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了倆小時,孩子做事太磨嘰怎麼辦?專家:多半是家長的錯

2020-11-13 好孕

文\好孕姐

「我就沒見過比他更磨嘰的孩子!」

眼看嫂子都要拍桌子了,我忙攔下了問到底怎麼了,原是一頓飯吃了倆小時,吃到電影都快開場了,小侄子還在慢條斯理地擦嘴,嫂子看到氣不打一處來,原本歡樂的親子時光就這麼以暴躁掀桌而告終,小傢伙也哭哭啼啼委屈壞了。

生活中,磨磨嘰嘰的孩子不在少數,經常這邊你要出門了,那邊孩子還在慢悠悠地收拾包包,似乎走快一秒都是對人生的快進,穿個鞋都要五分鐘才行。

很多家長對此苦惱不已,認為自己怎麼會養出這麼廢的孩子?但專家卻認為,孩子磨嘰的根本原因在家長身上,只有雙方一起改變,孩子才能進步。

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

以我嫂子為例,從性格到做事風格可謂是四個字:風風火火。但凡認識她的人,都曉得她做事乾淨利落,頗為講究章法。奈何孩子的性格像我大哥,慢條斯理,從小做事就比較從容淡定,說好聽點叫按部就班,難聽點就是龜速人。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父母中存在一個慢騰騰的時候,孩子就會向慢節奏進發。或許網友好奇,為何孩子不學習我嫂子的快節奏呢?這就要從人好逸惡勞的天性說起了,小孩子天生貪圖享受,自然不會自找苦吃。

想要我小侄子改變磨嘰的態度,我建議嫂子先收拾我哥,言傳身教更重要。

家長用成人速度衡量孩子

記得早先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知名女演員董潔就曾嫌棄兒子行為太磨嘰,沒有男人的果決利落。但這只是董潔的個人感受,事實上,圍觀的嘉賓和主持人都認為她家兒子速度很正常,符合同齡孩子的行為模式,反而是董潔在以自己的速度去要求兒子。

專家解釋,孩子到底是孩子,他們的心智和身體發育都不如成人,他們有屬於孩子的生活節奏和生理節奏。家長要求他們按照成人的速度出發,就是在強人所難,最後只會激發矛盾,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與其讓孩子快起來,家長不如反省下自己是否太快了呢?

