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像鴻雁一樣守護草原!看這家農信社如何用真情服務草原牧民

2020-12-16 中華合作時報農村金融

導 讀

烏拉特中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桑根達來信用社所在的巴音烏蘭蘇木,土地總面積多達6700平方公裡,比整個上海市還要大,但常住人口只有約1000戶,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牧民。

由於地廣人稀,巴音烏蘭蘇木常年寒冷、多風,基礎設施極度匱乏。這裡方圓25公裡內只有一家超市,方圓70公裡內只有一家加油站。而以副主任朝格圖為代表的桑根達來信用社的員工們,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默默地為當地的牧民們排憂解難。

作 者丨中華合作時報記者 呂國旺

通訊員奇寶音 郭 強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位於祖國北部邊陲,旗內的3000多萬畝牧場廣闊無垠,牧場上空的鴻雁自由翱翔,牧場裡住著兩萬多位勤懇放牧的牧民。

↑圖為烏拉特中旗轄內的牧場。

烏拉特中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桑根達來信用社所在的巴音烏蘭蘇木,土地總面積多達6700平方公裡,比整個上海市還要大,但常住人口只有約1000戶,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牧民。

由於地廣人稀,巴音烏蘭蘇木常年寒冷、多風,基礎設施極度匱乏。這裡方圓25公裡內只有一家超市,方圓70公裡內只有一家加油站。而以副主任朝格圖為代表的桑根達來信用社的員工們,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默默地為當地的牧民們排憂解難。

牧民的孩子愛牧民

↑圖為朝格圖在巴音烏蘭蘇木的牧民家中與牧民交談。

家住巴音杭蓋蘇木的牧民其其格大媽是個苦命的人。丈夫早逝後,她獨自把兩個兒子拉扯大,日子過得非常拮据。2015年,29歲的大兒子罹患尿毒症,其其格傾盡所有,並把自己的一個腎移植給了兒子,才救回了兒子的命。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6年,其其格又不慎摔斷了腿。準備接受手術的前一天,她實在是沒錢了。

走投無路時,其其格想到了當時還在巴音杭蓋信用社就職的朝格圖。早在兒子患病的時候,朝格圖就跑前跑後,幫助這對母子辦貸款渡過難關。此後,朝格圖下鄉時,常常繞路去其其格家轉轉,問問她們母子三人有什麼困難和需要,慢慢地與其其格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其其格給朝格圖打電話求助的時候,正焦急地躺在醫院裡。她無法按規定親自去信用社辦貸款,如果籌不到錢,耽誤了手術落下病根,她不敢想像自己和兩個兒子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

「大娘您先別著急。」電話那頭的朝格圖說,「您把您的『金牛卡』卡號發給我,我來想辦法。」

朝格圖的辦法,是當即從自己的工資卡裡取出了一萬塊錢,打到了其其格的帳戶裡,其其格也因此得以順利接受手術。

過了好久之後,其其格才知道,她做手術的錢其實是朝格圖用自己的錢為她墊付的。而她至今都不知道的是,類似的善舉,朝格圖已經數不清做過了多少次。

《中華合作時報》記者到達桑根達來信用社的時候,朝格圖正在櫃檯前接待客戶,忙前忙後好一會兒才抽出空來接受採訪。

今年35歲的朝格圖,已經是10年工齡的「老農信」了。他生在一個牧民家庭,這10年也一直紮根在牧區為牧民服務。此外,朝格圖的家族和信用社也有著解不開的情結,除了自己,他的爺爺和父親也都曾在信用社工作。

「我身上流著牧民的血,知道他們最需要什麼,也願意為他們服務。」朝格圖掰著手指頭說,「每年羊價咋樣,絨價咋樣,牧民需要多少錢,我跟他們一樣清楚。」

和記者說話的時候,朝格圖的手掌一直拘束地摩擦座椅的扶手,他說自己是個比較內向的人。「我覺得,既然講話講不好那就更該多做一點。

朝格圖所說的「多做一點」,體現在他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當中。

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朝格圖剛剛下班的時候,接到了伊河寶力格嘎查牧民趙素榮的電話。在電話裡,趙素榮焦急地說,她正在山西買牛,20多頭牛已經裝車了,但她突然發現自己把信用社的「金牛卡」落在了家裡,而手機銀行一天最多只能轉5萬元,當時的她還有十幾萬元的購牛款無法支付。如果當天不能付款,趙素榮這一趟山西就白跑了。

