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青:用腓骨修復股骨頭(圖)

2020-12-22 網易新聞
張長青

認為,酗酒和濫用激素這兩個

股骨頭壞死

致病因素至今尚未引起公眾重視。

  身體周刊記者 王炬亮 圖

  身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張長青是國內引進「

腓骨

移植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第一人,他帶領的團隊不僅引進這項技術,還在手術方式以及在青少年晚期病人中運用「腓骨移植」技術上走出了自己的創新道路。近年來他又將目光投向富血小板血漿骨修復研究。

  身體周刊記者 屠俊

  張長青

  1962年出生,骨科主任,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上海市四肢顯微外科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

  2001年,張長青接診了一位股骨頭壞死的病人,這個名叫娟子的孩子正讀高三快要高考了,18歲的如花年紀卻患上了股骨頭壞死,治不好就可能落下終身殘疾。張長青為她進行了「腓骨移植」手術,情況良好,在兩年的隨訪結束後他們逐漸失去了聯絡,直到有一年的春節,張長青接到了娟子的電話。

  電話那頭,娟子告訴張長青,她已經完全好了,而正因為有這段經歷,她現在正在讀醫,希望能夠治療更多像自己一樣曾經絕望的病人。張長青說,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工作真的非常有意義。

  身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張長青是國內引進「腓骨移植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第一人,他帶領的團隊不僅引進這項技術,還在手術方式以及在青少年晚期病人中運用「腓骨移植」技術上走出了自己的創新道路。

  近年來他又將目光投向富血小板血漿骨修復研究,「目前,我們對於PRP進行修復骨組織和軟組織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已經歷經10餘年,這項技術在國內是我們首創,在臨床實驗階段解決了很多病人的不治之症,今年已經得到國家的認證,目前已經開始在全國推廣,在上海的使用目前也要在最近開始施行。」張長青說。

  治療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是支撐身體上半部分的兩根骨頭,位於骨盆下方,人的直立行走、活動、勞動都依靠股骨頭的支撐作用,所以股骨頭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股骨頭壞死是股骨頭血供中斷或受損,引起骨細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隨後的修復,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股骨頭塌陷、關節功能障礙的疾病,是骨科領域常見的難治性疾病。

  張長青告訴我們,股骨頭壞死的致殘率非常高,若不經合理治療,60%~70%病例將於2-3年內發生髖關節殘疾;大多病人發生疼痛反應,伴隨肢體不等長、跛行;髖關節活動障礙;喪失行走能力等症狀。

  張長青介紹,對於股骨頭壞死,傳統的治療會採用開刀切除壞骨,換上人工骨,但這種方法不僅價格昂貴,且遠期併發症發生率極高,雖然有歐洲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合適的病人身上使用合適的材料,且通過準確安裝,使用人工關節15年以上的病人中,90%以上不存在更換問題,使用20年以上的病人中約80%不存在問題,「不過人工關節對於人體來說總歸是異物植入,存在感染及其他併發症的問題,而這會嚴重影響病人,特別是中青年病人的生活質量,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所以這種方法只適合晚期無任何辦法治療、功能無法恢復的病人。」

  而相比人體不可缺少的股骨頭,位於小腿的腓骨不起承重作用,經過數萬例的病人證實,切除腓骨並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腓骨在骨科重建外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組織修復作用,包括骨缺損、骨畸形,甚至美容的時候做的重建下頜骨都可以用到腓骨移植技術。而在股骨頭壞死但還不存在變形之前,將帶血管的腓骨移植到壞死的股骨頭裡,能夠起到重建血供的作用,並且腓骨能夠提供有活力的骨和血管形成細胞,保障了力學性能,最終可以達到保留自體的股骨頭、維持有功能的髖關節的目的。」張長青說。

  12年前,張長青帶領的六院骨科團隊率先在國內引進「帶血管游離腓骨移植術」治療股骨頭壞死,至今已治療了3000多例病人,其中治癒率達86%左右,研究成果獲上海市醫學科技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和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

  不過,「帶血管游離腓骨移植術」只是一種沒有辦法的治療辦法,目前僅適用於中低程度的股骨頭壞死病人,對嚴重的股骨頭壞死,尚無能為力。

  腓骨移植術創新

  從數據上來看,相對於將「帶血管游離腓骨移植術」推廣成在美國治療股骨頭壞死治療規範的杜克大學,張長青帶領的團隊進行這項手術的併發症和手術時間都明顯低於後者,「這是由於我們在手術技術上走了自己的一條創先之路。」張長青說。

