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上,很多人擔心外麵食物不安全,就信心滿滿地自己在家做,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極端——追求「純手工」、「自製」,認為這樣才安全,才綠色。尤其過年的特殊時期,在抖音的帶領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自製食品熱潮,殊不知,很多自製食物其實並不一定安全。有的教訓,是生命換來的,這幾種食品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手工「綠色食物」變成危害生命的「毒藥」。
中國人對酒有著獨特的感情,很多人都有著在家自釀葡萄酒的經驗。但是每年因為喝自釀葡萄酒危害生命的新聞層出不窮。
今年1月,周口一縣城,王花(化名)和幾個朋友湊在一起聚餐,席間王花的好朋友專門從家裡拿來了自釀的葡萄酒供大家品嘗。飯桌上共有6人飲用了該葡萄酒。
聚餐後,包括王花在內的飲用過自釀葡萄酒的6人先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嘔吐,伴隨渾身發冷等不適反應,並在隨後的幾天裡經過簡單治療並無好轉,而且出現發燒等症狀。經過詳細的檢查,其中五人重度肝損傷,肝臟已開始衰竭。
這種新聞比比皆是,這是因為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甲醇。但家庭釀製沒有規範的質控手段,也沒有品質檢驗確保安全,如果操作不當出現甲醇超標,就很危險。一不小心就讓「美酒」變「甲酒」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儘可能避免自釀葡萄酒。別讓自己的家人,成為悲劇的主人公。
普通人在家庭環境中自製酸奶,很難保證嚴格的殺菌條件。
即使將牛奶煮沸,把製備酸奶的相關器皿全部在開水中消毒,也很容易在操作過程中受到其他雜菌的汙染,如盛裝酸奶或者牛奶的容器沒消毒,或者做酸奶前手沒清洗乾淨,都可能讓酸奶混入其他雜菌而留下安全隱患。這樣做成的自製酸奶不僅不會更健康,反而還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大品牌酸奶普遍可以信賴,只要通過大型超市等正規渠道購買都可放心食用。
對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鹹菜配白粥就是一頓美味佳餚。而且他們熱衷於自製醃菜而非購買。
對於發酵品中亞硝酸鹽的產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不過,工廠生產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質檢部門也不是吃素的。這些都保證了市面上流通的產品的安全性。然而自製品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亞硝酸鹽中毒的案例十分常見。
亞硝酸鹽它是一種已被確認的致癌物質。在醃製10天左右時,醃菜中的亞硝酸鹽將會達到峰值,而3克亞硝酸鹽就足可致命。而一般到20天以後,亞硝酸鹽會衰減到相對安全的程度。
但是亞硝酸鹽在適宜條件下能生成一種 I 類致癌物——亞硝胺類化合物。而亞硝胺類化合物與食管癌、胃癌等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即使亞硝酸鹽含量不高,也不建議多吃醃菜類食品。
自製發酵豆製品,比如腐乳,可能造成的後果是最嚴重的,總有致死事件見諸報端。而與之前提到的幾種不同,豆製品中毒主要是因為肉毒毒素。
肉毒桿菌產生的肉毒毒素,是已知所有化學和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物質之一。它對人的最小致死量約為 0.0000001 g。即,1 kg 肉毒毒素結晶足夠毒死全世界所有人口(事實上可毒死 100 億人)。
家庭自製沒有控制有害物質的條件。所以,別讓自己的家人置於危險之中。珍愛生命,請千萬記得:不要迷信自製,工廠的製作條件比家庭嚴苛多了。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正規產品,經過層層殺菌、檢驗,比自己在家做的要靠譜得多,希望大家都吃的健康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