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主排洩能力」嗎?這是父母最在意也最恐懼的東西

2020-09-05 如見App


先問3個問題:


1、你覺得排洩物噁心嗎?


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肯定是噁心。


2、你覺得自家小寶貝,或者自家貓狗的排洩物噁心嗎?


媽媽們想必不僅不會覺得噁心,反而還會每天細細觀察,研究便便的形狀顏色手感,樂此不疲地和別人探討。


3、當父母像小寶寶一樣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還能像對待嬰兒那樣仔細嗎?甚至開心地描述家中老人的便便?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吧。


母親節的朋友圈歲月靜好之後,需要有一些嚴肅的思考。


​「排洩」和「尊嚴」的牽扯頗有些難以啟齒,但是攤開來說也不會怎麼樣,畢竟父母在真實老去。


人間最妥帖的尊嚴,就體現在生命的起點與終點。


我們大哭一聲來到世上,渴望被接納被珍愛;

我們蹣跚一路來到晚年,渴望體面地被善待。


關於第三個問題,很多人考慮之後大概會說,噁心歸噁心,但我不介意。


然而,我們不介意,父母卻很介意


父母不是懵懂的小孩子了,他們想要的善待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一個養老院工作者說:


我觀察了至少20年以上,很多人對「老年」最恐懼的事情之一,就是身體無法動彈,大小便失禁,且需要他人處理排洩物。


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寧可付錢讓「外人」來做,也不願意讓親人來做,原因是:這件事牽涉到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尊嚴」和「羞恥感」,這兩件事也是很多長輩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

網上搜索「自主排洩」,出現的全是嬰幼兒教育視角的內容;當我重新搜索「老人自主排洩」,出現的全是「我該如何照顧失能老人」,或者老人脾氣暴躁怎麼辦?


很少有人關注「老人想讓你如何做」,這很奇怪。


我之所以會思考這些,是從那次住院我媽暈倒在馬桶上開始。


我窺見了她的一絲恐懼,關於「自主排洩能力」。


那時,她剛手術完插了導尿袋,護士交代要及時接尿倒出並且統計尿量,判斷手術是否對膀胱功能造成損傷。第一次倒的時候,我能感受到,我媽屏住了呼吸,目光猶如實質,偷瞄著我,生怕我露出一絲厭惡的表情,倒完了,她才緩緩鬆了一口氣。


為了不在床上排便,她堅持了4天,直到自己終於能站起來,趁我回家換洗,才讓我爸扶著慢慢走進廁所。結果她卻在馬桶上突然暈倒了,我爸手忙腳亂,一邊撐住我媽,一邊打開門大聲喊叫,好不容易喊來了護士。


我回到醫院才得知了這件事,沒忍住訓了我媽一頓。


我也知道,這大概是我媽這個剛剛踏入老年的人,為了維護「尊嚴」,所能做的最大掙扎了。


疾病不由分說地來了,她害怕動彈不得不能自理,她急著站起來。


住院期間,都是我在醫院陪夜,她的心理狀態變化,我卻沒能及時發現。


父母是第一次變老,身體機能退化那種失控感,太令人恐懼了。


我自認不是個細心的人,然而尊嚴這個東西,實在是需要細心去理解去溝通的。


我不禁想的更多,如果我的家人真走到了臥床不起意識不清的那一步,甚至重病垂危的時候,我該怎麼和他們相處?他們希望我怎樣做?


北京軍區總醫院原腫瘤科主任劉端祺,從醫40年至少經手了2000例死亡病例。「錢不要緊,你一定要把人救回來。」「哪怕有1%的希望,您也要用100%的努力。」每天,他都會遭遇這樣的請求。

小編曾經也覺得,我會是他們中的一個,無論如何都要留住家人。


但是經過我媽那次暈倒,我的想法徹底改變了。


父母用盡全力也要守護的「尊嚴」,我們為什麼要拼命去擊潰?


他們也許不介意插管維持生命,不惜一切想活下去;他們也許不希望再被治療,只想回家安穩度過最後的日子;他們也許不願意被家人看到自己最狼狽的樣子......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三個字,「他們想」。


當他們的真實意願已經無法表述,你會如何做?


截圖來源:如見App

截圖來源:如見App

截圖來源:如見App

截圖來源:如見App

截圖來源:如見App

截圖來源:如見App

「生前預囑」也許可以幫到我們所有人,只要我們能真正做到尊重。


誰不想好好活呢?但真到了那一步,誰都想得個「好死」。


說得不好聽點,這場「尊嚴」與「親情」的拉扯,根本不會有贏家,只會讓雙方都精疲力盡。


時間平等,疾病和老邁總會一點點奪走我們的健康和青春。


尊嚴,是所有人最後想要持有的東西。


圖片來源:如見App

1、你覺得排洩物噁心嗎?

