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講實操方法,拒絕空虛理論。
嗨,你好。歡迎來到《12節朋友圈文案課,每月多賺1萬+》專欄課的第3節課,我是作者巫兮兮。
今天給你分享一位女學員曉佳的真實案例,她利用工作之餘,將朋友圈銷售業績做到了,從「無人問津」到「客戶主動上門」,從「訂單為0」到「月入6、7千」。嚴格來說,曉佳不是賣實物的貨,而是賣虛擬的技能。曉佳是一名設計師,平時朝九晚五,偶爾加班,工資8000,在城市裡算是普普通通的收入,她就琢磨著想找點私活來幹,於是在朋友圈打起了廣告,3個月過去了,沒有1個人找她,這可愁死了……
後來,我幫她診斷了她的微信,發現問題不少,而且第一步的頭像、名字就存在問題,整個微信形象是模糊的。在我的建議下,曉佳將微信進行了系統化的重新打造,尤其是頭像、名稱上的改變非常大,一周後她便接到了2個訂單,如今她在工作之外的私單收入,已穩定在每月6、7千以上。
一個好的微信形象,是真的可以吸金的。
曉佳的許多客戶都說:「當時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她,有需求的時候,很快就找到她了。」
>>那麼,曉佳是如何打造微信形象的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第3節課的內容,乾貨馬上開始!
上一節課我們通過3點4維分析法,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變現方向,就相當於給自己的微信形象,立起了骨架和靈魂。
今天這節課,就具體來講講,如何打造一個好的微信第一印象,也就是給我們的微信,穿上適合的外衣。
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比如你同一時間認識了2個新朋友,其中A第一次給你感覺熱情好客,B給你感覺冷漠寡言,即便後來A並不是一直都是熱情的,B也並不是每次都話少,但在你的印象中,就會覺得A更熱情些。
這就是「先入為主」!
你會發現,一些銷售、律師、心理諮詢師等,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第一印象,每次見客戶都是衣服筆挺、禮貌周到,因為壞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所以我們必須塑造好的第一印象。
怎樣才能讓別人對你的微信形象,第一眼就印象深刻呢?怎麼操作才有助於我們變現呢?
新加一個好友,一般是這樣一個瀏覽路徑:
名字——頭像——個人信息主頁(性別/微信號/地區)——朋友圈封面——個性籤名——朋友圈內容
這些看似簡單的信息,其實都是塑造你優質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有的時候,甚至別人還未添加你,就大概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並產生想添加你的衝動。
其實,不同的個人信息主頁,給人的感受是非常不同的,千萬不可忽視。
>>你覺得以下哪個主頁,更能給你信任感?A、只有名字和頭像B、名字裡含有生僻字、英文、符號,念不出來,也不好打C、頭像是一張很模糊的風景照D、純中文名,清晰的個人頭像,正能量的個性籤名
→ 當然是D,信息越多、越具體,越能體現你的真誠,能增加別人對你的好感度。
那麼,馬上就來開始打造你的吸金微信印象吧!
總原則:須體現你的定位
一、好的微信名稱:3個「好」原則
來看一個問題:
你擅長製作PPT,有一天你的微信朋友,想找你幫他優化PPT,但是不太記得你的名字是什麼,而你的名字是比較生僻的英文,還夾雜了符號,你覺得他會怎麼去找你?A、使勁兒想,在搜索框裡,不斷地試關鍵詞B、挨個翻通訊錄
你覺得他找到你,並產生合作的概率有多大?
其實,大多數人在進行完A動作,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就會放棄了。
帶有字符、表情的名字,比較特別,但對於他人來說,卻記不住。記但都記不住,談何產生聯繫呢?
另外,打半天打出來,找不到這個字,也會大大增加找你的難度。
所以,一個利於變現的微信名稱,必須遵循3個「好」原則:
第一,好記、好記、好記
第二,好寫、好寫、好寫
第三,呈現好你的定位
1、好記原則:什麼樣的名字,容易被記住呢?
(1)具象化的
大家會發現,最近這5年,很多企業給品牌命名,越來越愛用具體的詞語,尤其是小米手機興起之後,比如「小辣椒手機」、「熊貓TV」、「梨視頻」、「土豆網」、「豆瓣」「美柚APP」「蘑菇街」、「瓜子二手車」等等,而不再是以前諸如「榮華月餅」、「美心月餅」、「康佳電視」、「奧克斯空調」這類偏抽象的詞語。
為什麼呢?
因為具象化的東西,有「第一聯想」,即你一看到這個詞,腦海中就會情不自禁浮現出這個詞語所指的畫面。
比如我說「粉色小豬」,你的頭腦中是不是立刻想像出了一頭粉色的小豬呢?這個畫面,會進一步加深你對這個名字的記憶。
所以,像麵包、石頭、菠蘿、香蕉、草莓、鯨魚這些具象化名詞,都可以用來作為名字。
(2)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