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眾號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
中國人學外語有多難
學過的人都清楚
學了12年英語
單詞背了一本厚厚的詞典
被現在時、過去時、將來時和各種虛擬語氣
折磨來折磨去
碰到外國人還是瞬間只記得「hello」和「yes」
除了英語
學別的語言也並不容易
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
被敬語和動詞活用支配的恐懼
如果學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這類語言
一個動詞就有十多個變位
記一個詞相當於記十幾個詞
要是大學小語種專業
作業都像表情包
期末考試前通宵複習
更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當然,要讓外國人反過來學中文
好像也沒有那麼容易
雖然福原愛一口流利的東北話
常被作為外國人學漢語容易的例證
但這似乎只能說明東北話的傳染性十足
因為,不光有福原愛這樣
能和中國人對飆中文的
還有更多學漢語多年
仍講不出一句完整句子的
甚至有搞不清身上漢字紋身意思的
/郎朗妻子、韓混血德吉娜的大碴子味兒中文
讓很多人直呼上頭/
那麼,外國人的真實漢語水平到底什麼樣呢?
一起來看看吧
▼
很多時候
外國人說中文已經不算什麼新聞了
比如在北京的五道口、三裡屯
或者上海的陸家嘴等
見到的外國人十有八九
能用迷醉的中文點菜
/五道口的各種韓國餐廳
在這裡見到韓國留學生講中文的概率極高 /
Wikipedia/
但通常情況下
外國人能說中文
稀奇程度還是堪比某寶錦鯉的
以美國為例
美國大學裡選修中文課的人
近幾十年確實在增長
但直到2013年
美國大學裡選修中文課的人
只有60000人左右
而到了2016年
這個數字還下降到了53000多人
/1960-2016年美國大學選修各語言人數統計
/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MLA)/
而且不光學的人不多
能說好漢語的更是鳳毛麟角
以報考HSK(漢語水平考試)
人數最多的韓國學生為例
在HSK高等口試測試中的平均分不過56分
比全球考生的平均口試分數57分還低
悲催的平均分
堪比中國學生的四六級成績[12]
所以,能說流利漢語的外國人絕對不是多數
在B站和youtube上
就有許多up主
光靠說中文就積累了不少粉絲
/假裝不會中文的老外 / 嗶哩嗶哩@口語老炮兒馬思瑞/
有的B站up主明明能說流利的中文
但是卻偏偏要裝作
什麼都不懂的樣子用英語問路
最後再突然轉換成北京口音
「就是內個
先往前邊兒走再左拐是吧」
把「被害人」嚇得不輕
/不少綜藝節目
如《非正式會談》有外國人用中文討論文化差異的設定
/ 嗶哩嗶哩/
不過千萬別以為
外國人的中文已經完全達到
可以和你談笑風生的水平了
大多數外國人的中文還只能停留在
「窩是歪果仁」和「您吃了嗎」的水平
先不說老外考漢語四六級的段子
很多歪果仁的漢語發音就非常奇怪
/韓國人說中文有多搞笑 / YouTube/
這主要是因為漢語裡
有一些音素在他們的母語裡並沒有
就拿最常見的韓國留學生來說
因為韓語裡沒有f這個音
所以他們經常用b和p來代替[1]
所以韓國人經常把「地方」讀成「地pang」
咖啡讀成「咖pei」
另外韓國人還不分清濁音k和g
所以萬一你聽韓國人說他要去「搞事」
很有可能他是要去「考試」
雖然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不會犯這些錯誤
但因為英語裡沒有聲調
所以他們說的漢語
都有點「洋腔洋調」的感覺
/《生活大爆炸》謝爾頓說中文合集 / 騰訊視頻/
根據統計
