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壽司引眾怒,塑料垃圾惹怒自然:人保護環境,還是環境保護人

2020-12-19 涓涓兮兮

塑膠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

最近泰國的一個關於塑膠袋的公益廣告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中。

一個年輕女孩在路邊免費送壽司,而色彩斑斕的塑膠袋是壽司的其中一種原材料。

當幾位路人試吃之後,在壽司中吃到了塑膠袋,都特別的憤怒。

「塑膠袋怎麼可以放到食物中」

「塑膠袋是不可以吃的。卡住了怎麼辦?」

然而泰國每年會製造320噸塑料垃圾。每年有300隻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料垃圾而死亡。

當你看到這些令人不適的畫面時,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這是泰國的數據,那中國的數據,世界的數據又在哪裡?

紀錄片《藍色星球》中,大衛·阿滕伯勒描述了一隻信天翁的午餐,幼鳥信天翁在窩裡激動等待著,成年信天翁給他們帶來食物。然而成年信天翁尋找來的不是魚蝦,也不是軟體的動物,找來的是一種特殊的食物—塑料。

今天的塑料已經和魚蝦一樣,成為信天翁和很多海洋生物的食物。

小到浮遊生物大到鯨魚,當然人類也是無法避免。

人類食用的塑料,大多數來源於食物和水的塑料包裝。當我們日常生活使用塑料製品裝食物時,無意中會食用很多塑料顆粒。

當然很多人就開始問,為什麼不能禁止使用塑料?

塑料製品的用途廣泛,製造成本相對低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滿足了現代便捷生活的需求。

但是所有的塑料都是不可以被生物降解的。在塑料垃圾中9%會被回收利用,12%被焚燒,剩下的79%將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

並且有研究人員預測,按照目前的垃圾產量規模發展下去,到2050年可能會產生120億噸塑料垃圾。

一個塑料杯埋入地下之後,需要450年才會被分解;

一個塑料牛奶罐埋入地下之後,需要100年的時間被分解;

超市的購物袋埋入地下,可能需要1000年才能被分解。

雖然在近幾年有科學研究發現,某蟲類或菌類可以使塑料達到降解的目的,成為了減少塑料汙染的突破口。

但是塑料的汙染,依然是全世界的環境汙染重大問題,儘管各國科學家正竭盡全力減少,塑料垃圾對自然帶來的傷害。

無論是新型材料代替塑料,還是發掘可降解塑料的新物種,在很短的時間內都是無法做到全球性的推廣。

現在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高國民環保意識。

但對人們而言,完全放棄塑料製品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可以延長已有的塑料製品的壽命,以及減少使用壽命較短的塑料製品。

首先要做的就是減少塑膠袋使用,塑膠袋是使用頻率最高,但對環境影響最大的塑料品。

大家可以重複使用購物袋或者用可回收環保袋,我們把可以把環保袋放到日常隨身背包中,臨時想買東西或者去超市都可以拿來用,非常的方便,這會很大程度的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其次要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平時大家出門幾個小時一定會渴,渴了就買瓶裝水或者含糖飲料,包括奶茶熱飲的杯子還有吸管都是一次性塑料品,這些都是不可回收的塑料垃圾,對環境汙染很大。

其實這些飲料的攝入對大家身體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出門攜帶水杯裝水,既環保又實惠。

