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惜花大價錢造「蛟龍號」深潛器的好處「浮出水面」!

2020-12-15 谷火平觀察

  2012年6月,「蛟龍」號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至7062米,創造國內紀錄,標誌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海洋面積99.8%的海域作業的能力,目前美法俄日都已生產出能夠到達6000米深處的載人潛水器。。中船重工目前計劃了包括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等在內的一批深海裝備項目。與此同時,中船重工分公司正在建造「蛟龍」號母船,預計這艘準4000噸級的專用母船將於2019年交付使用。

  海水中的通信是個世界性的難題,這是因為電磁波只能深入幾米,完全不能滿足水下通信需要。中國在研發「蛟龍號」時採用了聲納通信方式,應用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當前,儘管這一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但已是「蛟龍號」尖端技術之一,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未來完全可以應用到中國潛艇的通信技術改進中。

  2011年7月21日凌晨3點,中國載人深潛進行5000米海試,「蛟龍號」成功下潛。經過5個多小時的水下作業,2011年7月21日8點,「蛟龍號」首次深潛圓滿成功。此次乘坐「蛟龍號」潛水器下潛的三名試航員是崔維成、葉聰和楊波。

  2016年5月22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溝的最後一次科學應用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6579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於22日7時33分布放入水,17時38分回收至甲板。其在水中的時間為10小時5分鐘,海底作業時間達3小時2分鐘。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近日表示,中國正在研發能夠抵達地球任何大洋洋底的載人潛水器。該公司是中國首艘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製造者。若能取得成功,將標誌著中國向海底資源探索又邁進一大步,加快了追趕美國技術的腳步。

  中國為何花費重金研發「蛟龍」號,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從武器裝備角度來說,當前世界上潛艇潛水最深的國家是俄羅斯和美國,可以下潛至600至700米左右,中國潛艇最大下潛深度只有300至400米左右。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潛艇的外殼材料。材料不過硬,如果下潛過深,必將導致艇毀人亡的慘劇。而「蛟龍號」的外殼是鈦合金做的,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如果能夠將其材料工藝用於潛艇研製,必將對中國潛艇發展起到極大地促進作用。

  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四個國家擁有載人深潛器。這些國家的深潛器最大工作深度為6500米,而「蛟龍號」的最大工作設計深度為7000米,具備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與捕獲、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理論上它的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的海洋區域。

