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餡裡添塑膠袋還能吃嗎?願鯨魚胃裡「80斤塑料」事件不再重演

2020-12-17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轉載自:科普中國

如果你平時吃的食物裡含有塑料

你能接受嗎?

泰國製作了這樣一支

走紅網絡的公益廣告

「壽司裡夾塑料你會吃嗎?」

▲泰國公益廣告, 塑料做的壽司你會吃嗎?

香脆清甜的海苔片

配上新鮮軟糯的白米飯

嫩黃瓜和午餐肉做餡料

最後配上乾淨衛生的塑膠袋

鬧市街頭,可愛的促銷小妹招呼路人

「免費品嘗海苔壽司」

很多路人被吸引停下了腳步

一開始,試吃的人們紛紛點讚。

吃著吃著,他們臉上的表情變了

歡喜慢慢轉為不解

原來,海苔壽司中有塑料味的異物

使他們難以下咽

接著,他們從口中

拽出了長長的一片塑膠袋

……

試吃路人紛紛指責促銷小妹

可是,在大家憤怒的同時可曾想過

人類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情

大量丟棄、排放塑料垃圾

讓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成為受害者

泰國海域內的海洋生物

每年因誤食塑膠袋而死亡的

案例不少於300件,

而在全世界範圍內

每年有超過百萬的生物

因為垃圾而死去

……

在下面這張圖裡你看見了什麼?

▲via: thinglink.com

透明輕盈的水母和和它長得有點像的塑膠袋。

是的,

我們一眼就能區分出水母和塑膠袋。

可是海洋中很多的動物

卻分別不出塑料or食物!比如:海龜。

水母是海龜重要的食物來源,一隻成年海龜一頓可以吃掉幾十隻水母。當塑膠袋出現在水母本該出現的位置,又如水母般沉浮,海龜就很容易把它當成水母誤食。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全世界超過一半的海龜都曾誤食過塑料製品。

要知道,絕大多數動物並沒有消化塑料的能力。因此當這些東西到了海龜的肚子裡,既無法消化又無法排出,輕則引起消化異常、生殖能力下降,重則堵塞損傷內臟、導致死亡。據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系副教授賈姆貝克(Jenna Jambeck)表示,大多數塑料不能生物降解,因此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可能存在數百甚至數千年。這對誤食塑料的動物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危害之一。

觸目驚心的「80斤塑料」

據《鏡報》報導,菲律賓達沃市東海岸3月16日發現一頭年幼的柯氏喙鯨擱淺死亡。經過解剖,工作人員在其胃中發現約40公斤(80斤)消化不了的塑料垃圾。

▲擱淺的幼年鯨魚(左)及其胃中巨大的塑料垃圾(右) via: elitereaders.com

其實在擱淺的前一天人們就已經注意到這頭鯨了,它當時非常虛弱,漁業部門多次派人把它推回海中,但它屢次都被浪潮推上岸。從發現到第二天早上10時左右,人們在海灘發現了它的屍體。據工作人員描述,「它擱淺後便開始吐血,肛門裡流出咖啡色的膿,不久後就死去了」。

▲在死去鯨魚胃中竟發現40公斤塑料,海洋慘遭嚴重汙染,網友:可怕!

隨後,它的屍體被送到達沃市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解剖檢驗後形容這是他們見過胃裡有最多塑料垃圾的鯨屍——這頭長約五米的幼鯨胃內共發現16個塑料米袋、4個蕉農用來罩住待熟香蕉的大塑膠袋,以及大量購物袋,共約40公斤。

▲2019年3月16日,博物館館長Darrell Blatchley展示幼鯨胃裡的塑料垃圾。 via:D' Bone Collector Museum Inc.

