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價」打賞主播後,家長能否追回錢款

2020-08-06 環球網

來源:工人日報

【說案】孩子「天價」打賞主播後,家長能否追回錢款

「9歲兒子打賞主播花家裡上萬元積蓄。」

「8歲兒子疫情期間在某遊戲和短視頻平臺花費4萬多元。」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元彩禮。」

「護士的10歲兒子打賞主播10萬元。」

受疫情影響,因為上網課和參加網絡培訓活動,中小學生增加了使用手機、Pad等電子產品的次數,與此同時,家長讓孩子宅在家裡玩手機的現象也變得十分普遍。其間,一些中小學生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天價」打賞主播的糾紛屢屢發生。

一些未成年人因遊戲充值和為主播打賞而花費家長「巨款」的新聞屢見不鮮。那麼,孩子「天價」打賞主播後,家長如何維權?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法官解析其中的法律問題,助力家長依法追回「天價」打賞費。

家長有權追回打賞費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民法總則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花費成千上萬元高價打賞主播的行為顯然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家長有權要求直播服務方返還打賞款項。

如何避免維權困境

通常情況下,家長向直播服務方主張返還打賞款項時,直播服務方往往要求家長提出證據證明直播打賞的實施人是孩子不是其本人。為避免陷入維權困境,家長應當提升留存證據的意識,注意保留用戶註冊信息、聊天記錄、位置信息、打賞習慣、日常消費習慣等能夠證明是孩子進行直播打賞的證據。

此外,家長們還應注意的是,家長對孩子進行網絡消費等社會活動負有管理、監督的法定義務,同時作為自己帳戶的管理人,負有對個人信息和帳戶內財務進行謹慎管理的義務。在發現孩子使用自己帳戶進行大額或者高頻率的直播打賞時,一定要及時通知直播服務方消費異常情況並要求鎖定用戶,同時解綁銀行卡,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直播平臺接到家長通知和投訴後,應當及時做出響應,積極保障用戶權益。

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高達93.1%,網際網路正深刻影響著未成年人的成長與健康。

對此,直播平臺和家長應當各司其職。家長應當履行好監護義務與注意義務,妥善保管個人支付信息、及時檢查帳戶信息,通過手機加密等方式限制未成年人充值權限,儘可能為孩子安排豐富充實的學習內容替換「手機的陪伴」,增強對孩子網絡安全風險意識的教育。直播平臺應當完善未成年人直播打賞應對機制,嚴格把控用戶的身份審查程序,通過設置打賞上限、採用「註冊實名認證+人臉識別支付」認證等方式加強支付管控,接到帳戶異常的披露或者舉報後,應當及時採取阻隔措施,保障用戶權益,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網絡消費經濟健康發展。

