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財商課》:學會賺錢之前,你必須糾正的3個錯誤心態!

2020-12-25 鳳池竹蕭蕭

一、賺錢很難

賺錢到底難不難?

有人做了一份問卷:80%的人都說很難,15%的人說還行,只有5%的人說不難。

而問卷之後再看看發現:說很難的那80%的人屬於懶惰型人士,說還行的那15%的人屬於穩定型人士,而說不難的那5%的人則屬於折騰型和堅持型人士.....

是不是正應了那句很有扎心的話:世界上永遠是20%的人佔有著那80%的財富資源。富翁總是少數的,但窮人卻是一抓一大把。懶惰是天性,能去克服的人寥寥無幾,但已經克服了的人,早已走進另一個世界。

二、你要知道的3個錯誤心態

金文,一個擅長「以幽默語言解讀財經新聞,以通俗文字詮釋理財知識」的理財規劃師,結合了哈佛經濟學課程,總結寫這本《哈佛財商課》一書,告訴我們:錢是賺出來的,更是「理」出來的!成功=(智商+情商)*財商,財商為零,那麼一切都是零!他在這本書裡有介紹了七種的理財方式,但所有的理財之前都是要先賺錢,我從書中總結了幾個我們普通人通常在掙錢這個事上存在的3個不理性的心態:

錯誤心態之一:給多少錢,就做多少事

凡是認為「給多少錢,就做多少事」的人,通常是為金錢工作的,為了掙眼前可見的錢而工作的。為什麼呢,我說個例子。

小文與小雲兩人同時入職一家旅遊公司,但一段時間後,老闆發現小文的業績越來越來,客戶越來越多,而小雲的業績一般般,客戶的粘性也一般般。然後老闆觀察她們發現:

小文:幫客人確定了旅遊路線收款後,從客人出發到回來,全程都跟進,每天一問候,有問題都儘量第一時間幫客人協調的。

小云:收了客人的款後,除了提醒客人及時出發後,再不主動聯繫,還交待客人有問題直接找領隊就好。

小文說,收款才是更好服務的開始,所以她每天都服務著客人;

小雲說,款收到後,就不是我們的事了,行程上的事找專人,我可以用這個時間尋找更多的客人。

很明顯,小文屬於主動服務意識強的人,她更看重以情動人,客人享受了超值的服務後,就很願意口口相傳,給她介紹更多的客人;而小雲則是,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人,不願意多付出一點,自然客人也是做了這次沒下次,人家感受不到你與別人的區別,為何還要連結你呢?

凡是看錢做事的人,首先失去的就是自身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你要知道掙錢其實就是價值交換的過程,你提供服務,人家給你錢,可能這次你提供的服務先收了這筆錢,但如果你有提供高於這筆錢的服務,那付錢的人就會覺得很值得,反而有種感覺欠著你什麼一樣,就一定會給你再帶來下一次的掙錢機會。

像我們在自媒體的平臺上,很多培訓課,第一次讓你學習的費用都不高,1塊,19塊,99塊這樣的,而當你聽課後發現這個課早就超出了你所交的錢後,你再交錢的可能性就高得多,這是一樣的道理的!

只看眼前的錢的人,就容易喪失讓自己提升與成長的機會。你只有不斷地提供超過金錢本身的服務,才會有更多連結下一次的機會!

錯誤心態之二:多賺錢就要多花錢,多花錢就能逼自己多賺錢

首先,多賺錢可以多花錢,這點看似沒有問題,但你要明白一個扎心的真相:你賺的錢不是你的錢,而你剩的錢才是你的錢!

比如,我剛畢業時,一個月就賺1500元,扣掉房租、水電、吃飯、坐車及日用品外,一般只剩300元左右,那麼,就只有這300元才是我的錢,而不是那1500元。所以我不能多花錢,多花錢就會超出我的能力使自己負債了。

再來說下,多花錢就可以逼自己多賺錢這個問題。記得一部電視劇中的其中有個女主,做全職太太后最大的事情,就是買買買,還美名曰,我多花錢就是為了給老公多賺錢的動力,所以老公會賺錢的背後還有我一份功勞呢。結果呢,老公破產當月,女的還刷幾十萬去買包。這就明顯掉到了「多花錢就可以多賺錢"的坑裡了。

多花錢可以多賺錢的前提是:會花錢!所花的每一筆都是一筆隱性投資,將來都會通過時間的證明,最後讓錢帶來錢。這個問題就不在這裡闡述了。所以,記住,多花錢不是為了多賺錢!

