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一旦壓迫視神經會導致失明嗎?|視神經管|腦膜瘤|OCT|失明|...

2021-01-10 健康界

    腦膜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生長緩慢的腫瘤。鞍結節腦膜瘤是「鞍旁腦膜瘤」的一種,生長在能壓迫視神經的膜下區。鞍結節腦膜瘤患者通常表現為逐漸的單眼或雙眼視力喪失。神經外科醫生報告說,無論大小,鞍結節腦膜瘤都有很高的延伸到視神經管的趨勢。馬哈穆德等人報告說,在58例腦膜瘤患者中,67%的腫瘤延伸到視神經管。薩德和李報導,31例腦膜瘤患者的視神經管受累率為77.4%。雖然視神經管受累在多發性硬化腦膜瘤中很常見,並可能導致急性視覺症狀,但在Medline上搜索「多發性硬化腦膜瘤」和「視神經管受累」這兩個詞,並沒有發現任何表現為急性視覺症狀並有詳細眼科發現的病例。

  我們在一例因視神經管受累而出現急性視覺症狀的腦膜瘤中提出了詳細的眼科發現。除了視力和視野檢查,還進行了圖形視覺誘發電位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案例報告

  一名健康的62歲日本婦女抱怨有1周的前額頭痛史。頭痛轉移到左眶上區,她注意到左眼視力模糊。她於2010年3月9日至神經科檢查。一般體檢結果並不顯著。她被懷疑患有球後視神經炎,並立即住院治療。然而,增強磁共振成像顯示一個9毫米的不均勻顱內病變附著在視交叉前的左視神經周圍(圖1A–C)。腦脊液檢查顯示細胞計數(171/毫升單核細胞162,多核細胞9,正常範圍:% 3C 45/毫升)和蛋白質濃度(61毫克/分升,正常範圍:10-40毫克/分升)增加。這些發現導致了對伴有視神經壓迫的肉芽腫性炎症的初步診斷。她接受了類固醇脈衝治療,然後於2010年3月11日轉介到眼科進行神經眼科檢查。

圖1:增強磁共振成像和手術視圖。(A-C)發病時可見一個附著於鞍結節的9mm顱內異質病變。腫物靠近交叉前的左側視神經。(D-F)術前磁共振薄切片顯示病變已延伸至左側視神經管(紅色箭頭)。(G-I)打開視神經管成功切除腫瘤,包括顱內病灶。

  她的最佳矯正視力(BCVA)右眼為1.0,左眼為0.3,左眼有相對傳入性瞳孔缺損。檢眼鏡檢查結果正常(圖2A和B)。使用漢弗萊視野分析儀(HFAII 745;卡爾蔡司股份有限公司,德國奧伯科欽)進行的靜態視野檢查30-2顯示左眼存在顳下視野缺損(圖2C和D)。對左眼的短暫和穩態刺激誘發的模式VEP是無法檢測的(圖3)。她被診斷為視神經壓迫。類固醇脈衝治療3周後,她的BCVA提高到1.2,視野缺損消失。在1年的隨訪檢查中,她的BCVA保持在1.2,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左眼的視野幾乎正常(圖2E)。通過光譜域OCT檢測到神經節細胞複合體(GCC)變薄(圖4)。

圖2:眼底照片和漢弗萊靜態視野檢查結果。(A和B)發病時眼底照片顯示視網膜和椎間盤正常。(C和D)發病時,Humphrey靜態視野檢查顯示左眼顳下視野缺損,右眼視野正常。(E)發病一年後,漢弗萊靜態視野檢查顯示視野幾乎正常。(F)術後一個月,Humphrey靜態視野檢查顯示輕度顳側偏盲。

圖3:圖形視覺誘發電位。

圖4:光學相干層析成像。

  2011年7月23日,她又開始頭痛,她注意到左眼完全失明。她立即被轉到神經外科。她再次接受類固醇脈衝療法,但沒有改善。視力保持在無光感狀態,左眼無直接光反射。薄層增強MRI顯示顱內病變已經延伸到她的左側視神經管,儘管主要腫塊的大小與之前幾乎相同(圖1D-F)。急診手術於2011年7月29日進行。採用半球間入路,通過打開視神經管成功地切除了腫瘤(Simpson 2級),包括顱內病變(圖1G–I)。通過切除組織的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為腦膜瘤。

