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幫父母做家務,養成勤儉好學的好習慣

2021-01-11 17歲網際網路少年

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學生居家抗「疫」,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成長,不僅讓家長看到了不一樣的孩子,更讓學校看到了學生們身上別樣的魅力。石家莊新華電腦學校的同學們在疫情期間不僅每天堅持打卡進行線上學習,更是懂得感恩,幫助父母做家務,養成學習生活好習慣。

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在家度過一個難忘而充實的假期,石家莊新華電腦學校倡導學生在家主動幫父母做家務,通過勞動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感受父母的生活不易。學生們也積極主動地在家幫父母幹活,下廚房做菜、清潔衛生等幹得很有條理,父母也非常開心地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變化。

作為學生,只有合理科學地安排好時間,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和新冠肺炎做鬥爭。石家莊新華電腦學校不僅給學生們安排了線上教學,更是通過線上大咖講座、傑出校友線上交流會、網絡招聘會等方式讓學生補充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還特意舉辦豐富多彩的感恩活動,讓學生們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學校、感恩社會。

如今,全國各地的疫情逐漸形勢好轉,石家莊新華電腦學校也全新的升級面貌為開學做好了準備。校園每天無死角消毒清潔,餐廳和超市及宿舍等學生生活空間每天做好消毒保障,期待疫情徹底結束,歡迎同學們早日回到學校,繼續追夢,繼續奮鬥青春。

