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賣保險有了「緊箍咒」

2020-12-24 和訊保險

如今打開微信朋友圉,總能看到賣保險產品的內容,還有保險公司代理人組建的微信群,每天的活躍度也很高,加上直播平臺、短視頻,這些都成為保險銷售的新型渠道。那麼,這些銷售渠道都合法嗎?出了問題有解決通道嗎?近日,歷時兩年、三度徵集修訂意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向社會發布,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市民們心存的疑問可以從這裡找到答案。島城保險業內人士表示,《辦法》的實施,給朋友圈等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戴上了「緊箍咒」,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的平臺行不通了,保險機構從業人員虛假宣傳、誇大宣傳今後也很難矇混過關了。

網際網路保險有了明確定義

據了解,一直以來,業界對網際網路保險的界定爭論很多。即將於明年2月1日實施的《辦法》首先對網際網路保險給予了明確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並規定,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保險業務,即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

此次《辦法》明確了爭議日久的網際網路保險定義,抓住「投保」這一關鍵環節是否通過網際網路完成,準確劃清了業務邊界。

借網際網路「打擦邊球」行不通

那麼哪些機構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呢?此次《辦法》明確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據了解,這些機構有兩類,一類是保險公司(含相互保險組織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只要滿足《辦法》規定的條件,即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另一類是保險中介機構,包括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其中,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值得注意的是,保險中介機構需要全國性牌照方可獲批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辦法》還對非保險機構的行為邊界進行了劃線:一是不得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二是不得比較保險產品、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三是不得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四是不得代辦投保手續;五是不得有代收保費等行為。

「今後那些『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的機構就行不通了。」島城資深保險人士趙先生表示,「比如那些沒有取得保險中介資質的科技類、諮詢類等公司,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帳號開展直播營銷、收取諮詢費等行為,今後將被嚴格禁止。」

「當然,那些已取得保險中介牌照的平臺,像百度、攜程、抖音等還是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但是《辦法》對之提出了很多限制。」

朋友圈賣保險得亮「身份」

眼下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保險營銷宣傳已成為很多保險機構從業人員的新選擇。

那麼通過這些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能行嗎?《辦法》規定,可以,但是得有限制,比如保險機構從業人員必須經所屬機構授權、銷售宣傳內容要由所屬保險機構統一製作,並應在營銷宣傳頁面顯著位置標明所屬保險機構全稱及個人姓名、執業證編號等信息。

「保險機構從業人員必須持證營銷,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等進行宣傳,宣傳內容要與保險合同條款保持一致,並且要表述清晰、通俗易懂。」島城某壽險公司陳女士表示,「以往那些虛假宣傳、誇大宣傳今後很難矇混過關了。」

網際網路買保險有投訴通道

近年來,隨著國內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發展迅猛,魚目混珠、虛假宣傳等引發的投訴率也居高不下。據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2020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19年網際網路保險消費投訴共1.99萬件,同比增長88.59%。

一方面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呈幾何數遞增,一方面是廣大消費者對網絡購買渠道存疑、擔心投訴無門。此次《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投訴或舉報有了嚴格規定:明確由投訴人或舉報人經常居住地的銀保監局負責,銀保監局可授權下級派出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相關監管工作。

