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自製食品悄然走紅 真的可以放心吃嗎?

2020-12-25 中投顧問

  中秋節臨近,一大批自製食品店主的手工月餅將在朋友圈等各種社交網絡平臺「閃亮登場」,開始新一輪的同場競爭……那麼,這些打著「媽媽的味道」、「純天然無添加」、「純手工製作」的網絡自製食品,製作原料從哪裡來?食品安全問題誰來保證?作為消費者,當食品出現問題時又該找誰?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現象

  手工食品風靡朋友圈

  進口安佳黃油、韓國糖粉、美國進口蔓越莓幹……看到這些介紹不要誤以為走進了某家進口食品陳列區。事實上,這僅是網上某家自製食品店在介紹店內一款餅乾所用的原料,網頁上還有製作過程的圖片、視頻。「我們店鋪三個皇冠,回頭客特別多,這麼多交易記錄能夠證明產品質量有保障。」對於記者詢問其是否有相關資質證明時,網店商家如此回答。

  「精選寧夏黃河平原本地辣椒,用的是放養3年以上的涇源黃牛肉,肉質細膩,肉香濃鬱無羶腥。除了辣椒好、肉好,其他所有原料,小到一粒芝麻都很講究,配料全部是天然食材!」這條宣傳廣告出自市民胡女士的美食團購群,點開大圖詳情發現辣椒醬盛放在塑料瓶中,瓶身無任何標示,頁面除了有保質期、產品簡介、細節圖之外,也無其他信息。

  像這種手工食品店鋪、美食團購群,基本上每個「吃貨」的手機裡都會存上一些。隨著網購的興盛,新媒體傳播手段的興起,自製手工食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許多微商也抓住了這個機遇,打著純天然、無添加的旗號,或在網上開店、或在朋友圈賣起自製食品,有自製蛋糕、壽司、酸奶,還有各種果醬、醃菜、葡萄酒、酵素等,許多自製食品更是價格昂貴,但是仍然不乏買家,頗受歡迎。

  調查

  「開店營業」門檻低多數市民擔心網絡自製食品安全

  日前,記者隨機採訪了30位市民,其中18位有網購自製食品的經歷。為什麼喜歡網購自製食品?原料好、沒有添加劑、純手工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90後的李女士比較講究生活品質:「一般看食品包裝上印了一堆添加劑,就不敢吃。而手工自製的東西,吃過一次,能明顯感覺到裡面沒有亂放東西。」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現實中許多做自製食品生意的人都不用開網店,直接在朋友圈或網上發幾張誘人的圖片、視頻,加上幾句簡單介紹,一個幾乎零門檻的店鋪就開張了。正是這種零門檻的方式,讓許多人都加入到售賣自製食品的大軍中。不少微商也直言不諱地表示,之所以會選擇網上銷售就是看準了不需要相關部門登記註冊且門檻、費用都低的「優勢」。

  網購食品真的可以放心食用嗎,製作過程中真的沒有使用添加劑嗎?

  在某直播平臺,記者隨機搜索「自製食品」,發現大多數售賣的自製食品除了對製作流程有簡單描述以外,並沒有生產日期,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號等信息。「好不好不全憑嘴說嗎,說的用很優質的原料,掛的圖顯示的製作過程也很乾淨衛生,誰知道是不是真的?沒有第三方的證明,還是覺得不放心。」市民王先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因為大學在武漢上的,所以我經常在網上買熱乾麵、鴨脖,店主說是她家裡手工製作的,我看評價還不錯,就先買了兩包嘗嘗,味道果然很好。」家住金港城的張女士表示,自己在朋友圈買的自製食品都是經朋友介紹或自己嘗試過的,一方麵食材的新鮮度可以放心,另一方面口味還真的很不錯。不少市民也表示,不是自己熟悉的網銷或者不是朋友推薦的微商,不會輕易購買。

  「有朋友開微店,賣自製食品,之前看他傳的圖,和面不戴手套,也不戴帽子,多不衛生啊!還打著衛生的旗號,我從來不買。」還有一些網購族表現出了對自製食品的安全的質疑。

  監管

  保障網購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經營者與消費者需共同發力

  保障網際網路食品安全,需要監管部門、經營者與消費者共同發力。早在2016年10月1日,《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就已開始實施。根據規定,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許可,按照許可的類別範圍銷售食品,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範圍從事食品經營。也就是說,通過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銷售網絡自製食品,生產者、經營者必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或食品經營許可。