塑料的前世今生

1866年,約翰·韋斯利·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不小心打翻了火棉膠,卻意外地發現火棉膠凍結之後會變成堅韌而有彈性的物料,從此塑料「賽璐珞" 」( Celluloid )橫空出世。發展至今,價格便宜、造型多樣的塑料成為了全世界使用最廣的人造材料。

只是海厄特恐怕沒有想到,這個給世人帶來輕鬆便捷的塑料,如今成了破壞地球環境的罪魁禍首。2017年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1950-2015年,人類製造了83億噸塑料,其中63億噸成為塑料垃圾。9%左右的垃圾被回收利用,12%被焚燒,79%被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散布於自然環境中。

▲塑料垃圾的累計生產量(黑線)、填埋或散布量(紅線)、焚燒量(綠線)、回收量(藍線)

via:《Production, use,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Roland Geyer, et al.

每年有數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在近日聯合國奈洛比舉行的第六次全球環境展望(GEO)會上,發布了一份來自250個國家250名科學家聯名撰寫的700頁報告,報告稱在現有數據的基礎上,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傾倒海洋,表明塑料汙染成為了世界生命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就連在世界6個最深海溝生存的微小蝦類體內,都找到消化不了的塑料汙染現象,情況令人非常憂慮。

地球所有6個海溝深處的動物都受到了微塑料的汙染,從7000米深到地球最深的10890米處採集的動物中,72%的受檢個體腸道後部都發現了微塑料,其中微塑料纖維出現在84%的片腳類中,微塑料碎片出現在16%的片腳類中。

這些垃圾隨著表層洋流和風流遷移,容易聚集形成「垃圾帶」。不久前北太平洋東部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面積達160萬平方公裡 ,相當於兩個法國,被形象地稱為「世界第八大陸」。

▲「世界第八大陸」所在位置 via: 《Evidence that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is rapidly accumulating plastic》Lebreton, L,et.al.

如果繼續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十年後將有3億噸塑料進入海洋,相當於16.7萬億個可樂瓶漂浮在海上,每平方公裡有4.6萬個——如果你乘著一葉小舟漂浮海上,你周圍半徑5米之內就有4個塑料瓶。

微塑料對人體有何危害?

可以想像,大塊的塑料在環境的物理衝擊中不斷破碎,最終會成為小顆粒,國際上統一把直徑<5mm 的塑料碎片稱為「微塑料」 。還有一類「微塑料」被稱作 「初生微塑料」,即生產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小顆粒了,比如面部磨砂膏、具有美白效果的牙膏等等。微塑料的大小與小型生物的食物相似,容易被其誤食,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到動物體內,最終可能進入人體。

▲via:archipelago.gr

在2018年10月舉行的歐洲胃腸病會議上,研究人員聲稱,他們首次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了9個種類的微塑料,直徑在50至500微米之間,有的甚至比人的頭髮還要細。

▲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博士Philipp Schwabl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首次在人類糞便中檢測到微塑料。

微塑料進入人體,對健康有何危害?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科學解釋,一般認為,人體無法消化微塑料,當它進入人體只會在消化系統裡「走個過場」,僅有小部分殘留於腸道。真正能產生危害的,是與微塑料一同進入人體的有毒物質——較大的比表面積使得微塑料容易吸附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近日,英國斯特靈大學的研究結果證實,那些出沒於世界各地的微塑料,有可能作為有害細菌的「筏子」,將這些細菌從汙水排放口帶入到農業生活用水及海灘河流中去,這意味著微塑料可能對全球人類的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這種微塑料也被稱作「nurdles」,一種微小的塑料顆粒,是很多塑料製品的基本構件,從水瓶到電視機都會用到這種材料,常常通過貨櫃或者卡車意外溢出來造成汙染。由於這種微塑料的多是透明的,因此也被稱作是「美人魚的眼淚」,當它出現在海灘上時,對兒童則尤其危險。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誤食了含有微塑料的魚,可能會受到有毒物質的毒害作用。調查研究顯示,與人類一樣,被魚吃進的微塑料大部分會隨著糞便排出,僅納米級的顆粒有可能到達肌肉,因此我們平時吃的魚肉含有微塑料的可能性很低,大家不必太過恐慌,建議吃魚時最好處理掉魚的內臟(尤其是消化道)。

