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垃圾無處安放,雪山下的村莊牛誤食塑料、金屬扣死亡

2020-12-20 搜狐網

原標題:旅遊垃圾無處安放,雪山下的村莊牛誤食塑料、金屬扣死亡

摘要:雅魯藏布江下遊的玉松村位於西藏林芝地區,200多村民居住於此,村子在大峽谷景區內,但沒在主遊覽線路。河道在這裡有個小拐彎,生成了漩渦,上遊村莊、旅遊景區丟棄的垃圾就被衝到江灘,形成了170多平方米的垃圾場。從村子到江灘沒有路,要撿拾垃圾就得穿過荊棘叢,且灘上石頭溼滑,一些垃圾卡在石縫裡,撿拾十分危險。清理完一次,上遊的垃圾很快又被衝下來,玉松村民日復一日面臨著這樣的「饋贈」。

(視頻來源:宋衛華)

圖、文丨 宋衛華

編輯丨 周鑫雨 陶若谷

藏族青年朵果出生在雅魯藏布江下遊的玉松村,家裡世代務農,種青稞、麥子、油菜、蕎麥,這也是玉松村200多人賴以為生的主要生產方式。多數村民都養了土牛、犛牛。對於世代沿襲農耕生活的藏民來說,牛既是勞動力,也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土牛、犛牛從出生到下崽產奶需要五六年的光景。

村裡有成片的桃林和山田,從高處俯拍村莊,大峽谷的桃花幾乎都聚集在這裡。而從谷底仰望,南迦巴瓦峰在雲層裡若隱若現。2014年,朵果放下手中的栓牛繩,貸款買了一輛麵包車,幹起了遊客租車業務。他跑遍了西藏最熱門的幾條線:從納木錯到林芝,從布達拉宮到羊卓雍措(羊湖)。

玉松村背靠被稱為「最美山峰」的南迦巴瓦峰。

一年後,湮沒在峽谷裡的玉松村也成了景點,關於這裡的旅遊攻略在社交平臺上最高獲得了8400多贊。驢友說這裡是「世外桃源」,在桃花盛開的春天,村子每天都會接待上百名遊客。

村民的生活在好轉。2016年,玉松村通了公路,施工隊進入村莊,村民自己砌的石頭房子也被翻新成更為堅固的水泥房;公用的旱廁被淘汰,家家戶戶免費裝上了帶有太陽能的衛生間。2019年,朵果準備改造家裡的房屋做民宿。

藏族青年朵果。

朵果準備新修一幢房子做民宿。

玉松村的一切似乎都在好轉,朵果一開始是這麼想的。

然而,施工隊進來後,吃、喝、拉、撒產生很多生活垃圾,還有建築垃圾。看著自家翻新的房屋產生的廢料無處堆放,朵果心情有些複雜,「自己生活條件變好了,環境卻變差了。」 建築垃圾可能含有重金屬元素,不處理會直接危害到周邊村民的生活。

配合景區建設,施工隊進駐村裡。

2016年的一天,趕牛群去江灘吃草的朵果發現一頭牛有些異常:「肚子特別脹,也吃不下草。」幾天過後情況依然沒有好轉,朵果摸了摸牛的腹部——「硬得不正常。」 他找來村中的獸醫,獸醫判斷「可能吃了塑料」。

相伴朵果七八年的老犛牛死了。剖開牛胃,當時的景象讓朵果嚇了一跳:「滿肚的泡沫塑料和金屬扣。」 養牛不容易,他很難過。

除了施工垃圾,各種消費產生的包裝物、廚餘垃圾,以及遊客垃圾都堆在這裡。近幾年,村裡死了四、五頭牛。村民經常要驅趕在垃圾堆中刨食的牲畜,他們發現「有種塑料(牲畜)特別喜歡吃」。

在垃圾堆裡找食的牛。

堆放在村口的垃圾。

最嚴重的就是江灘。雅魯藏布江流經玉松村時有個拐彎,形成了漩渦,上遊村莊和景區丟棄在江中的垃圾都被衝到灘邊。

朵果最愛江灘邊的草坪。三月底,江灘上的桃花全開了,小時候朵果會和夥伴們把牛趕到那邊,放牧的日子很累,早晨7點就要出門,一天要往返三次,但朵果不覺得苦。往草坪上一躺就能清晰地看到南迦巴瓦峰的雪頂,「特別迷人」。

