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塑膠袋換1塊肥皂 武義小山村9個月換回2噸多塑膠袋

2020-12-18 浙江新聞

朱蘇仙是村裡收集塑膠袋的能手,已經換了七八十塊肥皂。

  浙江在線10月3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陳久忍 文/攝)收集1斤塑膠袋,可以到村裡領1塊肥皂。武義縣白姆鄉白姆村自創了這個土辦法,發動群眾,以解決村莊的白色汙染問題。

  試行半年以來,效果很好。今年8月,白姆鄉下發文件,將白姆村這個做法,向全鄉推廣。

  然而,不久前,隨著全鄉唯一一個處理廢棄塑料的加工廠因汙染被關停,白姆鄉的這個垃圾分類試驗,因回收鏈斷裂,還沒推廣開,就面臨夭亡。

  治白色汙染

  村裡用肥皂換塑膠袋

  白姆村有300戶,近800人。村莊比較偏僻,但村容不錯,是武義的美麗村莊之一。

  今年2月,為響應縣裡垃圾分類的號召,白姆村三委共57人開了一個討論大會,給每戶發兩個垃圾桶,「紅色的裝廚餘垃圾,藍色的裝可回收垃圾。」

  此外,村三委認為村裡的主要汙染是塑膠袋,「小溪裡、馬路上都是,一颳風就袋子滿天飛。」

  因此,塑膠袋等塑料製品要單獨收集並處理。

  經過一陣頭腦風暴後,大家一致同意採用塑料製品換肥皂的辦法,這樣可以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每月15日和月底,村裡收購兩次。村民把塑料製品賣到村裡的塑料加工廠,憑收據可以到村裡領肥皂。」白姆村支書諸葛朝陽說,選肥皂是因為它是日用品,又便宜,村裡負擔得起。

  具體的兌換方法是,1斤塑料製品換1塊肥皂。「一塊肥皂1.8元。塑料賣給加工廠是1元1斤,這些錢都付給村裡。」也就是說,每收集1斤塑膠袋,村裡補貼0.8元。

  9個月,村裡收集了

  2000多公斤塑膠袋

  村裡做出決定後,一開始,村民並不熱情。「當時宣傳也不夠,有些村民還有些難為情。」

  開始收集塑膠袋的,大多也是村裡的老人。如77歲的村民朱蘇仙,她負責打掃村裡的廣場和辦公樓,也是村裡收集塑膠袋最多的幾個人之一。

  在她家,有兩個專門裝塑膠袋的塑料桶。裡面除了花花綠綠的袋子,還有塑料餅乾盒、中藥包裝袋、一次性杯等,她還去馬路上撿塑膠袋。從2月到現在,她已經領到了七八十塊肥皂。

  在村裡老人的帶領下,兩三個月後,活動就搞得有聲有色了。8月份,活動達到了最高峰,「8月份一個月,村民就收集了300多公斤。」從2月份至今,白姆村總共收集了2000多公斤塑料製品。

  在收集的過程中,很多村民發現,原來他們每個月要用掉那麼多塑料製品。像諸葛朝陽家,每個月能收集起五六斤塑料製品。

  這也培養了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以前,很多村民將塑膠袋和其他垃圾直接扔掉,塑料製品可以換肥皂後,家裡的塑料製品都單獨放了起來。

