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賣蛋糕等自製美食 今後或須辦證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私廚秘制的小龍蝦、無添加的曲奇餅乾、自家熬製的阿膠膏……在如今的朋友圈裡,兜售自製美食的現象隨處可見。網售自製美食在朋友圈迅速火爆起來,但食品安全問題始終處於監管盲區。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備案憑證。第三方平臺如不能提供經營者具體信息須擔責。

  朋友圈賣美食,質量全憑賣家良心

  「無添加劑、純手工自製蛋糕,做給您和家人的健康零食!」濟南一「80後」張女士在朋友圈中銷售自製糕點已有一年時間。「我個人很喜歡烘焙,後來受到微商啟發,決定在朋友圈裡試著賣一下。」張女士表示。最開始客源都是認識的朋友,後來老顧客又向身邊的朋友推薦。現在,張女士的蛋糕生意不錯,每天營業額也有近千元。

  家住棗莊的於永璐在工作之餘,會在微信圈裡賣牛肉辣醬。「我家的牛肉辣醬都是媽媽親手做的,肯定不會添加亂七八糟的色素味精。我給家人吃什麼就往外賣什麼。主要是一些朋友和回頭客購買,銷量並不大。」於永璐說道。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對2004人進行一項調查顯示,70 . 2%的受訪者在朋友圈購買過自製食品,類別包含蛋糕甜點(44.7%)、水果生鮮(26.5%)、私房菜(22 . 0%)、咖啡飲料(18 . 8%)和其他(4.2%)等。21.4%的受訪者在食用朋友圈自製食品後,出現過輕微不適,50%的受訪者沒有出現不適,另有28.6%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

  記者在淘寶網、朋友圈等網絡平臺搜索自製食品發現,大部分商家除了標註銷售地和產品簡介外,都沒有提供食品生產經營許可,也沒有相關產品的標準號、配料等相關信息。

  「我不知道什麼部門負責監管微信食品店,自製食物更多是憑口碑和商家良心吧。」張女士說。

  第三方平臺不登記經營者信息要挨罰

  日前,為加強網購食物監管,杜絕微商製售食品安全風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正式發布了《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簡稱《意見稿》)。

  《意見稿》中,對網絡食品經營作出了明確定義。凡是通過網際網路銷售食品(含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的經營活動都屬於網絡食品經營。《意見稿》明確要求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備案憑證。這意味著,如果規定落地的話,今後在淘寶、朋友圈賣食品的商家也要和實體店一樣辦證備案。

  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許可證件或者備案憑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銷售憑證。

  此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其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審查和登記,並及時核實更新。如未按規定執行,則責令改正,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入網食品經營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意見稿》明確規定,網絡食品交易違法行為由網絡食品經營者經營許可、備案所在地或者工商營業執照登記所在地縣級以上食藥監部門管轄。不能確認網絡食品經營者所在地的,由第三方平臺所在地食藥監部門管轄。未經許可或者備案從事網絡食品經營的,由其所在地縣級食藥部門管轄。

  標準需要細化,否則監管難到位

  記者了解到,網絡上的食品銷售主體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傳統的食品製造商或品牌商,傳統的渠道商或零售商,以及個人賣家。前兩者在證照和生產經營上比較規範,而個人賣家大多沒有經營實體,食品安全難以保證,但其數量遠遠高於前兩者。

  對此新規,私房菜老闆們有何反應?「在網上銷售自製食品的很多都是兼職,圖的就是門檻低、成本少。」一位銷售自製食品的賣家表示,「如果新規真要實施,考慮到辦證手續和投入成本等方面的問題,估計會有不少人退出。」賣自製滷味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期待國家出臺相關規定,對網售食品有合理的監管,如果發展得好,也許會考慮從「票友」轉向專職。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國家這次出臺的法律法規,是對電商行業的規範,同時也是對消費者的保護。然而,意見稿能否真正得到落實是個問題。朋友圈的食品銷售靈活性很大,很多界限意見稿並沒有明細,比如生產多少,銷售多少公斤的食品必須申報。假如沒有細化的標準,執法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都會無所適從,監管難以真正到位。

  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王新亮介紹,在朋友圈賣食品門檻較低,商家參差不齊,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到位。朋友圈之間的買賣,屬於比較隨意的私人交易,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將可能面臨維權難、舉證難等情況。