接到電話後,朝格圖還是先說了一句「您先別著急」,然後從信用社開車直奔20多公裡外的趙素榮的家。

從趙素榮家裡取上了「金牛卡」後,朝格圖又就近奔赴烏拉特中旗聯社海流圖鎮信用社,在海流圖鎮信用社的「農金通」自助業務終端上把錢匯給了趙素榮,幫助她按時支付了購牛款。

那一天,朝格圖連晚飯都沒顧上吃,等到他忙乎完,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

舍小家,顧大家

↑圖為朝格圖與同事將金融服務送到牧民家中。

竭盡全力為牧民服務之餘,朝格圖也有自己的煩惱。

朝格圖是獨生子,父親在10年前因病去世,撇下了體弱的母親和年少的朝格圖。如今朝格圖已經成家,膝下還有一個5歲的兒子。

從朝格圖家到他供職的桑根達來信用社,有80公裡的路程。由於路途遙遠,朝格圖只有在周末才能回家。如今上有老下有小的朝格圖,卻因為工作很少回家。在條件艱苦的牧區信用社,朝格圖說,每天唯一的消遣就是晚上和兒子通一會兒視頻。

而就在前不久,朝格圖的母親還生病住了一周的醫院。但是由於工作太忙,朝格圖前前後後只在病床前陪了母親兩天。

「真的是分身乏術。」作為家中獨子的朝格圖常常很無奈,他愛自己的家人,也愛自己負責的12個嘎查裡的800多戶牧民。

算上朝格圖,桑根達來信用社一共有7名員工,他們的家離單位都比較遠。7名員工都是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也都是因為工作繁忙很少回家。

由於環境苦、路途遠,烏拉特中旗聯社6個牧區信用社的女員工很少。但是,桑根達來信用社還是有兩名女員工,其中一個姑娘還剛剛結婚。平日裡,7個人親如兄弟姐妹,圍坐在同一張桌上吃一日三餐,在同一個大廳裡為牧民服務,共同紮根在廣袤的牧場上。

牧場的廣袤難以想像,巴音烏蘭蘇木的人稀少到啥程度?

朝格圖介紹,2017年的一天,他去牧民家辦業務,向一位牧民問路的時候,那位牧民說:「你問對人了。你去的這一家是我們家的鄰居,他們家就在我家房後面。」當時朝格圖喜出望外,但是到了那戶牧民家才知道,兩戶牧民的家確實是一前一後,中間也沒有其他的建築——只不過,兩家之間足足間隔了17公裡。

人與人離得遠,桑根達來信用社就想方設法讓心與心離得更近。在貸款方面,信用社每三年對轄內16個嘎查的所有牧民逐戶走訪授信,授信最高額度達到了7萬元,用以支持牧民購買草料等開銷。對於放牧大戶,如果授信額度不足以滿足他們的資金需求,信用社還為他們量身定製貸款產品,作為授信貸款的補充。截至目前,桑根達來信用社存款餘額已經突破6000萬元,貸款餘額達7500萬元。

強將手下無弱兵

↑圖為烏拉特中旗聯社機關第一支部委員會選舉大會現場。

烏拉特中旗聯社楷模信貸員朝格圖的背後,是該聯社新一屆黨委領導班子對300多名員工思想觀念的重視和培養,也是該聯社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以黨建促發展,以典型人物為員工引路的豐碩成果。

「農信社因『三農』而生,為『三農』服務。我們要時刻不忘農信社的初心,牢記農信社的使命。」該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萬林向記者說,「農信社的日益壯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廣大農民的支持。農信社不能忘本,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重點關注能創造多少社會效益。