面對塑料汙染,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人類意識到塑料汙染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2016年,印度初創公司EnviGreen發明了一種用紅薯、玉米、植物油等12種可食用原料做成的環保塑膠袋,這種塑膠袋不僅可以吃,甚至還可以泡在水裡當茶喝,丟在地上的話,180天就可以自然分解,遇水一天就溶解了。更可貴的是,它的韌性和耐用性完全不輸普通塑膠袋。

▲可食用塑膠袋 via:thebetterindia.com

2017年,西班牙的生物學家Federica Bertocchini偶然發現裝蠟蟲的塑膠袋出現了很多孔洞。通過實驗,她認為蠟蟲很有可能「啃食」塑料(這裡指的是聚乙烯製品)。隨後,她和她的同伴將碾碎了的蠟蟲塗抹於聚乙烯塑膠袋上,結果與活體蠟蟲實驗相似,袋子上也留下了一個個洞。這表明蠟蟲不僅通過啃咬在塑膠袋上留下孔洞,還會通過產生某種化學物質打破了其中的化學鍵。

▲「啃食塑料」的蠟蟲 via:xue63.com

其實類似的發明發現還有很多,如替代礦泉水瓶的水球膜、具有降解PET薄膜能力的β-變形菌等等。除了這些「黑科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減少使用、循環利用、積極回收……的方式為地球減負。

▲小夥自主研發給海洋裝了一個「塑料垃圾桶」,成功賺取一個小目標!

「塑料汙染已加快危害人類健康的腳步」並不是誑報,保護環境也並非空談。人類需要意識到「一時方便」帶來的環境影響,也是時候扭轉局面把「健康」歸還海洋。好在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作者:曾文萃(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碩士研究生)

審稿:遊偉偉(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副教授)