來自美國的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
最經常犯的錯誤是
用英語的「3-2-4」調值來讀漢語
因此他們會把「你好嗎」讀成「你嚎罵」[2]
所以,要是迎面走過來的外國人上來就問
「親吻你西二旗怎麼揍」
他不是要親吻你
也不是要去打架
只是搞不清聲調而已
另外漢語的語法
例如字句也是難點
雖然小學語文課上
我們也造出過不少病句
但一定沒有
「把飯吃在五道口」這種句子吧
由於一些文化差異
有時漢語的構詞法
在外國人看來也是完全不能理解
比如動詞「打」
除了有「打人」、「打架」的意思
還可以用在「打車」、「打飯」、「打水」上
▼
除了說不好漢語
不少外國人還被漢語的書寫體系——
漢字虐得生無可戀
這就不用說了
畢竟中國人也經常提筆忘字
比如讓你寫個「噴tì」的「tì」字
估計90%的人都要拍腦袋
但漢字對外國人更加不友好
對他們來說漢字簡直像天書
/在國外這種奇怪的中文翻譯隨處可見
/ 豆瓣@全部結業昧拾金/
如果你去過外國機場免稅店裡
中國人扎堆的地方
你會發現
許多商店的標語雖然寫的都是漢字
但連在一起卻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因此,許多人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偏偏要把漢字穿在、紋在身上
/前NBA球員艾弗森
可以看到他脖子上紋著一個「忠」
/ 希帕圖片社/
有人把「仁義禮智信」紋在自己身上
有的把佛教戒律紋身上
比如,前NBA球星艾弗森脖子上的「忠」字
以及費舍爾的「心誠」都是經常被人提到[3]
/貝克漢姆的紋身應該是中國球迷最熟知的 / 嗶哩嗶哩/
還有人喜歡紋成語
比如英格蘭球星貝克漢姆
他把「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這8個字紋在了自己的腹部
這還算可以理解
但有些例子就讓人莫名其妙
/前曼聯球星貝爾巴託夫
仔細看,他右臂上紋著「百無禁忌」
/ 網絡截圖/
比如,NBA球星肯揚馬丁
肩部就紋著「患得患失」幾個大字
貝爾巴託夫身上紋著的「百無禁忌」
還有紐西蘭球星韋伯斯特
他手臂內側的紋身就根本是病句
紋的是「只強生存」和「神兒子」[4]
/韋伯斯特手臂上的紋身
注意看他的右臂寫著「只強生存」
/ 希帕圖片社/
這是因為很多外國人紋身師自己也不懂漢語
所以會出現搞笑的紋身文字一點也不奇怪
/紋身雞湯麵 / 新浪微博@zaker/
據報導
2013年就有一個越南紋身師
因為給客人身上紋了「雞湯麵」三個字
結果被警方逮捕[5]
另外,外國人的漢語名字也是一大亮點
雖然,以前有很多國外學者的漢語名
起的深藏不露
可以說
「名字起的好,你就看不出我是哪裡人」
比如美國人費正清、史景遷
還有瑞典人高本漢等
/ 瑞典漢語言學家高本漢
看名字絕對猜不出他不是中國人 / Wikipedia/
一項對某大學09-14年
740名留學生中文名的調查顯示
雖然大多數人取中文名
都是儘量取跟原名發音貼近的
比如叫meggy取名「美吉」
叫zouliatou的取名「周麗彤」等[6]
還有一些人喜歡用自己的名字追星
比如有人給自己取名「成龍、張飛、林心如」
雖然和本名無關
但畢竟還是人的名字
不過有些名字就實在讓人感到迷惑了
有人給自己取名叫「跟腱」、「弟波」
甚至還有幾內亞學生
給自己起名叫「瑪瑪地」
怎麼聽怎麼像是罵人
/香港科技大學法國留學生Humphrey Dupont
給自己起名「激烈的海膽」 / 網絡截圖/
也有用食物做名字的
據報導
一位叫Humphrey Dupont的法國留學生
在香港留學期間給自己起名「激烈的海膽」
不料被順利批准
結果這個名字就印在了他身份證上[7]
這也告訴我們
沒有改名卡的情況下不要亂起暱稱
▼
說了這麼多
為什麼外國人說的漢語
寫的漢語這麼奇怪呢?
