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意義掌握情況研究

2021-01-15 一課研究

大家好!我是周雪萍,來自東陽市白雲甘井小學,是朱樂平名師工作室「一課研究」團隊第9小組成員,很高興能在「一課研究」微信平臺上與您相遇!



聽一聽如何上好「種子課」


讀一讀: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


              意義掌握情況研究


試一試:重疊


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意義

    

                      掌握情況研究


      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時經常會有這樣的練習:說說下面豎式每一步的意思。

       這是在考察什麼呢?608是哪兩個數相乘得到的,因此在608的旁邊,學生需要寫上76×8,3800學生們要考慮寫出76×50。

       進一步問:「商店裡一個文具袋8元,如果買76個,一共需要多少元?」這樣一個應用題,學生會用這個豎式直接寫出答案麼?如果能寫出來,當然,不但像現在這個題考察的那樣知道76×8,而且它還能應用於一個問題的解決。

像這樣的如果能夠解決相應的應用題,認為是對乘法豎式的進一步理解,從理解層次來說,他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水平提高了,下面的3800也是這樣的;

       基於這樣的一些想法,做了關於乘法豎式掌握情況的研究。

1. 為了測查學生是否理解這些橫式的意義,設計了這樣的應用題:

 比如,以中間計算過程中76×50=3800,「園丁新村有76幢樓房,每幢住50戶,一共有(   )戶?」學生能不能根據上面放著的豎式,不再列另外的豎式計算。

       測查卷一共設計了這樣不同情境的10題應用題。


2.為了分析解決應用題時重新計算的這些學生是因為利用豎式的意識不足還是能力不夠,進行了第二次測查。

      第二次與第一次測查時的問卷的算式、應用題、題目順序、題量都相同。


      有兩處不同,第一處是問卷二首先出示完整的豎式,列出並計算好,讓學生判斷對錯;第二處是解決應用題前添上:利用上面的豎式是不是可以寫出下面所有問題的結果,如果可以請你直接寫出;如果不可以,請用其他方式解決下面的問題。


1.兩張測查卷中的能否完成豎式和判斷豎式的測查結果進行統計:

       從測試結果看,這兩個班的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技能掌握良好。對測查卷二豎式判斷錯誤的學生進行了訪談,判斷錯誤的4人認為50個76是5×76,所以認為結果應該從個位開始寫,說明這4個孩子對豎式意義理解有偏差。


2.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意義的情況如何?


對兩張測查卷中的解決應用題部分進行統計:

全部利用豎式直接解決問題的學生統計表

(調查人數:88人)

       測查卷一隻有4人,佔4.55%,測查卷二中有23人,佔26.44%, 通過卷二的提示,發現全部能利用豎式解決的人數大幅度增長,達到原來人數近6倍,說明通過提示可以促進學生的豎式運用。兩張問卷共計27人次全部利用豎式解決問題,佔總調查人次的15.43%,比上面能完成豎式和正確判斷豎式的94.32%少了百分之八十幾,說明能夠利用豎式意義直接解決全部問題的學生較少,絕大部分學生不會靈活運用。


在測查卷二的提示下,學生對豎式中哪些算式的運用意識提高了?

      每一題,學生直接利用豎式解決的百分比都有所增加,確實有部分學生是因為利用豎式的意識較弱,但經過文字提示,可以提升,尤其是用4408÷76,4408÷58和3800÷50解決的應用題中,這是三年級學生在沒有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情況下,直接利用豎式解決的比例,有較大提高,經過訪談,發現學生能用( ?)×76=4408辦法來解決,這樣的題型是一年級時就已經接觸並經常練習的。說明通過提示,激發學生已有經驗,可以自主提高應用能力。

       但能力不足也是有的,提升後也不及豎式技能的掌握情況,更說明豎式技能的掌握水平仍高於豎式意義的理解與運用。

      發現直接利用豎式解決  76×58=4408  和  4408-608=3800   兩道題的百分比是比較低的。重新列豎式比例高說明學生豎式技能的熟練,顯得豎式意義的理解,尤其是應用能力的薄弱。


        與測查前的預想是有偏差的,什麼原因造成?

