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我就沒見過比他更磨嘰的孩子!」
眼看嫂子都要拍桌子了,我忙攔下了問到底怎麼了,原是一頓飯吃了倆小時,吃到電影都快開場了,小侄子還在慢條斯理地擦嘴,嫂子看到氣不打一處來,原本歡樂的親子時光就這麼以暴躁掀桌而告終,小傢伙也哭哭啼啼委屈壞了。
生活中,磨磨嘰嘰的孩子不在少數,經常這邊你要出門了,那邊孩子還在慢悠悠地收拾包包,似乎走快一秒都是對人生的快進,穿個鞋都要五分鐘才行。
很多家長對此苦惱不已,認為自己怎麼會養出這麼廢的孩子?但專家卻認為,孩子磨嘰的根本原因在家長身上,只有雙方一起改變,孩子才能進步。
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
以我嫂子為例,從性格到做事風格可謂是四個字:風風火火。但凡認識她的人,都曉得她做事乾淨利落,頗為講究章法。奈何孩子的性格像我大哥,慢條斯理,從小做事就比較從容淡定,說好聽點叫按部就班,難聽點就是龜速人。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父母中存在一個慢騰騰的時候,孩子就會向慢節奏進發。或許網友好奇,為何孩子不學習我嫂子的快節奏呢?這就要從人好逸惡勞的天性說起了,小孩子天生貪圖享受,自然不會自找苦吃。
想要我小侄子改變磨嘰的態度,我建議嫂子先收拾我哥,言傳身教更重要。
家長用成人速度衡量孩子
記得早先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知名女演員董潔就曾嫌棄兒子行為太磨嘰,沒有男人的果決利落。但這只是董潔的個人感受,事實上,圍觀的嘉賓和主持人都認為她家兒子速度很正常,符合同齡孩子的行為模式,反而是董潔在以自己的速度去要求兒子。
專家解釋,孩子到底是孩子,他們的心智和身體發育都不如成人,他們有屬於孩子的生活節奏和生理節奏。家長要求他們按照成人的速度出發,就是在強人所難,最後只會激發矛盾,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與其讓孩子快起來,家長不如反省下自己是否太快了呢?
孩子小小的「報復」
就像我小侄子,平常吃飯雖然慢,但也並非像今日一頓飯吃倆小時。細想發現,他就是在吃飯過程中被嫂子催急了,索性越吃越慢,故意氣嫂嫂而已。
家長不要低估小孩子的叛逆心理,在他明明很努力的情況下,倘若家長閒著沒事就在旁邊催個不停,孩子反而會放棄這種努力,甚至自暴自棄。歸根究底,還是家長催太多的問題,希望大家及時自我糾正。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