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打響2021保險業「開門紅」第一槍 明年各險企運作策略預計...

2021-01-09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近日,據財聯社記者了解,中國人壽率先發布2021年開門紅主力產品——《鑫耀東方年金保險》(捆綁的萬能險結算利率為5.1%),開售日期定於2020年10月20日,打響險企開門紅第一槍。

而據財聯社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市場上已出現諸多中國人壽《鑫耀東方年金保險》的介紹和營銷文章。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招商證券非銀分析師曾廣榮在其研報中表示,其他同業也在積極研究開門紅相關動作,預計產品上與2020年基本一致,運作策略上預計會更為積極。

同時其指出,隨著疫情的基本緩解,各公司已均於7-8月進行增員和夯實隊伍,預計各公司都將在9-10月份繼續對人力的數量和質態調整進行重點投入,以對四季度的開門紅打下基礎。

據了解,中國太保將在3季度對代理人隊伍進行強力新增擴面和加強獲客等措施來激活代理人隊伍,力爭通過橫向擴面和縱向提質的雙重舉措來重新塑造隊伍,為2021年的開門紅戰役打下基礎。

據一位大型上市險企業務部門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除了中國人壽,目前別的險企應該還沒有確定開門紅動作,一般得等到十一過後。因為2020年開門紅除了中國人壽相對來說比較好,其餘險企打得都比較一般,所以大家今年開門紅的積極性會更高一些。」

同時其直言,「中國平安今年保費下滑較為厲害,受這方面影響其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壽險轉型改革,為將來更長期的戰疫做準備,所以其不會像中國人壽開始這麼早,重視度、投入精力也沒有這麼高。」

據8月27日中國平安在港交所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保費收入下滑0.2%,淨利潤同比下降29.7%,盈利686.83億元。

其中,中國平安1、2月保費收入同比下滑8.8%和7.8%,而其首兩月保費增速下滑與其淡化開門紅,更注重保費平穩增長有關。從3月份開始,平安保費增速出現回升,其4月、5月、6月保費分別同比增長10.5%、8.6%和7.9%。

「中國人壽開門紅每年都比較早,且其業績方面沒有太大壓力,所以衝在最前面。不過既然中國人壽已經出招了,各家公司應該都會跟進搶佔市場份額。」一位大型上市險企精算部經理表示。

不過據其了解,目前9月初這個階段,各家險企開門紅方案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我們現在也還處於前期探討各類方案過程中,還沒有正式確定下來,新產品面市還得看業務部門整個節奏的把控。」

上述大型上市險企精算部經理指出,「從開門紅角度來看,各家險企產品本身差異沒有很大,主要看業務推動方面是否有很好的效果,開門紅節點的部署,費用激勵的方案,還有整套產品推動的包裝、宣傳、廣告,這方面更為關鍵的。」

同時其認為,「今年開門紅各家險企運作策略應該會更加積極,在產品運作、推動上會進行加碼,具體表現在推動業務費用上,包括常規配套服務、高端客戶經營、廣告宣傳、內部培訓等,同時還包括行政的考核,直接下達KPI和追加目標,如果沒有到達成可能懲罰措施力度會加大。」

另外,上述上市險企業務部門負責人認為,「現在普通健康險這塊市場是紅海,競爭非常激烈,今年開門紅大家都在往理財、年金類保險方面努力,這方面銷售難度可能比過往還要大一些,現在大金融理財險合規要求更高,對業務員本身的銷售能力要求也會提高。」

招商證券非銀分析師曾廣榮在其研報中表示,預計新重疾定義和發生率將會在9月底、10月初發布,正式實施日期將大概率在2021年1月1日,這也就意味著四季度是老重疾類產品最後的銷售窗口,預計各公司均將藉助該契機「炒舊促新」。