相關焦點

  • 想在朋友圈賣自製食品? 要辦證才行
    原標題:想在朋友圈賣自製食品? 要辦證才行 重慶晨報永川讀本 記者 王珊 報導朋友圈裡,極品吃貨自製的滷豬蹄、私房牛肉乾、純手工製作的烘焙餅乾…未來或將不能再這麼個賣法了。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的《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網上經營土特產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備案憑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如不能提供經營者具體信息須擔責。網絡經營應有許可或備案辦法中對網絡食品經營的界定是,指通過網際網路銷售食品(含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的經營活動。
  • 網上訂餐將可看飯店"笑臉""哭臉" 朋友圈賣美食將受限
    另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新近起草的《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也明確定義了網絡食品經營範疇,未來微信朋友圈內賣美食或也需要辦證。  推行「網際網路+信用監管」  近年來,「餓了麼」等一批網絡訂餐平臺紅紅火火,但其存在無證攤販的現象也引起了市民和媒體的關注。如何監管這類新興平臺成為食品安全部門面臨的新課題。
  • 杭州一名姑娘開著瑪莎拉蒂在朋友圈賣蛋糕
    開著瑪莎拉蒂在朋友圈賣蛋糕生意做大了有人開出了實體店微信叫賣自製美食問題還很多未來可能納入食品安全法監管杭州餐飲江湖最近流傳著一個故事:一個富二代姑娘,開著瑪莎拉蒂,挨家挨戶去送她親手做的鴨脖這個故事,引發了記者巨大的好奇心,記者找到杭州瑪莎拉蒂車友俱樂部,幾番打聽,得到的消息是:沒有開瑪莎拉蒂送鴨脖的姑娘,倒是有一個開著瑪莎拉蒂送蛋糕的姑娘,只做微信朋友圈的生意,但不太願意接受採訪。小龍蝦、海鮮、鴨脖、甜品、自製果醬和辣醬、進口食品、本雞本鴨……在微信朋友圈裡,你能想到的美食,幾乎都可以輕鬆買到。
  • 網店微信朋友圈賣食品先得持有許可證
    也就是說,今年10月開始,在網店裡賣土特產,在微信朋友圈賣手工蛋糕,都須持證。自製食品不能隨便售賣目前,很多消費者已習慣通過網絡渠道購買食品。不少手機控都表示會通過朋友圈或微店買食品,比如購買今年中秋節「刷屏」的手工月餅、烘培達人自製的蛋糕,而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明確將嚴管這些自製產品,消費者在選擇商家時應看其有沒有食品流通經營許可證。此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也將承擔相應責任。
  • 朋友圈不能隨意賣蛋糕點心了?食藥監:新規落地嚴格執行
    青年報記者 吳愷 攝  據《青年報》報導,自製蛋糕、自製餅乾、自製比薩……朋友圈裡,不少人士樂此不彼地兜售自製美食,也吸引了不少粉絲的關注。但這些售賣自製美食的「微店」大多未正規註冊,處於監管「真空」,一旦吃出什麼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處理。
  • 微商強行推送廣告或上黑名單 朋友圈賣東西今後需先報備
    原標題:在朋友圈賣東西 今後也需要先報備   商務部下發《無店鋪零售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為了推銷商品,商家不厭其煩地給你發簡訊、微信;從網店上購買商品,商家卻拒絕提供發票及購物憑證……這些現象或將得到遏制。
  • 一個8寸的私家烘焙蛋糕售價260元 微商售自製食品監管有真空
    一個8寸的私家烘焙蛋糕售價260元私房美食暴利背後存食品安全隱患  有關部門:微商售自製食品監管有真空,遇糾紛維權難  微商朋友圈出售的小汽車造型蛋糕。  記者張寅  「私房奶油蛋糕,純手工打造,原料保障,現做現賣,數量不多,趕緊下單哦!」
  • 微信朋友圈賣香菸 無證非法經營被判刑
    法制網訊(通訊員 朱天曄 劉宇)目前開「微店」在朋友圈買東西成為許多人創業的選擇,然而開「微店」也要嚴格依法進行,否則不僅可能引起法律糾紛,嚴重的甚至還可能構成犯罪,如東縣人民法院近日就審理了一起通過微信朋友圈賣香菸的案件,九名犯罪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並處罰金的刑罰。
  • 朋友圈賣保險有了「緊箍咒」
    如今打開微信朋友圉,總能看到賣保險產品的內容,還有保險公司代理人組建的微信群,每天的活躍度也很高,加上直播平臺、短視頻,這些都成為保險銷售的新型渠道。那麼,這些銷售渠道都合法嗎?出了問題有解決通道嗎?島城保險業內人士表示,《辦法》的實施,給朋友圈等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戴上了「緊箍咒」,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的平臺行不通了,保險機構從業人員虛假宣傳、誇大宣傳今後也很難矇混過關了。網際網路保險有了明確定義據了解,一直以來,業界對網際網路保險的界定爭論很多。