抓隊伍的關鍵是思想引領。以萬林為首的烏拉特中旗聯社黨委領導班子率先垂範,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全方位提升員工的思想觀念。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萬林說,「員工的思想建設是做好本職工作的根基。」為此,該聯社以25名內訓師為授課主力,成立了「鴻雁學堂講師團」,並常態化開設內訓班,不斷提升廣大員工的服務理念和合規意識;在此基礎上,該聯社又專門開辦了意識形態學習培訓班,並邀請自治區黨校資深專家為員工講授黨課,深化員工對於意識形態重要性的認知。

自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學習」已經在烏拉特中旗聯社蔚然成風。該聯社專門成立了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先後共組織了12場中心組理論學習會,4場專題研討會,1場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專題會。此外,該聯社共舉辦了7次領導班子成員講黨課活動,3次警示教育活動,3次向典型學習活動,2次專題輔導活動以及1次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共有102人次完成並通過了主題教育理論測試。與此同時,該聯社黨委通過預備黨員積分制、基層黨組織歸併重組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革新,強化黨建在所有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全方位提升員工的思想水平。

紮實的思想升華,換來的是可喜的經營業績。面對地多人少、環境惡劣等一系列困難,烏拉特中旗聯社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截至11月末,該聯社涉農涉牧貸款餘額為19.95億元,在所有貸款中的佔比高達83.32%,為烏拉特中旗農牧業發展,以及百姓的安居樂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惜羽,振翅,擊水,沖天——烏拉特中旗聯社正一如既往地像牧場上空的鴻雁一樣,守護草原,展翅蒼穹。

