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製食品真的安全嗎?當心美味佳餚變毒藥

2020-12-22 健康界

在食品安全上,很多人擔心外麵食物不安全,就信心滿滿地自己在家做,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極端——追求「純手工」、「自製」,認為這樣才安全,才綠色。尤其過年的特殊時期,在抖音的帶領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自製食品熱潮,殊不知,很多自製食物其實並不一定安全。有的教訓,是生命換來的,這幾種食品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手工「綠色食物」變成危害生命的「毒藥」。

中國人對酒有著獨特的感情,很多人都有著在家自釀葡萄酒的經驗。但是每年因為喝自釀葡萄酒危害生命的新聞層出不窮。

今年1月,周口一縣城,王花(化名)和幾個朋友湊在一起聚餐,席間王花的好朋友專門從家裡拿來了自釀的葡萄酒供大家品嘗。飯桌上共有6人飲用了該葡萄酒。

聚餐後,包括王花在內的飲用過自釀葡萄酒的6人先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嘔吐,伴隨渾身發冷等不適反應,並在隨後的幾天裡經過簡單治療並無好轉,而且出現發燒等症狀。經過詳細的檢查,其中五人重度肝損傷,肝臟已開始衰竭。

這種新聞比比皆是,這是因為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甲醇。但家庭釀製沒有規範的質控手段,也沒有品質檢驗確保安全,如果操作不當出現甲醇超標,就很危險。一不小心就讓「美酒」變「甲酒」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儘可能避免自釀葡萄酒。別讓自己的家人,成為悲劇的主人公。

普通人在家庭環境中自製酸奶,很難保證嚴格的殺菌條件。

即使將牛奶煮沸,把製備酸奶的相關器皿全部在開水中消毒,也很容易在操作過程中受到其他雜菌的汙染,如盛裝酸奶或者牛奶的容器沒消毒,或者做酸奶前手沒清洗乾淨,都可能讓酸奶混入其他雜菌而留下安全隱患。這樣做成的自製酸奶不僅不會更健康,反而還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大品牌酸奶普遍可以信賴,只要通過大型超市等正規渠道購買都可放心食用。

對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鹹菜配白粥就是一頓美味佳餚。而且他們熱衷於自製醃菜而非購買。

對於發酵品中亞硝酸鹽的產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不過,工廠生產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質檢部門也不是吃素的。這些都保證了市面上流通的產品的安全性。然而自製品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亞硝酸鹽中毒的案例十分常見。

亞硝酸鹽它是一種已被確認的致癌物質。在醃製10天左右時,醃菜中的亞硝酸鹽將會達到峰值,而3克亞硝酸鹽就足可致命。而一般到20天以後,亞硝酸鹽會衰減到相對安全的程度。

但是亞硝酸鹽在適宜條件下能生成一種 I 類致癌物——亞硝胺類化合物。而亞硝胺類化合物與食管癌、胃癌等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即使亞硝酸鹽含量不高,也不建議多吃醃菜類食品。

自製發酵豆製品,比如腐乳,可能造成的後果是最嚴重的,總有致死事件見諸報端。而與之前提到的幾種不同,豆製品中毒主要是因為肉毒毒素。

肉毒桿菌產生的肉毒毒素,是已知所有化學和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物質之一。它對人的最小致死量約為 0.0000001 g。即,1 kg 肉毒毒素結晶足夠毒死全世界所有人口(事實上可毒死 100 億人)。

家庭自製沒有控制有害物質的條件。所以,別讓自己的家人置於危險之中。珍愛生命,請千萬記得:不要迷信自製,工廠的製作條件比家庭嚴苛多了。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正規產品,經過層層殺菌、檢驗,比自己在家做的要靠譜得多,希望大家都吃的健康又開心。

