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是怎麼引起的?總的來說,腦膜瘤誘因是多因素的,手術還是放療,治療時機怎麼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的:具體病變部位、病人症狀、年齡等,情況不同治療方案會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還是推薦手術治療,尤其一些表淺部位容易手術的腦膜瘤。
腦膜瘤誘因:腦膜瘤的發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併雙側聽神經瘤等因素有關。這些病理因素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有可能使細胞染色體突變,或細胞分裂速度增快。通常認為蛛網膜細胞的細胞分裂是很慢的,而上述因素加速了細胞分裂速度,這可能就是導致細胞變性早期重要階段。
近年,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對腦膜瘤的病因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許多研究表明,在很多腫瘤,某個染色體的DNA結構的變化已被證實。高劑量或低劑量的放射線以及很多病毒都可以改變DNA結構。同樣,在雙側聽神經瘤的病人也合併特殊的遺傳變化。顯然,腦膜瘤病人體內存在許多異常的內環境和遺傳因素,所有這些因素均對人的染色體結構的改變起著作用。
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證實腦膜瘤的染色體是異常的。最常見的異常是在第22對染色體上缺乏一個基因片段。由於每個人的染色體上含有成千上萬的基因,一個染色體內DNA的缺乏將丟失數目極其可觀的基因信息。許多的研究可以推測,所有腦膜瘤可能都是雙對染色體缺乏一個或幾個基因。這些核型的巨大變化,可發生在第22對染色體的其中一個,而這染色體在傳統的核型上又看起來很小。因此,弄清腦膜瘤的分子生物化學的關鍵是,發展能在人染色體中證實極小變化的技術。一旦腦膜瘤在第22對染色體基因缺乏被確定後,選擇一種試驗方法和基因治療腦膜瘤將成為可能。
腦膜瘤手術還是伽馬刀治療?
手術切除是腦膜瘤最有效的治療手段。腦膜瘤一經確診原則上應行手術治療。顱內壓增高、有神經功能缺損者,則應儘早手術治療。手術有助於完全切除腫瘤,避免復發,這為治癒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如果腦膜瘤是良性的,神經外科醫生可以將其完全切除,那麼手術可能是唯一需要的治療方法。對一些人來說,完全切除手術是治療的全部,然後定期成像監測腫瘤的復發。對於大多數惡性腦膜瘤或神經外科醫生不能完全切除腦膜瘤,醫生可在手術後使用放射治療。
對於較小的腦膜瘤,沒有引起任何明顯的跡象或症狀,監測腫瘤沒有立即治療,稱為觀察,可能是一個選擇。如果腦膜瘤不再進一步生長,病人可能永遠不需要治療,但是這種情況不多。
如果出現如下情況,病人情況良好,首選手術治療:
1.如果病人有疾病症狀:當腫瘤太大時,會壓迫神經和血管。導致頭痛等症狀和疾病的其他表現;
2.如果腦膜瘤生長活躍並有惡性腫瘤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儘快切除腫瘤。手術後,醫生給出輔助的治療策略以避免復發。
伽瑪刀治療最適小腫瘤,而且有放射性神經損傷、誘發腫瘤惡化可能,隨著醫學的高速發展,腦膜瘤的標準治療,除了主要手術之外,還可以新型療法,如分子靶向治療、質子治療等逐漸成為了輔助治療方法,為不同的腫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腦膜瘤術後有什麼後遺症或併發症?
手術治療腦膜瘤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不是沒有一定的風險和併發症。與任何類型的手術一樣,有感染和出血的風險等,但是目前神外顯微外科技術高度發展,在成熟的大醫院已經風險控制得很好。
腦膜瘤併發症的發生率及恢復時間與主刀醫生的技術息息相關,而且腦膜瘤基本上沒有特別好的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原則上趁腫瘤比較小的時候,及早治療,手術的難度和風險也會小一些。這已在國內外的神經外科醫生之間達成共識,患者得了腦膜瘤,無需恐慌,可參照國內外腦膜瘤治療規範積極治療,儘可能尋求極大程度地腫瘤切除,將使治療效果事半功倍。
對於解剖位置比較複雜的腦膜瘤,例如枕骨大孔區、斜坡位置深,風險高,可操作空間狹窄,切除腫瘤必須跨過很多神經,容易損傷神經及腦幹。手術難度大,導致切除不乾淨,如果強行切除,偏癱等副作用的風險就急劇升高。大腦鐮和矢狀竇的腦膜瘤,很多醫生只切腫瘤,不切腦膜(因為腫瘤侵及矢狀竇,這是靜脈竇,容易出血,切除腦膜,難度高)。因為它們會影響手術的可及性並確定是否可以完全切除,並保證患者正常的神經功能不受損傷。而尋找世界知名神經外科專家的手術治療,為的就是對於高難度手術的高切除率、低風險、低副作用,而且腦膜瘤如果第一次手術能夠越接近理論意義的100%全切,那麼復發的可能性就越低,無進展生存期(PFS)就越長,總體預後(Prognosis)和總生存期(OS)就越好,生活質量也會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