  • 朋友圈賣的食物敢買嗎?看看我的親身經歷,才知美顏和素顏的差別
    朋友圈賣的食物敢買嗎?看看我的親身經歷,才知美顏和素顏的差別。目前為止,微信的用戶量已經突破10個億,微信除了溝通,也成了越來越多人閱讀、支付、購物的平臺,在朋友圈有的曬私房美食,比如糕點、辣椒醬、滷味等等,還有的賣衣服和化妝品,衣服、化妝品就算了,畢竟很多女生都不會買,但是看到一些有食慾的美食,就會忍不住想要買來嘗嘗,而且這些賣家還宣稱自己做的食物不含添加劑,比市場上買的更健康,但是,朋友圈的美食,真的健康好吃嗎?
  • 在家自製老式蛋糕,老少皆宜的蜂蜜蛋糕做法!百吃不厭!
    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美食遭遇心情的時候,美食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也是一種場合。場合好,吃起來也有味道、人人都想吃上自己喜歡的。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
  • 網購自製食品悄然走紅 真的可以放心吃嗎?
    這條宣傳廣告出自市民胡女士的美食團購群,點開大圖詳情發現辣椒醬盛放在塑料瓶中,瓶身無任何標示,頁面除了有保質期、產品簡介、細節圖之外,也無其他信息。  像這種手工食品店鋪、美食團購群,基本上每個「吃貨」的手機裡都會存上一些。隨著網購的興盛,新媒體傳播手段的興起,自製手工食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宅家都自製了啥美食?抖音上最火的是電飯煲蛋糕、涼皮、油條
    據抖音近期發布了一份全民戰疫居家烹飪大數據顯示,1月24日至3月9日間,抖音最火的自製美食前三位,分別是「電飯煲蛋糕」、「涼皮」、「油條」。此外,包括「貓耳朵」、「糖糕」、「披薩」、「肉夾饃」、「奶茶」、「雞蛋灌餅」和「雙皮奶」等也入圍了前十榜單。
  • 女子在朋友圈賣"三無"減肥藥 被查出有毒成分獲刑
    (原標題:女子為在朋友圈賣「三無」減肥藥,檢出有毒有害成分獲刑7個月)
  • 消費- 成本2元減肥果朋友圈賣159元微商賣的產品能信嗎
    隨著微信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便出現了一大波做微商的人,很多人都曾看到一些微商總是在朋友圈發布各種廣告宣傳吧,而近期一起成本2元減肥果朋友圈賣159元的案件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誰想得到成本2元減肥果朋友圈賣159元呢?
  • 自製蛋糕帶火了打蛋器!細數那些奇葩的自製打蛋器,在下絕對佩服
    最近大家都在朋友圈曬自己的美食作業,從開始的涼皮到貓耳朵,再到現在依舊很火的電飯鍋蛋糕,無不提現出大家對「未知世界」的無限探索精神啊,以前從未做過也不敢做的美食,趁著最近的空閒時間,都可以擼起袖子一一嘗試了。製作一些我們平時不太經常做的美食,就要用到很多專業的工具,沒有怎麼辦?
  • 聖誕節要到了,一起來自製聖誕專屬蛋糕!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聖誕節要到了,一起來自製聖誕專屬蛋糕!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哈嘍,歡迎來到山頂雲霧,聖誕節,快到了。做一個聖誕蛋糕,好看又好吃,最應景不過了。小編不是很喜歡吃太甜的東西,但是在聖誕節這麼美好的日子裡,如果不做一些甜品的話,好像很浪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製作一道不是很甜,但是超級暖心好看的聖誕節專屬蛋糕,聖誕節開啟聖誕模式,可以當做是聖誕禮物或者聖誕美食,超級好吃而且不甜膩,這麼好吃的,小仙女們快來一起試試吧,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保準驚豔!話不多說,跟著小編一起來嘗試一下吧!
  • 朋友圈賣200多的淋面蛋糕,自己在家就能做,成本不到30塊
    進入8月份,抓住可愛的獅子座,做一個酷蓋摩託生日蛋糕。山葉R6造型,插上愛心,漂亮的奶油和巧克力淋面,蛋糕上還插了愛心羽毛,亮閃閃的生日蛋糕,誰能拒絕?第一次嘗試做淋面蛋糕,這個不用費腦筋凹造型,把喜歡的道具都往蛋糕上堆就完成了。
  • 洛杉磯華人女子創味覺魔法 自製流心芝士蛋糕受歡迎
    洛杉磯華人女子創味覺魔法 自製流心芝士蛋糕受歡迎
  • 想吃蛋糕不想去蛋糕店買,教你在家自製蛋糕,簡單美味無添加
    本期導讀:想吃蛋糕不想去蛋糕店買,教你在家自製蛋糕,簡單美味無添加蛋糕鬆軟香甜,很多人都喜歡吃,外面賣的蛋糕特別貴,而且奶油特別多,孩子吃的話,一點也不健康。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在家自製蛋糕的方法,麵粉裡打入幾個雞蛋,自己在家用烤箱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蛋糕來,感覺比蛋糕店裡做得還要好吃,簡單無添加,學會後,孩子想吃再也不用去蛋糕店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做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