2、你覺得自家小寶貝,或者自家貓狗的排洩物噁心嗎?

3、當父母像小寶寶一樣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還能像對待嬰兒那樣仔細嗎?甚至開心地描述家中老人的便便?

4、父母想要的善待究竟是什麼樣的?


母親節剛過,父親節也在路上了,時間緩緩向前,衰老和疾病等在前方,好好思考這幾個問題吧,想想如何為父母守住尊嚴和臉面,而不僅僅是保命。

相關焦點

  • 作為父母,你知道孩子最恐懼的有哪些麼?
    父母吵架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大哭起來,不會再幹你不希望他幹的事,也不去幹你想讓他幹的事。
  • 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的錯
    導讀: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的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的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一定要知道:這6個行為最令孩子恐懼
    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來自於父母,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會給產生孩子極大的壓力。如果父母恩愛,和睦相處,孩子就會從中得到安全感。  二、發脾氣當孩子做錯或者沒做好某件事時,父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會對孩子發脾氣。某些家長可能認為這沒什麼,孩子做錯事就是要懲罰。
  • 父母一定要知道:這5個行為最令孩子恐懼
    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快樂、健康,但是有時候父母在不經意中就傷害了孩子,甚至讓孩子留下了陰影,阻礙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以下這些行為,身為父母的你,如果還在做,請馬上停下來哦!二、發脾氣當孩子做錯或者沒做好某件事時,父母會控制不知自己的情緒會對孩子發脾氣。某些家長可能認為這沒什麼,孩子做錯事就是要懲罰。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孩子有可能因為這樣對父母產生了恐懼,還有可能會拉遠孩子的父母之間的距離。
  • 寶寶上廁所,爸爸媽媽要學會自主排洩
    爸爸媽媽要抓住這一刻,當寶寶知道膀胱功能已經足夠完美,開始學習自主排洩時,試著把他的尿布拿掉。2. 早起起床後紙尿褲是幹的一般來說,寶寶屎尿開始的時候會像鳥類一樣的隨意,無論是早還是晚,也不分場合。 爸爸媽媽習慣了早上的第一件事,摸摸寶寶的尿布。 但是如果有一天早上,爸爸媽媽發現寶寶的尿是幹的。
  • 你也有社交恐懼嗎?
    或者是我們小時候經歷過太多的責備和排斥,讓我們對人群和權威(父母的縮影)有著天然的恐懼,這樣的恐懼已經不再那麼有指向性了,你很難感受清楚到底是在怕什麼,因為那些記憶太過久遠,那些情緒體驗變得很模糊,但恐懼的機制卻不會消失,你依然會像小時候那樣恐懼和逃避。
  • 你的孩子為什麼缺乏自主能力?想想是怎麼養成的?還能挽回嗎?
    這個史無前例的超長假期讓父母充分體會到了陪孩子學習是一件最疲憊、最無助、最抓狂的事情,每當聽到釘釘群裡的叮鈴鈴的消息通知便十分緊張,有老師單獨發來的消息就更緊張——是不是有作業沒完成,要整改?只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快一點開學,把孩子送到學校裡去。
  • 心理學教你精神折磨人 知道他最在意的是什麼
    想要在精神上折磨一個人,首先就要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自古有一個成語叫做「殺人誅心」,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對方惹怒了你,最好的報複方式就是讓他失去自己最在意的東西。>心理上的折磨才是真正的煎熬,後悔和內疚往往最折磨的一種心理活動
  • 父母最重要的能力:和孩子說廢話!
    今天這篇文章的分享人賀嶺峰,是心理學家、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心理學教指委委員。他文章裡提到,父母最重要的能力,是和孩子說「廢話「的能力。他在一個分享會上和紀錄片出品人毛思翩就教育問題上展開討論,希望他們的對話對你也有幫助。來源:一土教育 (ID:etuedu), 口述者:毛思翩,賀嶺峰,內容整理:陶米。
  • 父母是最重要的導師,這些技巧你知道嗎?
    ●技巧一:掌握他的性格以及對失敗的承受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失敗的承受能力往往是最差的,他經常會一扭身坐倒在地,不停地抹眼淚、蹬腿、哭鬧一陣,無論你怎麼哄他都不行。每當發生這樣的狀況,最明智也是最適用的方法就是就是將他抱起來帶到其他房間去,或者你走開,讓他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裡,等到他靜下來了脾氣消了,再去理他。
  • 父母給孩子最糟糕的東西——內疚感,沒有之一