那時的村莊是純粹的,「人和景都乾淨」。晚上放牧歸來,常有鄰居招呼朵果去嘗嘗新釀的青稞酒。江裡偶爾會從上遊漂來幾隻拖鞋,孩子們會撿起幾隻穿回家裡。

但近年來,桃花依舊盛開,從上遊漂下來的不再是幾隻拖鞋,白色塑料瓶和包裝袋在一片蔥鬱中格外扎眼。朵果在垃圾堆中還見過騎行頭盔和遊泳圈:「這明顯是進藏的騎行者丟棄的,既然是喜歡西藏,為什麼要破壞這份美好?」

雅魯藏布江流過玉松村。

上遊衝下來的垃圾堆在江灘。

這片垃圾成了玉松村民的瘡疤,朵果不敢帶遊客往那邊走,「怕他們對西藏有不好的印象。」

村子裡的垃圾越來越多,朵果找到村長次旺頓珠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在村長支持下,從2016年起,每周二和周五村裡都組織大家撿垃圾,參與者每年會分得一些日用品。鄉鎮也支持,每戶每年還有上千元的補貼。村莊被分成了11個區,參與的村民到各區清掃,有三輪車或拖拉機的會裝運垃圾。

但村民的三輪車最遠只能將垃圾拖到村口,並非長久之計。玉松村沒有垃圾處理場,唯一可以收集垃圾的箱房全村只有三個。垃圾房中的垃圾只能靠每月進村兩三次的清運車處理,運載能力有限。

「我們這裡實在是偏遠,交通成本太高,之前也聯繫過一些垃圾處理公司,沒有利潤,商家都不願來。」朵果解釋道,「產生的垃圾能裝到垃圾箱的就裝,裝不下的只能拖到村外邊堆放。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堆到村口的垃圾放任不管,又會造成二次汙染。」

村裡只有三個垃圾箱。

垃圾無法運出去,村民們只能採取填埋和焚燒的手段來處理。填埋有隱患,容易汙染水源,而焚燒的氣味在家裡都能聞到。朵果負責焚燒垃圾,常被嗆到流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燒垃圾)原因,我之後就經常感冒。」

幾年前,玉松村全村脫貧,之後垃圾補貼停止了發放。有村民不願再撿垃圾,但朵果想讓每周兩次撿垃圾的慣例持續下去。他那時被診斷出肝包蟲病,動了一場手術,「這個寄生蟲病可能和撿垃圾沒及時洗手有關係,讓我確實感到環境衛生、乾淨很重要。」

朵果與多布傑大叔在村民家中商量撿垃圾的事。

朵果與村民在一處建築垃圾堆裡發現丟棄的鐵齒輪。

朵果有個女兒喚作小拉姆。小拉姆兩歲時,一家人出去泡溫泉。回來的路上,朵果看到留在地上的垃圾就去撿,他沒想到跟在身後的小拉姆也學著自己彎下了身子。從那時起,朵果幾乎每次都會帶上女兒。撿垃圾回來,小拉姆會收穫一根棒棒糖。

村裡的老人是最早加入撿垃圾隊伍的。在朵果看來,老一輩人對村莊有著更深厚的感情。最積極的是60歲的多布傑。只要一有空,朵果就會帶上袋子、繩子,和多布傑、小拉姆到江邊,撿回來的垃圾等進城時再帶到外面的垃圾轉運站。多布傑若沒空,他的子女便會接替父親。

朵果帶著小拉姆和多布傑大叔穿過低矮的叢林。

由於沒有路直接通往江灘,他們只能沿著犛牛走過的足跡或者貓身在低矮的樹叢裡穿行。穿行的次數多了,地上硬生生地走出了一條羊腸小道。偶爾還能在樹林裡發現靈芝,但更普遍的情況是,被帶刺的植物扎傷皮膚。

去江灘撿垃圾的村民手被荊棘刺傷。

最難清理的就是江灘,江水湍急,灘上的石頭溼滑,要想撈起江中的垃圾十分危險,一些垃圾卡在石縫中,村民只能清理外露的部分。時有巨浪撲向岸邊,為了安全,通常青壯年沿著江邊撿,孩子和老人撿灘上的。

垃圾中90%是可回收的塑料製品。但就算清理了大部分,上遊的垃圾又會順江而下,用不了多久又會堆滿岸邊。「費了這麼大的勁,撿又撿不完,運也運不出去,為什麼還要撿?」村民開始懷疑撿垃圾的意義,這也讓朵果感到迷茫。

