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等六省區市聯動治大氣 一季度PM2.5降15%

2020-12-17 人民網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從明天開始,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視察組將對濟南、棗莊、泰安和菏澤市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進行視察。今天下午,視察組在濟南召開會議,聽取相關情況匯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萬志出席會議,並對如何按照視察方案的要求,全面深入了解情況,確保視察取得實效提出了要求。

一季度山東空氣品質較去年同期改善 PM2.5下降15%

記者還從今天的會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省空氣品質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PM2.5、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同比下降幅度都超過了15%全省「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平均天數為36天,同比增加了5天。

為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今年山東還將建成400多個脫硫、脫硝、工業除塵和工業異味治理項目;全部拆除城市供熱管網內的10噸以下分散燃煤鍋爐,並淘汰掉42.8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強力推進小火電「上大壓小」和煤改氣工程。

山東12家重金屬汙染企業被關停淘汰

在山東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中,有41家企業被確定為重點整改單位,經過幾年的整治,12家企業被關停、淘汰,其餘29家企業的重金屬汙染物排放全部達標。

鉛和鉻,是山東重點控制的重金屬汙染物。在先期淘汰的企業名單中,位於水源地保護區的項目是關停重點。淄博市一口氣關停取締的重金屬汙染企業就有五家,不少位於保護區之外的涉及重金屬排放的企業也加快了整治進程。在淘汰關停汙染企業的同時,省環保部門還倡導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實行重金屬總量控制。濟寧市一家公司前不久上馬了一個年產60萬千伏安的新型膠體鉛蓄電池項目,前提是該市先期關停、整合了總量相同的落後產能。濟寧市環保局副局長劉雲廷說,「在這方面我們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從區域範圍內確保鉛酸蓄電池總產能不增加,新上項目的產能要靠關閉淘汰沒有治理價 值的小型落後企業來置換。二是按照重金屬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基數,重金屬排放總量不能突破。」

為加大整治力度,山東還初步建立起重金屬預警監測體系,在全省環境敏感點設置的預警監測點位就有670多個。2013年,山東沒有發生過涉及重金屬排放的突發環境事件。

山東等六省區市聯動治大氣 將有區域達標規劃  

據人民日報報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聯防聯控,路徑日漸清晰。北京市環保局負責人近日在接受京津冀三地媒體聯合採訪時介紹,聯合治大氣將加強頂層設計,編制區域空氣品質達標規劃。

大氣汙染具有明顯的傳輸性特徵。按中央部署和要求,2013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六省區市以及環保部等中央有關部委,共同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

六省區市將有"同一張路線圖".北京市環保局負責人介紹,即將編制的區域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將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視為一個整體,劃定生態紅線,約束區域土地開發、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與區域資源環境等客觀條件相適應,提出分階段推進的區域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和措施,最終實現區域空氣品質的全面達標。

六省區市將有"同一個儲油罐".目前,出了北京,機動車油品就不一樣了。今明兩年,在國家相關部門支持下,有望實現向京津冀統一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燃油,並力爭早日擴大到山西、內蒙古、山東。區域內將共同鼓勵在用車更換為純電動車等低排放車輛。

六省區市將有"同一個預警臺".未來,將搭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預報預警平臺,建立區域空氣重汙染預警會商機制、預警信息發布機制與應急響應機制,共同應對大範圍的空氣重汙染。

六省區市將有"同一支執法隊".區域聯動執法今後或日趨經常化,優先開展區域聯動執法、同步執法行動,壯大執法聲勢,對違法行為形成區域性的高壓打擊態勢,控制區域汙染排放強度。

