淺顯明快的文章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對浮華文風有所矯正。1、成書於東漢的歷史散文,趙曄撰。其書今存十卷,主要敘述吳越爭霸故事,前五卷以吳為主,後五卷以越為主。2、在體例上兼有編年體和紀傳體史書的特點,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雛形。全書所敘重要事件標明年代,但多有訛誤。3、敘事完整,以吳越爭霸為主線,各章有重點,相對獨立,敘述具連續性。(二)故事情節曲折多變。
  • 投行也搞「渡江戰役」!有券商強勢推出「渡江戰役投行人員內推考核...
    大小投行都在加緊人才儲備,更有券商推出「渡江戰役投行人員內推考核方案」,一時間吸引行業眾多關注,這個內推考核方案中,要求公司員工帶任務內推,否則將被扣發年終獎,有圍觀者評價稱,「很有傳銷的即視感」。發布這條信息的,是微信公眾號「大力如山」。多條留言都指向了德邦證券。據此,財聯社記者向德邦證券求證,相關人士予以否認。但仍有諸多證據指向這一內推方案來自德邦證券。
  • 學者:海南"母親河"南渡江之名由臨高話而來
    有學者認為,海南人的母親河「南渡江」是以臨高話命名的,著名的《讀史方輿紀要》對此有記載。蘇東坡當年或許不止路過臨高那麼簡單,而是與臨高結下過不解之緣。 學者:「南渡江」以臨高話命名 南渡江是海南人民的母親河,一直以來,「南渡江」這個名字從何而來缺少站得住腳的說法。有人望文生義認為,這是閩南人當年南渡而來、路過此江,故名南渡江。
  • 安徽省 宣城市 月亮灣《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拍攝地
    這裡還被多家電影製片廠選為外景拍攝基地,《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月亮灣的風波》等優秀影視作品都曾在此拍攝外景。安徽省 宣城市 月亮灣 《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拍攝地安徽省 宣城市 月亮灣 《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拍攝地安徽省 宣城市 月亮灣 《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拍攝地安徽省 宣城市 月亮灣 《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拍攝地安徽省 宣城市 月亮灣 《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拍攝地
  • 復工了,再讀朱自清散文《春》
    行政區有一大片花園,下班後在花園散步,聞著淡淡的花香,看著綠油油的草地,不由想起朱自清的散文《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讀著著熟悉的句子,好像又回到學生時代,《春》基本是語文課的必背課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內容淺顯易懂,雖然是一篇散文,但如詩歌般充滿了詩情畫意。
  • 攜民渡江千古絕唱,漢昭烈帝仁義無雙!仁義,劉備創業的金字招牌
    有人說這是假仁假義收買人心,我就問一句:在這種環境下,你願意攜民渡江嗎?你願意安排軍隊幫助老百姓嗎?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劉備是假仁義,但是他做了一輩子,假的也成了真的了!普通人能做得到嗎?  具體到攜民渡江事件本身,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做到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的。
  • 體育——徒手類遊戲——1:加減法、2:渡江比賽
    二:渡江比賽準備:在場地上畫兩條相距20-30米的平行線做為江岸,兩線之內作為江。遊戲開始:組織者發出渡江的口令後,渡江者千方百計躲過追拍者,想方設法渡江到對岸。追拍者盡全力追拍渡江者,被拍著的人應退出比賽。如此往返進行,最後剩一人時,那人為勝利者。
  • 獨家航拍|母親河南渡江滋養的廣袤沃土,竟是這麼美!
    高空視角下,母親河南渡江所滋養的這片廣袤沃土,原來竟是這麼美。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陳元才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25日消息(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陳元才)5月25日,記者航拍了南渡江下遊即海口市龍泉鎮、新坡鎮一望無際的農田。高空視角下,母親河南渡江所滋養的這片廣袤沃土,原來竟是這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