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 共同打造期刊和學術平臺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2020年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領導、出版領域的專家、媒體代表等出席了此次會議。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會上,圍繞高質量學術期刊發展的新前景與新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宣部出版局期刊處倪軼處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期刊出版處王素處長、中國期刊協會李軍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紀委顧法明書記分别致辭。他們對會議的召開和雙方機構的合作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科技期刊出版機構在英文期刊和出版平臺的發展和國際合作方面取得切實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魏均民與Wiley高級副總裁Philip Kisray代表雙方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魏均民與Wiley高級副總裁Philip Kisray代表雙方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表達了雙方對未來合作的期待與十足信心。「科技期刊在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隨著中央《關於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中國科技期刊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應以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姿態,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貢獻中國智慧。」魏均民表示,「基於此共識之上,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建立長期的深入合作,將共同探索期刊集群發展和出版生態系統建設的重要課題,爭創世界一流醫學期刊,推動醫學創新與發展,助力科技強國戰略。」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魏均民講話

        Philip Kisray表示,此次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合作,將共同促進醫學領域科學發現並探索出版創新,從而將更多中國科研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推廣到中國及全球。

Wiley高級副總裁Philip Kisray講話

        Wiley董事局主席Jesse Wiley先生通過視頻講話向此次戰略合作籤約表示熱烈祝賀:「我們相信,科學發現、合作與創新會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強大、更有見識、更為包容。相信此次Wiley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的長期深度合作將成為科技出版領域國際合作互惠共贏的典範。」

        據介紹,在此次戰略合作中,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和Wiley將集中資源優勢,共同創建多本醫學類開放獲取期刊。同時,Atypon將為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提供出版平臺。新的合作夥伴關係為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提供了創新性的工具和服務,提高期刊的國際運作能力,實現作者體驗和期刊影響力。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 共同打造期刊和學術平臺-新華網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930321

