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賺錢很難
賺錢到底難不難?
有人做了一份問卷:80%的人都說很難,15%的人說還行,只有5%的人說不難。
而問卷之後再看看發現:說很難的那80%的人屬於懶惰型人士,說還行的那15%的人屬於穩定型人士,而說不難的那5%的人則屬於折騰型和堅持型人士.....
是不是正應了那句很有扎心的話:世界上永遠是20%的人佔有著那80%的財富資源。富翁總是少數的,但窮人卻是一抓一大把。懶惰是天性,能去克服的人寥寥無幾,但已經克服了的人,早已走進另一個世界。
二、你要知道的3個錯誤心態
金文,一個擅長「以幽默語言解讀財經新聞,以通俗文字詮釋理財知識」的理財規劃師,結合了哈佛經濟學課程,總結寫這本《哈佛財商課》一書,告訴我們:錢是賺出來的,更是「理」出來的!成功=(智商+情商)*財商,財商為零,那麼一切都是零!他在這本書裡有介紹了七種的理財方式,但所有的理財之前都是要先賺錢,我從書中總結了幾個我們普通人通常在掙錢這個事上存在的3個不理性的心態:
錯誤心態之一:給多少錢,就做多少事
凡是認為「給多少錢,就做多少事」的人,通常是為金錢工作的,為了掙眼前可見的錢而工作的。為什麼呢,我說個例子。
小文與小雲兩人同時入職一家旅遊公司,但一段時間後,老闆發現小文的業績越來越來,客戶越來越多,而小雲的業績一般般,客戶的粘性也一般般。然後老闆觀察她們發現:
小文:幫客人確定了旅遊路線收款後,從客人出發到回來,全程都跟進,每天一問候,有問題都儘量第一時間幫客人協調的。
小云:收了客人的款後,除了提醒客人及時出發後,再不主動聯繫,還交待客人有問題直接找領隊就好。
小文說,收款才是更好服務的開始,所以她每天都服務著客人;
小雲說,款收到後,就不是我們的事了,行程上的事找專人,我可以用這個時間尋找更多的客人。
很明顯,小文屬於主動服務意識強的人,她更看重以情動人,客人享受了超值的服務後,就很願意口口相傳,給她介紹更多的客人;而小雲則是,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人,不願意多付出一點,自然客人也是做了這次沒下次,人家感受不到你與別人的區別,為何還要連結你呢?
凡是看錢做事的人,首先失去的就是自身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你要知道掙錢其實就是價值交換的過程,你提供服務,人家給你錢,可能這次你提供的服務先收了這筆錢,但如果你有提供高於這筆錢的服務,那付錢的人就會覺得很值得,反而有種感覺欠著你什麼一樣,就一定會給你再帶來下一次的掙錢機會。
像我們在自媒體的平臺上,很多培訓課,第一次讓你學習的費用都不高,1塊,19塊,99塊這樣的,而當你聽課後發現這個課早就超出了你所交的錢後,你再交錢的可能性就高得多,這是一樣的道理的!
只看眼前的錢的人,就容易喪失讓自己提升與成長的機會。你只有不斷地提供超過金錢本身的服務,才會有更多連結下一次的機會!
錯誤心態之二:多賺錢就要多花錢,多花錢就能逼自己多賺錢
首先,多賺錢可以多花錢,這點看似沒有問題,但你要明白一個扎心的真相:你賺的錢不是你的錢,而你剩的錢才是你的錢!
比如,我剛畢業時,一個月就賺1500元,扣掉房租、水電、吃飯、坐車及日用品外,一般只剩300元左右,那麼,就只有這300元才是我的錢,而不是那1500元。所以我不能多花錢,多花錢就會超出我的能力使自己負債了。
再來說下,多花錢就可以逼自己多賺錢這個問題。記得一部電視劇中的其中有個女主,做全職太太后最大的事情,就是買買買,還美名曰,我多花錢就是為了給老公多賺錢的動力,所以老公會賺錢的背後還有我一份功勞呢。結果呢,老公破產當月,女的還刷幾十萬去買包。這就明顯掉到了「多花錢就可以多賺錢"的坑裡了。
多花錢可以多賺錢的前提是:會花錢!所花的每一筆都是一筆隱性投資,將來都會通過時間的證明,最後讓錢帶來錢。這個問題就不在這裡闡述了。所以,記住,多花錢不是為了多賺錢!