  術後一個月,她的BCVA提高到1.2,左眼出現輕度顳葉偏盲(圖2F)。模式VEP存在,但P100潛伏期延長170毫秒(圖3)。OCT顯示GCC比術前厚度薄(圖4)。在3個月時,所有的發現都保持不變。

  案例討論

  突然發作的頭痛和視力模糊,眼底正常,無法檢測到的模式VEPs,以及對類固醇治療的良好反應,都可能導致眼科醫生誤診為視神經炎。有好幾篇報導指出顱內病變的病人可以表現出類似視神經炎的急性視神經病變,任何不典型的特徵都應該得到神經影像學的支持。在我們的病例中,年齡較大和顳下視野缺損是視神經炎的不典型特徵,但提示視神經受壓。核磁共振增強掃描有助於排除顱內病變。

  一開始,我們診斷顱內病變為肉芽腫性炎症,因為腦脊液中的細胞計數和蛋白質濃度增加。然而,沒有其他的系統異常,並且在類固醇治療後病變的大小沒有縮小。我們也考慮了腦膜瘤的可能性,但由於病灶很小,而且在類固醇治療後她的視覺功能穩定,病人不想動手術。令人吃驚的是,她在發病16個月後突然完全失去了左視力。核磁共振增強顯示顱內病變已延伸至她的左視神經管,緊急切開視神經管切除腫瘤成功地恢復了她的左視力。

  視神經管受累在TS腦膜瘤中很常見,並可能導致急性視力喪失,這是神經外科醫生所熟知的。眼科醫生應該知道,小TS腦膜瘤可以引起急性視覺症狀,因為視神經管受累。早期諮詢神經外科醫生是必要的。

  術後1個月,雖然視力和視野明顯改善,但仍有模式性VEP,但P100潛伏期延長170毫秒。我們的病例顯示,電生理檢查是足夠敏感的檢測亞臨床視神經損傷,正如報導。

  最近的研究表明,OCT可用於量化視神經壓迫患者的神經元丟失。Monteiro等報導稱,在交叉壓迫所致的顳葉偏盲患者中,OCT測量的黃斑厚度與視野敏感度的降低有關。Moon等報導,GCC厚度可以作為術前評估交叉壓迫的一個有用的預後指標。我們的病例在術前視覺功能穩定的情況下,GCC變薄。術後GCC較術前厚度薄,但在3個月的隨訪中趨於穩定。OCT結果可能提示術前由於亞臨床視神經壓迫,神經節細胞持續且不可逆地死亡。OCT在視神經卡壓評估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結論