相關焦點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合作 助力中國醫學科研「走出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齊徵)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此次戰略合作,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將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還將共同創建多本世界一流的醫學類開放獲取期刊。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 吳佳佳)近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Wiley)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此次戰略合作中,雙方將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同時,Wiley旗下的全球知名期刊平臺Atypon也將為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提供出版平臺。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發揮學術成果作用助力防疫「競速賽」
    在這場競速賽中,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研究者是衝鋒在前的勇士,為了讓這些前線勇士更加快速便捷地獲取權威信息,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推出多項舉措,在疫情防控中發揮出應有的學術支撐和智庫支持作用。與此同時,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聯合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共同發起《關於在中國知網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學術論文OA出版的倡議》,號召國內期刊以最快的速度將科研成果用於戰勝疫情,並向全國、全球廣泛傳播。 面對一種新型病毒,大量的、多樣的病例是珍貴的資源。
  • 2020年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資料庫合作代理商名單通告
    關於公布2020年 中華醫學期刊全文資料庫、中華醫學知識庫 產品合作代理商名單的通告 尊敬的各位同道,‍
  • 行業期刊如何打造影響力 做科研龍尾也做學術龍頭
    9月24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副社長劉冰、上海市期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秦鈉、《國際口腔科學》編輯部主任王晴以及《科技進步與對策》編輯部主任陳曉峰做客「紅沙發」系列訪談,就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嘉賓:王晴 《國際口腔科學》編輯部主任(左二);劉冰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副社長(中);秦鈉 上海市期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右二);陳曉峰 《科技進步與對策》編輯部主任(右一)   主持:欒穎 湖北廣播電視臺經濟頻道
  • 開啟健康管理學科新徵程 中華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健康管理學學術...
    10月19日,第十三屆中國健康服務業大會暨中華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健康管理學學術會議在山東舉行。本屆大會的主題為「推進學科建設 助力健康中國」,健康管理學分會終身榮譽主任委員白書忠、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饒克勤、山東省醫學會會長包文輝、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英澤、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曾強、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武留信等專家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健康管理學者參加了此次開幕式。
  • 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全新升級上線 科技期刊開放雲論壇暨期刊開放...
    「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作為我國科技期刊集中開放獲取平臺,以「公益普惠、開放共享、權威精品」為定位,以開放整合國內科技期刊為途徑,匯聚國內千餘種學術期刊,其中核心期刊佔比超70%,學科分布遍及理、工、農、醫四大科技領域,收錄期刊論文超500萬篇,面向科技人員免費開放,提供全文和期刊評價指標,實現即時下載。
  • 探尋新時代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之路
    中國學術期刊出版要獲得與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地位,就要順應國際學術期刊發展潮流,大力實施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戰略,積極主動參與國際期刊出版競爭與合作,培育一批優秀國際學術期刊。    當然,我們也高興地看到,很多學術期刊在國際化辦刊模式探索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和威立 (Wiley)宣布建立開放獲取出版合作關係
    2020年6月17日(美國東部時間),威立(Wiley),作為科研和教育出版的全球領導者,與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宣布建立開放獲取(OA)出版合作關係,推動IET自2021年1月起的期刊出版向金色開放獲取模式轉變。根據出版協議,IET將推動其全部混合訂閱型期刊轉換為金色開放獲取期刊,並與其現有的金色開放獲取期刊整合,從而創建一流水平的工程技術類開放獲取期刊。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護理學科研究課題項目申報啦!
    護理管理與護理教育 1.臨床護理產品的選擇、使用與經濟分析 2.護理專科人才的培養與臨床使用 3.護理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策略研究 4.其他 申報要求 1.請填寫和提交
  • 《人民法治》雜誌社與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次籤約及戰略合作揭牌儀式由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管理主任趙穎主持。《人民法治》雜誌社新聞中心主任王建琦、《人民法治》雜誌社編輯部主任任國偉、《人民法治》雜誌社人民法治研究院負責人李奎與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克江博士、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規主任陸飛、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創新主任陶光輝、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聯席合伙人劉學選共同出席本次籤約揭牌儀式。
  • 人民日報《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與愛尚傳媒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聯合...
    在戰略合作協議的框架指導下,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推動影視、文旅、文創等領域深化合作,並現場籤署了《中國好詩歌》聯合出品、「國風行動·文化傳承」系列大型主題活動等多項落地的具體合作內容。對於雙方的戰略合作,《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總編輯王翔宇表示:「《國家人文歷史》和愛尚傳媒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是一個強強的聯合,對於各自發揮優勢,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重要意義。
  • 學術期刊數位化發展趨勢及因應策略
    [20]近年來,部分學術期刊聚類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學術期刊集群,如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群、中國光學期刊群、中國地學期刊群、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等,以內容集成產生規模效益,提高期刊影響力。支持學術期刊開展數字出版相關研究和實踐,投入資源,為學術期刊網站、資料庫、平臺建設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探索數位化出版盈利模式,為數位化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和發展環境,加快學術期刊數位化建設步伐。
  • 上海打造一流科技期刊做對了什麼?
    與會期刊界人士一致認為,中國期刊下一步發展不是數量與規模膨脹,而是進入以內容和質量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實現「走出去」的同時「走上去」。集群化發展是多位與會者提到的關鍵詞,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斌說,以一流期刊為龍頭的優秀科技期刊群,要有先進的數字出版和傳播平臺,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和商業模式,能吸引優質學術資源的平臺及優秀的期刊編輯部。
  • 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全新升級上線
    「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由科技部委託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負責實施,作為我國科技期刊集中開放獲取平臺,「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以「公益普惠、開放共享、權威精品」為定位,以開放整合國內科技期刊為途徑,匯聚國內千餘種學術期刊,其中核心期刊佔比超70%,學科分布遍及理、工、農、醫四大科技領域,收錄期刊論文超500萬篇,面向科技人員免費開放,提供全文和期刊評價指標,實現即時下載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三期刊協講堂日前開講。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 分論壇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吞咽障礙康復分...
    尊敬的各位同道:2020 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將於 11 月 27-29 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年會貫徹健康中國戰略部署,以「智慧引領,科技賦能,創享康復未來」為主題,緊盯康復醫學科技發展前沿,研討交流康復醫學技術創新與服務經驗,謀劃助推康復醫學未來發展,打造國際化、精品化、特色化高端康復學術品牌。
  • 中國科技期刊納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資料庫 與全球分享抗擊疫情...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 魏均民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日前,中國多個科技期刊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新冠肺炎疫情資料庫。有關人士表示,此舉不僅將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學術支撐,也為世界抗疫貢獻中國經驗。
  •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與國際出版商出版服務合作情況探析
    雙方的合作內容主要為網絡平臺搭建、期刊出版質量提升、國際宣傳推廣、期刊發展戰略支撐等。結論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在與國際出版商合作辦刊中存在諸多問題,國家相關部門應該發揮管理、引導、服務作用,建立政策引導機制及期刊合作辦刊交流平臺,共享合作經驗。期刊編輯部應該制定期刊發展戰略,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及期刊可持續發展規劃,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合作夥伴,切忌盲目跟風。
  • 濱醫攜手中國康復醫學會 全力打造康復高等教育「升級版」
    開幕式上,在與會領導嘉賓、專家學者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康復醫學會和濱州醫學院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開啟八個方面的戰略合作;中國康復醫學會首個區域性康復培訓基地在濱州醫學院落戶揭牌;濱州醫學院對接國際標準,正式啟動物理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