同時其指出,對於客戶而言,老產品「更多」的保障會促進居民的積極購買,也將大幅降低代理人銷售的難度,提升代理人的活動率,短期貢獻較高的保費增量。

相關焦點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開門紅」,預計12月份保費收入仍可能進一步下滑。總體來看,今年11月,上市險企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持續出現分化。  11月份上市險企壽險保費增速回落,主要與壽險行業積極備戰明年的「開門紅」有關。中國平安聯席CEO兼CFO姚波稱,現在保險業的「開門紅」策略競爭激烈,為了搶佔
  • 險企決戰「開門紅」
    上述場景不是行軍出徵,也不是旅遊年底大促銷,而是險企「開門紅」戰前籌備。《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國慶長假剛過,各家保險公司已經紛紛啟動「開門紅」,而以往,這一行業「盛事」會在11月份才啟動。在行業異象背後,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影響,前8個月多家人壽保險公司原保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 各大保險公司開門紅大戰逐漸升溫 銀保監會發聲引導「合規開門紅」
    12月20日,多名保險業分析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壽險增速趨緩,車險綜改對車險保費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壓力延續;11月上市險企注意力遷徙,普遍聚焦明年開門紅,保費增速放緩;舊重疾產品即將停售,有望帶來健康險高速增長。11月以來,上市險企已陸續迎戰「開門紅」。
  • 保險圈「開門紅」大戰正酣 「年金+萬能險」收益真香嗎
    本文轉自【中國證券報】;2020年最後一個月,保險圈年度「開門紅」大戲已全面鋪開。「受疫情影響,2020年『開門紅』基本是低調收場。2021年的『開門紅』,勢必要卯足了勁衝一波業績。」保險業人士指出。從各大險企主打的開門紅產品來看,「年金+萬能」組合形式最為普遍。
  • 2020年五大險企規模版圖浮現 舊版重疾停售在即健康險迎高光時刻
    12月20日,多名保險業分析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壽險增速趨緩,車險綜改對車險保費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壓力延續;11月上市險企注意力遷徙,普遍聚焦明年開門紅,保費增速放緩;舊重疾產品即將停售,有望帶來健康險高速增長。11月以來,上市險企已陸續迎戰「開門紅」。
  • 2020年五大險企規模版圖浮現:保費增速回落、健康險或單騎救主...
    12月20日,多名保險業分析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壽險增速趨緩,車險綜改對車險保費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壓力延續;11月上市險企注意力遷徙,普遍聚焦明年開門紅,保費增速放緩;舊重疾產品即將停售,有望帶來健康險高速增長。  11月以來,上市險企已陸續迎戰「開門紅」。
  • 2021年「開門紅」呈現出新氣象 萬能險結算利率最高可達5.1%
    始發於歲末年初的新冠疫情給保險業最重要的節日——開門紅以重擊,2020年保險業一度低迷,保險股價低位徘徊,2021似乎需要一場提前預備的「開門紅」來橫掃陰霾。而根據財聯社記者近日的採訪情況,2021年的開門紅從開打時間、產品形態、費用等方面均呈現出新氣象。
  • 保險業擴展產品責任升級保障功能 疫情之下「開門紅」成績單分化丨...
    來源:投資時報疫情對部分險企新單銷售造成壓力,A股五家上市險企1月保費收入出現分化,保險業線上轉型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面對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作為社會「穩定器」的保險業責無旁貸,不僅積極向疫情地區捐贈物資,提供大量專屬保險,還對已有的保險產品進行責任擴展,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