錯誤心態之三:抓住一切能掙錢的機會

這句話看似也沒有問題,實則體現了你是否具有高層次人的思維能力了。

如果工作之餘,還可以去麥當勞打工,一小時8元,你賺不?有人說會,有人說不值得。而會的人出賣的就是低級的勞動力,而說不值得的人,至少懂得衡量這個問題。時間花在哪裡,你的聚焦就在哪裡,你的價值就在哪裡。你如果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小只能掙8元的人,那你就不會動腦筋去想進一步提升自己,而當你習慣於低層次的舒適圈後,心志就會變得非常低,就很難再去提升自己,讓自己走到高層次的圈子來。

正確的是,你為溫飽所愁時,要抓住一切能掙錢養活自己的機會;而當你不用為起碼的溫飽發愁時,就要抓住一切能提升你能力的機會,這樣將來才有可能掙更多的錢。

三、怎麼做呢

我們應當努力賺錢,因為它重要,而我們賺錢,最終只是為了——有一天它對我們而言不再那麼重要! —— 陳果《好的孤獨》

當賺錢這個事情對我們來說不再重要時候,可能我們就可以財富自由了。什麼是財富自由呢,就是當人們不再為了滿足生活必須而出售自己的時間的時候,所以為了有那麼一天,我們都必須先學會賺錢,賺錢的方法有很多,我重點說下這3個不得不要學會理念吧:

1.破除自我限制,思維不受限

你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不要甘於平凡,至少你還沒有嘗試努力過,怎麼知道你賺不到更多的錢?

以前老公上班的時候,一個月幾千塊,交個房貸,就沒剩幾個子了。加上我也賺得不多,然後我們只能緊巴巴地過日子。我們倆都屬於那種老實巴巴的人,做著一份工作,從來就沒有想過還能再做點什麼去賺錢。

可日子實在熬不下去了,沒辦法,老公只好試著在晚上去擺攤,還試著去開夜的,燒烤什麼的,都賺得不多,還很辛苦。然後一次意外,他發到朋友圈的一份機器草圖得到了客人的欣賞,他給人指導安裝後,客人給了一筆小回報。原來老公做機修的,對機器什麼的都有自己的體會,原來都只能在工廠裡維護維護設備,卻沒有想到這個隨便的給人指導安裝機器也能掙錢,之後的幾年裡,這個還是給我們家帶來挺高的收入的。這真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

掙錢的最大困局是什麼,是你不敢想,不相信,然後也就不可能去行動!這就像陷入一個死局中,而無法破局的人是永遠抓不住機會去掙錢的。惟有先不要給自己設限,先相信,才有可能去行動,去改變,最後越來越接近你想要的更多錢!

2.讓自己值錢

奇蹟總發生在少數人身上,物以稀為貴,其實你有多值錢,完全取決於這世界有多少個你。

怎麼讓自己值錢呢?這有兩個方面:

(1)增加你的能力,值得別人願意多付費給你;

比如我自己,同樣是幫客人做代帳工作,我收的費用並不比別人低,但很多人還是很願意把自己企業的財務交給我的團隊?

我的客人反饋給我的是:相比別人,我們更專業、也更負責任心,我們具備不僅能幫他們解決基礎問題,還可以每月提供專門的建議書給他們參考,從而對自己企業的問題與待解決的問題一目了然。

因為專業,所以值錢,當然,這樣的能力其實也是離不開各方面的努力的結合的。

(2)增加你的認知,學習與財富有關的經濟學、心理學,讓自己值得擁有更多的錢。

為什麼我們常常會把錢拿去銀行存或做定投或者放證券公司炒?因為銀行或證券公司通常都具有讓資產增值的能力。放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是不是但凡有懂得很多,又能將錢這個事談得有理有據的人,我們都很願意跟隨著一起做項目,有沒有?這樣的人通常意義上就是人們說的,具有能讓錢增值的能力。

我們想擁有更多的錢,就需要提高自己這種錢生錢的能力。只有擁有這種能力的時候,才會成為一個值錢的人。

3.靠近有正能量的有錢人

我有個朋友,剛畢業的時候結識了一個有錢的客戶,接觸後她覺得這個客戶的三觀很正,她能從這個人的身上學到很多。然後她除了工作需要外,還經常在別的時間裡找機會與他接觸,比如請教個什麼事情,或者送個什麼小玩意,再或者經常性地問候,到後來也經常到客戶的家裡,參加他的活動。因為她是學金融了的,那幾年很流行用資本做槓桿,她就自己未來10年的工作服務找客戶籌得了100萬的資金,短短半年,她通過自己很專業的操作,盡賺了100萬下來,然後她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說這個,並不是讓大家去做槓桿,我所要表達的是,你必須首先通過努力獲得有錢人的認可,你才有機會在需要錢的時候籌得資本,而不致於因為沒錢而錯失機會!