錯誤心態之三:抓住一切能掙錢的機會
這句話看似也沒有問題,實則體現了你是否具有高層次人的思維能力了。
如果工作之餘,還可以去麥當勞打工,一小時8元,你賺不?有人說會,有人說不值得。而會的人出賣的就是低級的勞動力,而說不值得的人,至少懂得衡量這個問題。時間花在哪裡,你的聚焦就在哪裡,你的價值就在哪裡。你如果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小只能掙8元的人,那你就不會動腦筋去想進一步提升自己,而當你習慣於低層次的舒適圈後,心志就會變得非常低,就很難再去提升自己,讓自己走到高層次的圈子來。
正確的是,你為溫飽所愁時,要抓住一切能掙錢養活自己的機會;而當你不用為起碼的溫飽發愁時,就要抓住一切能提升你能力的機會,這樣將來才有可能掙更多的錢。
三、怎麼做呢
我們應當努力賺錢,因為它重要,而我們賺錢,最終只是為了——有一天它對我們而言不再那麼重要! —— 陳果《好的孤獨》
當賺錢這個事情對我們來說不再重要時候,可能我們就可以財富自由了。什麼是財富自由呢,就是當人們不再為了滿足生活必須而出售自己的時間的時候,所以為了有那麼一天,我們都必須先學會賺錢,賺錢的方法有很多,我重點說下這3個不得不要學會理念吧:
1.破除自我限制,思維不受限
你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不要甘於平凡,至少你還沒有嘗試努力過,怎麼知道你賺不到更多的錢?
以前老公上班的時候,一個月幾千塊,交個房貸,就沒剩幾個子了。加上我也賺得不多,然後我們只能緊巴巴地過日子。我們倆都屬於那種老實巴巴的人,做著一份工作,從來就沒有想過還能再做點什麼去賺錢。
可日子實在熬不下去了,沒辦法,老公只好試著在晚上去擺攤,還試著去開夜的,燒烤什麼的,都賺得不多,還很辛苦。然後一次意外,他發到朋友圈的一份機器草圖得到了客人的欣賞,他給人指導安裝後,客人給了一筆小回報。原來老公做機修的,對機器什麼的都有自己的體會,原來都只能在工廠裡維護維護設備,卻沒有想到這個隨便的給人指導安裝機器也能掙錢,之後的幾年裡,這個還是給我們家帶來挺高的收入的。這真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
掙錢的最大困局是什麼,是你不敢想,不相信,然後也就不可能去行動!這就像陷入一個死局中,而無法破局的人是永遠抓不住機會去掙錢的。惟有先不要給自己設限,先相信,才有可能去行動,去改變,最後越來越接近你想要的更多錢!
2.讓自己值錢
奇蹟總發生在少數人身上,物以稀為貴,其實你有多值錢,完全取決於這世界有多少個你。
怎麼讓自己值錢呢?這有兩個方面:
(1)增加你的能力,值得別人願意多付費給你;
比如我自己,同樣是幫客人做代帳工作,我收的費用並不比別人低,但很多人還是很願意把自己企業的財務交給我的團隊?
我的客人反饋給我的是:相比別人,我們更專業、也更負責任心,我們具備不僅能幫他們解決基礎問題,還可以每月提供專門的建議書給他們參考,從而對自己企業的問題與待解決的問題一目了然。
因為專業,所以值錢,當然,這樣的能力其實也是離不開各方面的努力的結合的。
(2)增加你的認知,學習與財富有關的經濟學、心理學,讓自己值得擁有更多的錢。
為什麼我們常常會把錢拿去銀行存或做定投或者放證券公司炒?因為銀行或證券公司通常都具有讓資產增值的能力。放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是不是但凡有懂得很多,又能將錢這個事談得有理有據的人,我們都很願意跟隨著一起做項目,有沒有?這樣的人通常意義上就是人們說的,具有能讓錢增值的能力。
我們想擁有更多的錢,就需要提高自己這種錢生錢的能力。只有擁有這種能力的時候,才會成為一個值錢的人。
3.靠近有正能量的有錢人
我有個朋友,剛畢業的時候結識了一個有錢的客戶,接觸後她覺得這個客戶的三觀很正,她能從這個人的身上學到很多。然後她除了工作需要外,還經常在別的時間裡找機會與他接觸,比如請教個什麼事情,或者送個什麼小玩意,再或者經常性地問候,到後來也經常到客戶的家裡,參加他的活動。因為她是學金融了的,那幾年很流行用資本做槓桿,她就自己未來10年的工作服務找客戶籌得了100萬的資金,短短半年,她通過自己很專業的操作,盡賺了100萬下來,然後她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說這個,並不是讓大家去做槓桿,我所要表達的是,你必須首先通過努力獲得有錢人的認可,你才有機會在需要錢的時候籌得資本,而不致於因為沒錢而錯失機會!
人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
我們天天聽別人感嘆,幹什麼能賺錢,幹哪行能賺錢,其實哪裡是哪行能賺錢的問題,問題在於你有沒有能力,方法和手段賺錢。有能力有方法,有手段,在哪行都能賺錢。你要知道賺錢永遠是附加值,你只有先擁有了思維,提升了自己的價值後,賺錢這個事其實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
你們覺得呢?
#財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