       發現了可能有以下原因:題目放的位置,過分注重技能訓練,強調兩部分之和意義,學生長時間沒有接觸加減運算應用題,這也是今後繼續要研究的。

       基於以上測查與分析,對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意義教學有以下啟示。

      兩張測查卷中顯示,94.29%的學生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技能,但最終通過一些提示也僅26.44%的學生能利用豎式直接解決問題。

       這樣的數據說明,教學中技能訓練高於意義的理解與應用。建議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新課教學活動中,加強理解,目前我們是提倡算法多樣化,提倡橫豎式的相互解釋算理,提倡用圖來解釋算理,要對每一步的道理,加強理解。

       堅信算理的理解及其應用能力的培養意義遠遠大於純豎式技能的訓練。

       通過測查卷二的提示,說明有部分學生僅在文字提示下就可以自主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建議教師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練習課時,設計巧妙的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計算中的推理與應用能力為目標,較容易提高學生豎式意義應用的能力。

      比如說76×8、76×50兩個豎式歸併成一個豎式,或者一個豎式拆成兩個;又比如根據豎式寫出橫式,或者根據豎式來寫出應用問題的結果,4408÷76=58這樣的,通過激發學生已有的經驗自主解決難題。


      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個乘法算式的簡潔,容量很大,數學的簡潔美!




       某班有學生54人,參加課外活動中足球隊的有25人,排球隊的有22人,籃球隊的的有34人,足球隊、排球隊都參加的有12人,足球隊、籃球隊都參加的有18人,排球隊、籃球隊都參加的有14人,三項都參加的有多少人?