  張長青指出,傳統游離腓骨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獲取帶血管蒂腓骨切口長、時間長、對病人的損傷大;小腿供區和髖部併發症發生率較高;以及技術難度大、需要兩組醫師同時手術等。對比國外的同類治療,張長青運用「切取游離腓骨三步法」進行手術:即先離斷腓骨,再解剖周圍結構,最後顯露血管並切取腓骨的三步法將取游離腓骨手術時間從平均1小時大幅縮短至15分鐘。

  「一旦腓骨切取不好,會帶來周圍的神經損傷等併發症。」張長青說,「在六院,一個熟練的醫生進行這項手術,所需的時間只要1個小時左右;由於整個手術都是圍繞肌間隙操作,且在取出小腿腓骨的時候,周圍的血管都進行了結紮,所以手術中病人基本沒有大血管的出血,術中也無需輸血,這些技術目前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也是六院的『帶血管游離腓骨移植術』併發症低於杜克大學等平均水平的原因。」

  另外,傳統的腓骨移植術存在清理壞死病灶路徑過長、股骨頭容易被打穿的問題,而這正是導致髖部併發症的誘因,張長青首次建立髖前入路腓骨植入技術,改變了切口位置,減少了手術創傷,簡化清理壞死灶步驟,減少了髖部併發症的可能。

  而且,六院的腓骨移植術採用了人體可吸收螺釘,創傷較小、手術時間較短,得到了這一治療方法的創始人—美國骨科學會前主席、美國杜克大學骨科主任艾班尼克教授(James R. Urbaniak)的稱讚,他指出:「張醫師的手術技術採用前側入路,並使得在小腿部用一個較短的切口獲得帶蒂腓骨,減少了手術創傷。」

  如今,「游離腓骨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已經被寫入「國際股骨頭壞死疾病治療指南」,指南中寫道:中國專家所施行的「游離腓骨移植術」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該技術的確有效,需要根據主刀醫師的技術熟練度及移植技術特點進行選擇。

  青少年股骨頭修復

  據統計,目前中國患有股骨頭壞死的病人在3000萬以上,這種疾病正在向低齡化發展。以往對青少年股骨頭壞死均給予人工關節置換的治療方式,而張長青提出對青少年晚期股骨頭壞死病人施以「帶血管蒂游離腓骨移植」手術,效果顯著。

  「由於年輕人自身的修復能力較強,所以對於這些患者來說,即使股骨頭壞死已經處於晚期,我們還是可以運用腓骨移植手術幫助他們股骨頭長回原來的樣子,外科技術是以外力給予股骨頭生長以活力,而年輕患者自身的修復能力是其自身的一種內力,兩者相互作用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我們曾經接診過16歲就股骨頭嚴重壞死的小病人,經過手術治療,至今8年依然行動自如。」

  這項手術也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治療費用,張長青介紹,關節置換的費用在20萬元左右,而重建手術的費用僅在3萬元左右。

  近十餘年來,張長青帶領的團隊採用吻合血管的游離腓骨移植技術共治療青少年股骨頭壞死268 例,其中20歲以內患者為125例;47例為終末期股骨頭壞死。其中,212例患者經改良的游離腓骨顯微外科移植技術治療,保頭率79.1%;47例終末期股骨頭壞死病例,66.0%獲得了股骨頭重建。

  張長青這項針對終末期股骨頭壞死的研究結果,發表在骨科頂尖雜誌《骨科動態》上,張長青在文中寫道:「對於終末期股骨頭壞死患者行吻合血管的游離腓骨手術,能緩解疼痛,增加髖關節的活動度,雖然X片顯示骨壞死日趨嚴重,有些髖關節不得不進行置換手術,筆者相信該手術應該被應用於『拯救髖關節』,特別對於30歲以下的年輕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

  富血小板血漿神效

  除了在股骨頭壞死方面的研究,張長青近年來在「富血小板血漿修復骨組織和軟組織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上也獨有建樹,研究成果獲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富血小板血漿(PRP),是自體全血經離心後得到的血小板濃縮物。「血液是人體的養分,血液中的血小板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及蛋白質,而PRP裡有活化的血小板。」張長青指出,「正常的血小板濃度能夠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需求,但是將它們濃縮到一起放到局部,其含有大量的活性生長因襲,對各個部位的修復都非常有好處。」