    人們感到的幾種主要負面情緒,憤怒、害羞、恐懼、悲傷、內疚,你知道哪一種情緒對自體的殺傷力最大嗎?很多人會覺得時恐懼,但實際上,內疚是人對自己傷害最大的不良情緒,負面分數超過悲傷,憤怒和恐懼。羞愧的能量級幾近死亡,會嚴重摧殘身心,毀掉一個人。這種情緒的殺傷力非常大。
  • 子女教育最重要的一課:共同面對恐懼
    我:因此,當你站在自己的立場,你關心的是:她為什麼做不到,對吧?當你作為一名助人者站在她的立場,請問你會關心什麼?友人:我會在意自己是否盡力了。我:對。現在你看到了嗎:不論我們做什麼事情,表面看上是為了自己還是他人,其實最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 孩子最反感這5種父母,你中招了嗎?
    曾有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父母爭吵,孩子內心會缺乏安全感,甚至在心中留下陰影,成年後也難以抹平,更容易對婚姻恐懼。為人父母請記住,如果夫妻吵架難以避免,那請儘量避開孩子。如果可以,請不要把痛苦歸咎與另一方或孩子。
  • 你內心深處現在最恐懼的是什麼?回答完這十個問題你就能知道!
    你最深的恐懼是什麼?El miedo es un sentimiento natural tanto en humanos como en animales, y nadie puede escapar de él.
  • 你知道孩子最害怕什麼嗎?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其實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恰恰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接著小編帶各位爸爸媽媽們來一起分析一下吧第一是爸爸媽媽吵架,看起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你知道嗎?它背後隱藏著對孩子深深的傷害。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如何培養自主能力,助孩子通往終極幸福?
    一個人能否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取決於這個人是否有自主能力。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能過上「自我實現」的人生,體驗終極幸福,就是這篇文章要解決的問題。自主能力是《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一書讓父母幫孩子培養的三個能力裡面的最後一個。
  • 你最怕下面哪種「靈異」場景?測你內心的真正恐懼
    每個人都有恐懼的東西,無論我們多麼自信和勇敢,總有一些東西會動搖我們。當我們意識到這些恐懼時,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地了解造成恐懼的原因,這樣它們就不會轉移我們對幸福和成功的注意力。你知道你的恐懼是什麼嗎?如果沒有,蘇米君建議你接受下面和這個測試,因為它會告訴你更多關於你生命中黑暗的部分。仔細觀察下面這張圖,選擇一個你最恐懼的場景:場景1:你最大的恐懼源於你的內心,你對所有與你的個人生活有關的事情都感到害怕——明天,你的計劃,你的未來。
  • 心理測試:你認為哪個森林最神秘?試一下你潛意識中最害怕的東西
    在以下四幅圖中,你認為哪個森林是最神秘的?試想一下,在你的潛意識裡,最怕的是什麼!a.b.c.d.檢驗結果(僅供娛樂)你選擇了A,下意識中最怕的就是力量。從內在來看,力量對你來說是很可怕的東西。這就意味著,面對權力,你可能會失去選擇和表達的能力。你們都很尊重權威,尤其是那些你們不熟悉的領域的專家。您是一個善於傾聽,但不善於表達的人。
  • 身為父母的你需要看看,你對孩子的要求,就是你內心的恐懼
    你的恐懼越大,你眼中小孩的問題就越多。  恐懼,導致掌控。你越恐懼,你越傾向於去把握住某種東西,以讓你自己有安全感。  掌控者是頭腦,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們像水一樣流動,很難被掌控。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駕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駕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懼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問題也就越多。
  • 你有育兒恐懼嗎?你是否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做父母?
    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樣有著育兒恐懼,育兒恐懼的主要症狀有:拼命地看各種育兒書、育兒推文、育兒的微信公眾號關注了十幾二十個。還是覺得自己不夠資格當父母。其實我們不必要這麼焦慮,我們忽視了錯誤的力量,忽視了發生錯誤後,我們處理錯誤帶給我們處理能力的提升,因為所有人不管你的知識多完備,你都不可能不犯錯,而如果你秉持著不能犯錯的心理,你一旦犯錯,便很難去面對,進而引發更大的不利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