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2020-12-22 工地老李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我認為,細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先說一個國際新聞:2004年,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在他的帳篷裡會見了前來做破冰之旅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在兩人席地而坐時,卡扎菲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光著的腳伸到布萊爾面前,並且毫無顧忌地放了一個大大的響屁,這令頗有紳士風度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尷尬不已!先拋開卡扎菲與西方國家的恩恩怨怨不說,就事論事,老卡的這一舉動確實令人對他的教養產生質疑!

什麼是教養?簡單來說,教養就是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儒家經典裡的《周禮》對人的行為規範做了很詳細的規定。西方人把教養寫作Manner,指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徵。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

教養既然包含這麼多含義,怎麼表現出來呢?也就是說怎樣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呢?很簡單:不看全貌,看細節!細節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內蘊。話不多說,就拿飯局來看看眾生相,觀細節品教養:有的人雙手盤在飯桌上吃飯,使他旁邊的人無法伸手夾菜;有的人夾菜時筷子不停地在菜碗裡翻攪;有的人吃飯時大聲說笑,唾沫橫飛;有的人每上一道菜,都會把菜轉到他面前;有的人在有婦女兒童在場的情況下,肆無忌憚一支接一支抽菸;有的人為他續水N次,他從不為別人續一次;有的人敬他喝酒,他看都不看你一眼;有的人邊吃邊煲電話粥等等等等,這些細節能上綱上線嗎?不能。正是這些細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報導:日本運動員離開休息室時,都會將運動員休息室整理並打掃乾淨,而且把垃圾帶走。日本啦啦隊離開比賽場地時也會將地上的垃圾撿拾乾淨並帶走!從小細節看素質,見微知著,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良好教養!

教養不是一朝一夕,短時間就能養成並提升的,也不是單個人閉門造車修煉的結果。教養需要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營造,共同提升!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個細節做起,良好的教養才會在全社會每一個角落、每個細節中體現!

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從今往後請注意每一個細節!