「此舉便於消費者與監管機構建立溝通聯繫,使得投訴舉報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既有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又能促進保險公司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陳女士表示。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記者 崔崢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朋友圈賣保險被罰15萬?保險從業者需要注意了!
    本文內容來源於600萬保險代理人選擇的【向日葵展業通】,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向日葵展業助手 小葵是從事保險代理人服務工作的,所以這則新聞出來後,很多代理人找到小葵問:朋友圈賣保險犯法嗎?聽說國華人壽被罰15萬是不是真的?
  • 朋友圈賣保險合規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來襲,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定義,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辦法》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辦法》規定,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保險業務,即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第一,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第二,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第三,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
  • 還能在朋友圈賣保險嗎?聽聽官方怎麼說
    打開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
  • 消費- 成本2元減肥果朋友圈賣159元微商賣的產品能信嗎
    隨著微信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便出現了一大波做微商的人,很多人都曾看到一些微商總是在朋友圈發布各種廣告宣傳吧,而近期一起成本2元減肥果朋友圈賣159元的案件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誰想得到成本2元減肥果朋友圈賣159元呢?
  • 朋友圈賣蛋糕等自製美食 今後或須辦證
    朋友圈賣美食,質量全憑賣家良心  「無添加劑、純手工自製蛋糕,做給您和家人的健康零食!」濟南一「80後」張女士在朋友圈中銷售自製糕點已有一年時間。「我個人很喜歡烘焙,後來受到微商啟發,決定在朋友圈裡試著賣一下。」張女士表示。最開始客源都是認識的朋友,後來老顧客又向身邊的朋友推薦。現在,張女士的蛋糕生意不錯,每天營業額也有近千元。
  • 微信朋友圈賣香菸 無證非法經營被判刑
    法制網訊(通訊員 朱天曄 劉宇)目前開「微店」在朋友圈買東西成為許多人創業的選擇,然而開「微店」也要嚴格依法進行,否則不僅可能引起法律糾紛,嚴重的甚至還可能構成犯罪,如東縣人民法院近日就審理了一起通過微信朋友圈賣香菸的案件,九名犯罪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並處罰金的刑罰。
  • 掛牌「緊箍咒」加保險「護身符」,能否降伏電動車「馬路殺手」
    據悉,今年12月1日山東省正式實施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徹底整治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亂象和安全隱患,掛牌可以說是為這個「馬路殺手」套上了「緊箍咒」。可畢竟電動自行車的安全係數較低,一旦出事故,極易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和經濟損失。為此,濟南交警特聯合山東人保財險推出現場辦理電動車掛牌的便民服務,本著自主自願的原則,讓市民在掛牌的同時可以輕鬆便捷地選擇一份保險保障,可謂給市民出行提供了一道「護身符」。
  • 朋友圈賣的減肥咖啡「毒」了多人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邁不開腿」又「管不住嘴」成普遍現象時,減肥產品就成了「瘦身神器」。很多微商在朋友圈賣減肥產品,而一些「三無」「有毒有害」的產品也混入其中……近日,包頭市東河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一審判決朱某等7名被告人一年六個月至六年三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案件還得從去年受害人陳某喝了這款「毒咖啡」說起。
  • 女子在朋友圈賣"三無"減肥藥 被查出有毒成分獲刑
    (原標題:女子為在朋友圈賣「三無」減肥藥,檢出有毒有害成分獲刑7個月)
  • 老師在朋友圈賣童裝 經商不從教 從教不經商
    喬志峰  老師在朋友圈賣童裝,家長購買獲贈孩子園內生活照。「幼兒園的老師做微商後,朋友圈添加孩子家長,賣的大部分都是童裝,這樣的行為對於一個老師來講真的好嗎?」近日,陝西漢中一論壇有網友爆料稱,孩子在漢臺區秦峰幼兒園上學,班級老師通過微信圈賣童裝,並稱買了她東西的家長可以獲贈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照。