  「我們認為,PRP可加速骨癒合,人工骨由於沒有活性只能作為支架使用,而若PRP與人工骨複合使用則能夠提升骨修復效果,接近於自體骨骼的生長。」張長青說,PRP還能夠起到促進肌腱修復的作用,有研究顯示,局部反覆注射PRP能顯著促進肌腱血管化、減少纖維變性。這項技術已經被運用到跟腱炎、網球肘以及慢性肩袖肌腱病等疾病中;PRP還可以促進肌肉、韌帶的修復,修復複雜創面等,還能夠運用到骨不連的患者中,「我們將PRP、人工骨和自體骨進行混合放入在患者骨缺損的部位進行治療,效果很好。」

  「目前,國際上非常關注PRP在骨折修複方面的治療使用,而我們也在持續跟蹤。目前,我們只有1例臨床病例,但是基於體外和動物實驗研究,我們認為PRP在加速和提高骨癒合方面可能是有益的。PRP在非急性骨折,骨折或大段骨缺損的治療中缺乏臨床數據。顯然,需要更多的隨機和半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來評估應用PRP治療成人骨癒合的影響(利益或危害)。」張長青說。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股骨頭壞死的保髖治療
    截骨術治療股骨頭壞死療效目前還是充滿爭議,我們臨床目前使用該術式主要集中於青少年Steinberg分型(JIC分型)的C2型壞死,塌陷後時間較短,軟骨條件尚可,且股骨頭壞死修復能力較強的患者,可通過改善髖臼對股骨頭的整體包容性,使C2型壞死儘可能轉化為C1型、B型甚至更好的壞死類型,以獲得較好的頭臼關係從而使得關節整體穩定,改善修復的環境,希望最終達到頭內、外的持續穩定。
  • 精準植骨技術助力攻克股骨頭壞死最後1CM難關
    而大範圍的缺血壞死是治療的難點和瓶頸,也是爭議的焦點,儘管股骨頭壞死專家的治療方法眾多,但有效的血供恢復和力學支撐才是修復治癒的兩大關鍵要素。 對於大範圍的壞死病灶修復,眾多方法當中,如打壓植骨、異體腓骨移植、各種人工與合成材料植入、帶血管的骨修復等方案。
  • 骨科醫生在手術室調起「雞尾酒」,患者壞死的股骨頭因此得以修復
    浙江省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院骨傷科主任童培建教授說。自己的東西總歸是最好的,如果能用自體組織進行修復,預後自然是最好的。另外,跟壁虎的斷尾重生類似,人體其實也暗藏著一定再生的潛能,只是有待去發現和激發。
  • 股骨頭壞死怎麼辦?保頭還是置換? ——劉萬軍骨關節科普系列
    1、什麼是股骨頭壞死呢?首先,什麼是股骨頭壞死呢?股骨頭壞死,又稱缺血性壞死或無菌性壞死,是指股骨頭血供中斷或受損,引起骨細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隨後的修復,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股骨頭塌陷,引起患者關節疼痛,關節功能障礙的疾病,是造成青壯年髖關節殘疾的最常見原因。
  • 股骨頭壞死非常疼痛吃什麼藥好?通絡生骨膠囊修復骨頭活力!
    股骨頭壞死是因為股骨頭部位血供中斷,缺血導致營養輸送不到股骨頭部位,骨細胞不再生長,導致股骨頭內部發生囊變,形成空洞,隨著空洞越來越大,股骨頭支撐不起上半身的重量就會導致塌陷。股骨頭壞死哪些情況下可以治療?首先,激素藥物會導致股骨頭壞死,尤其是對於長期服用激素的患者來說,可以通過服用木豆葉為主要成分的中成藥進行一個早期預防。
  • 巧治股骨頭壞死
    史振滿:我們通過影像學檢查把股骨頭壞死分成七種類型,早期股骨頭雖然壞死了,但是基本形狀還是圓的,逐步發展為有一點塌陷以及部分塌陷。然後發展到晚期股骨頭壞死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完全喪失活動能力。早期股骨頭壞死我們可以進行修復治療,晚期我們就只能進行重建了。接下來看看輔助人工髖關節治療原理,首先是手術修復股骨頭,然後是需要1-2年的恢復時間,病人要臥床恢復。
  •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孫勇:股骨頭壞死怎麼辦?
    儘量不用或少用激素類藥物,不要養成長期大量飲酒的毛病,行走時防滑摔倒,股骨頸骨折應及時治療,採用堅強內固定,同時應用帶血管蒂骨瓣頭植骨,促進股骨頸癒合,增加頭部血運,防止股骨頭壞死。3、股骨頭壞死的信號有哪些?
  • 四種股骨頭壞死輔助治療方法不可不知(圖)
    北京五聯同步整合療法專家指出:治療方法一:高壓氧治療等,對此種方法的報導不多,但是對於減壓病造成的股骨頭壞死有一定的療效。  二、避免負重:嚴格限制負重,要求患者扶雙拐,甚至坐輪椅,患者必須配合。可以控制病變發展,預防塌陷,利於缺血壞死的股骨頭修復,是一種有效的輔助療法方法。  三、電刺激:有成骨作用,能促進骨折癒合。
  • Injury:複雜骨不連取腓骨做生物髓內釘,效果優良