相關焦點

  • 真情守護著草原的孩子:斯仁敖德
    45歲的斯仁敖德,家住巴音花鎮吉忽龍圖嘎查,近年來先後被推選為是巴音鎮黨員中心戶、北疆堡壘戶,聯繫服務黨員6戶,牧戶4戶,用自己熱情和真心,守護著邊疆草原。優秀家庭的好兒子聊起黨員斯仁敖德,熟悉他的人首先會想到是他的父親斯熱達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支書,一位嚴父,也是一位慈父,一個優秀家庭的代表。
  • 真情像草原一樣廣闊 檢察官潘志榮被授予「北疆楷模」
    就這樣,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他們突然聽見樓下有人大喊楊淑梅的名字,推窗一看,是家裡人流著淚說她母親因心臟病突發已去世。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這讓夫妻二人都十分遺憾。  牧民貼心好「安達」(小)  安達,是蒙語中的兄弟,這個「兄弟」的分量遠遠超出普通朋友的內涵。在達茂旗廣大牧民心中,潘志榮就是他們的好安達。
  • 綠了草原 富了牧民
    不知不覺間,村裡的戶數、人口越來越多,草原上的牛羊也漸漸多了起來,草原不堪重負,開始用退化的方式予以「報復」。  「2003年以來,牧區實施了退牧還草工程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通過各項建設和保護措施的實施,減少了水土流失,防止了土壤沙化,有效遏止和減緩了天然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勢頭,局部地區出現了好轉。」同行的甘德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副局長多傑說。
  • 《生財有道》生態中國草原行:鴻雁故鄉的美味財富
    在這一片蒼涼廣袤的半戈壁草原上,生活著300多年前,從呼倫貝爾草原遷徙至此的蒙古族烏拉特部落。如今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鴻雁》,就是誕生於烏拉特中旗的大草原之上。所以,當地人也自豪地稱烏拉特中旗是《鴻雁》的故鄉,是鴻雁起飛的地方。
  • 《你好生活》向草原出發 見證最美牧民生活
    《你好生活》第二季旅程走過大半,這檔新青年生活分享節目以其對日常生活的真實還原和充滿智慧與治癒的節目內容,成為了這個冬天裡最暖心的綜藝,網友評價「好久沒看到這麼溫暖的節目了,它讓我對生活充滿嚮往」「聽有智慧的人聊天,如沐春風」「喜歡看他們談論對生活的態度和人生的感悟」……大家紛紛表達著對《你好生活》的喜愛之情。
  • 綠了草原 富了牧民 ——市交通運輸局結對幫扶杭錦旗錫尼布拉格...
    面對「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的雙重壓力,如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如何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擺脫「空殼嘎查」,成為市交通運輸局及駐村工作隊和嘎查「兩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草原是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是牧民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改良好草原生態,是牧民脫貧致富的治本之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生態玉樹】嘉塘草原上最美的「風景」
    而牧民才培卻時常顧不上欣賞這些美景,他和妻子孩子一有空就忙著撿拾散落在草叢裡的飲料瓶、易拉罐、塑膠袋、碎紙屑。嘉塘草原的草長得很密,有些垃圾一半埋進了土裡,才培就趴在地上,使勁用手摳、用鉤子拉,實行地毯式搜索。看著裝滿垃圾的編織袋裝車運走後,才培坐在草地上和記者聊了起來。
  • 科學網—草原人眼中廣闊的草原
    在書中還能看到蒙古人心愛的蒙古袍、高腰馬靴真正的作用,它們能阻擋熾熱的太陽灼傷皮膚,防止蚊蟲蛇的叮咬;能了解敖包傳說的淵源;能看到每年七八月舉行的草原盛會——那達慕。「草原的生態系統」篇章則像一個導遊,用文字替代聲音帶領我們領略魅力無窮的呼倫貝爾草原、飽有悠久歷史和草原遊牧文化的錫林郭勒草原、天然綠洲的伊犁草原;帶你來到昭君墳前觀感已逝去千年的歷史,踏訪成吉思汗陵回望曾經的蒙古高原的社會景象。
  • 草原情歌《天籟之愛》《駝鈴》《草原之夜》《草原夜色美》《套馬杆》《鴻雁》陪你一起看草原!
    「看,這就是當下走紅的男歌星的風格。」好聲音產生的一位新歌手望著逆流而上離開的背影。「當下走紅的男歌星其實是像借經典老歌曲的流行歌曲打擊一好看的流行老歌曲這三家?所以未必就是這三家搞的鬼?」民間小調說。好聲音產生的一位新歌手點頭:「最後當下走紅的男歌星可以說是誤會,更可以裝委屈:當下走紅的男歌星本不想說的,是歌詠比賽的冠演唱隊非要當下走紅的男歌星說的。」本小段文章結束。"
  • 額爾敦與牧民合作籤約 攜手發展草原牛羊肉產業
    為了全方位服務畜牧產業鏈各環節,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推廣草原牛羊肉品牌,4月20日下午,由錫林郭勒盟工商業聯合會、內蒙古額爾敦羊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9年草原德吉-額爾敦百萬隻(頭)牛羊進萬家活動啟航儀式」在呼和浩特舉行。
  • 為何內蒙古草原的馬都被烙印?牧民的解釋讓人驚訝,遊客:好殘忍