  • 這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啊!
    現在政府加強規範了,對從業者來說,這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啊!」第一道「緊箍咒」是安全標準。面向青少年的培訓機構所在樓層不得高於5層,如有14周歲以下學員,不得超過3層。所有機構必須達到消防標準。記者在西門校區看到,兩個消防通道能夠順利通行,並且有相應的方向指示牌。程高峰補充說,為達到消防標準,室內過道也加寬了,便於學生緊急疏散。
  • 朋友圈賣的食物敢買嗎?看看我的親身經歷,才知美顏和素顏的差別
    朋友圈賣的食物敢買嗎?看看我的親身經歷,才知美顏和素顏的差別。現在的人除了上班工作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都在網上,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自己有什麼人生感想,也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曬出來,還有一種人不管是大事小事,都喜歡往朋友圈裡發,不過,我覺得現在的朋友圈已經很少看見那種發心情的了,反而成了微商推銷產品的地方!
  • 網店微信朋友圈賣食品先得持有許可證
    也就是說,今年10月開始,在網店裡賣土特產,在微信朋友圈賣手工蛋糕,都須持證。自製食品不能隨便售賣目前,很多消費者已習慣通過網絡渠道購買食品。「甜品控」孫小姐表示:「自己有飯後吃甜品的習慣,通過微信朋友圈加了一個在浙江杭州的烘培達人,經常是挑好產品後,直接通過微信轉帳付款,讓她送過來。」不少手機控都表示會通過朋友圈或微店買食品,比如購買今年中秋節「刷屏」的手工月餅、烘培達人自製的蛋糕,而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明確將嚴管這些自製產品,消費者在選擇商家時應看其有沒有食品流通經營許可證。
  • 緊箍咒戒指的寓意是什麼?緊箍咒戒指的愛情含義
    緊箍咒戒指的設計靈感來自香港經典電影《大話西遊》,以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為原型,款式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金箍。緊箍咒戒指在前兩年大火,其深刻寓意更是因此眾多年輕男女的關注,那麼緊箍咒戒指的寓意是什麼,下面介紹緊箍咒戒指的愛情含義。
  • 微商強行推送廣告或上黑名單 朋友圈賣東西今後需先報備
    原標題:在朋友圈賣東西 今後也需要先報備   商務部下發《無店鋪零售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為了推銷商品,商家不厭其煩地給你發簡訊、微信;從網店上購買商品,商家卻拒絕提供發票及購物憑證……這些現象或將得到遏制。
  • 朋友圈賣有毒「減肥藥」7名微商被判刑
    吃了朋友圈減肥藥,轉身做了代理2017年底,麗水蓮都的林某某從淘寶網上購買了一瓶「中藥減肥丸」,吃完之後效果不錯,體重明顯減輕,引得親朋好友紛紛前來詢問她有什麼「減肥秘訣」。見自己吃的減肥藥如此受歡迎,林某某打起了做微商生意的算盤。她聯繫到銷售該減肥藥的商家,做起了該藥的代理。
  • 網上訂餐將可看飯店"笑臉""哭臉" 朋友圈賣美食將受限
    朋友圈賣農產品等將受限  隨著微商的崛起,在服裝和化妝品熱賣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賣家開始兜售各種美食。白領劉小姐從前經常在微信朋友圈裡曬各種手工蛋糕,後在朋友的建議下,她開始在朋友圈裡賣蛋糕。市民周女士則在朋友圈裡賣手工酵素,由於愛好製作瓶瓶罐罐的水果酵素,她的顧客裡也有許多想喝酵素減肥的年輕女性。
  • 3月起,朋友圈賣隱形眼鏡和玻尿酸需有實體店
    未取得經營許可,沒有線下實體店,擅自在朋友圈賣隱形眼鏡和玻尿酸是違法的。 近日,《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發布,並將於3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對網上銷售醫療器械提出了「線上線下一致」的監管原則。 但由於網絡平臺的虛擬性、隱匿性和傳播廣泛性,儘管微信正嚴厲打擊有問題的微商,但是效果仍很難說。在《辦法》正式施行有了更加詳細的法律參照後,會不會開始新一波整頓?
  • 想在朋友圈賣自製食品? 要辦證才行
    原標題:想在朋友圈賣自製食品? 要辦證才行 重慶晨報永川讀本 記者 王珊 報導朋友圈裡,極品吃貨自製的滷豬蹄、私房牛肉乾、純手工製作的烘焙餅乾…未來或將不能再這麼個賣法了。新聞連結>2014年上半年,浙江消保委對部分有一定影響的微信(微博)食品開展比較試驗,隨機抽取熟肉製品、蛋糕、糕點等44個批次進行食品衛生指標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有25批次,不符合率高達56.8%。
  • 微商注意:在朋友圈賣商品也要納稅了
    ■記者 楊田風【亮點一】 微信朋友圈賣商品納入管理微商是近年來新興的網絡交易模式,發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亮點二】禁止虛構交易,平臺不得刪除評價2018年3月,有消費者投訴稱,其在某平臺購買的護膚化妝品懷疑為假貨,與之前所用同款產品差距較大。之前自己曾因特價購買的面膜質量不佳給予差評,但該評價根本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