拋棄保鮮膜,購買保鮮盒,或者購買可重複使用的保鮮蓋。

這三種在使用感受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在食品保鮮上也相差無幾。

還有很多環保物就不和大家一一分享了。

還有現在代替衛生巾的月亮杯,可以重複打包食物的Pockeat,如果大家還有更實用的環保物品,可以分享在下方,讓更多的人看見。

先從自己改變,從而影響更多的人。

每個人多做一點點,就是對環境,對自然的最大貢獻,你的舉手之勞也許會挽留一個小動物的生命。

人類保護環境,還是環境保護人類,是2020年最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塑料粉碎機對環境治理保護作出了貢獻
    隨著21世紀初,國家逐漸加大對環境治理及保護方面的力度,在這一方面,很多東西都存在這一定的汙染,其中工業、化工、廢水排放等都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和破壞,而在城市垃圾中也有一些對環境造成破壞,其中廢塑料在城市垃圾中所佔的比重是非常高的,像塑膠袋、塑料桶、塑料膜、塑料管道等,這些廢塑料也可以經過處理加工生成新的塑料製品
  • 保護環境 拒絕塑料吸管 -- 保樂力加中國 「公益日」再度揚帆
    來自保樂力加中國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廈門等800多名員工通過學習了解了塑料製品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並將30萬根可降解吸管派發給各地酒吧、餐廳等業務夥伴,以實際行動「拒絕塑料吸管」。 保樂力加中國2018「公益日」:拒絕塑料吸管 研究顯示,迄今為止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高達63億噸,相當於257萬架A380客機重量。
  • 可降解塑料的酶能否解決塑料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可以分解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塑料(95.06,0.05,0.05%)垃圾的酶,使得解決世界上最大的環境問題之一變得有可能。該發現解決了數百萬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91.81,0.00,0.00%)T)製成的塑料瓶的回收問題,或用來分解已經在環境中殘存數百年的PET垃圾。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可~吃到嘴裡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感興趣可以戳視頻)其實這些壽司裡全夾了塑料壽司小姐姐自然遭到了路人的質問而後公益的主題隨之而出直指人類每年製造大量塑料製品流入海洋給海洋生物帶來毀滅性災難減少瓶裝水等一次性製品的使用瓶裝水、飲料等是塑料垃圾最大的來源渠道。減少塑料垃圾,我們就需要從源頭上控制。建議大家自帶水杯,如果渴了,我們可以選擇安全健康的直飲水;至於飲料,能不喝的不喝,能少喝的少喝。既是對我們健康負責,也是對環境的保護。減塑環保從你我做起。
  • 塑料對環境的危害有多深?
    近年來,人們開始減少塑料消耗,因為我們已經意識到塑料對環境和海洋的影響。但是,儘管大多數人都知道環境中的塑料不能被回收,但有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們的海洋中有多少塑料,以及他們的危害有多深。除了對環境不利外,海洋中不斷增長的塑料數量還影響著野生動物和人類。
  • BBC紀錄片拍到抹香鯨吞食塑料桶 號召人們保護環境
    據悉,《藍色星球2》這檔紀錄片已被1700多萬英國人乃至全世界數億觀眾看到,更多令人心碎的真實鏡頭揭示出海洋正遭到塑料垃圾的汙染,導致海洋生物混淆了它們的食物,吃了塑料垃圾而死亡,同時提醒我們人類的行為已經破壞了海洋環境
  • 微塑料汙染環境需重視起來 adidas海洋紗線利用海洋塑料利用回收
    當前存在兩種微塑料分類:初級微塑料是指進入自然環境之前尺寸小於5mm的任何塑料碎片或顆粒,包括衣服的微纖維等;次級微塑料是指大型塑料產品通過自然風化過程進入環境後降解而產生的微塑料,來源包括水瓶、塑膠袋等。研究人員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製備嬰兒配方奶粉的標準,將聚丙烯嬰兒奶瓶消毒、風乾,然後倒入加熱到70℃的水。
  • 「十四五」時期塑料消費成焦點 報告首次量化塑料產品的環境足跡
    截止到2015年,人類累計排放了約63億噸塑料垃圾,其中接近80%的塑料垃圾被填埋或遺棄。塑料工業目前消耗了全球8%的石油,其生產和使用環節的碳排放約佔全球總碳排放的4%。如果仍以目前的慣性模式發展,到2050年,全球塑料生產將消耗全球20%的石油,生產和使用的碳排放約佔全球碳預算總額(2°C情景)的15%。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與消費國,包裝與建築是兩大主要消耗部門。
  • 海洋塑料認證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OBP認證有助於減少塑料對海洋汙染
    海洋塑料認證在自然界中,沒有什麼地方能夠比海洋更令人心馳神往了。海洋的神秘和深邃讓世人著迷。但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範圍慢慢擴大,我們熟悉的海洋也在慢慢的發生變化。如今,在全世界的各個海域都能檢測到塑料的存在,這不禁令人擔心,海洋還是我們熟悉的那片蔚藍嗎?垃圾的產生,是因為這個物品對你已沒有價值,但是對於人類,它還可能產生其他價值。你也許不知道,在可回收垃圾中,塑料垃圾佔了很大比例,有數據統計,全球90.5%的塑料垃圾從未被回收,其中僅12%的塑料垃圾被焚化,其餘則被送往填埋區或直接留在大自然。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由於塑料垃圾大多數不可降解,在陽光的作用下會被光解為更小的碎片。被光解的塑料碎片便成為了海洋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集中地和傳播媒介。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 塑料吸管危害生態環境