相關焦點

  • 食用自製酸奶中毒 DIY食品安全嗎
    5月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崇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該事件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就餐食品導致中毒。目前,崇州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已對此事立案調查,並擬對涉事農場作出處罰。  自製酸奶為何會中毒  自製酸奶能夠根據不同人對甜度的要求進行調整。
  • 自製食物更安全?那可不一定!當心你與中毒就只差一步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嘗試自製食品,總覺得在家裡自選食材,自製美食,營養會更豐富,還會有收穫的喜悅和滿足感。但其實,如果操作不當、盲目自製,這些自製食品也可能會危害身體健康!1自釀葡萄酒自釀葡萄酒已經成為一些家庭的習慣。但是!
  • 自製食物真的安全嗎?
    不過,家庭自製食物並不是安全的代名詞,自製食品同樣存在安全風險,一不小心,你也會中招。自製行為一:自己在家種菜吃01真相1:無法做到絕對不含農藥和化肥自己種菜可以控制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甚至可以不用農藥和化肥。
  • 家庭自製酸奶,真的安全放心嗎?
    群眾智慧是無窮的,自製一份酸奶都顯示出十八般武藝,如用燙過了的保溫瓶做酸奶、直接將酸奶倒在保鮮盒裡塞到陽光曝曬的車廂裡、用酸奶機做酸奶……成功做出的酸奶看上去白嫩得像豆腐一般,吃上去也比較可口,但是這些家庭自製酸奶,就真的安全放心嗎?
  • 這些家庭自製食品可以放心給孩子吃嗎?
    之前,李璞老師給大家分享了不適合孩子吃的「反營養食物」,像罐頭、油炸食品、加工肉、醃製類食品,因為添加劑比較多,過多食用可能會妨礙營養的吸收,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對此,有家長有所疑惑,外面買的食品添加劑多,那自己在家自製的一些麵包、蛋糕和油炸食品可以給孩子吃嗎?讓我們一起聽李璞老師講一講。
  • 網購自製食品悄然走紅 真的可以放心吃嗎?
    中秋節臨近,一大批自製食品店主的手工月餅將在朋友圈等各種社交網絡平臺「閃亮登場」,開始新一輪的同場競爭……那麼,這些打著「媽媽的味道」、「純天然無添加」、「純手工製作」的網絡自製食品,製作原料從哪裡來?食品安全問題誰來保證?作為消費者,當食品出現問題時又該找誰?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純天然、無添加、絕對安全?可別!朋友圈熱賣的自製食品,最大問題是...
    朋友圈也出現了熱賣自製美食,看起來「純天然、無添加、絕對安全」的自製辣椒醬、醃蘿蔔、葡萄酒……想必大多數人多少都買過一點吧?不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家表示:購買自製食品需慎重,自製食品也會引「毒」上身,威脅生命健康!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熱門卻危險的自製食品。
  • 自製酸奶簡單方便,但真的安全嗎?
    每天一個酸奶小知識,從看完開始拒絕亞健康~自製酸奶簡單方便,但真的安全嗎?酸奶是個好東西,不僅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激活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或提高機體對致病菌的抵抗力,保護身體的免疫功能,還能當成小吃零食,一直以來備受推崇。
  • 誰說自製食品更安全!看完這篇「攻略」再吃不遲
    但近年來,食用自製醃菜、自製腐乳中毒的消息屢見不鮮;前段時間,自製手工奶茶在網上火爆的同時,也遭到了有關食品安全的質疑。在很多人印象中,家庭自製食品就是安全的代名詞。但為何自家做的「零汙染」「零添加」食品卻頻頻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呢?其實自製食品同樣存在安全風險。哪些家庭自製食品容易中招?如何有效減少或避免食安風險?真相看這裡。
  • 自製酸奶,真的靠譜嗎?
    首先,大家所知道的很多食品安全問題純屬謠言;其次國內的食品企業及產品真的很多,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的事情,我們只能減少惡性事件發生的概率。有個例很正常,這並不能代表我國食品不安全。當然,我們還是會為了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來竭盡全力。
  • 網購自製食品 吃著放心嗎?
    網購食品本來是快捷方便的途徑,但是當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演變成作坊加工之後,食品安全的相關問題也紛至沓來。網絡自製食品衛生有保障嗎?自製食品如何監管?出了問題怎麼維權?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市場 網購自製食品悄然走紅紐西蘭奶油、韓國糖粉、美國加州蔓越莓幹……看到這些介紹不要誤以為走進了某家進口食品陳列區。