楊惠惠

相關焦點

  • 孩子「天價」打賞主播後,家長能追回錢款嗎?答案來了
    「9歲兒子打賞主播花家裡上萬元積蓄。」「8歲兒子疫情期間在某遊戲和短視頻平臺花費4萬多元。」「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元彩禮。」「護士的10歲兒子打賞主播10萬元。」受疫情影響,因為上網課和參加網絡培訓活動,中小學生增加了使用手機、Pad等電子產品的次數,與此同時,家長讓孩子宅在家裡玩手機的現象也變得十分普遍。其間,一些中小學生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天價」打賞主播的糾紛屢屢發生。一些未成年人因遊戲充值和為主播打賞而花費家長「巨款」的新聞屢見不鮮。那麼,孩子「天價」打賞主播後,家長如何維權?
  • 給主播的打賞能否追回?「打賞」的禮物是贈與還是服務費?
    童某一個多月瘋狂盜刷馮某6萬多元,全部用來打賞女主播。被抓後,童某竟然還讓民警幫忙繼續關注打賞。目前童某已經被刑事拘留。從刑法上講,盜刷他人銀行卡卡構成盜竊罪,這一點基本不存在爭議。問題是,打賞給女主播的錢能追回來嗎?
  • 未成年人私自打賞網絡主播,能否追回打賞費用?《民法典》有話說!
    13歲未成年人私自給網絡主播打賞8萬元媽媽可以追回打賞費用嗎?託鄰居照看5歲孩子孩子惹了禍責任由誰承擔?一起看看有什麼解決辦法↓↓↓未成年人私自打賞網絡主播能否追回打賞費用?近幾年,低齡孩子沉迷遊戲並大量消費的事件比比皆是,而一些網絡直播,不僅吸引了成年人,不少低齡孩童也願意「一擲千金」打賞主播。
  • 未成年人巨額打賞能否追回?監護人應承擔相應責任
    未成年人「巨額打賞」能否追回  裴小星  新聞背景  河北滄州的朱女士近日發現,女兒小雪使用自己的手機通過快手視頻對一製作彩泥的主播進行「打賞」,先後消費9萬多元。隨後,朱女士聯繫了快手公司,希望能退還消費款項。
  • 孩子打賞主播的錢款能要回嗎?聽聽網警蜀黍怎麼說
    這麼小的孩子,玩手機的時候都幹嘛呢?一般就是聊聊天、看看視頻、打打遊戲。最近幾年,看直播的孩子也不少,隨之而來的,打賞主播的事件時有發生。有的「小機靈鬼」甚至弄到了父母的帳號密碼,用父母的血汗錢打賞自己喜歡的主播。看到被刷光的帳戶,後知後覺的父母「五雷轟頂」,打罵孩子一場後,還得想辦法把錢要回來啊!很多家長都想知道,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未成年人打賞主播的錢能退回嗎?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解讀解讀。
  • 一時衝動打賞主播的錢,後悔了還能要回來嗎?
    隨著網絡直播的持續火熱,巨額打賞主播的新聞屢見不鮮。有的人為了討心儀主播歡心花費幾十萬充值、打賞,甚至不惜賣房賣車,但在衝動消費後,當事人往往後悔莫及,想要追回巨額打賞,那麼打賞給主播的錢,到底能不能要回來呢?
  • 兩萬多元血汗錢被「熊孩子」打賞主播 民警助力悉數追回
    民警為居民追回損失,獲贈錦旗。張永奎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6日電 (張永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四十四團居民馮女士和丈夫楊先生,近日來到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城區公安局旗杆橋派出所,向民警劉銘送上一面錦旗,感謝他幫助教育沉溺於手機遊戲的孩子,並為自己挽回2.4萬元的經濟損失。 2020年12月8日,四十四團康寧小區居民馮女士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到銀行取款時發現銀行卡內的2.4萬元被盜刷。
  • 有請檢察官|「熊孩子」打賞主播可追回
    《法官來了》《有請檢察官》為你一一解答​「熊孩子」打賞主播可追回案例展示經查,原來是10歲的兒子小吳註冊了一家科技公司的平臺帳號,通過王女士手機綁定的銀行卡購買虛擬貨幣,用於「打賞」網絡主播。王女士報警,要求公司返還10萬餘元。被這家公司拒絕後,她起訴至法院。
  • 「熊孩子」打賞主播49萬餘元 瀋陽警方幫助追回
    原來小葉在抖音手機短視頻APP上觀看直播時,見有網友給主播刷禮物,於是從今年7月17日開始,小葉就效仿其他網友對該平臺的多位主播進行打賞。近50萬元被孩子打賞給了主播一開始,小葉只是打賞免費禮物,後來在觀看主播PK的直播時,直播間有很多網友給主播刷大量的禮物,於是小葉就用其母親的手機給自己轉帳,再用這些錢購買虛擬禮物給PK的主播打賞。
  • 打賞主播後,5萬餘元被騙
    今年7月份,南召縣一名9歲小女孩妞妞使用媽媽手機觀看某短視頻直播平臺時,多次向某主播打賞。 自稱「網絡警察」,伎倆來了 一天晚上,妞妞再次瀏覽某主播視頻時收到了私信:「我是X省網絡警察,你私自盜取你母親支付寶錢款打賞主播的行為已經違法。如果你不想被追究,請按照我的要求來做。」
  • 南召9歲女童打賞主播後收神秘私信 被騙5萬餘元