  我們報告一例TS腦膜瘤,因視神經管受累而表現為急性視覺症狀,並有詳細的眼科表現。眼科醫生應該知道,小的TS腦膜瘤可以引起急性視覺症狀,因為視神經管受累。早期諮詢神經外科醫生是必要的。VEPs和OCT對視神經卡壓患者的隨訪是敏感和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女子視力越來越差近乎失明,一查竟是腦內長了腫瘤
    大河網訊 年逾五旬的靳女士,這一年來看東西總是模模糊糊,剛開始以為自己年紀大了,得了老花眼,就沒去管它。不成想,情況卻越來越嚴重,不僅左眼視力急劇下降,而且又出現記憶力倒退、行動遲緩等不適,這才讓她意識到可能出了「大問題」。
  • 腦瘤媽媽右眼幾乎失明 直到生下孩子才接受手術
    大洋網訊 一位堅強的母親,在得知自己身患腦瘤之後,為了保護胎兒忍受三個月黑暗生活,甚至永久性失明的風險,也要堅持生下寶寶。記者昨日從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獲悉,這名母親在誕下健康寶寶後經過微創切除腫瘤手術,她的雙眼視力得以恢復,目前康復良好。
  • 有報導稱:吸菸還會增加視神經病變,甚至導致失明
    你以為吸菸和癌症間沒有關聯嗎?科學證實香菸中含有多重致癌物,而長年吸菸的人患上癌症的機率也會直線上升。 這不僅包括了呼吸道的癌變,其他器官也有癌變的可能性,所以說吸菸就是在將自己推給魔鬼!
  • 腦膜瘤是怎麼引起的?腦膜瘤可以伽馬刀手術嗎?
    腦膜瘤是怎麼引起的?總的來說,腦膜瘤誘因是多因素的,手術還是放療,治療時機怎麼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的:具體病變部位、病人症狀、年齡等,情況不同治療方案會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還是推薦手術治療,尤其一些表淺部位容易手術的腦膜瘤。
  • 腦室內腦膜瘤能治好嗎?
    腦室內腦膜瘤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腦膜瘤。它們佔所有顱內腦膜瘤的0.5-3%,並且在年輕時比其他部位的腦膜瘤更常見。它們通常很大,因為它們無症狀的發展,通常發現時已經很大了。近年來,計算機斷層掃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展,為神經外科醫生提供了精確診斷和指導手術方法的機會。
  • 新手媽媽孕期頭痛未就診,檢查竟是腦膜瘤
    然而,在她的第二個女兒艾琳出生後不到一個月,這位母親就被留在那裡「痛苦不堪」,並被送往當地醫院,去年7月,醫生診斷她患有2級非癌性腦膜瘤。  多米尼克接受了7個小時的腦部手術,醫生切除了99%的4釐米腫瘤,除了附著在血管上的一小塊。現在,手術後13個月,多米尼克恢復得很好——但仍然擔心她的腦瘤會復發,「頭痛時會恐慌」。
  • 青光眼可以治癒,不會失明
    改善這3個因素是預防青光眼失明最有效的辦法。1.經絡學說(經絡不通房水循環不暢)經絡學說認為高眼壓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細胞代謝正常受損而死亡。流行病學資料顯示:95%的人眼壓在10~22mmHg,若眼壓持續顯著增高,則可發生青光眼。在兩眼眼壓不對稱的病人中,眼壓愈高的眼視野缺失得愈明顯。
  • 腦膜瘤嚴重嗎?如何分級的?能活多久?|腦膜瘤|生存率|分級|風險|...
    腦膜瘤的起源細胞是蛛網膜細胞。 腦膜瘤通常是非癌性的(良性)。  腦膜瘤嚴重嗎?引起腦膜瘤的原因是什麼?  有多種因素可導致腦膜瘤的發展。 暴露於輻射是腦膜瘤形成的極為重要原因之一。 與成人相比,它對兒童的影響更大。一些神經系統疾病,例如神經纖維瘤病,會增加患腦膜瘤的風險。女性與罹患腦膜瘤的風險較高有關。 這主要是因為女性荷爾蒙。
  • 12種常見顱內腫瘤鑑別診斷要點|顱內腫瘤|室管膜瘤|腦膜瘤|-健康界
    垂體腺瘤:大多見於15歲以後患者,常有典型的雙顳側偏盲,視神經萎縮及內分泌改變。X線檢查示蝶鞍擴大,鞍底破壞,鈣化少見,腫瘤位於鞍內。CT呈等或高密度腫塊影,邊緣清楚,呈分葉狀,瘤內出血為高密度,無鈣化,增強不如腦膜瘤明顯,但囊變機會多。MRI示等T1、等T2信號,並發出血示T1高信號。微腺瘤尚未強化呈低信號。垂體上緣膨隆,垂體柄移位,是診斷垂體瘤的間接徵象。
  • 視神經萎縮如何恢復呢?會痊癒嗎?
    視神經原理 視神經萎縮,也被簡單地定義為視神經病變,是任何損害視網膜和丘腦連接眼睛與大腦的部分之間的神經細胞的疾病的最終結果。視神經萎縮是指視神經在準確傳遞信息的能力上受到限制的情況。雖然與這種疾病有不同的原因,但最終的結果是相同的,那就是神經的退化,或「消瘦」。發病可以從出生到成年。 有1型視神經萎縮通常情況下,他們的視野會變窄(隧道視覺)。受影響的個人逐漸失去視力,因為他們的視野變得更小。