人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

我們天天聽別人感嘆,幹什麼能賺錢,幹哪行能賺錢,其實哪裡是哪行能賺錢的問題,問題在於你有沒有能力,方法和手段賺錢。有能力有方法,有手段,在哪行都能賺錢。你要知道賺錢永遠是附加值,你只有先擁有了思維,提升了自己的價值後,賺錢這個事其實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

你們覺得呢?

#財商思維#

相關焦點

  • 《哈佛財商課》財富自由入場券:從0到年入百萬的6個賺錢路徑
    所以,財富自由指的是,不用出賣你的時間,你的收入,就能夠覆蓋你所有生活所需。你能買自己想要買的東西,能去你想要去的地方,做你喜歡做的事情,這種狀態基本上就是財富自由的範疇了。而實現這種狀態,是需要在賺錢之上再加一個技能,才能真正達到不幹活也有錢的財富自由狀態,這個技能就是理財。今天我的閱讀日常讀的是《哈佛財商課》,這本書說的是通過7種理財方式,實現財務自由。
  • 《哈佛財商課》5個財富認知,4種理財方式,幫你實現財富自由
    風險和意外永遠無法預料,我們必須有足夠的金錢,去應付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作為一個經歷和見證了疫情傷害的武漢人,當我看到《哈佛財商課》這本書時,覺得大家應該認真學習並踐行這本書的內容,當我們有了金錢保障,實現了財務自由,即使生活中遇到突如其來的變故,才會有底氣面對。
  • 財商從幼兒抓起,國內幼兒財商教育現狀
    Tips: 1、國內有優質財商教育需求,大眾通過書籍知曉哈佛大學財商課,但哈佛大學並沒有正規的財商課 2、目前國內K12培訓以升學和興趣班培訓為主,K12階段的財商教育較為小眾。 3、國內K12階段主流財商教育機構課程設置大同小異,均為啟發式的財商教育,多種教學形式組合,資費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
  • 孩子財商到底要怎麼培養?看看各個國家的「攻略」,提高孩子財商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給當代父母一個教育建議:"如果不想因為錯誤的理財決定而遺憾終身,就必須從小接受理財教育"現代社會,財商已經成為孩子的必備素質,金錢觀萌芽期的教育尤為關鍵,所以越來越多父母都認為理財教育要趁早。
  • 小學生賺錢,一個靠商業頭腦,一個拼學習成績,誰的財商更厲害?
    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它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能力三大不可缺的素質。我們經常會說,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因為只有學會花錢,才會讓人們更有動力去賺錢。
  • 哈佛爸爸讀這八本書培養寶寶情商財商
    今天,小編就來推薦幾套有關財商的啟蒙書,讓孩子對錢有概念,會花錢,會存錢,會賺錢!【簡介】《小兔子學花錢》系列是3~7歲孩子的首套財商啟蒙繪本,這套書共4本,包含「花錢、賺錢、存錢、捐錢」4個方面,涵蓋孩子從幼兒園到入小學,應該知道的金錢基本常識。它用貼近孩子生活的4個小故事,讓孩子理解「錢」的概念和基本使用規則,知道:錢的概念,錢是怎麼來的,錢應該怎麼更合理地使用……讓孩子3歲對錢有概念,7會歲管零花錢!
  •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很多家長在進行財商教育的時候,陷入很多誤區,比如給孩子樹立"不能不勞而獲"的觀念,幹活才有錢,或者完全不給孩子零花錢…… 很多家長自認為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其實在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財商觀念。財商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課財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Financial Quotient),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
  • 乾貨篇 | 財商教育,助力孩子一生的必修課
    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每一位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不允許孩子的未來充滿雷區。1)有利於塑造正確的「三觀」有人說,孩子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中,就學會打架;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就學會自信;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就學會發揚優秀品質
  • 孩子3—12歲應該學會的金錢觀對照時間表!超實用的兒童財商教育
    現在的財商課我也聽了一些,也看了經典書籍,不過關於這塊的內容,很少有人涉及。就這個比較新的角度,分享我的思考與觀點,歡迎評論區討論。我有個認識的人,本來是研究生畢業找到一家國企上班,跑野外工地監工,半年不著家。迷上了網絡賭博一類的東西,輸掉了買房的首付。你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會在面對金錢時,迷失在欲望裡。他的財商教育也沒做好,儘管他已經步入社會有了賺錢的能力,但是卻沒有留住錢的能力。