很多外國人就算學了很多年
也還是能一張口就被發現是「歪果仁」
有人說是因為漢語太難了
甚至還煞有介事地搞了一個
所謂的「世界最難語言排名」
漢語在表中名列榜首
希臘語、阿拉伯語位列二、三位
還找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自己背書
/網傳的「世界最難十大語言」排行
看著就很不靠譜 / 網絡截圖/
不過這個排名僅從內容上就很不靠譜
因為世界上各種語言沒有絕對的難和容易
只有相對的難
世界上所有語言
能按語音、詞彙和語法的差異
劃分成不同語系、語族、語支
親屬關係越近
兩種語言就越相似
學起來就更容易
這裡面包含範圍最廣的是印歐語系
大多數歐洲語言
比如英語、德語、法語
再到中東伊朗的波斯語
甚至印度的印地語
都屬於印歐語系
/電影《虎口脫險》
德國蓋世太保審問法國俘虜
法國人和德國人交流毫不費力
/ 嗶哩嗶哩/
舉個例子
同屬西日耳曼語族的英語和德語
不僅語法有很多相似之處
單詞也很相似
/英德單詞對照表
基礎詞彙就有很多長得相似之處
/ 網絡截圖/
英語和德語的票都是「ticket」
教授都是「professor」
英語裡的「and」(和)對應德語的「und」
英語「garden」(花園)對應德語「garten」
據統計,在常用5400個詞彙裡
這種詞就佔了總數的五分之一[8]
這樣一來,英美人學德語
或者德國人學英語就自帶buff加成
五分之一的單詞不用背
想想就暗爽
不過,漢語所屬的漢藏語系
就完全是個孤立語系
和世界上大多語言都沒有交集
/日本新千歲機場指示牌
同樣用漢字書寫
是日語和漢語不多的交集
/ 新千歲機場官網/
所以漢語難學
還是因為和其他語言差異太大
首先,漢語的聲調對外國人來說
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點
普通話裡有四個聲調
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不同聲調可以區分意思
在非聲調語言中
聲調只表示情緒
很多外國人無法理解
同樣一句「guo jiang」既可以表示「過獎」
又可以表示「果醬」
想像一下
要是你誇一個外國人中文說得好
結果他說「果醬、果醬」
還露出欣慰的笑容
氣氛該有多尷尬
雖然不少語言也有聲調
但像漢語聲調有高低變化的並不常見
/趙元任的「五度標記法」
現在還在被沿用 / Wikipedia/
一般來說
普通話的一聲(55)還算容易
但二聲(35)和四聲(51)稍微困難一些
最難的是三聲(214)
要在中間拐一個彎才能發出[9]
所以
會出現外國人把「水餃多少錢一碗」
說成「睡覺多少錢一晚」
點菜現場秒變飆車現場就毫不奇怪了
另外,漢字對外國人來說
也是一個bug級別的存在
因為大多西方語言都是表音文字的
只要知道一個詞怎麼讀
立刻就能寫出來
比如s-c-r-i-p-t
一旦知道了單詞怎麼讀
拼寫就不算什麼問題[10]
但漢語的書寫系統用的是漢字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
怎麼寫和怎麼讀基本沒有關係
/像「的地得」、「坐座作做」、「園圓原元」
這些字中國人都常搞混
所以外國人會寫出「開心的走」
「找個坐位座下」並不奇怪 /
杜同惠 .(1993). 留學生漢字書寫差錯規律試聽.
世界漢語教學(1),69-72/
根據一項統計
外國人學習漢字書寫時
經常會犯的錯誤多達7種
比如字素混淆、字素遺失
筆畫增損、筆畫變形外
還有中國人常常犯的錯別字錯誤[11]
不過,雖然經常有外國人學了好幾年中文
仍然不能流利讀寫漢語
但他們不必太過沮喪
因為,面對如今滿屏幕的
「awsl」、「xswl」
「你是GG還是MM」
很多哪怕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的中國人
早已表示投降了
參考文獻
[1]屠愛萍. (2008). 一年制零起點韓國留學生漢語語音偏誤分析. (Doctoral dissertation, 湖南師範大學).
[2]桂明超, & 楊吉春. (2000). 美國英語語調對美國學生學習漢語普通話聲調的幹擾. 世界漢語教學(01), 90-94.
[3]NBA球星用中文紋身,卻被不懂中文的紋身師坑慘了-騰訊體育
[4]外國球員漢字紋身鬧笑話!這兩段話你能看懂嗎-新浪體育
[5]Chinese Tattoos gone wrong"Chicken Noodle Soup" tattoo, anyone?-the world of chinese
[6]毛力群. . 留學生中文名用字調查——以浙江師範大學留學生為例. 語言文字應用, No.96(4), 68-77.
[7]科大法籍留學生「激烈的海膽」畢業 監禮林鄭月娥有何反應?-香港01
[8]林華. (2005). 論英語知識在德語學習中的正遷移作用. 江漢學術, 24(4), 106-108.
[9]池楊琴. (0). 對外漢語聲調教學研究述評.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01), 55-58.
[10](瑞典)高本漢著;聶鴻飛譯.漢語的本質和歷史 紀念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11]杜同惠. (1993). 留學生漢字書寫差錯規律試析. 世界漢語教學(1), 69-72.
[12]新漢語水平考試(HSK)海外實施報告-漢語考試服務網
▼
你覺得哪種語言最難學呢?
學語言的同學在此處有發揮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