  • 大家知道良性腦膜瘤3cm能活多久嗎?
    核心提示:腦膜瘤是臨床上非常熟悉的一個腫瘤疾病,很多患者比較關心的就是良性腦膜瘤3cm能活多久嗎?專業人士表示正常情況下腦膜瘤都是良性的,不會對患者的壽命產生任何的影響,大家也沒有必要擔心。
  • 腦膜瘤病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對於腦膜瘤有些人沒有太多的了解,然而腦膜瘤的病發率卻越來越高了,大部分的患者是屬於良性腫瘤的情況,但是對於患者的身體與生活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查明病因與病情,之後做針對性的治療,那麼腦膜瘤病因是什麼呢?
  • 米脂男童一年前雙目失明 現在視力恢復到0.8
    一年多前,5歲的陝北米脂男孩糖糖感冒10天後雙目幾乎失明,令家人深深震驚和擔憂。9月3日,已經上了一年級的糖糖來到西安市紅會醫院進行複查,雙眼視力已恢復到0.8,家長和醫護人員都樂開了花。不久肺炎痊癒了,糖糖又去上幼兒園,可他在幼兒園卻磕傷額頭,告訴媽媽自己下樓梯看不清楚,從那以後越發嚴重,很快雙目幾乎失明,從感冒算起大約10天時間。就這一個寶貝兒子,急壞了的爸爸媽媽抱著糖糖四處求醫,後來到西安市紅會醫院眼科就診,終於查到了失明的「真兇」—感冒病毒,因病毒感染導致視神經炎,之後進行了長期的治療,視力一點點恢復,9月3日再次複查顯示,視力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只需要繼續定期複查即可。
  • 視神經脊髓炎,可以分為3類,會引發脊椎症候群,嚴重的累及腦幹
    導語:視神經脊髓炎(NMO)是一種髓鞘病變,一般有兩種,急性和非急性。一般情況下會導致視神經受損,或者是導致脊髓受損。devic在1894年的時候首次對此病進行了闡述,一般是單眼失明為首要特徵。在發病以前一般會患上脊髓炎等。所以,此病一般也被叫做devic症候群等。
  • 患了青光眼視神經萎縮 該如何自救?還能治療嗎?
    萎縮的症狀 視神經萎縮是一種導致視力緩慢惡化的疾病,通常從童年開始,有1型視神經萎縮情況下,他們的視野會變窄(隧道視覺)。受影響的個人逐漸失去視力,兩隻眼睛通常都受到同樣的影響,但視力喪失的嚴重程度差別很大,甚至在同一家庭的受影響成員之間也是如此,從幾乎正常的視力到完全失明不等。 除了視力喪失,視神經萎縮經常遇到問題顏色視覺 (色覺缺陷)使區分藍色和綠色的顏色變得困難或不可能。
  • 逆轉衰老,攻克失明!《自然》《科學》兩文連發
    因此在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中,視神經損傷一旦發生,就不可逆轉。 許多情況都能導致視神經損傷。以衰老為例,視神經在老年人中容易因老化出現損傷,這種視神經損傷可以從根源上切斷視網膜與視覺皮層的信息交流,從而造成不可逆的失明。類似的損傷也能由事故造成,嚴重的跌落、暴力事件一旦傷及頭部,都有可能造成外傷性視神經損傷。
  • 因感冒突然雙目失明 一年後男童視力恢復到0.8
    原標題:因感冒突然雙目失明 一年後男童視力恢復到0.8本報訊(記者張黎娜 實習生許哲)「太感謝醫生了,孩子眼睛已經恢復到0.8了,今年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一年前,來自陝北米脂的5歲男孩糖糖因感冒導致雙目幾乎失明,後在西安市紅會醫院接受治療。昨日,父母帶著已經上了一年級的糖糖來到醫院複查,雙眼視力已恢復到0.8。
  • 17歲小夥長期挑食導致失明?這不是危言聳聽,是真的!
    你覺得挑食會導致什麼?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消瘦?矮小?這些都沒錯,但是你知不知道,挑食會讓人失明!這不是信口開河,2019年9月發表在期刊《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的一個病例報告顯示,一名少年雙側視力喪失,背後的原因竟是挑食行為[1]。
  • 第306醫院專家顧建文詳解腦室腦膜瘤的診斷及治療
    腦室腦膜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腫瘤增大引起間接壓迫及腦積水顱高壓時,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是最常見的臨床症狀,腦室內腦膜瘤起源於異位的脈絡叢、脈絡組織、中間帆的蛛網膜帽狀細胞,好發於腦室內脈絡叢豐富的區域,側腦室最常見,三腦室少見,四腦室罕見,側腦室腦膜瘤主要發生在側腦室三角區,並以左側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