    近年來,世界各國一直強調和注重生態環境汙染的保護和整治工作,我們國家當然也是一馬當先,這不,塑料吸管馬上就要跟我們說再見了,塑料吸管年底將被禁用了。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壽司餡裡添塑膠袋還能吃嗎?願鯨魚胃裡「80斤塑料」事件不再重演
    ▲泰國公益廣告, 塑料做的壽司你會吃嗎?▲在死去鯨魚胃中竟發現40公斤塑料,海洋慘遭嚴重汙染,網友:可怕!隨後,它的屍體被送到達沃市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解剖檢驗後形容這是他們見過胃裡有最多塑料垃圾的鯨屍——這頭長約五米的幼鯨胃內共發現16個塑料米袋、4個蕉農用來罩住待熟香蕉的大塑膠袋,以及大量購物袋,共約40公斤。
  • 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處理力度
    來源:中國新聞網兩部門: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中新網1月19日電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今日公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等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汙染。
  • 淮安紫光塑料包裝有限公司PE保鮮膜、PE袋、垃圾袋生產項目環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等文件的要求,現將淮安紫光塑料包裝有限公司PE保鮮膜、PE袋、垃圾袋生產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有關信息予以公告如下:(一)建設項目名稱PE保鮮膜、PE袋、垃圾袋生產項目(二)建設項目概要本項目佔地共計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據央視網消息: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1月1日開始實施。因此,很多人在2021年的第一天發現,原先奶茶店、快餐店提供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不見了,它們要麼被換成了紙質吸管、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要麼就變成了可以直接飲用的杯蓋。
  • ...可能隨食物鏈傳遞危害人體,生態環境部:塑料垃圾已佔到海洋垃圾...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問題日益突出,微塑料存在著進入人類食物鏈的風險。9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塑料垃圾佔海洋垃圾80%左右。
  •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需追根溯源
    災害頻發,垃圾、富營養化和溢油汙染是海洋汙染的主要形式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嚴峻性主要表現為近岸垃圾未得到有效處理、富營養化生態災害(包括赤潮、綠潮等現象)頻發、溢油與危化品洩漏等環境風險持續加大等。大氣中的汙染物來自陸地與海上的人類活動,但主要還是來自陸地。
  • 時尚品牌都愛用再生塑料造衣製鞋,但這對保護環境恐怕沒什麼用
    ▲ 阿迪達斯用海洋垃圾製造的鞋子 圖片來自:Adidas聽起來這似乎是減少塑料的好方法,畢竟日益堆積的塑料已成了一個讓人焦慮的危機,自 1907 年塑料被發明出來後,100 多年來人類已生產了 83 億噸塑料,其中只有 9% 被回收再利用,其他的不是被焚化產生了有毒氣體汙染空氣,就是被填埋在地下或海洋中百數年都不會分解。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是頂級樂高壽司、鮪魚佐信用卡熱狗堡、還是嚴選塑膠安全帽?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調查報告指出,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周攝取到約2,000單位、5克左右的塑膠微粒。但這一數字也存在區域性差異。研究引用2018年一項調查稱,美國和印度自來水中的塑料含量是歐洲或印度尼西亞的兩倍。
  • 塑料泡沫屬於什麼垃圾 塑料泡沫是不是可回收物
    塑料泡沫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物品,很多人用完後就直接扔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塑料泡沫屬於什麼垃圾。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塑料泡沫屬於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是指可以回收循環使用的生活廢舊物品,如紙類、硬紙板、玻璃、塑料、金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