2019年,公益組織「美麗公約」在當地租用了朵果父母家的房子,因為這個機緣,朵果得到了更專業的環境保護培訓,這讓他獲得勸說村民的底氣。

他用藏語幫助「美麗公約」的志願者與村民交流,志願者給玉松村提供了環保垃圾袋和撿垃圾的夾子,並教會村民如何與遊客溝通,村民開始意識到:「既然垃圾衝到這裡,我們就有義務清理,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呼吸。」

南迦巴瓦峰下,扛著垃圾夾的小拉姆。

今年,朵果也加入成為了一名志願者,撿垃圾的範圍從玉松村擴大到了其它景區。朵果覺得,光靠一撥人是撿不完所有垃圾的,只能改變大家亂丟垃圾的習慣。他希望不出五年,就能帶著小拉姆,像自己小時候一樣躺在雅魯藏布江畔盛開的桃花下,望見南迦巴瓦的雪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海洋垃圾中百分之八十是塑料垃圾,剩下的只有少數金屬與玻璃。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海洋垃圾數量,但是垃圾數量並未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
  • 那些無處安放的垃圾,你或許可以這樣「盤它」
    楊美盈表示,垃圾仍在通過虛假申報貨物進入該國,但政府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全禁止這種貿易。 Impetus Conceptus.的經理表示,隨著東南亞禁止進口洋垃圾,垃圾出口國將把目光轉向其他地方。非洲可能是下一個被選中的地方。但是社交媒體對出口垃圾的曝光,會使得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公民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這將使得出口垃圾變得越來越舉步維艱。
  • 成都人,和塑料說分手!
    這幾年,動物因誤食塑料而慘死的新聞越來越多。在日本的旅遊打卡勝地奈良公園,14頭鹿接連死亡。其中3頭鹿的直接死因是「誤食」遊客丟棄的「各種塑料包裝袋」。 △ 鯨魚胃中的塑料垃圾 而鯨魚因誤食塑料而死亡並非孤例:
  • 這些照片觸目驚心 看完後你還會往海洋丟棄塑料垃圾嗎?
    但海面上漂浮的塑料製品,讓海燕誤食之後在它們的胃內逐漸積累。塑料給它們一種飽腹感,但這不是食物,所以它們最終死於飢餓。  其實,不止是海燕,食用過量塑料而死的抹香鯨,在垃圾堆裡拼命覓食的北極熊,在垃圾分類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的當下,這樣的慘案仍然不絕於耳。
  • 淘汰一次性塑料餐盒,減少外賣垃圾!
    外賣行業火熱,外賣垃圾卻無處安放在西安市南郊大學城附近經營一家日料小店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店的客源大多都是學生,很多訂餐都來自外賣平臺或微信。一次性的塑料餐盒每天大約能用一百多個,一個月得用四五千個」。
  • 國家為什麼要禁止「洋垃圾」、看完下面這幾個村莊情況、就明白了
    我國從建國以來,一直在努力發展經濟,我們國家人口多,土地遼闊,工業品需求也很大,資源分布不平衡,當時進口洋垃圾確實可以節省成本,洋垃圾大多數是國外的塑料物品,廢舊衣服,電子產品,廢紙,還有醫療廢品等。我國曾經是全球最大「洋垃圾」進口國,上世紀90年代,正是中國改革開放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為了促進位造業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收購了大量的「洋垃圾」,都是有一定回收利用價值的材料,從廢塑料當中回收的塑料,原料成本比從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新塑料要便宜一些。
  • 珠寶收納小妙招,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珠寶無處安放了
    分裝藥盒 + 每日珠寶廉價的塑料分裝藥盒,可以發揮無窮的作用。分區的格子,不僅僅提高了下次尋找想要珠寶的效率,而且很好的避免了珠寶之間的碰撞。選擇一塊柔軟的緞帶,將暫時不戴的耳針和耳釘固定在上面,再也不用擔心無處安放了!實用性:★★★★金屬活頁圈 + 戒指金屬活頁全的運用靈感來自於鑰匙串,這個小玩意可以像鑰匙串一樣很好的串聯起你閒置的戒指,開口的設計更是很方便打開和鎖扣,只能有一個成語來形容這種方便——收放自如!
  • 奈良之鹿誤食塑料致死增多 保護組織呼籲遵守觀光禮貌
    來源:紅星新聞奈良公園是日本關西地區旅遊的必看景點之一。奈良公園最受歡迎的要數公園裡隨處可見、悠閒散步的梅花鹿。當它們看到遊客時,不僅不會驚慌躲避,反而會主動靠上前來向遊客索要食物。因此,給梅花鹿餵食已經成為了奈良公園的一大樂趣。
  • 經常使用塑料瓶喝水 可能每年攝入9萬個「微型塑料顆粒」