    首先是把剛出生的小馬套起來,用剪刀在鼻子和耳朵上剪個豁口兒,作為記號,這是因為小馬還是免疫力弱,牧民怕小馬被烙印以後恢復不好,所以就用這種方式做記號。但是大馬已經體魄很強健了,可以經受得住烙鐵來燙印。大馬需要2-3個身強體壯的男人來完成打馬印,只見他們套住一匹大馬,幾個人將其撩倒,用燒紅的烙鐵在屁股上燙一個印記,看的我內心一顫,但這就是牧民的傳統節日,是對自家主權的印證,也是對先祖的敬畏。出乎我意料的是,被紋了身的大馬被燙印以後,居然可以馬上從地上彈起來,重新跑步回到組織當中。
  • 中國最大的草原在哪裡?
    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坡吉魯契那山的海拉爾河,一路向西貫穿了整個草原,它眾多的支流,包括左岸的大雁河、免渡河、伊敏河,以及右岸的庫都爾河、特尼河、莫日格勒河等,像血管網絡一樣滋養著呼倫貝爾的草原生態。比海拉爾河更為知名的,是它最終匯入的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
  • 草原保護丨豐富而多樣的中國草原
    這些投資主要用於退牧還草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草原生態補獎機制等,主要進行草原圍欄封育、減畜舍飼、草畜平衡、暖棚建設等。「尤其是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力度和效果十分明顯,對進一步提高牧民保護草原的自覺性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我國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的力度,從全球來看,都處於前列。
  • 草原追夢人丨牧民蘇日胡日查:用影像傳遞最靚麗的阿巴嘎景致
    蘇日胡日查是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幹淖爾鎮巴彥淖爾嘎查的牧民,走進他的家,叢叢紅柳簇擁在房前屋後,讓人感覺格外溫暖。當走出家門瞭望草場時又別有一番風情。寬廣的草場靜謐安寧,色彩分明,四季如歌,景色十分迷人。遠處被阿爾善泉水環繞著的那片人工林裡,楊樹、榆樹、柳條已經長高成林,遠看就像一排翻滾的綠色海浪。蘇日胡日查告訴記者,每天與牛羊為伴,閒看落日朝陽的牧區生活甚是幸福。
  • 草原保護丨中國的南方草原
    與四川一樣,湖南也有兩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桑植南灘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和燕子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雖然面積小,沒有北方草原遼闊,但類型多樣,湖南省共有暖性灌草叢、熱性灌草叢、低地草甸、山地草甸4類,有南方草原特有的靈秀。湖南各市州均有草原分布:郴州仰天湖草原、湘西八面山草原、張家界南灘草原、邵陽黃荊嶺草原、汝城白雲仙草原、衡陽老山草原、永州韭菜嶺草原、懷化黃沙崗草原、株洲五門草原等。
  • 牲畜少了 草原綠了 牧民富了——內蒙古經濟轉型
    生產調整——牲畜少了,錢袋子鼓了    8月的內蒙古大草原,放眼望去一片綠色。近年來,內蒙古通過實施圍封轉移、禁牧輪牧、草畜平衡制度,茫茫大草原重現了昔日歌謠裡的「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象。內蒙古不僅有效控制草原牲畜頭數,也讓草原牧民錢袋子越來越鼓。
  • 美麗草原我的家
    道日娜攝初秋,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已是秋意甚濃。入夜,深藍的天空繁星閃爍,陣陣涼風掠過草場掀起片片綠波。牧民們在新巴爾虎右旗弘吉剌部的蒙古大營前載歌載舞,表達著大家對草原的深情厚愛。「當一群年過半百的牧民們身著盛裝、手捧哈達,唱著動聽的牧歌向我們走來時,我禁不住淚如泉湧。」
  • 壩上草原慢生活深度遊-落地自駕線路推薦
    草原穿越草原營地野餐,私家營地火鍋,生存體驗,集體撿木柴生活做飯,大國燉手把肉,牧民農家體驗,私家牧場一起動手搭帳篷體驗草地露營,晚上拍星軌、數星星,早晨爬到草原高處堆瑪尼堆、看日出。茫茫林海,綠波翻湧,漫步於如綿似錦、松氈草毯之上,回歸本真來做一個採蘑菇的小姑娘,置身松濤林海,遠離霧霾都市,你可以貪婪放肆的享受大自然的純淨味道,身邊還不時出現各色的野花和各種叫不上名字的蘑菇(如遇到蘑菇茂盛期會有專業人士指導可採摘的蘑菇品種),這一切都美好的像夢境,你會感受到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和純粹,純粹的沒有煩惱,簡單的做一個純真的自我。
  • 殷修亮:在希拉穆仁草原
    我因為有幾年前在壩上草原騎馬的經驗,比別人顯得鎮靜了許多,我悠閒地騎在馬背上,盡情地欣賞著漠北草原浩瀚壯闊的自然風光。八月的希拉穆仁大草原,風裡已有徹骨的寒意,厚厚的雲層在稀薄的陽光下一直伸向天邊,草原上的天穹離人顯得特別近。站在草原上舉目四望,四野茫茫,遠處的馬匹和偶爾經過的牧民像一個個黑點點綴在荒涼的草原上,草原更顯得蒼茫遼闊。
  • 這片草原有什麼魔力?讓牧民過上「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然而,比美景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現代牧民的幸福小康生活…… 7月21日,新華融媒「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組走進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烏蘭哈達火山草原腳下的阿達日嘎嘎查進行採訪,這裡以養殖業、牧家遊為主導產業,蹚出一條脫貧致富小康之路,讓牧民增收有保證,日子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