相關焦點

  • 《列隊表演》-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橫式、豎式計算
    《列隊表演》分了兩部分:一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的橫式筆算;二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的豎式計算。圖片展示:列表說明[小結]列表主要也是拆分,與點子圖相似,但是為了給豎式計算打基礎,我們通常都是把把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轉化成兩位數乘整十數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知識點1: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數0前面的數與兩位數相乘,計算出結果後,再在積的末尾添上1個0。練習:1.直接寫出得數。錯誤分析:對買商品所帶錢數進行估算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多估一點。知識點3: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先用第二個乘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第一個乘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就是結果。
  • 三年級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三種豎式速算法,最後一種最簡便
    三年級數學這學期要學到兩位數乘兩位數,對於中年級的小同學來說,這種運算數字較大,相應的也有了難度,很容易在運算當中出錯,那麼,如何避免出錯,更快速地得出結果呢?這裡介紹三種豎式速算法,第一種,是傳統的運算方法:這種豎式法,會出現進位,列豎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數位對齊。
  • 介紹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豎式,熟練後降低出錯率(三年級用)
    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習內容。用豎式計算,教材的方法是:先用下面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上面乘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得到第一次積,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上面的每一位數,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例如:課本上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豎式這種做法的優勢在於適應任何位數的乘法。
  •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策略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是在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可以完善和提高整數乘法筆算能力,為進一步學習乘法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解決有關生活中的問題。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看似容易實則不然,下面是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實踐與認識思考。
  •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包括兩種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兩位數乘兩位數。   一、兩位數乘一位數   15×3=45   方法一:連加   15+15+15=30+15=45   方法二:豎式計算   方法三:拆數法
  • 數學名師推薦:人教版三年級下兩位數乘兩位數圖文講解,值得學習
    數學名師推薦:人教版三年級下兩位數乘兩位數圖文講解,值得學習,建議收藏。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生掌握了乘法口訣的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培養學生的數感,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預習過程中,提前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胡老師為大家收集和整理了小學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圖文講解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
    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可先複習之前的列豎式方法,最好通過舉例子,一遍列豎式一遍回憶。列豎式時:大數(兩位數)在上,小數(一位數)在下,用一位數分別乘以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從個位開始乘。乘以個位跟個位對齊,乘以十位跟十位對齊。
  • 《電影院》-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
    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乘法》中《電影院》主要內容講的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具體內容如下:38×10=38038×5=190380+190=570[小結]口算有進位的兩位數乘以兩位數時,先把一個乘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個位數,然後用另一個乘數分別與整十數和個位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合起來就是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積。
  • 小學數學三年級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筆算,數學老師:一節課快速學會
    在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課本中,明確提出了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學習要求。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孩子們要想學好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計算,首先要知道有哪幾種類型,然後熟悉每種類型對應的計算方法(常規方法和簡便方法)。數學課本中通常講的都是最基本的常規方法,也就是列豎式。
  • 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小學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試卷分析
    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生學習計算題的一個階段,以前學習過兩位數乘一位數,下一步還要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因此,學習好這部分內容,是對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鞏固,也為下一步學習多位數乘法做鋪墊。一、讓學生知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可能是三位數,也可能是四位數,到底是幾位數,需要實際進行計算才能知道。當積是三位數時,最高位就是百位;當積是四位數時,積的最高位就是千位。二、要求學生了解最小的兩位數相乘的積是三位數100,最大的兩位數相乘的積是一個四位數9801。
  • 《找規律》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三年級上冊數學我們已學過兩、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豎式筆算方法,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繼續來學習《乘法》,今天先講第一課時《找規律》:兩位數乘以整十數的乘法計算。圖片展示:課題內容說明1.複習上冊書知識:(主要複習兩、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列豎式)列豎式要注意:兩個乘數末尾對齊,然後讓一位數分別與兩
  •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智慧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練習十答案分析
    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小學三年級數學的重點學習內容,下面我們就通過三年級數學的智慧學習叢書,說一說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時要注意的問題。第1題是筆算兩位數的乘法,這道題是考察學生是否學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在計算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去乘,要求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第2題是判斷題。
  •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教學設計
    我們今天就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板書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二、探究算理,掌握方法1、師:36+18用筆算怎樣算?2、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邊巡視邊指導師:計算這道題要先算什麼?
  •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期末匯總-三位數乘兩位數
    知識點一: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積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與哪一位相乘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積的末尾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1)用豎式計算236×12時,因數12個位上的2乘236得( B )。A、236 B、472 C、1500(2)512×29的積最接近( A )。
  • 小學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檢測題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是小學四年級數學重點學習的內容,它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延續,又為下一步學習多位數的乘法打下基礎。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時要向學生重點強調以下三點:第一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第二計算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第三每個乘數末尾的0可以先不用計算,兩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一、填空題。第1小題:27的35倍是945;308與54相乘,積是16632。
  • 《三位數乘兩位數》中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及錯題分析
    一、末尾有0 的乘法豎式計算。我們要利用0在是乘法運算中的特性使計算簡便。所以360×25和580×12的豎式如下圖:把「0」放在乘積的最後,先算36×25,36乘5的積和5對齊,36乘2的積與2對齊。先算58乘2的乘積與「2」對齊,再算58乘1,乘積與1對齊。最後把0落下來。
  • 可以用「十字相乘法」來做兩位數的乘法嗎?
    我們從兩位數的乘法開始,探討用利用十字相乘法來簡化兩位數乘法。先設兩個兩位數分別為:10a+b,10c+d,(10a+b)x(10c+d)=100ac+10(ad+bc)+bd.分析一下不難發現,相乘的結果,分為三部分:100ac,10(ad+bc),bd。
  • 三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預習筆記+練習題,快收藏吧
    《兩位數乘兩位數》也是非常重要的單元。口算乘法:兩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進位)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筆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③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我們來看具體的方法,如圖:我們再來看單元測試題。
  • 最新三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單元測試題,估算與口算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主要學習同學們對於乘法探索估算知識、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過程中,同學生們應能在積極支持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先乘法估計算法,從而預算出大致答案。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