    這種腓骨支柱可以被插入常規髓腔中,必要時對骨不連的常規進行擴髓或者對腓骨進行塑形。將腓骨置入骨不連區域髓腔中分別位於兩側。 臨床結果在1992年至2011年之間作者共採用該方法治療22例患者,其中肱骨8例、股骨9例、脛骨5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齡範圍在12歲-78歲之間。從骨折到骨不連治療的間期平均為17.5個月。
  • 幹細胞移植改善股骨頭損傷的研究進展
    股骨頭損傷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激素類藥物應用史及酗酒史,股骨頭血供受損,骨細胞發生變性、壞死,最終進展為股骨頭塌陷,肢體功能受限,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早中期以及年輕患者行保髖治療是醫學追求的目標。
  • 髖關節疼痛是股骨頭壞死嗎?股骨頭壞死的前兆有哪些?
    核心提示:在生活中,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並不少見,且由於股骨頭壞死有著較高的致殘率,一些患者因不重視自身疾病而出現肢體殘疾的狀況。在股骨頭壞死發病早期,患者一般症狀不明顯,但隨著疾病的發展,一些患者會感到髖關節疼痛,有的人還會感到膝關節疼痛。
  • 股骨頭壞死為什麼肌肉會出現萎縮
    股骨頭壞死為什麼肌肉會出現萎縮我們都了解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指股骨頭血供受損或中斷,導致骨髓成分結構改變及骨細胞死亡,而其後的自體修復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繼而引起股骨頭塌陷和功能障礙的疾病
  • 做「4字試驗」 可以早點發現股骨頭壞死
    王瑞說,肥胖人群之所以容易患股骨頭壞死,是因為多數胖人血脂偏高,血液中過量的脂肪沉積在血管內壁上,使血管管腔變細,股骨頭缺少血液的供應,得不到必要的「養料」,時間久了,就會壞死。另外,從股骨頭的解剖結構看,胖人也更容易患股骨頭壞死。
  • 脛腓骨遠端骨折在同一平面上時腓骨需固定
    踝關節周圍骨折時固定外踝(腓骨)的治療效果已經得到證實,臨床上推薦對這類經關節的骨折治療時需要解剖復位並堅強固定。但目前對不累及踝關節的脛腓骨遠端骨折時腓骨是否需要固定存在較多爭議。
  • 股骨頭壞死微創治療——髓芯減壓、打壓植骨術!
    髓芯減壓、打壓植骨就是微創手術中較為常用的手術方式,我們用該方法治療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都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髓芯減壓是指依據骨壞死部位、範圍,選取1-3枚克氏針於大轉子下方2cm處沿股骨頸鑽入股骨頭壞死病灶內,選取位置最好的一枚作為導針,採用8-10mm的環鑽鑽孔減壓或採取小直徑多孔道減壓的方法;用逐漸擴張的鉸刀刮除死骨,再用刮勺多方向搔刮去除殘餘壞死骨,達到徹底減壓、死骨去除的目的。
  • 導致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治療股骨頭壞死有哪些方法?
    導致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治療股骨頭壞死有哪些方法? 股骨頭壞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頭血運受阻,遭受破壞而引起的股骨頭部骨質缺血,故多稱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 ...股骨頭壞死,年紀輕輕就要面臨髖關節置換,以後年紀大了怎麼辦?
    她到家附近的醫院做了檢查,醫生發現吳女士的左側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才會出現劇烈疼痛。吳女士很納悶,自己年紀輕輕,怎麼會突然股骨頭壞死?原來,確診慢性腎炎後,她開始吃藥控制病情的發展,其中也包含激素類藥物。股骨頭壞死是服用激素類藥物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如果規範用藥,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麼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麼 時間:2020-11-28 13:25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近年來,股骨頭壞死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是骨關節病變的常見疾病,導致該疾病的常見原因包括髖部外傷、應用皮質類固醇、飲酒或貧血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