  鄉裡發文

  推廣白姆村的回收經驗

  經過這個活動,白姆村變乾淨許多。昨天,記者看到村裡的馬路、河道,基本看不到塑膠袋的蹤跡。

  白姆村取得的成績,也得到了鄉政府的認可。8月10日,白姆鄉政府印發《白姆鄉塑料製品處置以獎代補實施意見(試行)通知》,準備逐步在全鄉推廣白姆村的做法。

  「一個村全年收集塑料製品在3000公斤以上的,鄉裡獎勵3000元;2000公斤以上的,獎勵2000元;2000公斤以下的,獎勵1000元。」

  周豔燕說,平均一個村莊每個月能收集200公斤的塑料製品,「白姆鄉有28個大小村莊,如果都能收集起來,每個月能減少多少白色汙染啊。」

  塑料加工廠突然關停

  回收鏈斷了

  正當鄉政府準備大幹一場時,有村民舉報回收垃圾的塑料加工廠存在汙染,影響附近茭白的生長。

  8月下旬,武義環保部門檢查後,發現這是個三無加工廠,除了排放異味外,還存在廢水汙染。隨後,環保部門將這個加工廠關停。

  據了解,這個加工廠是白姆鄉唯一一個塑料製品加工廠,每個月能生產20多噸塑料粒子。之前,白姆村村民收集的塑料製品都賣到這個加工廠。

  這個意外,讓白姆村和白姆鄉政府都手足無措。

  白姆村支書諸葛朝陽說,村裡每年只有十幾萬元的集體收入,剛好收支平衡。「如果全部靠村裡出資,收購這些塑料製品,村裡每年要多支出五六萬元,根本沒法負擔。」

  由於加工廠關停,10月份,白姆村不得不暫時中止了收購。白姆鄉的推廣計劃,也不得不擱下。

  收上來的塑料製品

  將何去何從

  「這個加工廠還能不能辦?不能辦的話,我們該怎麼做?能不能在鄉裡設一個塑料製品收購站?」接下來的路怎麼走,周豔燕滿肚子疑問。

  她說,按照以往的垃圾收集方式,塑料製品是混合填埋的。「塑料製品回收利用,不是變廢為寶嗎?」

  「目前,治理白色汙染,全國都沒有很好的經驗。一般是分類收集後,進行填埋處理。」武義環保局黨組成員王偉強說。

  他說,塑料粒子生產工序並不複雜,但是屬於低端汙染產業,七八年前浙江就不再審批。白姆鄉關停的塑料加工廠肯定不會再開。

  「不過,其他一些省份還沒有禁止這個產業,在武義城區也有不少收購塑料製品的收購站,鄉裡可以和收購站聯繫。」

  昨天下午,得知環保部門的意見後,周豔燕說,縣裡對鄉裡的做法都很支持。接下來,鄉裡將去尋找一些可以合作的收購站,要將推廣工作繼續做下去。

  記者手記

  給分類後的垃圾,找一個合適的歸宿

  一個旨在減少汙染的垃圾回收體系,卻要依賴一個產生汙染的三無加工廠,這就是白姆鄉垃圾回收的現狀。

  原因是,白姆鄉的環保意識超前了。在可回收垃圾中,他們將塑料製品單獨分了出來。

  在現行的垃圾回收中,沒有細化到一個品類。大部分垃圾回收,靠廢品收購。塑料製品回收,一般只回收塑料瓶,不回收塑膠袋。

  白姆鄉的做法走到了前面。這種行為值得鼓勵,更需要引導和指導。

  對於垃圾分類,分類是表,分類處理才是本。給分類後的垃圾找一個合適的歸宿,將最後1公裡打通。

  這樣,垃圾分類才真正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1個塑膠袋消失需要200年
    1個塑膠袋消失需要200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0日 23:14 來源: 來源:大河網大河網訊  菜市場裡家家用來裝菜  5月26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黃河小商品城西門的菜市場。不時能看到顧客拎著大袋小袋的蔬菜走出菜市場。蔬菜都是用五顏六色的塑膠袋裝的,每個攤位都掛著幾捆不同規格的塑膠袋。記者大致清點了一下,該市場約有50個蔬菜攤位,40個肉食品和豆食品攤位。只有肉食品攤位使用印有「可降解」字樣的塑膠袋。
  • 你丟棄的塑膠袋是怎麼爬回餐桌的?
    文 | 李小喵 圖 | IYE110年「吃」掉1個救生圈在2018年歐洲腸胃病學會上,研究人員報告:已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 9 種微塑料。編輯記得自己大概4、5歲時,有一次跟著我媽去買東西,我發現有個小攤的架子上掛著一個塑膠袋,裡面裝著水,紅色的小金魚在水裡遊來遊去。
  • 垃圾分類的裡峪公式:3斤飲料瓶=1包醬油,6斤紙箱=1塊香皂
    齊魯網7月12日訊6斤紙箱=1塊香皂,3斤書本=1包抽紙,3斤飲料瓶=1包醬油,4斤鋁換一把掃把,4斤銅換1袋大米......這是最近在泰安市岱嶽區道朗鎮裡峪村最火的換算公式。「你積了多少分啦?」三個刷卡開啟的分類垃圾箱可以實時稱重,兌換積分,垃圾箱隔壁就是生活用品兌換處。裡峪村村支書趙震表示:「垃圾分類之後,垃圾變成寶了,老百姓可以兌換肥皂、洗衣粉、毛巾等生活用品,大家嘗到了甜頭。」
  • 中國每天使用塑膠袋消耗石油達13000多噸
    中國6月1日起實施「限塑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李靜在前一天表示,據專家測算,中國超市、百貨商店、菜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每天使用大量的塑料購物袋,而生產這些塑膠袋至少需要13000多噸石油。
  • 環保塑膠袋為何「不好賣」 行業標準不明帶來「生產限速」
    我們這種小攤子如果用塑膠袋要收費,客人扭頭就得走。」攤主林尚娟在市場裡幹了十多年的蔬菜生意,相較於分辨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塑膠袋,她對分辨各種蔬菜更有經驗。在她看來,對於農貿市場來說,向客人贈送廉價的超薄塑膠袋遠比號召客人使用無紡布袋來得簡便易行。記者了解到,在批發超市,1斤超薄塑膠袋大約有200個,批發價是6.5元,平均每個成本不到4分錢。
  • 超市裡的小變革:環保塑膠袋真的環保麼?也許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
    從上周開始,小區旁邊的超市開始淘汰過去的塑膠袋,統一使用環保型塑膠袋,據說可以被自然降解,價格也比之前的塑膠袋貴了不少中袋從3毛漲到了1塊2,大袋從4毛漲到了1塊9,這個小變革看似不大,卻影響了人們之前的購物習慣,有很多人非常不理解,塑膠袋還是塑膠袋,它的環保意義有那麼大麼?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探訪堅硬的石頭怎樣變身塑膠袋?
