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滴滴青桔單車官方的準確消息,上個月26日至今的十多天裡,首批2000多輛青桔共享單車已在海滄區範圍內完成了試點投放。
這是自2017年底,城管、交通運輸、市政園林、交警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管理的若干意見》嚴管共享單車後,首個大規模入駐廈門市的共享單車全新品牌。
它是什麼模樣?選擇入駐已有多輛公共自行車的海滄,它的前景如何?……帶著諸多問題,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滴滴青桔單車來廈 免押金可騎行
近期,不少海滄市民發現,海滄街頭出現一種新的共享單車「青桔」,市民紛紛掃碼試騎。市民陳小姐說,早上使用青桔單車騎行上班,距離不到2公裡,花了15分鐘,既健康又環保。
記者打開「滴滴出行」App後,選擇「單車」項,第一次使用需進行服務認證,包含「實名認證」及「信用授權」兩個步驟,認證完成後就可以掃碼騎行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與ofo在同一個App中出現,但青桔不需要押金即可騎行。收費標準是:每小時收費1元,超過1小時,每半小時0.5元。
滴滴出行福建區域公關經理王先生說,經過相關部門同意,青桔單車從今年10月26日開始在廈門市海滄區進行試點投放。目前,首批2000多輛青桔共享單車已經在海滄完成投放。
王先生提醒,由於青桔單車暫時是在海滄區試點投放,騎行過程中,不要超過海滄區的範圍,在滴滴出行App上,也會有騎行區域的相關提醒。
公共自行車迎對手 市民選擇更多
自2013年9月海滄區開始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車後,一直沒有其他共享單車品牌入駐。此次青桔入駐,是海滄公共自行車迎來的第一個對手。
家住海滄興港路附近的蔡先生說,單車投放的當天他就試騎了,感覺很方便,特別是和公共自行車相比,停放車輛可以更自由。不過,他每天早上買菜都會選擇公共自行車,因為他家和菜場附近都有公共自行車站點,騎行只需半小時,按照第一小時免費騎行的規定,他來回不需要花一分錢。
像蔡先生這樣,還有其他許多市民,他們會根據每次需要,選擇不同的共享單車。據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客服林小姐介紹,目前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已建成130個站點,覆蓋海滄各區域,單車數量達到6000多輛。而且,本地市民只要白鷺分達到650分,就可以免押金用車,騎行第一個小時免費,超時後每小時收費1元。
「青桔和公共自行車各有優勢,兩種共享單車我都在使用。」海滄居民王先生說,樂於見到這樣的「競爭」。
觀察
莫重蹈
前車「覆轍」
根據記者的走訪,有些共享單車的「老問題」,在青桔單車上也開始萌芽。
在海滄區藍水郡小區內,記者看到有部分青桔單車被停放在小區草坪上,堵上了一半的人行通道;而在在大坪山公園內,有人把青桔單車放進在自家院內,他人無法共享使用……亂停亂放、據為己有等問題,都是當初許多共享單車初登鷺島之時,最被市民所詬病的。
儘管滴滴出行福建區域公關經理王先生說,青桔單車運營部門有專門線下維護團隊處理路面上不規範停放的車輛,並及時對損壞單車進行維修,但這些慢慢開始出現的問題,也正在考驗著維護團隊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市民王先生就說,希望城管部門依法依規加強管理,督促單車企業從一開始就對投放的單車做好管理。
記者走訪的多位市民,他們都希望,城管部門嚴格把關投放數量,莫讓單車企業重蹈此前過度投放的覆轍。「做好平衡,保持好現在這種良性競爭的狀態,企業和市民都能受益。」市民劉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