  近日,《甘肅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正式印發,今後甘肅省將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通過產品編碼、二維碼、區塊鏈、電子票據等技術手段實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共享和公開。同時,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舉報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違規行為。此外,網絡銷售食品(含入網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銷售食品(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如實記錄網絡銷售食品、配送人員等信息。

  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網絡購買食品應儘量選擇正規網購平臺,選購前可核實賣家是否擁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經營許可證,核實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等關鍵信息,避免落入「三無產品」的陷阱當中。此外,自製食品一般保質期較短,對物流的要求較高,因此網購時最好選擇同城交易,或選擇能做到冷鏈運輸的賣家,避免運輸時間過長造成汙染。

相關焦點

  • 網購自製食品 吃著放心嗎?
    網購食品本來是快捷方便的途徑,但是當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演變成作坊加工之後,食品安全的相關問題也紛至沓來。網絡自製食品衛生有保障嗎?自製食品如何監管?出了問題怎麼維權?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市場 網購自製食品悄然走紅紐西蘭奶油、韓國糖粉、美國加州蔓越莓幹……看到這些介紹不要誤以為走進了某家進口食品陳列區。
  • 網購自製蜂蜜吃後拉肚子 網上自製食品質量難保證
    劉道偉 繪  專家:網上自製食品多為三無產品,質量難保證   「農家自製」、「純綠色」、「全手工」……在網購大軍中,「舌尖」上的購物也毫不遜色,一些食品店主打出「自製」牌吸引買家。可是,不少「自製」食品店其實並沒有食品安全保障,缺乏最基本的食品經營資質,有的只是店主拍著胸脯的「良心保證」。
  • 這些家庭自製食品可以放心給孩子吃嗎?
    之前,李璞老師給大家分享了不適合孩子吃的「反營養食物」,像罐頭、油炸食品、加工肉、醃製類食品,因為添加劑比較多,過多食用可能會妨礙營養的吸收,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對此,有家長有所疑惑,外面買的食品添加劑多,那自己在家自製的一些麵包、蛋糕和油炸食品可以給孩子吃嗎?讓我們一起聽李璞老師講一講。
  • 家庭自製酸奶,真的安全放心嗎?
    群眾智慧是無窮的,自製一份酸奶都顯示出十八般武藝,如用燙過了的保溫瓶做酸奶、直接將酸奶倒在保鮮盒裡塞到陽光曝曬的車廂裡、用酸奶機做酸奶……成功做出的酸奶看上去白嫩得像豆腐一般,吃上去也比較可口,但是這些家庭自製酸奶,就真的安全放心嗎?
  • 無糖食品可以放心吃是真的嗎?吃了也不會發胖?帶你解密實情
    人體所需幾大營養成分,很多養生的朋友都可以倒背如流。糖類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種,但是吃糖會發胖啊,一些喜歡甜食又想減肥的人群,對於糖真的是又愛又恨。有需求就會有商機,於是無糖食品應運而生。無糖食品是很多減肥健康人群的首要選擇。
  • 冷鏈食品如何放心吃 各縣區發布提醒 建議不網購冷鏈食品
    冷鏈食品如何放心吃 各縣區發布提醒 建議不網購冷鏈食品 2020-12-23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無糖月餅走紅:到底有沒有糖?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嗎?
    但是,「無糖」月餅真的沒有糖嗎?老年人、糖尿病人能吃嗎?圖說:今年無糖月餅在電商平臺上成「網紅」 來源:上海網絡闢謠事實上,市面上所謂的「無糖」月餅,大多只是沒有添加蔗糖,但並不代表月餅中沒有任何糖分。「無糖」月餅中的甜味主要來自甜味劑,又稱代糖,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個類別。
  • 自製酸奶,真的靠譜嗎?
    首先,大家所知道的很多食品安全問題純屬謠言;其次國內的食品企業及產品真的很多,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的事情,我們只能減少惡性事件發生的概率。有個例很正常,這並不能代表我國食品不安全。當然,我們還是會為了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來竭盡全力。
  •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並引發局部疫情,使人們對低溫冷凍食品特別是進口冷凍食品心存畏懼。冷凍食品到底還能不能吃?該如何吃才安全?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指出,目前沒有發現因為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大家不應因噎廢食。在11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張流波表示,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和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主要是流通環節,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環節引起的傳播,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 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吃無糖食品?
