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蘇仙是村裡收集塑膠袋的能手,已經換了七八十塊肥皂。
浙江在線10月3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陳久忍 文/攝)收集1斤塑膠袋,可以到村裡領1塊肥皂。武義縣白姆鄉白姆村自創了這個土辦法,發動群眾,以解決村莊的白色汙染問題。
試行半年以來,效果很好。今年8月,白姆鄉下發文件,將白姆村這個做法,向全鄉推廣。
然而,不久前,隨著全鄉唯一一個處理廢棄塑料的加工廠因汙染被關停,白姆鄉的這個垃圾分類試驗,因回收鏈斷裂,還沒推廣開,就面臨夭亡。
治白色汙染
村裡用肥皂換塑膠袋
白姆村有300戶,近800人。村莊比較偏僻,但村容不錯,是武義的美麗村莊之一。
今年2月,為響應縣裡垃圾分類的號召,白姆村三委共57人開了一個討論大會,給每戶發兩個垃圾桶,「紅色的裝廚餘垃圾,藍色的裝可回收垃圾。」
此外,村三委認為村裡的主要汙染是塑膠袋,「小溪裡、馬路上都是,一颳風就袋子滿天飛。」
因此,塑膠袋等塑料製品要單獨收集並處理。
經過一陣頭腦風暴後,大家一致同意採用塑料製品換肥皂的辦法,這樣可以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每月15日和月底,村裡收購兩次。村民把塑料製品賣到村裡的塑料加工廠,憑收據可以到村裡領肥皂。」白姆村支書諸葛朝陽說,選肥皂是因為它是日用品,又便宜,村裡負擔得起。
具體的兌換方法是,1斤塑料製品換1塊肥皂。「一塊肥皂1.8元。塑料賣給加工廠是1元1斤,這些錢都付給村裡。」也就是說,每收集1斤塑膠袋,村裡補貼0.8元。
9個月,村裡收集了
2000多公斤塑膠袋
村裡做出決定後,一開始,村民並不熱情。「當時宣傳也不夠,有些村民還有些難為情。」
開始收集塑膠袋的,大多也是村裡的老人。如77歲的村民朱蘇仙,她負責打掃村裡的廣場和辦公樓,也是村裡收集塑膠袋最多的幾個人之一。
在她家,有兩個專門裝塑膠袋的塑料桶。裡面除了花花綠綠的袋子,還有塑料餅乾盒、中藥包裝袋、一次性杯等,她還去馬路上撿塑膠袋。從2月到現在,她已經領到了七八十塊肥皂。
在村裡老人的帶領下,兩三個月後,活動就搞得有聲有色了。8月份,活動達到了最高峰,「8月份一個月,村民就收集了300多公斤。」從2月份至今,白姆村總共收集了2000多公斤塑料製品。
在收集的過程中,很多村民發現,原來他們每個月要用掉那麼多塑料製品。像諸葛朝陽家,每個月能收集起五六斤塑料製品。
這也培養了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以前,很多村民將塑膠袋和其他垃圾直接扔掉,塑料製品可以換肥皂後,家裡的塑料製品都單獨放了起來。
鄉裡發文
推廣白姆村的回收經驗
經過這個活動,白姆村變乾淨許多。昨天,記者看到村裡的馬路、河道,基本看不到塑膠袋的蹤跡。
白姆村取得的成績,也得到了鄉政府的認可。8月10日,白姆鄉政府印發《白姆鄉塑料製品處置以獎代補實施意見(試行)通知》,準備逐步在全鄉推廣白姆村的做法。
「一個村全年收集塑料製品在3000公斤以上的,鄉裡獎勵3000元;2000公斤以上的,獎勵2000元;2000公斤以下的,獎勵1000元。」
周豔燕說,平均一個村莊每個月能收集200公斤的塑料製品,「白姆鄉有28個大小村莊,如果都能收集起來,每個月能減少多少白色汙染啊。」
塑料加工廠突然關停
回收鏈斷了
正當鄉政府準備大幹一場時,有村民舉報回收垃圾的塑料加工廠存在汙染,影響附近茭白的生長。
8月下旬,武義環保部門檢查後,發現這是個三無加工廠,除了排放異味外,還存在廢水汙染。隨後,環保部門將這個加工廠關停。
據了解,這個加工廠是白姆鄉唯一一個塑料製品加工廠,每個月能生產20多噸塑料粒子。之前,白姆村村民收集的塑料製品都賣到這個加工廠。
這個意外,讓白姆村和白姆鄉政府都手足無措。
白姆村支書諸葛朝陽說,村裡每年只有十幾萬元的集體收入,剛好收支平衡。「如果全部靠村裡出資,收購這些塑料製品,村裡每年要多支出五六萬元,根本沒法負擔。」
由於加工廠關停,10月份,白姆村不得不暫時中止了收購。白姆鄉的推廣計劃,也不得不擱下。
收上來的塑料製品
將何去何從
「這個加工廠還能不能辦?不能辦的話,我們該怎麼做?能不能在鄉裡設一個塑料製品收購站?」接下來的路怎麼走,周豔燕滿肚子疑問。
她說,按照以往的垃圾收集方式,塑料製品是混合填埋的。「塑料製品回收利用,不是變廢為寶嗎?」
「目前,治理白色汙染,全國都沒有很好的經驗。一般是分類收集後,進行填埋處理。」武義環保局黨組成員王偉強說。
他說,塑料粒子生產工序並不複雜,但是屬於低端汙染產業,七八年前浙江就不再審批。白姆鄉關停的塑料加工廠肯定不會再開。
「不過,其他一些省份還沒有禁止這個產業,在武義城區也有不少收購塑料製品的收購站,鄉裡可以和收購站聯繫。」
昨天下午,得知環保部門的意見後,周豔燕說,縣裡對鄉裡的做法都很支持。接下來,鄉裡將去尋找一些可以合作的收購站,要將推廣工作繼續做下去。
記者手記
給分類後的垃圾,找一個合適的歸宿
一個旨在減少汙染的垃圾回收體系,卻要依賴一個產生汙染的三無加工廠,這就是白姆鄉垃圾回收的現狀。
原因是,白姆鄉的環保意識超前了。在可回收垃圾中,他們將塑料製品單獨分了出來。
在現行的垃圾回收中,沒有細化到一個品類。大部分垃圾回收,靠廢品收購。塑料製品回收,一般只回收塑料瓶,不回收塑膠袋。
白姆鄉的做法走到了前面。這種行為值得鼓勵,更需要引導和指導。
對於垃圾分類,分類是表,分類處理才是本。給分類後的垃圾找一個合適的歸宿,將最後1公裡打通。
這樣,垃圾分類才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