文章由騰訊科普「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

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懷孕母親被44斤垃圾殺死:這是人類拍過最羞愧的照片
    更讓人震驚的是,除了胎兒,它的胃裡還有44公斤塑料垃圾!塑膠袋、漁網、塑料繩、塑料管、包裝袋、塑料瓶……甚至部分物品還可以識別品牌和條形碼。這些佔據了整個胃容量的三分之二,工作人員推測,它死亡的原因是塑料阻塞了消化道。抹香鯨的胃裡有各式各樣的塑料垃圾 / 世麵塑料,讓它無法正常進食、生存,甚至還間接「殺死」了她的孩子。
  • 宜家、星巴克等公司宣布將逐步棄用塑膠袋和吸管
    6月初,泰國南部海岸邊,一頭鯨魚擱淺,無法遊泳,無法進食,甚至連呼吸都困難。在經過長達5天的掙扎和救援後,這隻鯨魚最終死亡。隨後的解剖發現,它胃裡竟塞滿多達80個塑膠袋,重達16斤。鯨魚救援過程 來源,CNN鯨魚解剖後發現的塑膠袋 來源,CNN這條鯨魚死亡的消息在全球引起廣泛關注,一些國家地區政府
  •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膠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當地海洋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對鯨魚屍體解剖之後,在其胃部發現了多達80個塑膠袋,總重量達8公斤。近幾年這樣的報導越來越多,被吸管死死的卡在鼻孔的海龜,腸胃裡充滿瓶蓋和塑膠袋的信天翁,吃塑膠袋死去的海豚等等等。
  • 塑料壽司引眾怒,塑料垃圾惹怒自然:人保護環境,還是環境保護人
    塑膠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最近泰國的一個關於塑膠袋的公益廣告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中。一個年輕女孩在路邊免費送壽司,而色彩斑斕的塑膠袋是壽司的其中一種原材料。當幾位路人試吃之後,在壽司中吃到了塑膠袋,都特別的憤怒。「塑膠袋怎麼可以放到食物中」「塑膠袋是不可以吃的。卡住了怎麼辦?」然而泰國每年會製造320噸塑料垃圾。每年有300隻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料垃圾而死亡。
  • 由限塑令引發的深度思考:人類的健康會被塑料蠶食嗎
    幾年前,外國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在來自八個國家的志願者糞便中檢測到塑料顆粒。有人推測,世界上90%的人都是吃塑料的。深度清潔的磨砂洗面奶含有多達30萬個塑料顆粒,在一些磨砂凝膠中,超過10%的成分是塑料顆粒。
  • 上海動物園3隻黇鹿死於亂投餵 胃裡有大量塑膠袋
    圖說:黃黇鹿解剖後的胃裡有大量的塑膠袋、破布等垃圾,許多塑膠袋時間久了在胃裡擰成了一團團的繩子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5月9日,一頭成年黃黇(Tian)鹿死亡;5月20日,一頭成年白黇鹿死亡;5月21
  • 他們解剖這條鯨魚的肚子,發現一個心碎的事實...即便遠離人類,也無...
    不知因為什麼原因,這頭鯨魚會失去方向來到海岸上,脫離海水的它再也無法像在海裡那樣自由自在地遊泳,在岸邊淺水裡,它雖然張著嘴巴卻無法呼吸,沒有一絲力氣掙扎....為了研究清楚它擱淺的原因,科學家們對這條鯨魚進行了現場解剖。然而,當解剖工作進行到鯨魚的胃部時,科學家們頓時就驚呆了。他們發現,這頭巨獸的胃裡沒有絲毫食物,但卻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垃圾數量…其中包括30個塑膠袋,其中最長的袋子約2米半...
  • 假如人類不再使用塑料,世界會變好嗎?
    2018年,印度尼西亞海岸上,一頭死鯨魚被衝上了岸。它的解剖過程令人觸目驚心:人們在它胃裡發現了115個塑料杯、4個塑料瓶、25個塑膠袋和千餘塊各種塑料碎片,以及兩隻人字拖。
  • 還能好好吃壽司和生魚片嗎?這種寄生蟲數量暴漲300倍意味著什麼?
    本周,我們為您精心挑選了 3 篇「科學 60 秒」英語新聞: 還能好好吃壽司和生魚片嗎?這種寄生蟲數量暴漲300倍意味著什麼?| 2:35 想提高創造力?轉轉眼睛就能行 | 1:43 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吃得更少?
  • 你丟棄的塑膠袋是怎麼爬回餐桌的?