    一次性塑料無處不在 部分降解需要400多年「微型塑料顆粒」大部分來自塑料製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塑料垃圾汙染是全球公認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每年產生約3億噸塑料垃圾。本月10號,加拿大政府宣布,將從2021年開始禁止使用包括一次性餐具、吸管等在內的多種一次性塑料製品。
  • 一個無處安放的靈魂——淺談《Holle!樹先生》
    在該片中王寶強演技堪稱暴裂,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根頭髮絲裡都是戲,尤其是那對無處安放的雙手,仿佛就是樹無處安放的一生的寫照。聊完了王寶強的演技,下面就來談談《Holle!樹先生》這部電影和影片中的樹先生吧。
  • 美國小夥貢嘎山下越野跑撿垃圾 呼籲大家愛護環境
    初識貢嘎他被雪山徹底震撼歐陽凱是一名定居成都的90後攝影師,他的作品曾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和美國《國家地理》官網。2010年,歐陽凱考取美國明尼蘇達州聖奧拉夫學院,因為酷愛攝影,他被學校的一個網站僱為校園攝影師。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裡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而且近年來有不斷惡化之勢。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勞倫斯·莫裡斯女士非常惋惜地說:「最近,我們發現了一隻雛鳥的遺骸,經解剖發現其胃裡裝滿了塑料,因為成鳥曾餵它食入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 人類大便中首次出現塑料微粒!隨手丟棄的垃圾,終究回到了我們身體裡
    參與測試的8人來自芬蘭、義大利、日本、荷蘭...世界各地的國家,當整個世界都陷入某種危機的時候,不分國界,每個人都無處可逃,這種危機就是塑料危機了。真相4到2050年,地球上幾乎每一種海鳥都會誤食塑料。這是從一隻信天翁幼鳥的胃中取出的所有塑料。
  • 別讓美景被垃圾埋沒
    遊客紛紛登山打卡,曬出在雪山美景前吃泡麵的照片。然而,在景區人氣暴漲的背後,金頂平臺上的泡麵盒卻堆積成山,遍地狼藉,一些垃圾還被寒風吹到懸崖之下,環衛工人只能冒著危險,腰繫繩索,穿梭於殘雪和絕壁間清理垃圾。 如今,隨著旅遊人數不斷增多,旅遊垃圾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 美人魚寶寶身亡 解剖發現腸道裡有大量塑料垃圾
    日前,一隻在泰國擱淺生病的儒艮寶寶"瑪麗安",因胃裡的塑料碎片加劇了感染而死亡。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7日報導,今年早些時候,一隻八個月大的儒艮寶寶「瑪麗安」,與媽媽走失後迷失了方向,最終於今年4月在泰國南部一處海灘擱淺,被發現時已病入膏肓。海洋生物學家收容這隻儒艮寶寶時,發現她身上又淤青,腸道裡還有大量的塑料垃圾。
  • 生活垃圾分四大類
    垃圾分類能夠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保護生態環境,讓我們跟著市城管局環衛處的工作人員一起,了解生活垃圾分類的四大類型。 生活垃圾分類四大類型主要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 天堂島:離大陸5000公裡,無人居住卻有3800萬件塑料垃圾
    換個直接點的說法就是:你不讓我修建海軍基地,開發旅遊設施又沒人來,難道還要我往這個無底洞裡不斷砸錢嗎?澳大利亞科學家拉弗斯受聯合國邀請親自登島開展研究,兩個月後出具的調查報告驚呆世人:散布在亨德森島沙灘上的塑料達3800萬件,總重量超過1.8萬公斤,而這還只是沙灘表面的數字,被埋在沙子下的塑料垃圾至少要翻兩倍。
  • 華晨宇——盛世美顏的唱腔下無處安放的心靈
    心,無處安放。
  • 塑料壽司引眾怒,塑料垃圾惹怒自然:人保護環境,還是環境保護人
    然而泰國每年會製造320噸塑料垃圾。每年有300隻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當你看到這些令人不適的畫面時,你對此有何感想呢?這是泰國的數據,那中國的數據,世界的數據又在哪裡?當我們日常生活使用塑料製品裝食物時,無意中會食用很多塑料顆粒。當然很多人就開始問,為什麼不能禁止使用塑料?塑料製品的用途廣泛,製造成本相對低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滿足了現代便捷生活的需求。但是所有的塑料都是不可以被生物降解的。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來看看這組數據↓↓↓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