相關焦點

  • 6年治霾,誰在努力誰等風吹?北大報告稱保定PM2.5降幅最大
    不過,獎懲依據是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這個數據是否能完全體現各地政府的治霾努力?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曾表示,同樣的汙染排放,不同年份氣象條件有的可能拉高10%,有的可能拉低10%,個別城市可能還會達到15%。
  • PM2.5和氣質優良天數成指標 山東出臺辦法評估大氣汙染
    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以PM2.5和優良天數作為評估指標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以各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比例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作為評估指標;將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參考指標。
  • ...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及六個配套方案
    今年3~8月,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均實現歷史同期最低。但也要看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涉氣「散亂汙」企業和燃煤鍋爐整治不徹底,非法超標排汙屢禁不絕,散煤、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不到位等問題仍然突出,完成《大氣十條》目標任務面臨巨大壓力。大氣汙染問題是發展問題,也是民生問題、社會問題。
  • PM2.5是怎麼達標的?
    純電動公交車和計程車2018年廣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省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其中廣州市連續兩年達標。昨日在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的專題採訪活動中,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州PM2.5治理已經進入低位攻堅期,繼續下降一個微克都需要採取強有力措施,2019年將爭取PM2.5穩定達標並有所下降。
  • 全國360城一季度PM2.5濃度排行榜發布,你家排第幾?
    全國360城一季度PM2.5濃度排行榜發布,你家排第幾?前十名中,河北不再「一家獨大」,與河南一起,分別有三座城市入選,湖北宜昌和襄陽兩城也闖進前十,山東菏澤排行第九。31省區市排名方面,河南湖北超越河北分列前兩位,河北居第三,首都北京緊跟其後,長三角區域中,江蘇進入前十,位列第八。貴州、雲南、福建、海南和西藏則是空氣最好的五大區域。
  • 承德市2020年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進展情況
    一、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情況  今年以來,受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和持續不利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我市(承德市,下同)PM2.5平均濃度最高達到51微克/立方米,不降反升幅度高達30.6%,面對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安排部署,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全力攻堅,通過高位推動,精準施策,協力奮戰,遏制住了PM2.5平均濃度不降反升態勢
  • 北京完成"大氣十條"目標 2017年PM2.5濃度降20.5%
    北京完成"大氣十條"目標 2017年PM2.5濃度降20.5% 原標題: 五年大氣治理效果究竟如何?昨天上午,市環保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盤點2017年和過去五年空氣品質改善情況和大氣治理措施。  本報訊(記者 王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去年本市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較上一年同比下降20.5%,完成了國家「大氣十條」任務目標。優良天數比2016年增加28天,達到226天;重汙染日減少16天,為23天。
  • 2019年北京城六區PM2.5目標低於51微克
    昌平、懷柔、密雲、延慶PM2.5年均濃度要低於46微克/立方米;門頭溝、順義、平谷要低於48微克/立方米;城六區低於51微克/立方米;房山、通州、大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低於53微克/立方米。  計劃提出,下一步將嚴格考核問責。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全國360城一季度PM2.5濃度排行榜發布 湖北排名第2
    第一季度31省、市PM2.5排名  荊楚網消息(記者裴斌、徐芳)4月21日,有環保組織通過收集環保部數據中心所有國控監測點公開的每日、每小時PM2.5數值,製作出全國360個城市一季度PM2.5濃度排名,湖北共有宜昌和襄陽兩地闖入前十。在31個省(市)PM2.5濃度中湖北名列第二,河南、河北分居一、三。
  • 京津冀PM2.5汙染明顯改善 累積降幅達到51.9%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賈楠)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聯合發布報告顯示,經過近六年的治理,京津冀PM2.5和PM10汙染已經有了明顯改善,京津冀平原地區PM2.5累積降幅達到51.9%。
  • PM2.5指標下降25.4% 長興這個鎮憑啥實現「一提兩降」
    近日,長興泗安鎮根據縣大氣汙染防治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的《長興縣2020年上半年空氣品質提升集中專項攻堅方案》工作部署,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鄭偉牽頭成立了集中攻堅小組,多部門聯動嚴防不良天氣影響,集中一個月時間,量化細化抓落實,實現「一提兩降」,切實提高全鎮空氣優良率,有效降低PM2.5
  • PM2.5不降反增?空氣品質到底怎麼了 數據來說明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10月和1-10月全國質量空氣狀況,從中發現,前十個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個城市PM2.5濃度均有所上升,增幅為2.0%左右;同時,也發現山東、河北、山西和河南等地空氣品質相對較差,對此有很多人提出質疑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北京市牽頭會同七省區市及有關部委,成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在此基礎上,2018年,國家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區域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工作。北京市按照京津冀協作機制要求,積極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方舟子:pm2.5對肺癌發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從2000年到2014年,共有14項研究pm2.5與肺癌風險的定量研究結果發表,這些研究有的發現pm2.5不增加肺癌風險,有的發現增加肺癌風險: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的相對風險為0.81~1.39,合計為1.09。也就是說,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風險增加了9%。
  • 室內PM2.5危害更大
    細顆粒物又稱細粒、細顆粒、PM2.5。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蕪湖PM2.5濃度又降啦!
    在省生態環境廳出版的報告裡就可以看見蕪湖有3個市轄區的PM2.5濃度低於我國標準值75μg/m並且同比改善幅度位於全省前三!大氣汙染防治2019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經濟運行考核PM2.5單項位列全省第2、一類市第1。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被評為環保專項資金激勵對象,獲得省政府通報表揚。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2019年3月,涿州因未完成上一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PM2.5年均濃度不降反升,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被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開約談。痛定思痛,涿州市委、市政府深入查找散煤復燃、揚塵汙染管控不到位等問題,針對汙染物減排、散煤汙染防治、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和「散亂汙」企業治理,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 邯鄲對縣域實施大氣排名考核 PM2.5平均濃度權重佔一半
    原標題:PM2.5平均濃度權重佔一半 為深入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河北省邯鄲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對各縣(市、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分類排名考核的通知》,對各縣(市、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分類排名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