    網上有言論指出: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吃無糖食品,不會使血糖增高。這是真的嗎? 闢謠者:石瑩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無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單糖和雙糖的含量低於
  • 網購自製糕點存安全隱患?品質還需食品機械「守護」
    在新零售模式的影響下,網購食品呈逐年上升趨勢,僅去年一年我國食品電子商務總交易金額300多億元。據筆者了解,在網售食品中,一些主打「無添加」「純綠色」「純手工」「獨家秘制」概念的自製食品,引得各路吃貨食慾大開,銷量甚好。
  • 「相信我你就下單」 自製「私房食品」還能再任性賣嗎?
    ,是不是會直流口水,尤其是對方還聲稱,「從來不會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家人吃什麼就往外賣什麼。」  正是看中這一點,不少人都忍不住通過網絡下單購買過這類自製食品,而且因為貼上了「私人定製」的標籤,這類自製食品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而從今年10月1日起,新版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後,對於網絡銷售食品首次有了明文規定,規定網絡食品經營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並且要有相關許可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如不能提供經營者具體信息須擔責。
  • 比糖還甜的「代糖」,真的可以放心吃嗎?
    還有人問我們:聽說無糖可樂裡加的甜味劑對身體不好,是真的嗎?甜味劑對身體有沒有副作用?作為糖的替代品是不是真的可以放心選擇?今天就讓食品工業的業內人士帶你搞搞清楚吧~——代糖和糖二選一?選代糖!類似無糖可樂這樣的產品裡添加的甜味劑就是代糖,屬於食品添加劑。
  • 秋天自製發酵酸菜、泡菜到底安不安全?注意兩點大可以放心吃
    延續到現在也是如此,幾乎每年秋冬都能吃到地道小菜,可近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秋天自製發酵酸菜、泡菜到底安不安全? 老百姓自製醃菜步驟並不複雜,最為節省的辦法是自己製作,從秋天還能吃到冬天,例如常見的酸菜、泡菜。但從食品安全角度上來看,一提到自製便容易出現健康隱患。
  • 自製雞肉丸子鮮香滑嫩 沒有任何添加劑 全家都可以放心吃
    又想吃肉丸子,又怕長肉肉,那麼,可以把豬肉換成雞肉嗎?當然可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丸子既美味,熱量也比豬肉做出來的熱量低哦。自製雞肉丸子很適合正在控制長肉肉的人吃。家裡有小孩的也可以放心給孩子吃,沒有添加劑。主食材是雞肉哦。
  • 網紅食品「軍用口糧」真的靠譜嗎?
    (早報記者 蘇瑋傑 文/圖)近年來,一些「顏值高、口味新奇」的食品憑藉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在各種社交平臺迅速走紅。近日,網上一些主播直播推廣「軍用口糧」等網紅食品並在線試吃。這些所謂的「軍用口糧」真的靠譜嗎?專家表示,購買商品時應參考食品標籤謹慎選擇,要學會合理飲食。
  • 家庭自製食品真的安全嗎?當心美味佳餚變毒藥
    在食品安全上,很多人擔心外麵食物不安全,就信心滿滿地自己在家做,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極端——追求「純手工」、「自製」,認為這樣才安全,才綠色。尤其過年的特殊時期,在抖音的帶領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自製食品熱潮,殊不知,很多自製食物其實並不一定安全。有的教訓,是生命換來的,這幾種食品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手工「綠色食物」變成危害生命的「毒藥」。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2020-12-02 14:17:05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劉更超 張夏意 | 字號:A+ | A- 很多人喜歡網購進口食品,認為其性價比高,質量可靠。
  • 冷凍肉和冷凍蔬菜,可以放心吃嗎?速凍食品的營養其實並不差
    而在外面吃飯時遇到了比較便宜的蔬果或者肉類,他們也會不太敢吃。因為害怕這些都是速凍食品,否則價格怎麼會這麼低。那麼問題來了,速凍食品真的不能放心吃嗎?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和大家好好說一下:先聊聊冷凍肉,現在超市裡隨處可以看到此類肉品,一般會佔據滿滿的幾排冷櫃。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如果不安全的話,又這麼會如此大量地出現在市場上呢?
  • 無糖食品「放心吃」純屬忽悠
    「放心吃」純屬忽悠 記者調查發現無糖食品宣傳大多言過其實,糖尿病人選擇需謹慎   吃無糖餅乾、喝無糖酸奶、買無糖蛋糕、選無糖飲料、嚼無糖口香糖……無糖食品風行,省城各大超市無糖食品都佔有一席之地,更有超市設了無糖食品專櫃、無糖食品銷售區。然而,無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嗎?血糖高患者真的可以像他們宣傳的那樣「放心」地食用市面上這些所謂的無糖產品嗎?為此,記者近日採訪了省城無糖食品市場及有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