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為」的讀音受到了很多討論。大眾普遍認為的是讀四聲,意為人要為自己而活;但媒體糾正應該讀二聲,意思是人如果不修身,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這句話最早的出處其實已經不好找了。一說是出自孟子在《盡心上》中「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講的是有一個叫楊子的人,他哪怕拔一根毛也能救天下,但他卻不願意,所以孟子說楊子「為我」,自私自利,不為他人和天下著想。
還有一種說法是出自《佛說十善業道經》,這裡有完整的上下句:「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就可以用二聲的讀音來解釋:人修身是天經地義,不修身則天地不容。
事實上,由於出處並不明確,所以不管是主流媒體還是大眾普遍印象,「為」這個字的讀音怎麼讀都能說得通,也不能武斷地說誰讀的是錯的。
但是既然在新時代下,人們還是很喜歡用這句話,那我們就應該好好思考一下這句話在現代的現實意義了。
01
「為己」是秩序的基礎
人們喜歡將「為」讀成二聲,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僅是現代社會,無論在什麼社會、什麼時代,自私都是人的天性,不是簡單用道德二字可以約束的。所以「為己」是自私的表現,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
人們要生活,社會要發展,「為己」是一種生活的動力。
一份工作擺在面前,豐厚的薪酬或福利比老闆告訴你努力工作是為了建設國家有動力多了。普通人如果不為己,那生存於世就找不到人生的價值,所以人們為了自己才願意去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同時,「為己」又是一切秩序的基礎。
天地萬物,沒有哪一樣生物不是為自己而努力的。植物、動物、人……每一個生命都為了自己去努力,天地間才有了秩序的存在。依託於每一個人的「自私」,才奮鬥出了發展進步的社會。
2
真正的「為己」
人為己完全沒有問題,但有個事情需要搞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為己」?蠅頭小利、一時之快……滿足自己的欲望就是為己嗎?不是的。
真正的「為己」,是切切實實的為自己著想,是讓自己能平安無憂的生存於世。
為了發洩自己不好的情緒,就去傷害別人,這不是為己,這是害己。要知道,傷害別人對自己是絕對沒有半分好處的。也許當時情緒得到宣洩,會覺得痛快,但是之後呢?在他人面前又該如何自處?
關係好的你要想辦法去道個歉,關係不好的加深了你們之間的矛盾,應該沒有人會覺得得罪別人是一件好事吧?
言語中傷了別人要付出代價,肢體傷害了別人要受到法律制裁。所以真正的「為己」,是能調節自己的情緒,不去傷害他人;是能加強自身修養,為自己創造一個好的社會形象;是能心懷志向,不斷鼓舞自己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這樣的「不為己」,才是「天誅地滅」。
3
後記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齊天下,從邏輯上說這幾個狀態是一個遞進關係。先管好自己,才能去管別人甚至是天下。
其實不管「為」到底讀幾聲,作為眼界更為開闊的、懂得辯證思維的現代人,我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為己,就會發現「為己(二聲)」其實就是一種「為己(四聲)」。
人要為自己爭取利益,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必然先要提升自己,而讀二聲的「為己」,恰恰就是告誡世人要修身,要培養自己好的德行。
因此,糾結一個出處不明的古話的讀音其實沒有太多的必要。只要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對自己的人生之路有所幫助,那就已經足夠了,這就是一種真正的「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