孩子小小的「報復」

就像我小侄子,平常吃飯雖然慢,但也並非像今日一頓飯吃倆小時。細想發現,他就是在吃飯過程中被嫂子催急了,索性越吃越慢,故意氣嫂嫂而已。

家長不要低估小孩子的叛逆心理,在他明明很努力的情況下,倘若家長閒著沒事就在旁邊催個不停,孩子反而會放棄這種努力,甚至自暴自棄。歸根究底,還是家長催太多的問題,希望大家及時自我糾正。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覺得孩子做事太磨嘰?實則是家長的錯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不少父母都吐槽自己的孩子太磨嘰,特別是到出門的時候,你火急火燎恨不得已經到點了,他還在慢悠悠的收拾書包。不少父母都非常好奇自己這麼急躁的性格,怎麼會養出這麼磨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孩子是父母行為的縮影。想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磨嘰,關鍵還是要從父母身上找原因。
  • 孩子吃飯太磨嘰怎麼辦?如何提速?
    、拖拉、磨嘰,嘴裡含著東西半天不往下咽,這是很多家長的難題。孩子吃飯慢,磨嘰,有時候是因為飯菜的質地、口味等不對。比如,太硬了、太大塊了,吃起來就會費勁、比較慢,甚至不想吃。另外,菜式太單調、口味太濃重,也可能導致孩子不願意吃,磨洋工。因此,想要解決孩子吃飯慢的問題,先看看給孩子提供的飯菜上,有沒有可以提高的空間。
  • 孩子磨嘰拖拉家長應該怎麼辦?6點改善方法幫你解決
    「還有10分鐘就要遲到了」 ,「你能不能快點,真磨嘰」「煩死了,能不能快些,要遲到了」......作為家長,你是不是經常這樣呢?當你碰到孩子每天磨嘰,是不是一時衝動,很是煩惱呢,恨不得把她拖著走。孩子磨嘰拖拉家長應該怎麼辦?怎麼辦?相信這是很多家長想知道的。
  • 孩子做事磨嘰,家長該如何應對?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有答案
    孩子做事磨磨唧唧,總是讓父母著急不已。但是家長們常常以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問題,責怪孩子的不緊不慢、磨磨唧唧。家長過度焦急的催促,極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通過更加消極的方式來「報復」家長的催促行為。
  • 孩子做事磨嘰怎麼辦?忍住!別插手
    原來,做事磨嘰是絕大多數孩子的共性。「作業做了嗎?」「快睡覺!」多少老母親都是在吼叫聲中結束這一天。有時候下定決心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可最終還是被孩子的天真打敗,不由得再次火冒三丈。那麼,怎樣才能母慈子孝,和平共處呢?
  • 孩子做事磨嘰還越催越慢,該如何是好?
    孩子做事慢吞吞,從來不知道著急,有時候大人急死了可孩子依然要多磨嘰有多磨嘰,你越催他就越慢,簡直能把人給氣死。相信十有八九的娃都存在磨嘰這個缺點,也相信十有八九的父母在孩子磨嘰的問題上崩潰過。我朋友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因為家裡學校有點遠,每天還得先送娃去學校後才能去上班,時間趕得不得了。
  • 孩子磨嘰怎麼辦?關注身心發展,順應成長規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認真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讓他們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熟練掌握自己的能力,有意識地提高做事效率,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和成長。1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吸引他的事物就會讓他忘記初衷。改掉這類孩子的磨嘰,就要培養他們的注意力。
  • 家長如何示範引領,幫助孩子改掉磨嘰習慣?
    這類磨嘰的出現,主要是家長起了個壞榜樣,孩子好模仿,潛移默化,導致孩子養成磨嘰的習慣。外界錯誤引領,容易導致孩子愛磨嘰。孩子是具有社會性和自覺能動性的人。愛模仿,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突出特徵,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夥伴。當孩子周圍的人做事情拖拖拉拉、不講效率,孩子每天與其接觸,久而久之,近墨者黑,他們也會學會磨嘰、拖拉。
  • 孩子磨嘰怎麼辦?消除自卑心理,揚起自信風帆
    由於身體胖,大壯的靈活性比其他小朋友要差,參與體育遊戲有一定的難度,擔心運動中自己出洋相,於是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大大降低,從而出現磨嘰的現象。具有自卑情結,致使孩子愛磨嘰。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自信,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瞻前顧後、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這種情況下的幼兒,就會給人「這孩子真磨嘰」的感覺。
  • 孩子寫作業磨嘰?一條橫線提高專注力
    濤濤媽對孩子寫作業磨嘰很煩惱,說別家的孩子不到一小時能寫完,濤濤磨嘰兩個小時都寫不完,媽媽說他寫一會兒玩一會兒,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一會玩轉筆......媽媽在一旁很著急,經常先耐著性子警告,後忍不住抓狂。
  • 孩子一頓飯吃倆小時?可能源於餐桌上的幾條「壞示範」
    尤其是姥姥,很寵孩子,經常追在身後一口一口喂,草莓在哪裡玩,就跟在後面喂,導致沒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還把她慣的更喜歡含飯。到現在為止,我也是屬於慢慢摸索糾正女兒的不良習慣,每天會花一點心思在餐桌儀式的訓練上,就這樣,比起以前一頓飯吃上2小時,現在算是很有進步了。
  • 孩子磨嘰,家長催促埋怨,結果越催越慢,家長該如何做?
    對孩子來說,自己的進步沒有得到認可,卻遭到了不斷的數落和批評,這種落差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這時候,反感、厭惡等負面情緒就會伴隨而生,導致孩子做事故意拖延、磨嘰,以此來對抗家長!家長數落孩子分析:不停催促埋怨,有可能強化孩子的愛磨嘰。
  • 孩子做事情拖拉,只因爸媽的這個習慣,3招幫娃樹立時間觀念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龍應臺曾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提到。她對娃的態度從容柔和,不催促,透露著一種對孩子行為的欣賞和寬容。而大多數媽媽並非都能做到這樣。,走路磨嘰,放學回來更是磨嘰,人家別的小朋友半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他都要花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
  • 孩子拖拉,磨嘰怎麼辦?如何培養自律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一個孩子的好壞當然不能單單從孩子的成績來判定,但是好成績給孩子帶來的好處是明顯是更加積極的,能讓孩子自信,樂觀,膽大等等,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想讓孩子們都有個好成績,不僅如此,還能體會到一種由學習本身帶來的成就感。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提高成績呢,最重要的我認為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性,一旦養成自律,好處是伴隨一生的。
  • 孩子做事拖拉,寫作業慢,怎麼辦?
    孩子寫作業慢、吃飯慢、穿衣慢……做什麼都慢,拖拖拉拉半小時作業能寫2小時,作為家長是不是真心累+很崩潰?這其實是拖延症在作怪!拖延症其實是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孩子跟成年人一樣,都會本能地選擇舒適地、簡單地、有利於自身的活動。
  • 孩子作業拖拉怎麼辦?很多家長錯在第一步,王健林的方法值得借鑑
    通過對王健林話語的分析和女兒拼圖的實踐,對於如何讓孩子高效寫作業,我想很多家長都錯在第一步。對於現在的孩子而言,哪怕是小學低年級,一回家也至少有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要做。03定時提醒,過時不候寫作業時,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磨嘰個沒完,而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孩子對時間缺乏直觀認知,那怎麼辦呢?
  • 家長越催孩子越磨嘰,這幾點家長可以試一試,提高孩子時間觀念
    其實小孩子莫愁是一件常見的情況,孩子並不知道大人嘴裡的5分鐘,半個小時到底是多長時間,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家長對孩子兇道:你快一點,還有幾分鐘就遲到了,但是孩子會以為這幾分鐘會是很長的時間,所以還是在慢慢悠悠的收拾書包。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巧用「3個法則」,提高孩子「執行力」
    很多孩子都有做事拖拉的毛病,經常要家長再三催促,讓家長心累不已。還有的孩子更嚴重,該做事的時候磨磨蹭蹭,導致效率大大降低,他們心裡明白這樣不好,可下次還會重蹈覆轍。每次肖莉帶娃出門逛街或者散步,哪怕已經提前說了出門時間,孩子到了時間也沒準備好,往往要磨蹭半個小時才能出門。這樣的情況,肖莉夫妻倆也不是沒管過,可孩子每次都答應得好好的,下次又犯。
  • 孩子特別不聽話怎麼辦?談判專家:巧用談判技巧,讓孩子乖乖配合
    很多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本來聽話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變得很叛逆,不論你說什麼,他都說「不」。而且,還會和你討價還價。碩碩就是這樣。在門口玩時,看到別人吃冰棒,他便跑回家翻冰箱。結果,剛把冰棒拿出來,就被媽媽阻止了:「快放下,不能吃!」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應該怎麼辦?
    可見,粘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神經類型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一類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哪怕大人發脾氣也快不起來。案例中的貝貝小朋友並不是因為外界幹擾導致的磨嘰,也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專心而磨嘰,他只是性子慢,生活節奏就這樣,快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