相關焦點

  • 完成暑假作業 幫父母分擔家務
    李興瑞為父母做晚飯  小學生李興瑞  自覺學習 為父母做晚飯  7月17日,記者來到雨城區對巖鎮葫蘆村李興瑞的家  起床吃過早餐後,李興瑞拿出《暑假生活》做作業,「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求她放學回家後先完成家庭作業再玩耍,在校期間老師也嚴格要求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學校家長一起努力,為孩子養成了好習慣。」李興瑞的媽媽李紅欣慰地說,女兒還懂得心疼父母,不僅在學習上很少讓自己操心,還要幫著照看年幼的弟弟,每晚都要幫著做晚飯,她和丈夫下班回家就能吃上女兒做的熱騰騰的飯菜。
  • 那些「坑孩子」的父母,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
    通過做家務,孩子還可了解和體會父母撫育自己的艱辛,產生體貼之情,學會愛父母,學會為他人著想。所以,不要過於寵愛孩子。能把家務做得很好、能獨立料理好自己生活的孩子,通常學習能力、工作能力也會更強,做事更有條理,更關鍵的,工作責任心和主動性都會好很多。
  •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其次、學習成績不好優秀的孩子一定是懂事聽話有禮貌,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見,並且聽從父母的教導。相反那些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則會不好好的學習,整天就想著玩,做作業時不專注,拖拖拉拉。父母一批評,就會哭鬧,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犯錯。做錯事也會躲起來不敢承認,長大後往往沒有什麼擔當。所以這就告訴我們,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有好習慣的孩子,不僅能夠懂事聽話,而且也會有自己的主見,並且自律性高,將來會更有出息!
  • 世界勤儉日:讓勤儉美德之花在人們心中綻放
    這麼多年過去,梁開元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可他依舊秉承著勤儉的好習慣。 張淑蘭之所以能做到勤儉持家,這和父母的教育離不開。如今,勤儉持家就是她家的家風,她也一直以這樣的家風教育下一代。
  • 養成這些好習慣 讓孩子受益一生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孩子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自立自強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先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慢慢再給孩子提供和創造動手的機會。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所以應該讓他在很小的時候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 怎樣讓孩子主動洗手,三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們常常說,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那麼我們就要從小培養起大家一些使用的習慣,比如勤洗手。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孩子不愛洗手?每天都要提醒他玩一會就要洗手,吃東西前先洗手?下面3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洗手好習慣。
  • 暑假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吧,做父母的都看看吧!
    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好的,但是孩子需要父母去引導,幫他們養成好習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暑假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吧
  • 希望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通過做家務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和獨立性
    因為他們平時就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了一種積極主動的好習慣。而有一部分孩子,自理能力差,從小就習慣於大小事情都依賴父母,遇到問題總是希望父母幫助自己,所以做什麼事情都無法高效地完成。想要讓孩子做事不拖沓,並且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父母就應該從小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多讓他們做做家務勞動,包括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等。教育專家曾經指出:「一個孩子從小具備做家務的能力,那麼他就贏得了培養自身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從而有利於增強他做事的條理性、秩序性,以及培養其獨立性。」很多西方國家的父母會早早的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性。
  • 家庭勞動教育的目標是養成勤儉習慣
    實際生活中,許多父母對如何開展家庭勞動教育卻不知所措,難以找到合適的方法,效果更是難盡如人意。這些困惑與家庭勞動教育目標不夠清晰有莫大的關係。養成孩子勤勞的習慣是立身之本。許多父母因對勤勞習慣的認知較為渾沌,很難掌握勤勞的尺度,從而導致家庭勞動教育僅停留在口頭上,培養孩子勤勞的習慣更是不得要領。一些父母習慣盯著孩子的勞動成果,忽視了家庭勞動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勤勞的習慣。
  • 幫父母做家務的心得體會(精選11篇)
    幫父母做家務的心得體會2  因為這次疫情的事情,我們的寒假延期了不少,我們待在家裡面的時間也變得多起來。老師除了給我們布置了網上要寫的作業之外,還給我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任務,那就是幫父母做家務,並且還要把自己正在做家務的圖片拍幾張照發給老師看。
  • 孩子考不了高分,當不了狀元,也要注意好習慣養成。
    (唐楚玥的爸爸)沒有人生下來就是自律的,自律之前一定是他律,也就是在孩子小時候,父母一定要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後來她就比較自覺了,總是先要把學習任務完成,再去做其他的」。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細水長流,不能急功近利。習慣成自然,一旦好習慣養成,孩子做事就比較自覺了,家長也會省心。
  • 評論|言傳身教才能守好勤儉傳家寶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近日,湖南懷化,一位爸爸因為女兒盛飯太多沒有吃,便讓她自己承擔「後果」,浪費一粒米,要多做一道題,或者幫忙做家務,不然就要把飯吃完。之後,在爸爸的監督下,女兒完成了做題的「懲罰」,網友紛紛為這一教育方式點讚。
  • 父母引導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可受益終身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變化莫測。這個特殊時期,也是親子共學的大好時機,家長可以幫孩子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引導孩子關心國家大事新冠肺炎疫情是近期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這正是引導孩子關心國家大事的機會。孩子從時事中學會獲取信息資料,並加以思考,形成自己獨立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 家庭教育的成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家長能否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以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所作為,因此,培養孩子的品行習慣,都顯得非常重要,俗話說:習慣決定命運,不幫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讓他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實現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有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成熟的父母
  • 父母想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懂得利用做家務,讓孩子的人格更優秀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和女朋友一樣的煩惱。現在,一個家庭通常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從小就被全家人照顧得很好。有些孩子甚至不得不等待父母幫他們收拾書包、繫鞋帶等瑣碎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養成了過分依賴父母的壞習慣,這不利於孩子獨立和健康人格的發展。
  • 6歲之前,養成3個好習慣,孩子會更優秀,將來會對你充滿感激
    但是一旦養成了壞習慣,這是會伴隨你一生的,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了。有些人常說,孩子這麼小,你們說的這些養成好習慣的好處,等他長大了之後會自己會明白的。這個時期就是孩子最好的啟蒙時期,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從孩子的這個時期就要給他養成好習慣了。
  • 讓小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吧,媽媽
    我覺得我們中國爸爸、媽媽也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很難想像那些只會念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麼做實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在演講中說。越是被嬌慣養大的孩子,越把父母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失去了那份敬畏之心,很難學會愛與責任。
  • 李玫瑾:孩子一定要做家務|《兒童學做家務年齡表》(父母收藏)
    找不到工作,每天窩在家裡打遊戲,吃喝拉撒,全指望父母。要結婚,要買房要買車,找父母要錢。有了小家,懶得做飯,自己父母家吃幾天,對方父母家吃幾天。生了孩子,第一件事是向父母求助:來幫我帶孩子。他們的失業率、犯罪率,甚至是離婚率,都低於不愛做家務的孩子。還有教育機構做的專業性調查顯示:愛做家務的孩子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27倍。
  • 給孩子的暑假計劃表:養成好習慣,假期收穫多!
    1、暑假計劃分三個階段制定暑假計劃,是為了讓孩子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多做幾件有益的事,培養可以受益終身的好習慣。那麼,暑假計劃應該如何制定呢?其實,制定暑假計劃,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重點任務不同:第一階段:放鬆期雖然本學期學習主要是居家學習、網課為主,學校學習時間不長,但孩子的心理壓力還是有的。
  • 給孩子三樣東西,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習慣就好比在銀行存錢,好習慣就是存款,不僅有利息,還能用它換來很多其他的物品;而不好的習慣就像負債,你不僅要付利息,還要一直背負負擔。所以一個人的優秀是習慣,是品質,更是財富。我們的孩子就像小樹苗,如果要長成參天大樹,就要在幼苗的時候幫他扶直,這就是幫孩子養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