  • 食品安全:一個「家庭大廚」的學習計劃
    食品安全:一個「家庭大廚」的學習計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0日 10:07 來源: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像李老師這樣總是懷有恐懼之情的「家庭大廚」不在少數。前不久的一項相關調查顯示,在「對人體健康威脅最大」的選項中,「環境汙染」和「食品不安全」分獲67.4%和62.1%的選擇率。    「豆製品就是豆製品,就別加吊白塊了;鴨蛋就是鴨蛋,就別餵蘇丹紅了;瘦肉就是瘦肉,就別打瘦肉精了;辣椒麵就是辣椒麵,就別摻玉米皮了。吃的就是吃的,喝的就是喝的,別把吃的做成毒藥?
  • 家庭自製海苔,5塊錢的紫菜秒變50塊的海苔,做法簡單,脆的掉渣
    家庭自製海苔,5塊錢的紫菜秒變50塊的海苔,做法簡單,脆的掉渣。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從小就看到電視裡廣告,關於海苔的播放。海苔出起來一咬一口嘎嘣脆,真的是太美味了。很多人都喜歡吃海苔,但是卻不知道海苔是如何製作的?今天大廚就教給大家用五塊錢的紫菜,做出50塊錢的海苔。這樣做的海苔,乾淨衛生而且沒有任何添加劑。吃起來和外面賣的海苔一樣酥脆,家裡的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吃。好了,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上乾貨啦!
  • 《食品安全進萬家》專欄@富錦人,用食物和藥物代替的做法對嗎?
    所謂的食療是使用食品進行調理,而藥膳則是將通常歸入「藥」範疇的變成可口的食品。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藥,但又是美味佳餚。對於身體虛羸、冬天手腳常冰涼者當為首選。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者,就叫做「毒」了。比如巴豆,一般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者。故《黃帝內經》說治病是「聚毒藥以攻之」,而不是說「聚藥以攻之」。
  • 網絡銷售自製食品不可任性,這家餐飲店被罰了!
    一張圓圓的餅皮不僅包裹著可口的佳餚還包裹著濃濃的鄉愁。法律解讀1、餐飲店均可通過網絡銷售自製食品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食品經營者申請通過網絡經營的,應當在主體業態後以括號標註。即餐飲店通過網絡銷售自製食品需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並申請核准通過網絡經營。2、餐飲店自製食品都可以通過網絡銷售嗎?
  • 網購自製蜂蜜吃後拉肚子 網上自製食品質量難保證
    劉道偉 繪  專家:網上自製食品多為三無產品,質量難保證   「農家自製」、「純綠色」、「全手工」……在網購大軍中,「舌尖」上的購物也毫不遜色,一些食品店主打出「自製」牌吸引買家。可是,不少「自製」食品店其實並沒有食品安全保障,缺乏最基本的食品經營資質,有的只是店主拍著胸脯的「良心保證」。
  • 家庭自製食品需警惕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指出,其實消費者不用太恐慌。  阮光鋒介紹,肉毒桿菌家族一共有7個兄弟,本身其實沒有毒性,但其中有4個能在一定條件下產生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不到1微克就可以置人於死地。而且這種毒素具有較強的耐酸性,不但胃液無法破壞其毒性,胃腸道的蛋白酶也對其無計可施。但是,要想產生肉毒毒素也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
  • 冷凍食品解凍後,能再次冷凍嗎?
    >一 這些食物謹慎吃,當心被凍壞!尤其是在熱天,冷凍過的蔬菜更不宜存放,否則綠葉蔬菜很快會變黃,維生素C也易被破壞。蔬菜放在20℃溫度下,比放在6—8℃的溫度下維生素C的分解損失要多2倍。 冷凍肉類
  • 新手貓:毒藥貓糧,真的有毒嗎?一張照片帶你去辨認「毒貓糧」
    你聽說過毒藥嗎貓糧新手貓什麼都不知道,他最怕買毒藥貓糧。我在網上隨機搜索了一種著名的「毒藥」貓糧,發現了一些評論,看了太棒了!!這個貓糧通常被稱為「毒藥貓糧」。毒藥貓糧真的有毒嗎?「毒」貓糧,從名稱上很容易理解:食物有毒,貓吃了就會死。是真的嗎?
  • 當心!網紅食品正在成為食品安全的「高發地帶」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網紅食品。過去一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網紅營銷手段的火爆,網紅食品持續發酵升溫,越來越多地走進公眾視線:從自製的私房美味,到家釀果酒,從早茶點心,到夜宵小吃,從美容靚湯,到食補偏方,「朋友圈」裡想要什麼食品應有盡有、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