  • 少兒財商第一課,被教育的居然是父母?
    9月12、13日,大家期待已久的少兒財商系列首個課程--《高財商父母領跑營》終於來啦!!「我只是希望讓孩子能學習更多的財商知識,怎麼轉個頭就讓我來學習」,雖然這裡面的答案我們經常強調,但是沒有體會過的父母仍是很難理解,所以我們來看一下上完課的父母怎麼理解這個問題吧。為什麼少兒財商第一課是父母課?
  • 少兒財商經典——《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
    、金融投資心理、金融發展事件、風險事件防控、金融投資大師和社會經濟名著等十二個章節180個經典人物、事件和作品。《少兒財商金融教育百科全書》堪稱是國內首部家庭親子少兒財商金融教育必備的百科知識讀本。下面,廣財教育的少兒財商指導師給大家帶來《少兒財商金融教育百科全書》第二章少兒財商經典第九節——《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
  • 書單|給孩子零用錢易犯5大錯誤,你中槍了嗎?(內附財商教育書單)
    但爸爸媽媽們在給孩子零用錢時常會犯5個錯誤,快來看看你是否中槍啦? 錯誤一:只關注給多少錢,不在意孩子怎麼花理財暢銷書《聰明媽媽,有錢媽媽》作者金柏莉·帕爾默(Kimberly Palmer)指出:「太多家長只在乎他們給了孩子多少零用錢,卻不在乎孩子怎麼花這些錢。」
  • 先導篇:兒童時期財商的培養,成就孩子一生的格局
    當然,也有一些家境不富裕的,父母常常跟孩子「哭窮」,想以此來激發孩子的鬥志,但這反而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對錢產生錯誤的認知。比如,成年後太摳門,或者太揮霍。孩子越大,面臨的金錢誘惑會更大,問題也就會越多。之前很多大學出現「校園貸爆雷」事件,還有社會中大批的「月光族」、「啃老族」,這些都反映出財商教育的缺失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 財商活動必須的少兒財商遊戲大全
    論智商(IQ),碩士博士肯定在高中生之上;論情商(EQ)和財商(FQ),那就難以比較。不過,能當老闆的高中生,其情商和財商肯定比打工的碩士和博士要高,這一點不難理解。因此,一個人IQ不足可以用EQ、FQ來彌補;EQ不足還可以用FQ彌補;但是FQ不足,IQ和EQ再高也難以彌補其不足。財商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
  • 投資想賺錢,財商夠嗎?
    對於很多在投資中想賺錢卻總是不如意的投資者來說,不妨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財商並不到位。財商高的人不但可以正確認識金錢及其發展規律,最重要的是可以正確應用這種規律為自己賺錢。雖然財商是一件可以通過後天培養提高的事情,但是實踐起來也並沒有那麼容易。小編為各位投資者提供幾招提高財商的必備招數,幫助大家在提高財商的同時,也順利的增加自己的財富。
  • 中美兒童理財現狀對比,瞧瞧美國人培養孩子「財商」的高招
    所以無論孩子做什麼,家長都保持著孩子與錢隔離的心態,這極大的引起了孩子對理財、財商培養的教育缺失。在美國很多家庭中都認為理財能力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他們大多3歲起就把理財教育做成實現孩子幸福人生的規劃。
  • 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素質——「財商」
    百度上說:財商的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Financial Quotient) ,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財商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創造財富及認識財富倍增規律的能力(即價值觀);二是駕馭財富及應用財富的能力 。
  • 家庭教育中爸媽忽略孩子的財商教育,7歲前跟著3個步驟,財商猛增
    ~自我意識的建立比如,3歲自我認知開始建立,對我的所屬性有了初步的概念。而在這個時候,你拿走孩子的玩具他會哭,你會誤以為他變得自私了,怎麼2歲多的時候他還會給你玩具玩,長大一歲反倒不給拿了呢?加拿大著名兒童文學家辛德斯~麥克勞德創作了一套非常有趣的繪本,幼兒財商啟蒙的三個階段孩子如何花錢、如何賺到錢以及怎樣攢錢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非常適合3到7歲娃的家庭讀物。要想讓孩子對錢有認識,就要先學會花錢。
  • 家庭教育中爸媽忽略孩子的財商教育,7歲前跟著3個步驟,財商猛增
    那麼,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建立起財商意識,這是擺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個課題。我們每天光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錯過了孩子成長中不同階段的需求。~自我意識的建立比如,3歲自我認知開始建立,對我的所屬性有了初步的概念。
  • 為什麼今年財商教育公司這麼火?
    目前市場上線上的財商輕教育機構都是通過前端廣告推廣,用低價課,比如0元,9.9元,12元等,先低門檻的讓大量的用戶先進來學習,然後通過直播課+社群班主任運營的方式,轉化大課,一般大課的費用在2000到8000多,每個機構都不太一樣!財商課程公司第一道賺錢的方式就是課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