    http://www.chem.hc360.com2011年11月25日11:28    慧聰化工網訊:堅硬的石頭經過加工竟能變成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膠袋」,經過降解後的石頭環保袋,最終又變回無汙染的石頭粉末。大連的一家企業在石頭上做出了環保大文章。
  • 宜家19塊9的塑膠袋抽取盒,竟然是個萬能收納神器
    身邊很多朋友(包括我)都有個習慣:超市、便利店的塑膠袋捨不得扔,把它們攢在一起當備用垃圾袋,省錢還環保。很多人不知道,瓦瑞拉系列裡其實有個叫「塑膠袋抽取盒」的東西,能收納可重複利用的塑膠袋。售價不貴,19塊9;安裝簡單,把洞洞板插到對面卡槽,立起來就能用;怕放臺面礙事,還可以釘在牆面上。
  • 日本塑膠袋也開始收費了!背後意味著什麼?塑膠袋汙染有多嚴重?
    日本於7月1日開始對塑料購物袋收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於7月1日起,要求便利店、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店對塑料購物袋進行收費。此舉是為了鼓勵購物者自帶購物袋,以減少塑料垃圾,防止過多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從而造成海洋汙染。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三角梅換完盆,如何快速緩苗不死掉?小小「塑膠袋」解決大難題
    三角梅換完盆,如何快速緩苗不死掉?小小「塑膠袋」解決大難題三角梅它是一種比較好養的植物,我們在家中養的人非常的多,我們養三角梅往往接觸最多的就是要定期的給它換盆,養時間久了盆土裡邊根系長滿了就要去給他換盆,但是好多花友最害怕的就是給他換盆,因為換盆操作不得當很容易就會徹底的死掉,那麼三角梅換盆怎麼才能夠保證他不死呢?
  • 明年1月1日起,超市賣場全面使用合格可降解塑膠袋
    根據江蘇最新的「限塑令」規定,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昨天,記者從蘇果和沃爾瑪、麥德龍等超市賣場獲悉,南京有的超市賣場已經開始全面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從明年1月1日起,所有的超市賣場都會使用合格的可降解塑膠袋。記者在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看到,超市提供的塑膠袋感覺很厚實,塑膠袋上印有「中國環保標誌」,還有「生物降解」的字樣。價格也不便宜,要1塊7一個。
  • 禁用在即 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有玉米香味的塑膠袋你見過嗎?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帶你混個臉熟
    「53」代表它是一個材料為 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脂)的 全生物降解塑膠袋 在今年12月1日海南正式「禁塑」後 這樣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將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場所。
  • ...大考」已過半月,鄭州多家農貿市場、大型商超已更換環保塑膠袋
    她向河南商報記者展示了大小不同的塑膠袋,「市場讓我們統一換的。」繞著市場走一圈,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各類店鋪基本都已更換帶有環保標誌的塑膠袋。買菜的多是中老年人,他們對是否更換成環保塑膠袋並不十分在意。「結實,能讓我拎回家都行,這些袋子回家還能當垃圾袋。」有老人說。一路上,自己攜帶推車或者無紡布袋、舊塑膠袋的消費者,並不多見。
  • 你知道,10分鐘無錫人消耗多少個塑膠袋?
    中國江蘇網2月5日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生活便充滿了塑膠袋。塑膠袋,在為人們購物提供便利的同時,卻也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汙染」。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一晃十年已過,「限塑令」實施效果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禁塑限塑倒計時 可降解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浙江首例,「5個廢棄口罩換1塊肥皂」,別讓自己成為黑商家的幫兇
    在浙江開化縣,實行了「廢棄口罩換肥皂」的先例,這種行為是值得全國人民所學習的,可以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環境,如果隨意丟棄口罩,那麼「傷害」的不僅僅是環境,還有我們自己。切勿隨意丟棄口罩5個廢棄口罩的價值遠遠高於1塊肥皂,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5個廢棄的口罩可能就是「垃圾」,如果把這些用過的口罩隨意丟棄,那麼會大大增加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 農貿市場環保塑膠袋成為主角,那麼大型商超的情況如何?
    買菜的多是中老年人,他們對是否更換成環保塑膠袋,並不十分在意,其對塑膠袋的要求多是,「結實,能讓我拎回家都行,這些袋子回家還能當垃圾袋。」一路上,自己攜帶推車或者無紡布袋、舊塑膠袋的消費者,並不多見。【每家商戶需多花30%左右的錢,用於購買環保塑膠袋】「這次限塑令手腕兒硬,我們市場方早就更換環保塑膠袋,對市場的商戶們進行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