    今年7月份,南召縣一名9歲小女孩妞妞使用媽媽手機觀看某短視頻直播平臺時,多次向某主播打賞。自稱「網絡警察」,伎倆來了一天晚上,妞妞再次瀏覽某主播視頻時收到了私信:「我是X省網絡警察,你私自盜取你母親支付寶錢款打賞主播的行為已經違法。如果你不想被追究,請按照我的要求來做。」
  • 未成年打賞主播,父母是否可以追回?
    現在手機是每個家庭的必備了,孩子也時常拿著父母的手機玩遊戲,那麼孩子用父母的手機充值打賞主播,父母是否可以追回相關錢財呢?案情簡介:吳某1(不滿10歲)在快手公司的直播平臺快手APP軟體註冊快手帳,2017年9月23日至2017年10月3日,其通過該快手公司的快手APP軟體,為給主播打賞
  • 58秒|愛看橡皮泥直播 聊城高唐9歲女童打賞主播一萬多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7日訊 近日,聊城市高唐縣一名9歲女孩用母親支付寶裡的錢打賞網絡主播,共計一萬多元。在民警的幫助下,這些錢全部被追回。今年3月份,高唐縣的劉女士發現自己銀行卡裡少了一萬多塊錢,懷疑這些錢都被九歲的女兒打賞給了網絡主播,這可把她給急壞了。劉女士說,當時自己9歲的女兒因疫情暫時停課在家,經常拿手機觀看各種網絡直播平臺,她懷疑這些錢都被女兒打賞給了網絡主播。心急之下劉女士趕緊來到高唐縣趙寨子派出所報警。
  • 8歲「熊孩子」萬元打賞主播,警方介入成功追回
    8歲孩子用奶奶手機看視頻,給主播打賞萬元禮物,民警介入成功追回全部款項。9月7日,當事人帶著錦旗,來到公安縣毛家港派出所致謝民警。民警進一步核對,證實銀行卡裡的錢,被小南通過某直播平臺打賞給了遊戲主播。考慮到吳女士並不了解短視頻平臺,不能熟練的操作手機,民警立即幫助其聯繫直播平臺官方客服,詳細說明原委,詢問「未成年人充值刷禮物」的相關制度,並根據平臺客服人員提示,幫助吳女士多次遞交所需的各類申訴材料,最終幫其退回全部款項。「謝謝民警盡心盡力把錢追回來,真是人民的保護神!」吳女士感激地說道。
  • 他挪用公款785萬打賞主播,然後......
    ,為了在直播間裡維持「慷慨多金」的形象,他先是向銀行舉債,最後竟動起了歪腦筋,挪用公司貨款785萬餘元打賞主播。從隔著屏幕默默觀看到不斷為心儀主播刷禮物打賞,於某在直播網站逐漸成為了「出手豪爽」的「大佬」。很快,於某與其關注的一名女主播越走越近,對方被他的「慷慨多金」吸引,兩人逐漸發展為男女朋友關係。於某也對此倍感滿足,「每天都感覺自己輕飄飄的,就跟吸毒上癮一樣」。
  • 這事兒民法典怎麼說:「熊孩子」給主播的打賞能追回嗎?
    小倩的孩子萌萌從小就乖巧懂事,9歲就經常幫媽媽買菜、打醬油。小倩無法陪伴孩子時,會讓她玩自己的手機。10歲時,萌萌無意中看見母親用手機輸支付密碼,好奇地記了下來。之後萌萌沉迷於觀看網絡直播,並學著別人幫主播刷「火箭」,但並不理解購買這些東西扣的是媽媽卡上的錢,一會兒功夫就花了2萬元。小倩知道後又氣又急,這筆錢還有可能追回嗎?解析:
  • 挪用輪胎款785萬打賞主播,判了
    一國企員工迷上了直播打賞,為了在直播間裡維持「慷慨多金」的形象,他先是向銀行舉債,最後竟動起了歪腦筋,挪用公司貨款785萬餘元打賞主播。據悉,今年7月,順義法院一審以挪用公款罪判處於某有期徒刑11年。公司財務部門對此未加認真核實便信以為真,就這樣,於某將源源不斷打入個人戶頭的公款繼續投入直播打賞和日常消費之中。2019年11月,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填補巨額虧空,於某主動向單位紀委投案。但被其挪用的785萬餘元款項,於某總共僅歸還了50萬元,剩餘錢款已無法追回。
  • 男子為追求女主播,打賞數十萬後想追回,送主播禮物法律怎麼看?
    男子為追求女主播,打賞數十萬後想追回,送主播禮物法律怎麼看?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直播展示自己的才藝,其中誕生了各類百萬粉絲網紅。對於大部分網紅來說,最直接的收入來源就是粉絲刷的禮物,而禮物則是粉絲通過現金充值購買的平臺網幣。
  • 離婚後發現前夫婚內「打賞」女主播21.5萬元,這筆錢能否「要回」?
    離婚後發現前夫婚內「打賞」女主播21.5萬元,這筆錢能否「要回」?「慷慨打賞」夫妻共同財產張女士和吳先生(化名)2012年結婚,2019年年初,張女士發現丈夫吳先生愛上了某直播平臺的女主播林小姐(化名)且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
  • 丈夫打賞女主播21萬,離婚後妻子起訴追討錢款,獲法院支持
    >張女士和吳先生於2012年結婚,2019年初,張女士發現丈夫吳先生與某平臺主播林小姐有不正當男女關係離婚後張女士發現,在夫妻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吳先生在某平臺有多次充值行為,購買有財產屬性的某」虛擬禮物「,以「贈送禮物」的方式「打賞」給主播林小姐。張女士認為所涉錢款屬夫妻共同財產,遂找到吳先生要求索回上述用於打賞的錢款,並進行分割。吳先生承認曾在婚內「打賞」林小姐4.5萬元,還私下轉帳給對方17萬元,承諾會將21.5萬元歸還張女士,願配合找到林小姐要回並出具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