    2從垃圾堆到飯碗裡20世紀50年代,人類開始大規模生產塑料,自此全球塑料產量幾乎一直保持指數級增長。Plastic Europe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塑料產量比1950年增加了238倍。瑞士日內瓦國際環境法中心等機構聯合編撰的報告《塑料與健康:塑料星球的隱藏成本》揭示,截至2015年,人類總計生產了83億噸塑料,這些塑料的80%都成了垃圾,而塑料垃圾中僅有9%會被回收利用。
  • 這些照片觸目驚心 看完後你還會往海洋丟棄塑料垃圾嗎?
    這些照片觸目驚心 看完後你還會往海洋丟棄塑料垃圾嗎?但海面上漂浮的塑料製品,讓海燕誤食之後在它們的胃內逐漸積累。塑料給它們一種飽腹感,但這不是食物,所以它們最終死於飢餓。  其實,不止是海燕,食用過量塑料而死的抹香鯨,在垃圾堆裡拼命覓食的北極熊,在垃圾分類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的當下,這樣的慘案仍然不絕於耳。
  • 成都人,和塑料說分手!
    塑膠袋在胃裡凝結成塊,最重達4.3公斤,相當於20個9寸披薩的重量。 △ 肚子裡的塑膠袋 一隻鯨魚的屍體被衝到印度尼西亞東部一處海岸。
  • 1斤塑膠袋換1塊肥皂 武義小山村9個月換回2噸多塑膠袋
    此外,村三委認為村裡的主要汙染是塑膠袋,「小溪裡、馬路上都是,一颳風就袋子滿天飛。」  因此,塑膠袋等塑料製品要單獨收集並處理。  經過一陣頭腦風暴後,大家一致同意採用塑料製品換肥皂的辦法,這樣可以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每月15日和月底,村裡收購兩次。村民把塑料製品賣到村裡的塑料加工廠,憑收據可以到村裡領肥皂。」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可~吃到嘴裡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感興趣可以戳視頻)其實這些壽司裡全夾了塑料壽司小姐姐自然遭到了路人的質問而後公益的主題隨之而出直指人類每年製造大量塑料製品流入海洋給海洋生物帶來毀滅性災難但事實上,塑料這個東西不止進入海洋生物們的環境和胃裡我們人類每天就生活在塑料泛濫的環境裡甚至我們自己每天都在吃塑料
  • 塑料可能會是我們人類未來的「頭號殺手」
    據統計,每分鐘全球都會有一卡車垃圾被直接倒入大海,這些垃圾在太平洋上堆起了一個嶄新的大陸,科學家發現,1960年海鳥胃裡發現的塑料只有不到5%,而1980年比例已經飆升到了80%,預計到2050年,幾乎所有的海鳥都會食用塑料食物,它們吞下的塑料除了自己飽腹以外,還會餵給鳥巢中的雛鳥,雛鳥吞下塑料食物,在胃中無法消化,最終只能活活被餓死。
  • 那些被你扔掉的塑膠袋,可能有一天會被你吃下去……
    快消時代我們每天都會吃一些塑封零食或者收到幾個快遞這些便利當然離不開塑料的發明然而你知道那些隨手丟棄的塑膠袋、塑料盒要幾百年才能徹底分解消失嗎?「那些不經意間被你扔掉的塑膠袋可能有一天會被你吃下去」先來看一組數字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全球每分鐘賣出約100萬個塑料瓶
  • 法國人用塑膠袋在開水裡煮飯!原因竟是沒有電飯鍋……
    然而,在浪漫的法蘭西,聰明絕頂的法國人竟然把米裝進塑膠袋裡,扔進開水鍋裡泡!這是什麼奇奇怪怪的陰間玩意兒,就不能整些正常人看得懂的東西嗎?原來,在法國,幾乎所有人都不愛吃米飯,主食以麵食類為主。另外,法國的米不像我們常見的米,是散裝稱斤賣的,或者用蛇皮袋按十斤、二十斤包裝好,他們是一盒一盒地賣……還賣得賊貴。最便宜的要15塊錢一斤,貴一點的飆到30塊錢一斤,這都快趕上豬肉的價格了。
  • 日本塑膠袋也開始收費了!背後意味著什麼?塑膠袋汙染有多嚴重?
    儘管日本的塑膠袋號稱可以降解,但是聯合國在 2016 年曾發布報告嚴肅地表示,使用可生物降解塑膠袋並不能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因為這些塑膠袋只是添加了可以讓聚合物分子加快分裂的添加劑,最後分解得到的微型塑料顆粒依然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 塑膠袋直接裝熱包子安全嗎?困擾多年的疑問有答案了!
    早點攤、小吃店大多是用塑膠袋直接裝吃的,塑膠袋上的油墨都粘到包子上了,還能吃嗎?還有的商家常年把塑膠袋放在高溫蒸鍋旁,甚至在熱水中蒸煮,不會釋放有害物質嗎?最好不要使用有顏色的塑膠袋。有特殊氣味、臭味的塑料不要用來裝食物。此外,如果要微波加熱,也要選擇「可加熱」「可微波」的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