  • 2021年保險行業投資策略:確定且持續的復甦,首選行業龍頭
    A股上市險企股價表現顯著分化,純壽險領漲,排序:新華保險(21.8%)、中國人壽(21.0%)、中國平安(1.1%)、和中國太保(-10.0%)。1.2 瑞再Sigma預計中國仍將帶動全球走出保險業復甦格局。
  • 險企開門紅火熱進行中 中國人壽發布兩款產品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儘管監管層已經不再提倡「開門紅」銷售策略,仍有不少保險公司抓住年底這波銷售良機積極備戰。12月8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在保險大省山東發布了兩款產品——國壽鑫福臨門年金保險和國壽福(慶典版)保險產品組合。
  • 2021年保險股投資價值幾何?券商普遍發聲「看好」
    證券日報消息,時間來到了12月中旬,研究機構也陸續對各行業2021年的投資策略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開門紅」或將超預期「展望2021年,保險股資產負債價值全面向上,疊加較低的估值,保險板塊有望實現超額收益。」廣發證券在近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2021年,保險行業資產與負債共舞,估值向均值回歸。在負債端方面,各大研究機構普遍看好保險企業的「開門紅」業績,並認為保險業的中期景氣度處於上行周期。
  • 關於股價、開門紅和產品 中國人壽高管在開放日上都談了啥?
    原標題:關於股價、開門紅和產品 中國人壽高管在開放日上都談了啥?的股價已漲22.16%,在五家A股上市險企中漲幅排名僅次於新華保險(29.5%)。
  • 中國人壽鑫耀東方【2021開門紅】
    系統得分78.41 系統得分根據大魚測評系統評分單項動態加權計算 大魚點評 亮點 中國人壽開門紅年金產品
  • 個險悍將儲良掌舵國富人壽,新生代險企的觸底反彈
    換帥,2019年中國保險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近日,《今日保》獲悉遴選一年的國富人壽首任總裁浮出水面,原復星保德信總裁儲良獲批掌舵這家廣西首家地方法人壽險公司。  面對經濟、科技、監管、客戶等大環境的改變,「回歸個險、回歸期繳」的壽險傳統經典經營模式再度走俏市場。
  • 數讀丨保險業10月保費: 壽險重心轉向「開門紅」 車險綜改保費壓力...
    天風非銀團隊認為,太保壽險、中國人壽已於10月開啟「開門紅」預收;平安人壽10月轉向「開門紅」預收宣導和客戶儲備,並於11月初啟動「開門紅」預收;新華保險10-11月的業務重點仍在於收官。該團隊續稱,展望明年,太保壽險、平安人壽「開門紅」策略轉向積極,預收時間相較往年提前較多,且理財險吸引力同比提升。
  • 險企營銷員「渴望上班」 專家預計保險展業僅一二季度受影響
    輕型疾病醫療賠付或下降疫情會對保險業產生哪些短期重大影響?中泰證券分析師陸韻婷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給險企帶來的賠付壓力有限。從重疾險來看,此次疫情的肺炎屬於新型病種,不在險企已銷售的重疾險的約定賠付範圍內。從短期險來看,各大險企均大幅放鬆疫情相關保險的理賠條件,不過,從已經發生的實際理賠案件來看,賠付支出不高。
  • 上市險企全年市場版圖浮出水面:新華保險提前鎖定增速C位
    中銀證券認為,新華保險2020年以規模增長策略為主,規模與價值平衡發展。健康險、附加醫療險等高價值率產品優勢明顯高於同業。2020年下半年公司重視規模與價值並舉,預計保費收入仍將好於同業。預計公司新業務價值環比下降主要為三季度調整產品業務結構(更替為國壽福、康寧等高價值率產品,產品銷售有一定難度)。公司9月已推出2021年開門紅預售,預計提前進入開門紅準備階段也對公司三季度業務節奏有一定影響。中國人壽一度承壓明顯,平安人壽有趕超勢頭。
  • 險企開門紅主打「年金+萬能」
    市民吳先生最近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推出的年金險介紹,產品兼具保障和理財功能,收益率也比較可觀,準備購買。其實,吳先生看到的這類產品,是歲末年初保險公司力推的開門紅產品,以「年金+萬能」組合形式最為普遍。 不過,近日銀保監會專門對此現象發文降溫。「開門紅」產品的真實收益成色幾何?又有哪些營銷亂象需要消費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