相關焦點

  • 蛟龍號準備挑戰7000米深海 衝擊世界紀錄-蛟龍號,7000米,深海,世界...
    今年,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將上天對接天宮一號,繼去年夏天成功完成5000米深潛後,中國潛入深海的計劃進展如何?昨天,快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2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顏開,他透露,按照計劃,再過兩三個月,即五六月份,「蛟龍號」就要赴太平洋,載人挑戰7000米深海,取得成功就意味著中國的深海載人潛水器將能在全球99.9%的海底「漫步」,領跑世界深潛俱樂部。
  • 中國「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深海,製造一個深潛器到底有多難?
    當然,我們不會忘記中國的「蛟龍號」和「深海勇士」號。在這裡插一個有關於 「蛟龍號」的小知識點,蛟龍的最大下潛深度是7062米,這個深度足以讓它探索全球海洋的99.8%的區域,而這次下潛的「奮鬥者號」,它的目標就是那僅剩的0.2%。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港媒:蛟龍號深潛器可作軍用 為潛艇繪製海圖
    資料圖:蛟龍號深潛器香港《大公報》14日刊文說,現今,中國維護海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蛟龍」的突飛猛進,折射出中國科技水平的飛躍,既有助提升中國對海底資源的勘探開發水平文章摘編如下:中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將挑戰7000米的深海。一旦成功,中國將超越日本,成為載人深潛的「世界之最」紀錄擁有者;同時,這意味著中國擁有可以在佔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自由行動的能力,即能抵達幾乎全世界所有海域的底部。中國從而進一步邁向海洋技術開發的最前沿。「蛟龍」在商業與科技方面的價值是肯定的。
  • 中國蛟龍號深潛細節曝光 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中國大洋協會供圖「蛟龍號」南海深潛3759米總設計師和潛航員接受本報專訪3759米,這是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的最大下潛深度。 要想在海洋中達到如此深度,即使在擁有先進科技的今天,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以至於今年7月之前,世界上只有美、法、俄、日四個國家能夠做到。
  • 蛟龍號潛航員揭秘海下作業:不喝水進食 尿不溼降溼
    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中新社發 泱波 攝中新社廣州12月14日電 題:「蛟龍號」80後潛航員的中國深海夢想作者 程景偉「最過癮的是今年6月在世界聞名的馬裡亞納海溝,我們下潛到深海7000米處時,看到了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
  • 蛟龍號繪製中國深海藏寶圖 1.1萬米版引進民資(圖)
    蛟龍號首席潛航員、702所水下工程研究設計室副主任葉聰,是蛟龍號總布置系統的主任設計師,也參與、主持了蛟龍號研發過程中的多項設計工作,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蛟龍號首次下海試驗,剛脫離母船就失去了聯繫,我就每兩分鐘呼叫一次,總共呼叫了兩個小時。」葉聰回憶,他當時並不緊張。  經過多次試驗,蛟龍號目前採用了先進的水聲通信技術,利用聲波來實現和水面母船的通訊。
  • 女上男下,《守衛者-浮出水面》火花四濺,但劇情邏輯還是有硬傷啊
    還有8月份現在正在播的《我們的愛》及《守衛者-浮出水面》。天天都能看到靳東,大家有沒有審美疲勞呀。就拿《守衛者-浮出水面》來說吧。這部劇也是屬於主旋律劇了,這次靳東的身份是國家安全局的隊長洪少秋,我差一點還以為是鄭少秋……這不一開場,就用好身手徵服了觀眾啊。
  • 《足跡:共和國記憶》|「大國重器」蛟龍號
    20世紀90年代,中國提出了「上天(航天探測)、入地(大陸科學鑽探)、下海(深海潛水)」的戰略規劃。幾年之後,「上天」、「入地」均有斬獲,「下海」卻苦尋無功。此時,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已經具備了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能力,最深下潛至6500米,而中國載人深潛技術還僅僅停留在600米。
  •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揭曉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獲獎
    中國網12月20日訊 據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消息,12月12日,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獲獎名單揭曉。上海交大1958屆校友、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所在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團隊」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新獎。
  • 科普音樂劇《浮出水面》全省巡演
    科普音樂劇《浮出水面》全省巡演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0日 09:56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農新瑜、通訊員吳夢秋、實習生彭潔茹)「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令人類瞬間沉入海底,包括歡歡一家和他的寵物狗達娜,他們如何在水底世界生存,能否重新浮出水面?」
  • 劉強東案關鍵證人明大副教授、前長江商學院助理教授浮出水面
    原標題: 劉強東涉性侵案曝關鍵證人 教授崔海濤浮出水面明大副教授、前長江商學院助理教授浮出水面明大副教授、前長江商學院助理教授浮出水面明大副教授、前長江商學院助理教授浮出水面網易娛樂4月19日報導4月16日,「劉強東性侵案」女主正式向明尼蘇達法院提起訴訟,稱自己曾於2018年8月30日被劉強東強姦。
  • 《浮出水面的影子》2.17上映 虐戀愛情驚悚情人節
    《浮出水面的影子》定於2.17日上映  由新銳導演賈東朔執導,姜武、沈傲君、李佳主演的國產驚悚片《浮出水面的影子》,已經確定將於2月17日全國公映,該片在國外勇奪11項大獎,並將在2012年情人節為國內觀眾奉上一場驚險、刺激的視聽盛宴。
  • 無錫中船重工702所蛟龍號青春團隊鑄就"中國驕傲"
    就是這些年輕人,用10年的青春和汗水,鑄就了人類海洋深潛歷史上的「中國驕傲」。   火線入黨,  祖國的需要是「深海的哥」第一選擇  迄今為止,全世界只有11個人曾到達過7000米深的海底,中國人就佔了8位,其中多次擔任「蛟龍號」主駕駛的葉聰被稱為「中國載人深潛第一人」。
  • 聯合利華中國各部門高層大換血正式浮出水面
    聯合利華中國高層大換血    業內盛傳已久的「聯合利華中國區將現人事大調整」,本周正式浮出水面。記者昨獲悉,聯合利華內部近日已發布通告,不僅從中國區主席到旗下的三家公司的副總裁全部易人,銷售部、市場部、人事部、財務部、供應鏈等部門的最高層也都「大換血」。
  • 中國深潛器「奮鬥者號」下潛10909米:這三個物理難點,是怎麼解決的?
    自地理大發現時代以來,人類探索了整個地球表面,並且先後徵服了地球的北極、南極,還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然而世界的第四極——最深的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至今仍然從未有人到達它的最深處。中國自主研發的「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也是世界唯二實現馬裡亞納海溝探底的載人作業型深潛器,上一個達成此成就的是2019年的美國「極限因子」號。
  • 男子花30萬自造潛水艇:能乘坐15人 可下潛60米(圖)
    然而神木縣大保當鎮任傢伙場村的村民杜秀堂,正在建造屬於自己的潛水艇。目前,杜秀堂建造的潛水艇已經基本完工,順利的話今年就能進行下水試驗。可目前讓他犯愁的是,為了造潛水艇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還欠了20多萬元債,已經沒有資金推進了。一籌莫展的杜秀堂表示:只要有人願意合作,他願意和出資人分享後期的專利和潛水艇使用後的股份。
  • 綠城新年第一籤浮出水面
    綠城新年第一籤浮出水面 2021年的第一天,浙江能源綠城俱樂部官宣了西班牙人喬迪將擔任球隊新賽季主帥。而在昨天(1月7日),球隊的新年第一位引援對象也正式浮出水面:上賽季效力於梅州客家的26歲中國香港後衛梁諾恆通過自媒體發布了一條視頻,介紹已經來到杭州,並與球隊匯合,在辦理完必要的籤約手續後,將參加接下來的第一階段冬訓。
  • 長徵五號成功復飛背後:兩次推遲,蛟龍號前出太平洋打撈殘骸
    一款新型火箭新技術比例一般不會超過30%,一旦超過則意味著風險急劇增高,而長徵五號作為我國新一代無毒汙染大推力運載火箭旗艦產品,其新技術比例為100%。相較於上一代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動力系統全盤更新,5米芯級箭體為國內首次使用,四部3.35米助推器配置更是首次。