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我認為,細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先說一個國際新聞:2004年,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在他的帳篷裡會見了前來做破冰之旅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在兩人席地而坐時,卡扎菲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光著的腳伸到布萊爾面前,並且毫無顧忌地放了一個大大的響屁,這令頗有紳士風度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尷尬不已!先拋開卡扎菲與西方國家的恩恩怨怨不說,就事論事,老卡的這一舉動確實令人對他的教養產生質疑!
什麼是教養?簡單來說,教養就是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儒家經典裡的《周禮》對人的行為規範做了很詳細的規定。西方人把教養寫作Manner,指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徵。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
教養既然包含這麼多含義,怎麼表現出來呢?也就是說怎樣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呢?很簡單:不看全貌,看細節!細節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內蘊。話不多說,就拿飯局來看看眾生相,觀細節品教養:有的人雙手盤在飯桌上吃飯,使他旁邊的人無法伸手夾菜;有的人夾菜時筷子不停地在菜碗裡翻攪;有的人吃飯時大聲說笑,唾沫橫飛;有的人每上一道菜,都會把菜轉到他面前;有的人在有婦女兒童在場的情況下,肆無忌憚一支接一支抽菸;有的人為他續水N次,他從不為別人續一次;有的人敬他喝酒,他看都不看你一眼;有的人邊吃邊煲電話粥等等等等,這些細節能上綱上線嗎?不能。正是這些細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報導:日本運動員離開休息室時,都會將運動員休息室整理並打掃乾淨,而且把垃圾帶走。日本啦啦隊離開比賽場地時也會將地上的垃圾撿拾乾淨並帶走!從小細節看素質,見微知著,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良好教養!
教養不是一朝一夕,短時間就能養成並提升的,也不是單個人閉門造車修煉的結果。教養需要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營造,共同提升!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個細節做起,良好的教養才會在全社會每一個角落、每個細節中體現!
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從今往後請注意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