相關焦點

  • 你的教養,藏在每一個細節裡
    有位客人著裝光鮮、時髦,在飯店裡尤為顯眼。她和同伴高聲說笑著,旁若無人一般,對周圍人投來的不滿眼光毫無顧忌。她走後不久,相同的座位上又來了一位客人,著裝樸素、氣質斯文。與上一位迥然不同,這位客人只是靜靜地吃東西,臨走前將桌上的杯子、盤子、飯餘垃圾都歸攏起來。
  • 細節裡,藏著一個人的教養
    可是那種容易忽視的細節中,在那不經意間的言行中,卻會輕而易舉的戳破你的偽裝,展現你最真實的教養。 真正有教養的人,從來不會刻意只讓自己感覺重要的人舒服,而是他們最正常不過的舉手投足間,都會讓所有人如沐春風。
  • 地鐵上,姐弟倆的小舉動火了,高素質的孩子,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願有教養的人,都能得到這個世界的「溫柔以待」地鐵上,年輕媽媽懷裡抱著一個孩子,孩子睡著了。也許是怕孩子突然醒來踢到旁邊的人或弄髒座位,這位媽媽就用手捧著孩子的鞋子。一個有教養的人,不是多有錢、多有權,也不是多出名,而是一種根植於內心的謙卑有一次,當採訪到96歲高齡嘉賓許淵衝時,作為主持人的董卿,教養瞬間就能看出來,她非常自然地選擇了跪地採訪。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比如公交車上大喊大叫,遊樂場裡搶奪玩具,餐飲店裡敲碗打盤,大商場裡隨處亂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大事,但時間長了總會令人生厭,問題根源在哪裡?也許家長日常給予孩子的教養能說明一切。聽了大寶講的這個事情,我想這名同學的家長如果平時多教給孩子一些有教養的細節處理,應該就不會出現上面令老師和自己都尷尬的一幕。既然灑了水就已經是犯了錯,那就需要及時彌補錯誤,用布子擦乾淨椅子上的水才是正確的做法,而對細節不當回事,又怎會讓老師對孩子有好感呢?送孩子上學,在校門口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做事欠妥,教養不佳的行為。
  • 細節,出賣了你的教養(夜讀)
    而真正決定一個人形象的則是另一張臉:教養。」教養不是在人前裝出來的,也不是現學了禮儀課就能夠「端」著演出來的,它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自然流露。展現教養,就等於展現一個人靈魂的模樣。要從表面上真正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但我們可以從生活的細節中,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真心。
  • 姐弟倆地鐵上「坐姿」走紅,乘客紛紛稱讚,網友:教養藏在細節裡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縮影,父母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優秀的家長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教養,養成孩子良好的操守。在公共場合下,很小的一些細節,都能體現出孩子優秀的素質和教養,這才是高級炫富。地鐵上姐弟倆因「坐姿走紅」,網友:教養藏在細節裡
  • 姐弟倆坐地鐵火了,一個舉動獲乘客點讚:教養藏在細節裡
    在家長的刻板印象中,3歲的孩子都特別淘氣,他們身上就像裝了電動馬達,一刻都閒不下來。什麼叫真正的「炫富」?」男孩剛剛上小學,在我們的印象裡,小學生都是「神獸」4.姐弟倆坐地鐵火了,一個舉動獲乘客點讚:教養藏在細節裡
  • 一個人是否有教養,都藏在不起眼的細節裡,貌似簡單卻最難做到
    如果一個孩子出門在外,能被誇贊有教養,那大抵是對他乃至,他身後的整個家庭教育的高度評價,相反,「真沒教養」這句話,要是被孩子的父母聽見,那可真真算得上實至名歸的「人身攻擊」,不跟你細細理論一番你都別想走!但是實際上,中國人對於教養的理解,也還大多停留在面子上的那點好勝心。
  • 所謂教養,就是會在細節裡出賣你的東西
    他們說的對,但卻不如陳丹青說的精闢:「教養就是細節。」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令人舒服的細節,而最容易暴露出來的就是教養的問題。教養,就是會在細節裡出賣你的東西。真正的教養是不需言說的,因為它是一種高貴人格的自然流露。2一個人的「善小」中藏著他的教養我一個朋友在2013年的時候,騎行川藏線。
  • 教養,藏在生活的細節裡,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中提到:「禮貌,能表現一個人的友善態度和語言美感。禮貌的品德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惡補不來的。」加州大學實驗心理的洪蘭博士、臺灣著名親子作家蔡穎卿在合著的《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中主張:好好生活,就是教育。書中針對親子教育最關注的27個經典問題,進行了愛與智慧的對談。
  •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
    01 懂的感恩是一種教養近日,一名小男孩獨自過斑馬線,路過車輛紛紛減速讓行。小男孩一步一鞠躬,連鞠三躬向讓行的司機致謝。這名小男孩叫屠昱開今年8歲,是蘇州張家港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當天是他第一次獨立去上這,媽媽在窗口拍下了感人的一幕。
  • 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要從表面上真正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但我們可以從生活的細節中,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真心。因為,教養是細節藏不住的東西。作者南山講過他的一次親身經歷。有一年,他到西安參加業務培訓,與一位叫阮青的中年人分到一個房間。交談中,他得知阮青常年在單位寫材料,菸癮很大,每天抽一到兩包是常有的事。
  • 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展現教養,就等於展現一個人靈魂的模樣。要從表面上真正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但我們可以從生活的細節中,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真心。因為,教養是細節藏不住的東西。很多時候,細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一個人。比如,吃飯。網友之秋有位同事,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被嬌生慣養,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有一次聚餐,他搶著點菜,點的大多都是他自己愛吃的,全然不顧其他人的口味。他喜歡吃生蒜、麻辣,結果桌上十幾盤裡全有蒜和辣椒。
  • 關曉彤節目中要求用「賈玲」造句,處處細節盡顯教養,藏都藏不住
    ,改正缺點的同時做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案例關曉彤算是童星發展到現在比較順利的,沒有負面消息而且為人和教養都很好,不管面對媒體還是朋友都是真摯的,因為長時間的在節目中接觸,關曉彤也有了自己要好的朋友,賈玲就是其中一個。
  • 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從細節裡就知道
    一個懂得尊重和善待弱者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的人,才是真正高貴的人!這位建築工人感動的淚水不停地在眼睛裡翻滾。小女孩對農民工的尊重,優於成年人的教養,令人蕭然起敬!相比較,這位學生雖然可能文化程度高,但不懂得尊重平等生命個體,讓人覺得空有學問。某公交車司機曾說過:「農民工最遵守車內秩序。」
  • 教養(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也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教養。胡適說:「教養是一個人生命的層次,更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 哪些細節裡,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男人的教養,體現在這個細節上
    整個社會都在提倡素質教育,而教養與一個人的出身背景、文化等,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上。不論在什麼時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養,比如有人是真的有教養,有人是沒有教養,還有一種人像兩面派一樣,他們的教養只在熟人面前才體現出來。
  • 你的教養,藏在舉手投足之間,體現生活細節
    一個小小的細節,不僅表達了對大師的尊敬,也表達了對文化的尊重。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它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教養不是什麼很高深的東西,其實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能體現出我們的教養。
  • 教養,體現在你做事的細節
    電話響了、從包裡拿出了手機開始接電話,一會兒即使列車行駛的聲音還不及他的談話音量,但他對周圍人投來的目光滿不在乎。他下車之後,相同的座位上又來了一位乘客,著裝樸素、氣質斯文。與上一位截然不同、這位在接電話的時,雙手遮掩著嘴,生怕聲音會影響到旁邊。雖然沒有規定地鐵上不能打電話,但從及細節上,兩人的教養,高下立判。
  • 所謂的教養,不過就是一點一點的細節體現
    文/芨芨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其實都是從細節處去體現。人有沒有修養,和他的出身和背景有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